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時間:2024-06-03 07:53: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學生已學過的減法知識,概括出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并會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3、通過學習減法意義及有關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法、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轉板).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義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1、導入:小明遇到這樣一題,根據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說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很想幫助他,那好首先我們來學習減法的意義一起幫助小明解決這個問題。

      2、教學減法意義: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

      (1)出示第(1)題,啟發學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問:

      ①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②引導學生說一說這個加法等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板書;加數、加數、“和”)

      (2)出示第(2)題,啟發學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從全班人數里去掉男生人數就得女生人數,去掉女生人數就得男生人數.

      (3)請同學們觀察,比較一下,第(2)、(3)題與第(1)題有什么聯系,各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

      第(1)題已知男生、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

      第(2)題是已知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求女生人數;

      第(3)題是已知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求男生人數.

      啟發學生:

      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

      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板書:“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想一想: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呢?

      教師強調說明: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4)分組討論.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舉出具體實例,再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5)教學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在減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數叫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被減數、減數、差數各是哪些數。

      教師提問:減法與加法又有什么關系呢?

      (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中就變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則變成了已知.因此說減法中是加法的“逆運算”.)

      (6)完成第54頁上的“做一做”

      根據2468+575=30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學0在減法計算中的特性:

      教師提問:舉例說明0在加法計算中有幾種情況?那么有關0的減法又有哪幾種情況呢?(同桌討論)

      教師舉例寫出三種情況:

      5-0=5 5-5=0 0-0=0

      教師強調:一個數減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3、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師:①加法各部分間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學生:和=加數+加數 (板書)

      教師:②如果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應該利用哪一個關系式呢?

      學生: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板書)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差=被減數-減數(板書)

      如果知道被減數和差,求減數是:減數=被減數-差(板書)

      如果知道減數和差,求被減數是:被減數=減數+差(板書)

      (3)反饋練習:

      練習十二第2、3題,兩道題可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用其意義說明.

      第2題;根據2100-695=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第3題:根據3427-428=2999,直接說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運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還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

      教師說明: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1)加法的驗算:

      出示1234+845,指2名學生板演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來驗算?你的根據是什么?

      教師提示:要注意,因為加數有兩個,驗算時用和減去哪一個加數都可以,所以驗算此題時出現兩種豎式解答,在以后的驗其中,可任選一個加數作減數來進行驗算.

      (2)減法的驗算:

      出示1234-987,指名板演

      教師提問:加法可用減法來驗算,那么減法可用什么方法來驗算呢?你的根據是什么?

      (3)教師小結:應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進行驗算,這樣可以檢查同學們在計算中出現的差錯.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已知兩個數的( )與其中的一個( ),求另一個( )的運算叫減法.

      (2)在120-90=30算式中,被減數是( ),90是( ),30是( ).

      (3)一個數減0還得( ).被減數與減數相等,差是( ).

      (4)根據3600-784=2816寫成加法算式是( ),另一個減法等式是( ).

      2、判斷驗算:對減法的驗算有兩種方法:一是用差加減數看是否等于被減數,另一種是用被減數減去差。

      3、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6題.

      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256-47-153=256-(□+□)

      四、全課小結

      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教材第56第3、4題.

      第3題:根據3427-428=2999,直接說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1)2999+428  (2)3427-2999

      第4題:計算下面各題,并用兩種方法驗算.

      (1)2981+4569  (2)4058-73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相關文章: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教學反思10-26

    人教版四上數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的教學反思07-10

    數學四上冊《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07-10

    6的分成和加減法教案08-23

    6的分成和加減法教案08-25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和加減法教案06-22

    《加減法的關系》教案08-30

    1~5的認識和加減法教案07-22

    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數學教案設計08-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