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古詩意思原文和賞析

    時間:2024-08-11 01:27:36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居易古詩意思原文和賞析

      古詩《感秋寄遠》

    白居易古詩意思原文和賞析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惆悵時節晚,兩情千里同。

      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

      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

      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科舉制度的歷史作用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科舉制度培養了大批人才

      因為這一制度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雖然這些人才最后能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的為數不多,但是客觀上卻在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懂語言、懂古文,能讀會寫,雖然很多人最終不能做官,但是還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選擇。比如李時珍成了著名的中醫,還有人當了教師。

      中國古代科舉客觀、公平、公正三原則仍然值得借鑒

      科舉制的發明,摒除了權力的干擾,保證選拔的公正、公平。科舉制另一個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使“底層”可以通過苦讀考試升至“上層”。科舉雖已廢除百年,但它所體現的考試、選拔人才的客觀、公平、公正,仍值得借鑒、承繼。在無法限制不正當權力的時候,只有嚴格考試才最為公平,為“底層”提供了改變命運的可能,雖然弊端明顯,但別無選擇。

      科舉制歷史作用:為平民提供參與權力的平臺

      科舉制度廢除一百年了,百年來人們一直對它褒貶不一。其實,當我們冷靜、科學、理性地對它重新審視,不難發現,它蘊涵著十分珍貴的可供借鑒的基本原理——選考。所謂選考,即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它與現代西方人事行政學中的“考選”(Selection)概念大體相同。以上的各項制度,自宋以后一直沿用。而這些做法,即便在當今考試中,仍然不失其使用價值。

      學者:是時候終結盲目批判科舉的時代了

      理論上說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才方式,但實際上卻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競爭方式,而考試的辦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壞的情況出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千百年中多次對比實踐,證明科舉考試遠比其他選材方法來得公平和有效,科舉制才能歷久不廢。在科舉制百年祭的當口,我們有理由而且也有必要提出:終結盲目批判科舉的時代,此其時也。

    【白居易古詩意思原文和賞析】相關文章:

    《池上》白居易古詩原文翻譯和賞析09-29

    白居易《春暖》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8-05

    白居易古詩《草》原文譯文賞析10-23

    白居易古詩《樂游園望》原文及賞析06-25

    鳥古詩白居易原文03-31

    白居易草古詩原文10-17

    古詩池上白居易原文07-10

    詠柳古詩的意思和賞析07-03

    吊白居易原文及賞析08-02

    吊白居易原文賞析10-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福利午夜高清 | 制服丝袜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日本熟女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不卡秒播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