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蓮說》知識點薈萃
在平時的學習中,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蓮說》知識點薈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蓮說》譯文:水里和陸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代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從李氏的唐朝以來,世上的人都很喜愛牡丹。我只愛蓮花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荷梗中間貫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沒有旁枝,香氣傳送到遠處,更加使人覺得清幽,筆直、潔凈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遠處觀賞,但不能貼近去玩弄。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的人,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喜愛牡丹的人,當然是很多了!
1.作者:周敦頤周敦頤(1017年―1073年),原名敦實,別稱濂溪先生,又稱周元皓,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北宋五子之首,程朱理學代表人。北宋思想家、理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學界公認的理學鼻祖,稱“周子”。因仕宦生涯,經常遷徒。雖收生傳道授業,但無長隨門生,有影響者不多,程顥、程頤曾以師禮事之,但實為學友。周氏學術思想,是以儒家學說為基礎,融合道學,間雜佛學。提出'無極而太極'的宇宙生成論。代表作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據說,周敦頤是周恩來、周樹人(魯迅)等名人的先祖。
2.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者的鄙棄,歌頌了君子正直高尚的美德,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本文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襯托,用菊正面襯托,用牡丹反面襯托。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襯托,表明自己獨愛蓮花,并描繪蓮花的形象,贊美蓮花的品格。“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既點明了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為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伏筆。“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加深語意,讓對比感更強烈,為寫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第二段與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相比較,點明蓮花“君子”的比喻意義,表明作者對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連,花之君子者也。”點明題旨。
4.本文一條線索,即以對蓮的喜愛為線索;兩個陪襯,以水陸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和牡丹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愛菊花、愛牡丹、愛蓮花,指代三種人:菊花,隱居避世的人;蓮花,指品德高尚、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丹,指追求富貴高傲之人。
【《愛蓮說》知識點薈萃】相關文章:
《愛蓮說》作文09-06
愛蓮說作文10-13
《愛蓮說》反思02-29
愛蓮說作文07-15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2-29
(優秀)愛蓮說作文09-20
(優秀)愛蓮說作文09-14
[精品]愛蓮說作文12-23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