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扇形統計圖》聽課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扇形統計圖》聽課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扇形統計圖》聽課反思1
今天聽了韓慶龍老師的《扇形統計圖》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所以課一開始,老師能夠創造性的利用教材,提供了“體藝2+2”六年級學生進行體育項目的條形統計圖。帶領學生復習已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然后讓學生根據所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計算出每一項目所占全班人數的百分率。然后提出想要在統計圖中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還能從條形統計圖中了解嗎?學生頓時產生需求,巧妙地引出扇形統計圖。這里采用直授法讓學生觀察扇形統計圖的形狀和了解它各部分的組成。緊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扇形統計圖中各部分與整個圓是什么關系?整個圓形所代表的含義,并在對比中發現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教師是通過參與學生活動中以啟發、調整、激勵體現主導地位。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濃厚,積極性很高,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課堂氛圍和諧、活潑、寬松。此外韓老師在課上能夠抓住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進行教學的,在掌握了條形與折線統計圖的'優點之上進行新課的教學,也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這樣的交流方式,能夠讓學生相互補充,產生各種靈感和火花。學生在討論中不斷完整自己的知識。
整節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非常突出。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學得扎實,學得開心。
《扇形統計圖》聽課反思2
今天聽了王老師的《扇形統計圖練習課》,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如每道題的條件和問題的閱讀,應放手給學生去自主發現;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
2、在學生的每次發言中老師要耐心的傾聽學生的表述,從中發現學生在課堂中的生成,老師就可以立刻幫學生解決問題,因為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
3、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在練習中要聯系生活實際,既提高了學習興趣,也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這樣會提升同學們的應用能力。如:書本108頁習題1、2.使學生會利用扇形統計圖處理解決問題,以同桌互問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作業布置讓學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況,力爭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體會數學帶給我們的人文性。
4、老師要適當的控制學生回答問題時的度。如:練習題第2題的最后一個問:你還能提出并解決哪些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沒必要讓學生提哪些太難或太復雜的一些問,因為學生只是剛學了百分數的一些應用而已。
【《扇形統計圖》聽課反思】相關文章:
我的聽課反思03-14
教研聽課反思08-14
聽課反思及收獲04-29
聽課后的反思04-15
聽課后反思03-13
數學聽課反思03-17
語文聽課反思03-09
認識厘米聽課反思03-10
關于語文聽課反思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