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規劃
張先生夫婦都是公立學校的正式教師,月入共8500元。現有定期存款20萬元以及5萬元的活期存款,另有1萬元左右的美元存款。自住一套,現價90萬元的老公房,房屋貸款已還清。沒有任何債務。家庭每月基本生活開銷維持在3000元左右。夫妻倆沒有任何商業保險支出,只給雙胞胎女兒各投了一份綜合險,每年的保費總支出約5000多元。想通過規劃換一套新房,4年后買一輛車,并準備雙胞胎女兒的大學教育費用,退休后維持現有生活水平。
資產分析
1、財務比率分析
家庭的負債為0,所以償付比率和負債總資產比率分別為1和0,家庭的償債能力較強;儲蓄比率=51800/108000=48%,這表示家庭在滿足當年支出的同時,還可以將收入的48%用于增加儲蓄或投資,這是相當高的一個數據。
流動比率=318000/4683=67.91,該數據說明家庭流動資產可以滿足其68個月的開支,明顯偏高。按照理財合理規劃的要求,該數據在6左右比較適宜。
上述數據表明,該家庭因為沒有負債,償債能力當然處于上佳狀態,這為今后的適當舉債投資打下了基礎;同時家庭的流動比率極高,可考慮嘗試更積極的投資方式,進而提高收益;同時家庭的儲蓄比率48%也顯示出家庭具備相當的理財能力與基礎,當然也有相當的空間。
2、家庭當前的財務狀況的不合理之處
家庭的財務安排有些失當,流動性比率偏高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壓縮了收益的空間,造成家庭財富累積過程進展緩慢。
保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在10%以下,誠然是比較適中的比例,但其保障的主體是雙胞胎女兒,而非家庭財富的創造者。若夫妻兩人一旦遇到意外,家庭財務狀況將快速惡化,因此夫妻兩人的保障力度急需加強。
投資性資產的投向極其單一,僅僅局限在現金和銀行存款,因而投資回報率極低(低于2%),家庭面臨的是“負利率”。
理財目標
1、2年內將目前價值80萬元的老公房換成一套120萬元以內的新房;
2、4年后購買一臺10萬元左右的車;
3、6年內準備雙胞胎女兒的大學教育費用;
4、15年后安心退休,并維持現有生活水平。
理財建議
1、理財規劃整體策略
假設退休前通貨膨脹率3%;退休后報酬率5%;退休后通貨膨脹率3%;房屋貸款利率4.158%;學費成長率5%;工資成長率3%;房價成長率和房屋折舊率相等。根據對該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態度的測試,對照風險矩陣表,可知該家庭可達到的預期年投資收益率在8%左右。
2、投資規劃
(1)2年后購房計劃
根據該家庭的購房目標,2年后總價在110萬元的房產比較符合家庭的經濟狀況。而從家庭的財務情況看,購房款一次性付清,會對將來子女教育金準備及其它理財目標產生―定的壓力,因此建議用賣出舊屋所得80萬元(假設房屋折舊與房價增長比例相等)中的70萬元做首付,其余40萬元,做期限為15年的房屋貸款(退休前還清所有貸款)。按利率4.158%計算,每月還款2990元。此筆款項可以從每月4683元的結余中支出。兩年后每月負債比例(貸款安全比例)為2990/9017.65(工資成長率3%)=3%,該比例適中,而且隨著每年工資的成長,該比例會進一步減小。賣屋所得剩余10萬元可做新居的裝修款。
(2)4年后購車計劃
4年后購買10萬元左右的家庭用車,假設按回報率5%折現,得82270元,建議此筆款項從目前的家庭儲蓄中預留。
(3)教育金規劃
經過子女教育規劃的測算(按每人每年2萬元的現值、學費成長率5%計算),由于高等教育費用較高,且缺乏時間彈性和費用彈性,通過投資來積累的穩定性較差,需要提前準備、寬裕準備,因此建議子女教育的學費從家庭的存款中一次性提撥130000元。如果子女完成高等教育后有預算盈余,可作為夫妻兩人今后的養老金準備。
(4)定投基金建立15年后的養老計劃
15年退休后,該家庭夫婦兩人均有基本養老金,可以維持生活支出的一部分。假設夫妻工作當地年平均月工資為20xx元,兩人一年的基本養老金為(20xx*20%+個人賬戶累積/120+過度性養老金)*2*12約為19200元(假設兩人現在工齡各為15年)。
通脹調整:15年后退休時,年可領退休金約29913元,用實質利率2%為折現率(退休后投資回報率5%-通漲率3%=2%),領用25年折現值約595685元。
而退休后兩人首年度需求終值約56087元(現值3000-12=36000,通脹3%,15年),則25年折現約1116912元,因此到退休前該家庭應自備的養老金為1116912-595685=521227元。
目前教育金一次性提撥130000元,購車提撥82270元,現有存款余額117730元,按投資回報率8%計算,準備15年,每年需儲蓄5442.21元。
以上是按照55歲退休后余命25年計算結果。而(4660-3375)x12=15420元,該家庭從15420中儲蓄5442.21就能完成養老金的準備,剩余的資金可用于保險規劃和其它準備。
當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在不斷的延長,若按55歲退休、余命30年計算的話,就必須提高每年的儲蓄額,這樣可能影響到其它的理財目標。建議如果這樣的話,可把退休后的投資報酬率從5%提高到6%,這樣同樣可以完成養老金的準備,又不影響其它的理財目標。
建議用每年儲蓄的5442.21元進行股票市場基金的定期定投組合,按月投資。
3、家庭保險規劃
該家庭夫婦兩人沒有買過商業保險,而以上所有的家庭理財目標均靠夫妻兩人完成,因此提高保險保障是十分有必要的。
夫妻兩人需要的總體保障額度:子女教育金保額20萬元,保障期限10年。子女教育金的準備是缺乏時間彈性的,6年后無論家庭情況如何,孩子的高等教育不能耽誤。因此建議夫妻兩人購買保額為20萬元左右的定期壽險,以防家庭意外變故而影響子女的高等教育。
重大疾病附加住院醫療、意外險,保額80萬元,保障期限20年。從該家庭男女主人的年齡來看,正是疾病的高發時期,應該考慮購買重大疾病和住院醫療險。鑒于夫妻兩人都是教師,雖然工作壓力較大,但是在平時的保養方面應該比較注意,因此重疾險的保額不必太高,加上住院醫療,兩人保額20萬元左右。意外險保額60萬元左右,以防夫婦兩人中的一人發生意外后,影響到另外一人的退休養老。
房屋貸款保額40萬元,保障期限15年。此項保險在2年后做購房貸款時購買,以定期壽險的方式,購買既保人又保財產的綜合險。
以上1、2兩項保額相加為100萬元,相當于家庭年收入的10倍左右,保費年支出在9000-10000元左右。在購房后另增加40萬元的保額,當然4年后購車時也應購買車輛險。
1、幸福理財招式一:用日常收入的30%-40%盡早進行投資和部署。
未來的各種費用,都早早用我們日常收入中的至少30%-40%進行投資和部署,犧牲部分眼前消費,為日后生活做鋪墊,并享受復利的魔力。
2、幸福理財招式二:減少欲望,設定投資報酬率為8%-10%較好。
焦慮和不幸福往往來自對投資收益的過度期望上。越是要求高收益,越是容易不幸福。建議設定投資報酬率為8%-10%較好。知足常樂。而當我們越沒有特定的高追求目標,最終反而會獲得更多。
3、幸福理財招武三:“80法則”尋找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投資組合。
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投資策略和品種,建議采用“80法則”,將80減去我們的年齡,得到的數字來選擇投資激進產品的比例,其他的投入到更為穩健的品種上。
4、幸福理財招式四:“4321法則”分散投資。
不要把所有期望放在一件事情上。建議幸福投資比例參考“4321法則”:40%做為日常開支,30%為日后各種規劃需求做投資準備,20%意外健康等保險保障,并通過保險將企業和家庭作有效隔離,10%作為短期緊急備用金。
5、幸福理財招武五:實現財富自由,不依賴工資收入。
【家庭理財規劃】相關文章:
普通家庭理財規劃07-01
主題活動規劃03-11
初中教學規劃04-09
個人的研修規劃05-14
數學教學規劃05-05
班級建設規劃06-16
高中教學規劃04-11
人生需要規劃02-29
監理規劃范本07-09
個人研修規劃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