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鳥》教學實錄

    時間:2025-06-30 12:08:4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灰椋鳥》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灰椋鳥》教學實錄

      1、打破常規,長文短上,直奔重點,感受灰椋鳥歸林時場面的壯觀、喧鬧,體會作者對鳥類的熱愛;

      2、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學習作者是如何有條理地將看到的和聽到的寫得具體、生動的;

      3、指導方法,內化語言,學以致用,學習造較復雜的比喻句,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課堂實錄】

      一、歌曲導入,引出作者

      (課前多媒體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鈴聲響,畫面定格歌詞)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中那個為了救一只丹頂鶴不慎陷入沼澤的女孩,名叫——徐秀娟。徐秀娟一生愛鳥,不惜為鳥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她生前寫過的一篇關于鳥的文章,題目就叫——

      生:灰椋鳥

      二、揭示課題,學習生字

      師:請同學們拿出手來,跟著我一起端端正正寫課題。“灰”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火字旁,最后一筆捺要寫長。“椋”是一個生字,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木”的最后一筆變成點,往里收。右邊是一個“京”,讀的時候可不能讀半邊音,應該讀liáng。“鳥”,頭頂的羽毛高高翹起,它昂著頭,穩穩地站在樹枝上。讓我們一起把課題連讀一遍——

      生:灰椋鳥

      師:像“椋”這樣的生字,課文中還有兩個,指名認讀。

      生:個別讀橢(tuǒ)棲(qī)

      師:“橢”是左中右結構,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中間的耳朵旁要窄一些,整個字要寫得緊湊一些。“棲”右邊第五筆是豎彎,不能寫成豎。把這兩個生字分別組成詞語之后,誰再來讀一讀。

      生:先個別讀,后齊讀橢(tuǒ)圓形棲(qī)息。

      三、出示圖片,認識灰椋鳥

      (多媒體出示灰椋鳥的圖片)

      師:看,這就是灰椋鳥。它正棲息在樹的枝頭,讓我們一起仔細地看一看,它的嘴——

      生:尖尖的

      師:它的背——

      生:灰灰的

      師:遠遠望去——

      生:黑乎乎的

      師:有什么好看的呢?然而,就是黃海灘涂這種再普通不過的鳥,在徐秀娟的筆下卻那么富有生氣,尤其是在灰椋鳥歸林的時候。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全文,看看課文中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的情境。

      生:默讀課文。

      師:誰來說一說?

      生:課文的4、5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的情境。

      師:請同學們自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初步感受一下灰椋鳥歸林時的場面。

      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

      師: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當時的場面,你會想到哪個詞?請把你想到的詞寫在黑板上。

      生:陸續上黑板板書——

      壯觀浩浩蕩蕩氣貫長虹排山倒海氣勢磅礴排空而至

      百鳥爭鳴遮天蔽日鋪天蓋地熱烈熱鬧非凡喧鬧……

      師:同學們的感受還真不少呢?請大家看看黑板上的板書,哪些詞語可以歸為一類,為什么?

      生:我認為這些詞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場面的壯觀,如:浩浩蕩蕩、氣貫長虹、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另一類寫出了灰椋鳥歸林時氣氛的活躍。如熱鬧非凡、喧鬧、百鳥爭鳴……

      五、滲透學習方法,品讀第4自然段

      師:群鳥歸林,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輕輕地走進那片樹林,走進灰椋鳥的世界,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的第4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學習方法)

      自學提示

      讀:默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

      畫:畫出你喜歡的描寫鳥的句子。

      思:邊讀邊思,你喜歡這些句子的理由。

      生:根據要求自學。

      師:誰愿意交流一下。

      生:我喜歡“投入”這個詞,因為從“投入”可以看出灰椋鳥非常喜歡這片刺槐林,就像孩子投入母親的懷抱一樣,灰椋鳥就是這片刺槐林的孩子。

      (多媒體:出示兩張圖片,一張是單株的刺槐,一張是成片的刺槐。)

      師:看,這就是刺槐樹,每年五月就是槐花飄香的季節。這一棵棵刺槐樹,組成了一片刺槐林。在灰椋鳥眼里,刺槐林就像母親溫暖的懷抱,就像它們溫馨的家園。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個別讀。

      師:請同學們用手勢做一個“盤旋”的動作,然后想一想,灰椋鳥為什么要在枝頭“盤旋”?

      生:也許是先歸來的鳥兒在等待后歸的鳥兒。

      生:也許是貪戀落日的余暉,還想再美美地欣賞一會兒。

      生:他們就像一群貪玩的孩子,在回家之前,不忘抓緊時間再玩一玩。

      師:這哪里是鳥啊,簡直就是一群活潑潑的孩子!誰接著來聊一聊,還有哪些句子打動了你。

      生:“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這句話寫出了灰椋鳥數量眾多,氣勢磅礴。

      師:課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灰椋鳥“排空而至”的情景。

      生:它們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師:看看文中的這幅插圖,有沒有把“大部隊”排空而至的情景很好地表現出來。

      生:我認為基本表現出來了,但是插圖上的灰椋鳥應該畫得再多一些,因為“整群整群”說明數量非常多。

      師:還有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灰椋鳥數量很多。

      生:數百米長、浩浩蕩蕩、巨大、一批一批……

      師:數量眾多,規模浩大,黑壓壓地布滿天空,這就是——

      生:排空而至

      師:這里的“排”和哪些詞語中的“排”意思一致?

      生: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師:還有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表來”中的“排”,意思都相同,現在你知道“排”是什么意思了嗎?

      生:推開。

      師:那么“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灰椋鳥一大群一大群,像把天空都推開了一樣。

      生:意思是灰椋鳥很多很多,呼啦啦一起涌進刺槐林,像要把天都撐破了,場面非常壯觀,氣勢非常宏大。

      師:(結合黑板上學生板書的詞語總結歸納)灰椋鳥的數量實在多呀,真是——

      生:遮天蔽日、鋪天蓋地

      師:它們一群群飛入刺槐林——

      生:絡繹不絕

      師:讓我們感覺——

      生:氣勢磅礴、氣貫長虹

      師:這樣非凡的氣勢,讓我們深深地理解了“排空而至”這個詞語。要想表現出如此壯觀的氣勢,你們覺得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讀最合適?

      生:齊讀

      師:我也想加入你們齊讀的“大部隊”中,給我這個機會嗎?

      生:師生齊讀。

      師:繼續交流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獲,又像在呼喚未歸同伴和兒女”,這句話中,作者把灰椋鳥兒想象有感情、會說話的人了,從而表達出作者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

      師: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灰椋鳥,你會向同伴傾訴些什么,你又會怎樣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

      生:孩子們啦!我做好晚飯啦!快回來吃飯吧!

      生:朋友們,我今天出去的時候,聽到人們正在呼吁不要傷害鳥類,以后我們過日子就不用再提心吊膽了!

      生:朋友們,我今天出去的時候,聽到人們在大力倡導植樹造林,以后,我們會新家園了!

      師:灰椋鳥不僅向同伴們傾訴了自己看到的,還傾訴了自己聽到了,這就是文中的哪個詞語——

      生:見聞。

      師:除了見聞,它們又有哪些收獲呢?

      生:嘿,伙計們,今天我逮著一只肥嘟嘟的大青蟲,可好吃了!

      生:我今天在一片果林里發現了很多美味的果子,真好吃,明天我帶你們一起去飽餐一頓!

      師:這一些些的傾訴,那一聲聲的呼喚,后到的鳥聽懂了嗎?

      生:后來的鳥不僅聽到了,而且聽懂了,我是從“應和”這個詞語中體會出來的。“應和”就是回答的意思。如果沒有聽懂,怎么回答呢?

      師:一問一答,一呼一應,一唱一和,多么溫馨而和諧的畫面啊!誰來讀讀一個句子。

      生:感情朗讀:后到的鳥與林中的鳥互相應和,邊飛邊鳴,很快找到自己棲息的處所,與熟悉的伙伴匯合。

      六、學習作者表達方法,嘗試熟讀成誦。

      師:剛才老師與大家愉快地交流了寫灰椋鳥的句子,老師也感受到了大家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但美中不足的是,同學們將灰椋鳥歸林的場面說得有點散亂,但你在讀第4節的時候,有凌亂的感覺嗎?

      生:沒有,因為作者按照時間先后順序組織材料的,所以感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多媒體出示:)

      第4自然段表達順序

      作者按照時間先后順序:

      從“一開始”寫到__________________。

      從“一小群”寫到__________________。

      從“先回來的鳥”寫到___________________。

      師:按照作者的寫作順序,老師想跟大家合作朗讀第4自然段,愿意嗎?

      生:和教師合作朗讀第4自然段,直至熟讀成誦。

      七、品讀第5自然段,把文字變成畫面

      師:時間過得真快呀,正在意猶未盡時,天色暗下來,此時的林中又是怎樣一派景象呢?請同學們拿起心中的攝像機,跟我一起趁著天還沒有完全黑,到林中去抓拍一些精彩的畫面,再給抓拍到的畫面取一個詩意的名字。因為是抓拍,所以要注意:一要專注,而要用心。準備好了嗎?那就出發吧!

      (教師配樂朗讀《灰椋鳥》第5自然段。)

      師:你拍到了哪些動人的鏡頭?

      生:我抓拍到了夕陽西沉的美麗景象,你看,一輪紅日慢慢地從天邊滑落,晚霞映照著刺槐林,把整個刺槐林染成了紅色。我想給這幅畫面取名為“夕陽西沉圖”。

      師:同樣的畫面,有沒有同學想到其它的名字?

      生:我想給這幅畫面取名為“夕陽無限好”,因為作者看到林中這么美麗的景象,一定十分開心。

      師:你引用的是李商隱《樂游園》中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表達的是一份感傷,你表現的卻是一份喜悅。相同的是夕陽,不同的是心情。

      生:我想到一個名字“醉”。這樣的美景,作者一定深深陶醉了。

      師:僅僅是作者陶醉了嗎?我也陶醉了,你們呢?也一定深深地陶醉其中了吧!

      生:我拍到的是鳥兒翩翩起舞的景象。看,這幾只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么像穿著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我給整個畫面取名為“灰椋鳥的舞會”。

      師:灰椋鳥的舞會,一個多么喧鬧而熱烈的場面。

      生:我想給這個畫面取名為“穿上盛裝的少女”。

      師:作者一開始說灰椋鳥灰灰的背、尖尖的嘴,就像童話中的“灰姑娘”,現在卻說它像穿上盛裝的公主,僅僅是因為晚霞的映照嗎?

      生:這是因為作者一開始不了解灰椋鳥,對灰椋鳥沒有感情,所以說它有什么好看的呢?現在作者已經喜歡上灰椋鳥了,她眼中的灰椋鳥自然變得美麗無比,像公主一樣。

      師:一切景語皆情語!美麗的景象融入了作者熾熱的情感。

      生:我忽然想到了一個題目“夕陽熱舞”。

      師:夕陽熱舞,如果把次序顛倒一下,就變成“熱舞夕陽”。你看,那舞動的不僅僅是灰椋鳥,連夕陽都被感染了,和灰椋鳥一起舞動起來。那舞動的哪里是夕陽,分明是我們那一顆被陶醉的心啊!誰能把這一份美好和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生:感情朗讀

      師:夕陽西下,百鳥歸林;嘰嘰啾啾,其樂融融。誰能通過朗讀,把這一份快樂和美好表現出來。

      生:讀第5自然段。

      師:飛瀑落入深澗,聲囂如雷;驚濤拍打岸灘,石破天驚。這恢宏而磅礴的氣勢,誰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生:再讀第5自然段。

      師:這哪里是樹林,這分明是一個天然的俱樂部;這哪里是刺槐林和竹林,這分明是灰椋鳥的樂園,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把這一份喧鬧和熱烈表現出來。

      生:齊讀第5自然段。

      師:作者被如此喧鬧而又熱烈的場面深深感染,她想——

      生:這上萬只灰椋鳥是在舉行盛大的聯歡會,還是在慶祝自己的節日?要不怎么會這樣熱鬧?我被這喧鬧而熱烈的場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師:我想此時此刻,不僅是作者,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會被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也會像作者一樣歡呼起來!如果是你,你會歡呼什么?

      生:啊!這場面真壯觀!灰椋鳥成群結隊歸林的樣子,猶如大海的波浪,一浪接著一浪,朝著樹林涌來,在夕陽的余暉斜照下,灰椋鳥的羽毛格外的美麗。這么美麗可愛的灰椋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讓這片美麗的樹林永遠成為灰椋鳥的天堂。

      生:灰椋鳥回家了,樹林就是鳥兒的家。

      生:我真的看見灰椋鳥是怎樣回家的了!我們要保護樹木,參加植樹造林,讓鳥兒有家可歸。

      師:這樣的場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們。把你的歡呼,把你的贊嘆,把你的驚喜,放到你充滿激情的朗讀中去吧!

      生: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聲情并茂)。

      八、回溯前文,理清文章線索,內化文章語言

      師:徐秀娟一生熱愛鳥,把鳥類當作了自己的朋友。可是她一開始喜歡灰椋鳥嗎?

      生:作者一開始并不喜歡灰椋鳥,覺得它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沒有什么好看的。后來,在觀看了灰椋鳥歸林時的情境之后,對灰椋鳥產生了喜愛之情,覺得灰椋鳥像穿上盛裝的公主。

      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僅表達出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更是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一種贊美,因為刺槐林是灰椋鳥的家,如果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也就沒有了鳥兒幸福的家園。

      師: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文章的一條暗線。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感受一下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色。

      生:課文4、5自然段的場面描寫非常出色。

      師:當然,作者在場面描寫的同時,也注意到了細節描寫,例如在描寫“大部隊”歸林時的場面時,作者先用廣角鏡給了一個全景,“它們大都……有的……有的……”然后再用特寫鏡頭拍出“先回來的鳥……后到的鳥”,這樣就做到了有點有面,點面結合。

      生:作者用詞準確,如“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這里的“似”與“如”都是“像”的意思,但作者卻用了這兩個不同的字來表示相同的意思。

      師:這樣行文不僅準確生動,而且使語句富有音律、節奏之美。請模仿課文中的語言表述方法,練習用“好像……又像……”、“似……如……”說話。

      生:天上的云變化多端,好像一朵朵盛開的白蓮,又像一只只雪白的天鵝。

      生:林黛玉似輕柔的微風,如較弱的柔柳,處處惹人生憐。

      生:風好像一把柔韌的梳子,把農田梳理得井井有條,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書頁翻得嘩嘩直響。

      生:她的聲音真美,從她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都似珠如玉,悅耳動聽……

      師:美好的文字,要美美地去讀。就讓我們帶著各自的理解,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齊讀課文4、5自然段。

      師:是啊,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如果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九、拓展閱讀,學以致用

      1、推薦欣賞《百鳥奏鳴曲》,鼓勵用上書中的一些詞匯說出自己的感受。

      2、推薦巴金《鳥的天堂》,和《灰椋鳥》進行對比閱讀,加深對場面描寫的體會。

      【同行點評】

      演繹母語教育的哲學

      ——我讀特級教師xx《灰椋鳥》

      我喜歡聽課,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聽過數千節課,卻很少評課。上課者真的不容易,他們很辛苦,尊重上課者那是必須的,我知道隨便說說那是一種不尊重。但看了人家的課,如果不說不寫點東西,等于是欠債不還債,恰有一種不道德之感。這是很糾結的事!我很清楚,不管誰點評課,都要貼上一個個標簽,貼準確了、貼得像藝術品等眾人拍手稱贊,貼的方位不對,貼的太多、太大,讓人恥笑,結果教者沒了,評者也消失了。著名特級教師郭老師把《灰椋鳥》發給我,我反復拜讀,忐忑呀!著名特級教師的課如牛,我可不是庖丁,卻被逼著拿著牛刀宰課,哆哆嗦嗦,一身是汗,不敢靠前。

      認識郭老師的朋友都知道,她是長辮子姐姐,她有非常特別的笑聲,是好響亮、好有穿透力的那種。我從她課堂中表現的微笑,感受到那是杜鄉式的微笑(美國人把微笑分為兩種,一種是法國杜鄉發現的微笑,非常美、非常幸福的那一種;另一種是貴婦人剪彩時裝出來的微笑,這種微笑沒有任何幸福可言),感受到她與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幸福。我知道這是一種生命化幸福的追求,是為了人更有意思成長的生命追求。

      一.原始沖動:閱讀教學不可缺少的回到原點的哲學追求

      德國著名藝術家賽茨認為,人類的“原始沖動”的表達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方式是文字表達;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繪畫表達出來,即將內心經歷可視化。小學語文中的大多數課文都是由“文字+圖”組成,以賽茨的觀點來看,我們的教材恰似“原始沖動”理念的巧合,《灰椋鳥》有文字有圖,文字是徐秀娟看到灰椋鳥那場面產生沖動后的記錄,圖是教材編者根據徐秀娟的記錄進行可視化的恢復,這該算作是編者的原始沖動。我喜歡“原始沖動”這個詞,這個詞折射出一種科學化、自然化、人性化的教學理念,我們的閱讀教學不能忽視這兩種沖動,這兩種原始沖動要能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中喚醒學生并產生共鳴,繼而產生新的沖動。新的沖動是什么?那就是學生閱讀后能用繼續使用文字、繪畫來表達,或者用自己個性化的表達來表達,比如音樂表達。郭老師教學中使用的音樂作品——《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就是音樂人讀徐秀娟犧牲之故事后產生的原始沖動創作出來的,今天學習《灰椋鳥》理應有著更多的沖動,郭老師的這種暗示,肯定能激起學生,這從整個課堂來看,學生有了很多表達。

      這兩種原始沖動其實告訴我們母語教育有兩條非常重要的路決不能丟棄,一條就是文字表達,換一個詞來說就是寫作;第二條就是將內心經歷可視化。長期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很獨立,就是純純的閱讀教學,即使有寫作也只是小片斷、小習作訓練還被貼上“讀寫結合”標簽,除此之外“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寫得怎么樣”就沒有多少實實在在的關注;像教材中的圖,我們傳統說法是“插圖”,我一直不喜歡插圖一詞,我認為教材中的圖應該是教材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一個整體,不是外在的,插圖有一種外在的感覺,創造性地使用好這些圖,能讓抽象的內心表達變得更加具體。

      當下的閱讀教學,對這兩種“原始沖動”是缺少思考的,讀寫畫自然一體的東西早被強行分開。郭老師做得很好,她把《灰椋鳥》上成了有文字表達、畫面表達之原始沖動的課。郭老師利用大量的時間講這一課的寫作,比如她向學生出示“作者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來表達”來講自然段的表達順序,這樣就把散亂的場面、凌亂的感覺變得有序了,邏輯關系也清晰可見。再比如,她讓學生為那動人的鏡頭起名,從學生起得名字來看,學生自動習得了一種“表達方式”。還有郭老師講明線、暗線,這是很多老師不敢講的東西,因為這些知識課程標準中沒有要求,考試也不考,郭老師講了,是在學生理解下講的,講得很輕松,很自然。

      郭老師還非常重視畫面,整節課,她在這兒花費的時間非常多,這種把文字變成畫面的教學就是抓住原始沖動的教學,讓內心世界變成可視的世界,理解文章就變得容易了。與郭老師聊課,她說自己的語言非常有魅力,容易把學生粘住。原始沖動最有粘性,因為原始沖動一旦產生,它會粘著你的思維創造奇跡!

      二.種子課堂:第三學段閱讀教學應該有的教學追求

      我常說,不管什么樣的課堂,公開的還是常態的,成功的還是失敗的,精彩的還是平淡的,對于教師專業成長來說都是一顆顆能夠發芽并結出碩果的種子。如果把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比作“游泳”,第一、二學段應該是帶著孩子先“玩水”,第三階段應該是專業的游泳基本概念、要領等講述。現在第一、二學段在玩水我們可能做的還不夠好,不過郭教師在專業的游泳指導上,卻恰到好處。那郭老師通過《灰椋鳥》一課的教學,給予我一把什么樣的種子?

      一顆種子叫熱愛。《灰椋鳥》一課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課文,學完這課之后,學期就要結束了,整個小學階段只剩下了一年了,字的教學按公開課的標準來看,沒有什么花頭,教不教,都沒有什么可說的。郭老師不是這樣的,她還是像往常一樣——“橢”是左中右結構,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中間的耳朵旁要窄一些,整個字要寫得緊湊一些……什么是熱愛,堅持這樣教,學生堅持這樣做,這就是熱愛。

      一顆種子叫情境。李吉林先生的情境之種子傳到了郭老師的課堂,郭老師把這顆種子再次種在《灰椋鳥》里。郭老師用歌曲創造情境,用圖畫彌補學生的未知,反復以情境提醒學生走進文本,捕捉場面。雖然這一方法不是創新,卻是母語教育的必須。郭老師是一位非常自信的教師,與她聊課,她會不斷地強調自己的感性和抒情,強調她給學生創造的可以粘在一起的世界,她愛情境是一種超越,是一種對語文的癡愛。

      一顆種子叫方法。郭老師使用了“自學+交流”的方法,自學是個好方法,這一方法普通、簡單、高效,人人能用。雖然郭老師還用“讀、畫、思”自學提示,沒有完全放手,完全相信孩子能自學,相信每位學生有著自己的自學理解與行動,但通過學生的交流來看,這種提示是需要的,這是事半功倍的體現。有了教師篩選過的提示,學生就不會在課堂上亂跑,對理解關鍵詞句有好處,從師生對“排空而至”一詞、感受最深句子的深刻交流中可以看出這一方法的價值。

      一顆種子叫博引。一個人語文素養的外顯表現往往是說話時旁征博引,老師常把掌聲送給課堂中精彩的表現者,而這些精彩者都有個共性的特征,那就是在理解文章上用上了大腦中積累的詞匯。郭老師這一課有很多精彩之處,看了這一課,誰都愿意把經久不息地掌聲用在“品讀第5自然段,把文字變成畫面”,師生共同博引,精彩立即出現,精彩的出現就是課堂教學深刻理解的高潮,就是學生達到目標的最佳形勢的表現。

      一顆種子叫智慧。文章一旦變成課文,研究作者的智慧,那是必須的,徐秀娟寫下的這則日記,她真實的智慧被郭老師發現,并在課堂中引發學生思考。作者徐秀娟開篇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有什么好看的呢,偶然的電視中感人的的場面,讓她產生想去驗證的沖動;接著寫自己看到的真實——場面;最后寫自己的真實改變,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說明作者真被熱烈場面感染了,還有作者想到了很多很多,比原來更多。這樣的內容、這樣的情境展示,這樣的文章樣式,打動了教者,教者以她的魅力語言引導學生,學生自然會被打動,自然能接納作者的被真實感染,記錄真實的智慧。

      一顆種子叫思考。美國教育家多琳達說,世界上有2億多學生不會思考,這2億學生大多集中在非洲與亞洲,而亞洲的學生大多在中國。非洲、亞洲人口分別是7。5、36億,學生總數8億多,我國從小學到大學共有2億多學生。我國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到底怎樣?不言而喻!我聽過好多老師上過《灰椋鳥》,老師把精力都集中在場面描寫上,反反復復地讀啊讀,說啊說,真正的深入思考沒有產生。《灰椋鳥》的最后一段是簡單的,內容非常好理解,但“我想”卻沒有成為許多老師的關注,其實這一課是真實的“我想、我看、我寫”,真實的東西需要大腦來思考、判斷,還有論辯,這其實是哲學的問題。哲學告訴人們要擁有自己的思考力,提醒人們要終身使用好思考。因為會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不會害怕,才會有自信。小學閱讀教學,我們是不講哲學的,徐秀娟的這篇文章其實富含哲思,她回來路上的思考,給予學生的引領是重要的。一個善于思考的人,一個善于把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的人,那是不一樣的。而這一課如果不教思考,不教善于把思考記錄下來,這肯定是母語教育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堅信,這顆思考的種子,在郭老師的課上發芽了!

      三.爭辯駁論:母語教育的哲學需要我們往前走

      郭老師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特級教師,她對閱讀教學地思考我是無法相比的,拜讀她的課,與她進行一次次碰撞,每一次我的收獲都是最多的。接到郭老師的課堂實錄,讀完一遍之后,我發給郭老師幾個問題,與她爭吵起來,美妙極了,但愿以郭老師提供的精彩案例促使我們能展開一場深刻的辯論:

      1.這篇文章出自徐秀娟的日記,入選課文時文體發生了變動,我們是按日記文體來教,還是按照說明性文體來教?郭老師說這是記敘文。其實從文章內容來看,從細分的文體學來看,這卻是不折不扣的記錄。文體,在教學中怎么體現呢?這是個難題,但小學語文教學的確需要探討,因為探討不好,我們廣泛提及的語感訓練可能會偏航。潘新和先生說,談“語感”,首先要談“文體感”,沒有文體感的充分理解與全面體現,語感也就不可能存在。因為不存在抽象、孤立的“語感”,“語感”只有在具體的“文體”和特殊的“語境”中才是有意義的。培養“語感”,準確地說應是培養某一種“文體”的“語感”,進一步說,“語感”能力,是指在某一篇詩歌、小說、散文、雜文……的特定“語境”中體現出的“語感”能力。閱讀教學的文體感弱化,習作又有淡化文體之說,老師也只是帶著學生寫寫簡單的記敘文、應用文,像記錄、說明文、議論文、劇本、研究報告、自傳、他傳、小說等文體還沒有真正意義地走進我們的課堂,沒有這些文體的廣泛而深入地實踐,就是小學語文教學沒有真正親近哲學的表現。法國已經在學前班對3至4歲的兒童進行哲學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讓孩子們懂得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并教他們如何使用語言、進行社交、接受他人和建立自信。

      2.郭老師,你見過灰椋鳥嗎?這一篇課文我教過好多次了,但我至今沒有見過灰椋鳥,對那種場面也只是課本中的那段描述。其實大多數的老師普遍沒有見過,但課堂上卻好像都見過,我常說這樣的教學應該變一變,那應該以怎樣的思維來改變這類課文的學習?在我個人的教學中,我一直不提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堅信課文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我知道自己至今沒有跑起來,只知課文中的那一點,而大多數的學生肯定考完就算了,起點最終還是淪為了例子。我的內心常感這是教學的悲劇!這樣的事實,我們如何打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楊振寧教授回國。七十多歲的老人第一次到廬山瀏覽,他看到了瀑布后,立即吟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然后說:“這首詩,我六歲就會背誦,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什么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真是詩仙呀!以如此簡潔的語言寫廬山瀑布,看來只有詩仙能為。”從楊振寧教授的這段言說,看這類課文,我們要不要在課堂中給予學生一種希望?

      3.徐秀娟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我們從最后一段可以看出。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什么價值?她的表達方式給予我們什么?徐秀娟與很多人不同的就是看了之后有了文字記錄,這一記錄讓更多沒有見過灰椋鳥的讀者有了新知,這一記錄其實也告訴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有許多發現,發現之后別忘記記錄,我認為這又是一篇可以喚醒學生愛上寫作的課文。閱讀教學中要不要將其點出來,給學生一個金手指?如果點了,是不是一種多余?

      4.學生與文本怎么對話?學生與作者怎么對話?學生如何看待那個場面描寫?課堂中學生有很多精彩的表現,這種表現要不要保存下來?研究日本的母語教育,我們都會發現,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都有讀后感,這種讀后感不像我國中小學廣泛使用的學生比較討厭的讀后感寫作,而是給文中人物寫信,或者模仿著作者給自己回信。根據遺忘規律來看,課堂中精彩的表現,如果不以文字記載下來,要不了多久,精彩就會遠離我們。如何善待學生課堂的精彩?這是我們不得不研究的話題。

    【《灰椋鳥》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灰雀教學實錄12-20

    《臺階》教學實錄02-28

    《春日》教學實錄03-02

    《趙州橋》教學實錄03-02

    《背影》教學實錄03-03

    《風箏》教學實錄12-07

    項鏈教學實錄12-07

    《比尾巴》教學實錄12-18

    《春曉》教學實錄03-06

    《紙船》教學實錄03-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偷拍五月天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