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賞析

    時間:2023-12-18 01:21:4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賞析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賞析1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朝代:五代

      作者:馮延巳

      原文: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②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游覽花間卻失去了游春的伴侶,只有獨自探尋芬芳。入目的盡是滿滿悲涼,即使有美麗的笙歌亦使我愁斷了腸。林間蝴蝶相戲,簾間燕子紛飛,各自都是成雙成對。想止住思念卻忍不住反復思量,抬眼望去,青苔漫漫,綠樹森森,半落的夕陽引得我更加悲傷。

      注釋

      ①采桑子:詞牌名。

      ②忍:那堪,怎忍。

      賞析:

      作者:佚名

      上片寫“失卻游春侶”、 “獨自尋芳”之悲。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花前月下”,原為游春男女的聚會之地;而偏偏在這游樂之處,失卻了游春之侶;花前誠然可樂,但獨自一人,徘徊覓侶,則觸景生情,適足添愁,甚而至于舉目四顧,一片凄涼,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縱有笙亦斷腸。”笙歌在游樂時最受歡迎,但無人相伴,則笙歌之聲,適足令人生悲。“縱有”兩字,從反面襯托失去之痛:笙歌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他卻感到即使笙歌滿耳,也仍然是愁腸欲斷。

      下片寫因見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自己失卻游春之侶而影單形只,但閑步四望,只見彩蝶雙雙,飛舞林間;蒸兒對對,出入簾幕。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彩蝶、燕兒都成雙做對,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獨之感!“綠樹青苔半夕陽”一句,以景結情,夕陽斜照在綠樹青苔之上的.靜景,正與上片的“滿目悲涼”之句相拍合。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賞析2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②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古詩簡介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作。此詞上片寫在游樂之地失去情侶以后,縱然娛樂也悲傷;下片先以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最后以景結情。詞中運用反襯、比興的手法,以樂寫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襯失卻伴侶之悲,用笙歌反襯愁腸欲斷之傷,用蝶燕雙雙反襯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調。全詞情景相滲,構思新穎,風流蘊藉,雅淡自然,體現了馮詞的特色。

      翻譯/譯文

      花前沒有了她的陪伴,獨自在花間徘徊,看繁花似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尋找的往昔舊夢,觸目悲涼。雖是春光美景,卻是歡樂難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轉悠揚,也只能喚起他對愛侶的追憶,從而更添感傷惆悵。

      轉眼望去,林間彩蝶對對,簾間飛燕雙雙,皆在快樂嘻逐,恩愛相偕。不思量、難思量,抬頭望天邊,還是夕陽西沉、殘陽如血。血色勾勒了天邊的綠樹,涂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籠罩了他的心,明麗而慘烈。

      注釋

      ⑴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⑵獨自:一作“極目”。

      ⑶滿目:一作“滿眼”。

      ⑷縱有:縱使有,縱然有。笙歌:即指各種樂器演奏聲和歌聲。笙,古代簧管樂器,此處泛指各種樂器。

      ⑸雙雙:成雙成對。

      ⑹忍:此處作“怎忍”解。

      創作背景

      馮延巳在南唐中主朝出任宰相,其時南唐外有后周侵犯,內部朝政日非。這首詞雖然寫的是傷春怨別之題材,但有人認為是對當時南唐朝政有所寄慨。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

      賞析/鑒賞

      鑒賞

      上片寫“失卻游春侶”、 “獨自尋芳”之悲。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花前月下”,原為游春男女的聚會之地;而偏偏在這游樂之處,失卻了游春之侶;花前誠然可樂,但獨自一人,徘徊覓侶,則觸景生情,適足添愁,甚而至于舉目四顧,一片凄涼,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縱有笙亦斷腸。”笙歌在游樂時最受歡迎,但無人相伴,則笙歌之聲,適足令人生悲。“縱有”兩字,從反面襯托失去之痛:笙歌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他卻感到即使笙歌滿耳,也仍然是愁腸欲斷。

      下片寫因見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自己失卻游春之侶而影單形只,但閑步四望,只見彩蝶雙雙,飛舞林間;蒸兒對對,出入簾幕。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彩蝶、燕兒都成雙做對,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獨之感!“綠樹青苔半夕陽”一句,以景結情,夕陽斜照在綠樹青苔之上的靜景,正與上片的“滿目悲涼”之句相拍合。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賞析3

      原文: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五代]馮延巳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賞析:

      此詞上片寫在游樂之地失去情侶以后,縱然娛樂也悲傷;下片先以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最后以景結情。詞中運用反襯、比興的手法,以樂寫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襯失卻伴侶之悲,用笙起反襯愁腸欲斷之傷,用蝶燕雙雙反襯孤寂之感,具有民起格調。全詞情景相滲,構思新穎,風流蘊藉,雅淡自然,體現了馮詞的`特色。

      上片寫“失卻游春侶”、 “獨自尋芳”之悲。“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花前月下”,原為游春男女的聚會之地;而偏偏在這游樂之處,失卻了游春之侶;花前誠然可樂,但獨自一人,徘徊覓侶,則觸景生情,適足添愁,甚而至于舉目四顧,一片凄涼,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縱有笙亦斷腸。”笙起在游樂時最受歡迎,但無人相伴,則笙起之聲,適足令人生悲。“縱有”兩字,從反面襯托失去之痛:笙起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他卻感到即使笙起滿耳,也仍然是愁腸欲斷。

      下片寫因見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自己失卻游春之侶而影單形只,但閑步四望,只見彩蝶雙雙,飛舞林間;蒸兒對對,出入簾幕。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彩蝶、燕兒都成雙做對,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獨之感!“綠樹青苔半夕陽”一句,以景結情,夕陽斜照在綠樹青苔之上的靜景,正與上片的“滿目悲涼”之句相拍合。

      馮延巳詞具有民起格調者不少,且善于運用比喻、起興,如《蝶戀花》詞:“幾日行云何處去?”是以“行云”暗喻浪子,浪子行蹤如浮云飄蕩,竟然“忘卻歸來”。由此興起思婦春怨:“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而這首《采桑子》詞,則是以描寫蝶燕雙飛之樂興起自身孑然無侶的孤獨之感,這種寫法在民起中是經常使用的。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采桑子·彭浪磯原文及賞析12-17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解語花·上元》原文翻譯賞析12-17

    一枝花·詠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綢繆原文賞析12-17

    別離原文賞析12-17

    艷歌原文及賞析11-06

    不見原文賞析12-17

    微雨原文及賞析1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资源动态gif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 台湾中文综合久久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