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時間:2025-08-23 21:33:5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1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2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在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在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馬x、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3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后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后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后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

      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后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并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4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于啟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興趣。盡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

      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就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就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

      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就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就是基本的,……一個就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就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系著'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就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就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5

      在60年代,由于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使他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于大爆炸理論研究有了很大貢獻。他認為,宇宙的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這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看上去這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了 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在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和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為現代物理和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體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6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因為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所以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疾病已經使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并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著,嘴已經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出“呲牙咧嘴”的樣子。這已經成為他的標志性形象。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當時醫生預測他最多活兩年,但他依然活著。被盧伽雷氏癥禁錮在輪椅上20年之久的情況下,他仍能做出巨大的科學貢獻,這是真正的空前絕后,而且對于人類的觀念有深遠的影響,所以媒體早已有許多關于他如何與全身癱瘓作搏斗的身殘志堅故事。

      霍金是英國人,現如今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理論物理學系教授。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紀念日,幾天前還是牛頓的生日:1643年1月4日。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呱呱墜地的小霍金頭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環。用霍金自己的話說:'我估計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在同日誕生'。

      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像是普通的小孩一樣,也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有時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在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有時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對于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了重要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馬、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了一些關于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學時代的霍金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由于他的教學富于啟發,這也激發了霍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興趣。盡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系著'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這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也結婚了,在5年后的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也就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科學成就

      60年代,由于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使他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他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看上去這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和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為現代物理和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體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7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馬x、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8

      60年代,因為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使他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于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他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與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看上去這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與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與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為現代物理與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雖有身體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9

      霍金是英國人,現如今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理論物理學系教授。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紀念日,幾天前還是牛頓的生日:1643年1月4日。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呱呱墜地的小霍金頭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環。用霍金自己的話說:'我估計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在同日誕生'。

      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當他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有些時候嘗試發明一些游戲,就好像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學時代的霍金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于啟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興趣;雖然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系著'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科學成就

      60年代,由于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而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讓他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將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他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看上去這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和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為現代物理和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體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10

      寒風凌冽,法蘭克左手拿著試管,快步走向窗口,把窗戶又查看一遍。天氣太冷了,他把四個角落都給按嚴實了。窗外隱隱約約能感覺到到不遠處戰爭的氣息,在死亡的恐怖籠罩下,一陣嬰兒的啼哭,打破了這寒冷而凝固了的空氣。

      這天是1942年1月8日。斯蒂芬·威廉·霍金就出生在這個溫馨的家庭里,那年61歲的愛因斯坦正完成《科學和宗教》等一系列科學論文,正準備到蘇聯參加猶太人組織的活動。也許是太忙的緣故,這位科學巨匠并沒能預感到他接班人的出生。小霍金給法蘭克和伊莎貝爾夫婦帶來了不少的歡樂,然而麻煩事也不少。帶小孩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比寫醫學理論可復雜多了,盡管伊莎貝爾在眾領域頗有研究,然而為了做個出色的媽媽,她還是要惡補很多嬰幼兒的護理常識。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霍金也一天天長大,偶爾還會做幾個鬼臉來逗父母開心。

      一晃幾年過去了,彈指間,小霍金能走路說話了,然而奇怪的是,他和別的小孩不同,常常望著書架上的書默默發一陣子呆,這比玩玩具更有吸引力。于是父母決定給他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并希望兒子能越過自己。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父母的共性,不僅僅在中國是這樣,各國皆是如此。

      后來,霍金有了個妹妹,父母又領養了個弟弟。從此,霍金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人了,比起和同伴玩耍,他更愿意照顧弟弟妹妹。很快霍金到了學習的年齡了,他的智商和同班的小孩一樣,只是他房間里的書比別的孩子多得多,他的學業出眾,一路直上,終于如愿進了牛津大學。這是他父母最想看到的結果,也是霍金多年努力的結果。進入大學后,霍金的父母每每聊天都會不時地討論到他的就業問題。

      霍金自己對此卻并不在意,他對未來考慮的并不多,和大多數同年齡段的同學一樣,處于迷茫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考慮他的未來,對學術論文也不太花時間。當然,他也常常和同學們一起玩,不過他不愛運動,不擅常各類體育活動,他的手腳遠沒有自己的大腦靈活。霍金從小寫字就很難看,然而自己就是控制不了。有一兩次在學校摔倒后竟不能自己爬起來——這是一個信號,不祥的預感籠罩著他。不過,他還是愉快地度過了自己21歲的生日。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并陶醉于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癥后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只能活2年,然而2年過后情況并不是非常糟糕。后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霉,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后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后,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并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后,一位女記者沖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后,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后,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并全力以赴為之奮斗!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11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都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在20多年后,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12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因為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所以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疾病已經使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并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著,嘴已經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出“呲牙咧嘴”的樣子。這已經成為他的標志性形象。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跟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當時醫生預測他最多活兩年,但他依然活著。被盧伽雷氏癥禁錮在輪椅上20年之久的情況下,他仍能做出巨大的科學貢獻,這是真正的空前絕后,而且對于人類的觀念有深遠的影響,所以媒體早已有許多關于他如何與全身癱瘓作搏斗的身殘志堅故事。

      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似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跟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跟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跟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跟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跟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學時代的霍金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于啟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跟物理學的興趣。盡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學跟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跟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系著'至大'的宇宙跟'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跟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科學成就

      60年代,由于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使他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似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他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跟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看上去這好似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跟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跟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為現代物理跟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體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相關文章:

    霍金的故事05-31

    霍金的故事[合集]06-30

    有關霍金的故事06-02

    【熱門】霍金的故事06-30

    霍金的一些小故事07-29

    身殘志堅作文08-05

    (推薦)有關霍金的故事15篇06-02

    霍金的作文09-30

    寫霍金的作文09-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综合高清aⅴ在线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日韩国产欧美cc | 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