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4 18:37:55 登鸛雀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語文《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導語:一年級上冊的古詩《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教學設計,希望對一年級的老師教學幫助。

    一年級語文《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涵的哲理。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登鸛雀樓精彩教案教學設計優秀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已經學過了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古詩。

      2、板書課題。

      指名拼讀"登",要求讀后后鼻音。教學登字頭,指名拼讀"鸛"。

      3、解題。

      登,是登上的意思。鸛雀是一種鳥兒,樣子像鶴。在山西省永劑縣有一座樓,常有鸛雀停留在上面休息,http://www.520xy8.com/所以人們稱這座樓叫"鸛雀樓"。

      登鸛雀樓,就是登上鸛雀樓。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有一天,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了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就寫下了這首詩。

      二、初讀課文。

      1、投影出示課文內容,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范讀。

      三、理解詩句。

      學習一、二行。

      1、指名讀,理解意思。

      2、出示課文圖,設置情境:一天傍晚,詩人登上了鸛雀樓,他放眼望去,看,這氣勢多么壯觀。詩人在黃鶴樓上看到了什么?(太陽、青山、黃河)這輪傍晚的太陽就要落下去了,它會怎樣落下去呢?課文中哪個次是"靠著"的意思。(依)

      引導學生理解"盡",再演示太陽落山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

      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傍晚,一輪太陽挨著群山緩緩沉落,滔滔的黃河水奔騰咆哮著向大海流去。

      3、看圖想象,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三、四行

      1、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么呢?

      2、指名讀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 窮:窮盡。

      千里目:就是看到了 更遠的地方。更:再。

      4、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想要看到更遠的地方,必須登上高一層樓。

      練說全詩的意思。

      四、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

      2、討論:詩人登高觀景時的心情、神情、動作,會是什么樣子,他可能講些什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生字書寫。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生字書寫。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說說偏旁名稱。

      2、指名背誦課文。

      二、教學生字詞。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引導用生字組詞。

      樓(樓層 高樓 樓房 鐘樓)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盡(盡頭 用盡 盡力 窮盡)

      入(進入 入門 出入)

      窮(窮盡 貧窮 窮苦)

      3、教學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說說記憶方法。

      講解"欲、登、樓"的筆順。

      4、指導書寫。

      5、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一讀,抄寫。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黃河 一層樓

      2、根據詩意說出詩句。

      滔滔的黃河水向大海流去。( )

      傍晚的太陽靠著連綿起伏的山漸漸落下去了。( )

      要想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

      再登上一層樓。( )

      教學反思:

      一年級上冊的古詩《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該背的差不多,可是通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就讀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為自己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他們連長句子都讀不好,怎么在課堂上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我心里沒有底。但是我這知道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有了新的啟發。

      1. 交給孩子識字的主動權

      在板書課題后,我讓學生讀讀《登鸛雀樓》這四個字,我問他們詩人是在什么地方準備做什么?哪個字可以看出來?接著我又問:“他登上鸛雀樓之后都看到了什么?哪個字可以看出來?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階段。馬上我又進入閱讀。

      2. 從生活情感啟發詩的情感。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才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唱讀。當學生能感受到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時,我就不失時機地問:“站的高真的能看的遠嗎?”好多同學說是的,也有的說不是,借此我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最后我們得出了結論。“站的高才能看的遠”此時我的目的也達到了。

      課后,我一直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應該在意外發生之前就應該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

    【一年級語文《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11-19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11-27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經典)07-06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04-07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薦】01-06

    【推薦】《登鸛雀樓》教學設計01-08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優】07-09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優選)07-10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精華)07-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蜜桃 |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