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手抄報黑白畫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下面我們為你帶來清明節手抄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清明節手抄報黑白畫
清明節手抄報篇一
清明節食俗
清明 - 飲食
清明吃雞蛋,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每到該日,此俗絕不可少。清明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是“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則僅供玩賞而已。
清明節還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在少數民族地區,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
清明時節,也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為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清明佳節時還有食用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清明節手抄報篇二
清明節祝福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后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手抄報黑白畫】相關文章:
黑白雷鋒手抄報素材02-29
雷鋒手抄報黑白簡單內容02-29
雷鋒手抄報黑白版內容03-29
雷鋒手抄報黑白素材初中02-29
黑白風格的雷鋒手抄報資料02-29
學雷鋒的手抄報黑白內容02-29
清明節小報黑白材料04-07
高中學雷鋒手抄報黑白材料03-04
幼兒園黑白雷鋒手抄報內容02-29
植樹節唯美黑白手抄報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