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

    時間:2025-04-08 17:50:15 賽賽 顧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通用5篇)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 1

      一、復習回顧:《需要什么》

      二、誦讀《毛蟲和蛾子》

      1、理解:什么是毛蟲?什么是蛾子?簡單介紹毛蟲與蛾子的成長過程。

      2、出示詩文:

      毛蟲和蛾子

      ——顧城

      毛蟲對蛾子說:

      你的翅膀真漂亮。

      蛾子微笑了,

      是嗎?

      我的祖母是鳳凰。

      蛾子對毛蟲說:

      你的頭發閃金光。

      毛蟲挺自然,

      可能,我的兄弟是太陽。

      3、教師讀,生邊聽邊思考:毛蟲與蛾子說了什么?是怎么夸獎的?

      4、自由的大聲朗讀,表現出那種自信,鼓勵學生盡情施展自己的`創造,用聲音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來表現這首詩,越有趣越好。

      5、分角色誦讀。

      6、表演誦讀。

      7、齊誦。

      三、小結

      我們現在就如那一條條毛蟲,那一只只蛾子。在每一天早晨,迎著陽光,看看我們自己,其實我們的翅膀都很漂亮!讓我們多一點自信,多一點精彩吧!在下課鈴聲的伴奏中,讓我們一起來誦出自信,誦出精彩。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 2

      1. 教案目標

      讓學生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生命哲理。

      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觀察力及想象力。

      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2. 課前準備

      準備好《毛蟲和蛾子》這首詩的文字材料。

      收集一些關于毛蟲變成蝴蝶(或蛾子)過程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準備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

      3.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毛蟲變蝶的過程圖片/視頻作為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并簡單介紹自然界中的這一奇妙變化。

      引出今天要學習的詩歌《毛蟲和蛾子》,并簡短介紹一下詩人顧城及其創作風格。

      朗讀感知

      先由老師范讀一遍全詩,注意語速、停頓等朗讀技巧。

      分段讓學生輪流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畫面。

      集體齊聲朗讀整首詩,感受其節奏美。

      內容解析

      分節討論:將詩歌分成幾個部分,每部分后暫停,提問學生該部分內容講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角色分析:毛蟲代表了什么?蛾子又象征著什么呢?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主題探討:整首詩想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寫作練習:讓學生嘗試寫一首以“蛻變”為主題的小詩。

      藝術創作: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繪畫或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詩歌內容。

      4. 課堂總結

      回顧本節課學到的知識點,強調詩歌中體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表揚積極參與討論和活動的同學,鼓勵大家在生活中也要勇于面對挑戰,不斷成長。

      5. 作業布置

      背誦《毛蟲和蛾子》。

      完成之前布置的寫作練習或藝術創作任務。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毛蟲與蛾子的對話內容。

      掌握“翅膀”“祖母”“頭發”“兄弟”等關鍵詞的意象表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角色扮演、分角色誦讀,體會詩歌的童趣與想象力。

      結合毛蟲與蛾子的成長過程,理解“自信”與“欣賞他人”的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中平等、友愛的情感,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詩歌,理解毛蟲與蛾子的對話及情感。

      難點:體會詩歌的`童真與想象力,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信。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情境創設:播放自然音效(如蟲鳴、風聲),展示毛蟲與蛾子的圖片,提問:“你們知道毛蟲和蛾子的關系嗎?”

      背景介紹:顧城,朦朧派詩人,作品充滿童真與幻想,引導學生關注詩歌中的想象世界。

      2. 初讀詩歌(10分鐘)

      教師范讀:聲情并茂地朗讀,強調“翅膀真漂亮”“頭發閃金光”等句的語氣變化。

      學生跟讀:自由朗讀,注意字音準確、節奏自然。

      字詞點撥:解釋“祖母”“兄弟”的比喻義(如“祖母是鳳凰”象征高貴,“兄弟是太陽”象征光明)。

      3. 精讀詩歌(15分鐘)

      角色扮演:

      毛蟲:“你的翅膀真漂亮。”(語氣:真誠贊美)

      蛾子:“是嗎?我的祖母是鳳凰。”(語氣:自豪中帶幽默)

      學生分角色朗讀,一人扮演毛蟲,一人扮演蛾子,體會對話中的真誠與自信。

      示例:

      主題探討:

      提問:“毛蟲和蛾子為什么會互相欣賞?”

      引導學生理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點,學會欣賞他人、肯定自己。

      4. 拓展活動(10分鐘)

      創意仿寫:

      示例:“蝴蝶對蜜蜂說:‘你的舞步真輕盈。’蜜蜂微笑了,是嗎?我的家族是舞林高手。’”

      繪畫表達:用簡筆畫描繪毛蟲與蛾子的對話場景,配以詩句。

      5. 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回顧詩歌內容,強調“自信”與“欣賞他人”的重要性。

      作業:

      背誦詩歌,錄制朗讀音頻。

      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嘗試用童詩表達它們的對話。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深入分析詩歌的意象與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

      聯系顧城其他作品,理解其詩歌風格。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詩歌的深層含義。

      結合生活實例,討論“自信”的實踐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詩歌中的生命哲學,培養包容與尊重他人的品格。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詩歌的意象與情感表達。

      難點:聯系顧城其他作品,理解其詩歌中的童真與哲理。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情境創設:播放顧城詩歌朗誦音頻,提問:“你們喜歡這樣的童詩嗎?為什么?”

      背景介紹:顧城詩歌中的`“自然意象”與“童真視角”,引導學生關注詩歌的深層內涵。

      2. 文本研讀(15分鐘)

      意象分析:

      表格對比:

      | 意象 | 含義 | 示例 |

      ||--|--|

      | 翅膀 | 美麗與自由 | “你的翅膀真漂亮” |

      | 祖母/鳳凰 | 高貴與傳承 | “我的祖母是鳳凰” |

      | 頭發/太陽 | 光明與能量 | “你的頭發閃金光” |

      修辭手法:

      夸張:“我的兄弟是太陽”(強調自信與獨特性)。

      比喻:“祖母是鳳凰”(賦予平凡事物以神圣感)。

      3. 主題探究(15分鐘)

      小組合作:

      自信源于對自我的接納(毛蟲的“挺自然”)。

      欣賞他人是成長的智慧(蛾子的“微笑”回應)。

      任務:討論“毛蟲與蛾子的對話反映了哪些人生哲理?”

      示例:

      聯系生活:

      提問:“你在生活中如何欣賞他人?如何建立自信?”

      4. 拓展活動(10分鐘)

      詩歌對比:

      閱讀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對比兩首詩的童真表達。

      創意寫作:

      以“毛蟲的日記”為題,用第一人稱續寫詩歌,體現毛蟲的內心成長。

      5. 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回顧詩歌的意象、修辭與主題,強調“童真視角”對生活的啟示。

      作業:

      撰寫詩歌賞析短文,分析《毛蟲和蛾子》的童真之美。

      制作詩歌手抄報,配以插圖與個人感悟。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通過角色扮演與創意寫作,學生能深入體會詩歌的童趣與哲理。

      改進方向:可增加顧城其他作品的閱讀,進一步理解其詩歌風格。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 5

      課程目標

      理解并感受詩歌中的象征意義。

      學會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表達能力。

      激發學生對于自然界的觀察興趣及其背后蘊含的生命哲理的思考。

      教學準備

      《毛蟲和蛾子》原文打印版

      相關圖片資料(如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小黑板/白板及筆

      學生筆記本

      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 (5分鐘)

      通過展示毛蟲變成蝴蝶的圖片或者視頻來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并簡單介紹自然界中這種神奇的變化過程。

      提問:“如果讓你選擇,你愿意做一條平凡但安全地生活在葉子上的毛蟲,還是成為一只美麗卻短暫的蛾子呢?”以此激發學生思考。

      2. 閱讀理解 (10分鐘)

      分享《毛蟲和蛾子》全文,可以由老師朗讀一遍,然后邀請幾位同學輪流朗讀。

      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學生們標記出自己感興趣或覺得特別的句子。

      讀后討論:讓學生分享他們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包括毛蟲與蛾子各自代表的意義是什么?作者想要傳達什么樣的信息?

      3. 深度解析 (15分鐘)

      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么詩人會選擇“毛蟲”和“蛾子”作為主要形象?

      “小小的翅膀”、“輕輕的.夢”等詞語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情感色彩?

      你覺得詩人更傾向于贊美哪一種生活方式?為什么?

      根據討論情況適時補充相關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詩歌主旨。

      4. 創意寫作 (10分鐘)

      組織一個小活動:請每位同學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可以是毛蟲也可以是蛾子),寫一段短文描述自己的一天生活以及內心的感受。

      完成后可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賞交流。

      5. 總結回顧 (5分鐘)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詩歌中體現出來的關于勇氣、夢想與犧牲的主題思想。

      布置家庭作業:繼續完善今天寫的短文,并嘗試用圖畫形式展現出來。

      注意事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鼓勵他們大膽發言。

      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調整活動難易程度,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并有所收獲。

      適當引入一些科學知識(如昆蟲變態發育過程)可以幫助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顧城《毛蟲和蛾子》晨誦教案】相關文章:

    顧城《塔和晨》原文品讀09-17

    顧城遠和近教案09-24

    顧城的遠和近11-07

    顧城遠和近11-08

    顧城的遠和近賞析08-03

    顧城遠和近 賞析09-15

    遠和近 顧城 全文09-29

    顧城的遠和近的賞析08-08

    顧城《遠和近》賞析11-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