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意思及賞析

    時間:2024-09-07 06:23:41 觀滄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觀滄海意思及賞析

      引導語:《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 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滄海意思及賞析。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的意思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注釋

      (1)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

      (8)蕭瑟: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點。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7)詠:歌吟

      (18)詠志:即表達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詠志:以詩歌表達心志或理想。最后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觀滄海賞析200字

      《觀滄海》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

      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蕉九九在线播放 |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 一本在线精品播放 | 亚洲精品在线看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