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3-02-14 15:14:5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熱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熱門】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通分的意義,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練的把異分母分數化成與它們相等的同分母分數。

      3、能靈活的運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難點:運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大小比較

      教學準備:分數卡片

      一、回顧

      1、什么是通分?怎樣通分?

      2、我們可以在什么時候應用通分?

      3、互動:相互出題練習相互交流(3分鐘)

      二、教學例5

      出示例題: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樣的故事書。

      學生提出問題。

      分析解答。

      師:誰看的頁數多?

      這個問題實質是什么?

      生: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師:小組研究,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方法一:畫圖比較

      方法二:通分比較

      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方法三:化成小數再比較

      學生匯報,分類領悟比較的方法。

      注意方法的規范。

      你還有什么別的比較方法嗎?

     。和ǚ值姆椒ㄔ诒容^分數大小中的運用

      三、鞏固練習

      1.先通分,再比較下面各組分數的大小66頁練一練

      2、練習十二第五題

      先明確題目的要求有兩個。

      4、自由練習

      分小組編擬交換練習

      四、全課

      五、課堂作業:第7題,第8題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p73--7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培養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

      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

      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在請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類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的特點,并給這些數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三.讀法

      1.沒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移位。

      師: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末尾有0的數)找出末尾有0的數,

      師:讀這些數,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數的讀寫的方法。你能寫一個中間和末尾都有零的數,讓大家來讀一讀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四.寫法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五.練習與鞏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五年制二上第37—39頁

      教學目標:

      1、借助具體情景,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編制8的乘法口訣。

      2、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探索規律,培養學生發現規律、運用規律的能力及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尋找規律編制記憶口訣

      教學難點:尋找規律 記憶口訣

      教學準備:小棒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

      今天,小凱蒂又來到了同學們中間,看看她在向大家學什么手藝?

      (出示情景圖)

      原來凱蒂來到教室里學習編中國結。

      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提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

      生2:做2個中國結需要多少個圓環?

      生3:每周要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

      這節課我們就和小凱蒂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編兒歌,填填表(教學紅點)

      我們一起來看 “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這一問題在老師送給小凱蒂的兒歌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出示兒歌)

      小小凱蒂志氣高

      編起結來手兒巧

      中國結兒傳友誼

      我們一起瞧一瞧

      一個結上8個環

      ……

      誰能接著往下編?2個結上……?3個結上……?……

      (以小組為單位,可借助小棒,把兒歌編完整)

      學生按照共同編好的兒歌,邊說邊完成38頁“填填表”

      2、讀兒歌,編口訣

      同學們數得很好,你是怎樣數的?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學生交流方法)

      同學們猜想一下,根據以往乘法口訣的學習經驗,8的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們能編出口訣嗎?

      (學生試著編口訣,并將整理好的口訣進行板書)

      3、尋找規律 記憶口訣

      (1)來看一下我們編出的8的乘法口訣,一起來讀一讀。

      (2)仔細觀察,同桌討論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引導學生比較發現規律)

      (對的`,也就是每相鄰兩句口訣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幾呢?4個8比3個8多幾?比5個8少幾?)

      (4)如果忘記了“六八”這句口訣,怎么辦?

      (5)你認為哪句口訣最好記?哪句最難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記憶口訣。

      三、解決問題 走進生活(教學綠點)

      1、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能很快解決嗎?

      (學生先獨立計算解決,然后再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誰能代表你們小組說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們是怎樣想的?用到了哪句口訣?

      (學生獨立思考)

      生1:就是求5個8是多少?

      生2:可以列成5×8或8×5,用到的口訣都是五八四十。

      ……

      四、自主練習 鞏固深化

      1、自主練習1“對口令”游戲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師說上半句,生說下半句。再輪換,增加趣味性。)

      練完之后再由同桌兩人繼續練習。

      2、7個8比6個8多( ),比8個8少( )

      提問:7個8比6個8多幾個8?

      你能照樣子說一句嗎?

      3、一組一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每一組的得數為什么是一樣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4、同學們愿意接受挑戰嗎?(看得數、講算式)

      48 56 24

      五、拓展應用

      班上共有多少名學生?(42名)

      除了用數字告訴大家用,你還能用算式來告訴我們嗎?

      可能會出現:5×8+2 6×8-2 4×10+2

      五、總結評價 延伸拓展

      學了這節課,你有新的收獲嗎?(學生說感受,并一起回憶8的乘法口訣。)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訣呢?

      如:一只螃蟹幾條腿?兩只?三只?你能編首兒歌嗎??(學生做拍手游戲)

      同學們編兒歌的興趣真濃厚,等我們以后學了9的乘法口訣,還能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只要同學們用心去發現學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收獲的更多。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認識角的名稱、大小,會折角、畫角。(課本第56 -58頁)

      學習目標:

      1、 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叫的過程。

      2、 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

      3、 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重、難點: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2、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 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舉行一場有意義的比賽,有信心嗎?比賽的題目是:《角的認識》。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學習目標(小黑板出示),有信心完成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第一次先學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56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課件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56頁的例1,認真看圖、看文字。

      1、先看第一部分,用2根小棒拼成的這四種圖形都是( )?

      2、觀察例題2:觀察角,你發現角是由( )條邊和( )個頂點組成的。

      3、說一說,所有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嗎?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沒有關系?

      5、用一張紙,你能折出多少種角?你能指出他們的頂點和邊嗎?

      6、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那些物品上有角?

      第二次先學

      1、 打開課本第58頁例3,看圖、看文字,想一想,怎樣畫角?

      2、 畫角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3、 你能畫出一個角嗎?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6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的自學。

      2、做一做: 過渡語:(5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果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1)課件出示檢測題(2)58頁第一題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黑板上的學生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補充。

      2、討論(議一議): (1)、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你是怎樣判斷的?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七、當堂訓練(課件出示)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5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難點是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在教學中,借助教材創設的平均分桃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理解: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每只猴子一個桃子都分不到,即0÷3=0。然后進一步舉例,歸納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樣的安排生動自然,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

      2.重視學生的操作體驗。

      實踐出真知。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直觀地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將學生的操作貫穿在筆算學習的過程中,將每一步操作與豎式計算過程對應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使學生透徹而又輕松地理解了豎式計算的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印有桃子圖案的卡片(兩種:一種是每張有100個桃子的卡片,一種是每張有1個桃子的卡片)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教材8頁情境圖。

      師:3只猴子來到桃樹下,準備美美地吃上一頓,但是它們卻遇到了難題,我們一起來幫它們解決吧。

      ⊙探究新知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1)觀察情境圖,提出并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①3只猴子平均分6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幾個?

     、3只猴子平均分3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幾個?

      學生根據除法的意義可以很快地列出算式并寫出答案:6÷3=2,3÷3=1。

      (2)觀察第三幅情境圖,解決問題。

      師: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用什么數表示?這時3只猴子能分到桃子嗎?用算式怎樣表示呢?

      引導學生明確:一個桃子也沒有可以用0表示,把0平均分成三份,每份都是0,用算式表示為0÷3=0。

      (3)問題拓展。

      師:如果一個桃子也沒有,10只猴子來分,結果怎樣?用算式怎樣表示?50只、100只呢?你們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順理成章地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結論,促進了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2.探究被除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

      (1)出示教材8頁第二個例題,理解題意并列出算式。

      師:這3只猴子找到了多少個桃子?我們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看圖完整地敘述問題,然后列出算式:306÷3。

      (2)估一估,分一分。

     、僬垖W生估計一下這個算式的商是幾位數并說明原因。

      ②請學生用手里的學具卡片分一分,并用簡單的算式表示分的過程。

      (3)引導學生獨立計算。

      (4)集體交流。

      ①小組交流,每組推薦幾種不同的算法寫到黑板上,準備全班交流。

      ②全班交流。

      師: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學生口述,教師利用課件配合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個”。

      師: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后總結如下:

      方法一 口算。

      300÷3=100,0÷3=0,6÷3=2,100+0+2=102。

      方法二 用豎式計算。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6

      教學內容: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培養學生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反比例的意義和正確判斷成反比例的量。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 口答正比例的意義。

      2、 怎樣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

     。场 寫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系,并判斷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哪兩種量成正比例?

     。ǎ保 已知每小時加工零件數和加工時間,求加工零件總數。

      (2) 已知每本書的價錢和購買的本數,求應付的錢。

     。ǎ常 已知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求總產量。

      二、引新

      在上面的數量部系式中,如果加工零件總數一定,每小時加工零件和加工時間是什么關系?如果應付的總錢數一定,每本書的價錢和本數是什么關系?如果總產量一定,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是什么關系?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反比例的意義(板書)

      三、 新授

     。、 教學例4。

     。ǎ保┏鍪纠。

      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嗎?為什么?

     。、加工的時間是否隨著每小時加工的個數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

     。、表中兩個相的數的比值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摹⑦@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口答,師板書

      小結:

      2、教學例5

      用600頁紙裝訂成同樣的練習本,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有什么關系?請你先填寫下表。

      每本的頁數 15 20 25 30 40 60

      裝訂的本數 40

      (1) 先填表,然后觀察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表中有哪兩種量?

      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頁數變化而變化的?

      表中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乘積各是多少?

      你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寫出它們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每本頁數裝訂的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ǎ玻 小結:

      從上表可以看出: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也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裝訂的本數是隨著本頁數的變化的。每本的頁數擴大,裝訂的本數反而縮;每本的頁數縮小,裝訂的本數反而擴大。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的積總是一定的。

      (3) 歸納反比例的意義及關系式。

     。ǎ保┱埬惚容^一下上面的例4、例5,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

      (2)判斷成反比例量的方法: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否面反比例的量要具備的條件:

      a兩種相關聯的量。

      b一種量變化,另一種也隨著變化。

      C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ǎ常├粗校庸さ臅r間隨著每小時加工數量的變化,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的積(零件總數)是一定的,我們就說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是成反比例的量。想一想:在例5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為什么?(指名幾個學生口述,教師幫助糾正)

     。ǎ矗 概括關系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R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R(一定)

      3.教學例6。

      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下?

      指名口述,師講評。

     。刻觳シN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兩6種相關聯的量,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已知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也就是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天數的積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

      四、小結

      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關鍵是看兩種相關聯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是否一定,積一定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討論:想一想:播種總公頃數一定,已經播種的公頃數和剩下的公頃數是不是成反比例?為什么?

      五、鞏固練習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練后講評。

      六、課內外作業

      完成練習三的第4――7題。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7

      教學內容:

      課本82-83頁。智慧廣場--數字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探索加減法算式中的數字謎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用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2.過程與方法:經歷簡答的推理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代數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體驗成功的樂趣。

      重點難點:

      學生在探索加減法算式中的數字迷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用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智慧廣場-數字謎(師板書課題)

      二、口述自學指導(教師邊口述,學生邊自學)

      仔細觀察情景圖中的加法豎式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飛加飛等于2.騰加騰等于9

     。ɡ蠋熃柚n件演示)

      猜一猜:猜猜看每個漢字代表的數是多少?

      三、先學(看一看)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認真看書自學。

      算一算:動筆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

      小組交流:每個漢字代表的數是多少?

      驗證:教師借助課件演示推理的過程。

      2.做一做。

      師:下面老師來考一考同學們,看誰能做對與例題類似的.題。(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師巡視,發現其他同學的錯誤。

      3.學生更正。

      師:發現錯誤的來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錯誤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紅粉筆圈起來,在旁邊改正。

      4.討論(議一議)

     。1)第一個同學做的,認為正確的請舉手。

     。2)第二個同學做的,認為正確地請舉手。

      生回答,師板書。

     。3)評議板書,正確率。

      (4)同桌對改并更正錯誤。

      四、當堂訓練

      師:剛才同學們做的都很好,下面我們接著做題,小組比賽,看哪個組得的小紅旗最多。

      練習:自主練習第1、2題。

      1.學生獨立完成寫在書上。

      2.寫完檢查。

      五、全課小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數字謎

      2.評比本節課比賽情況,獲勝的表揚,失敗的鼓勵。

      板書設計:

      數字謎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8

      課題:認識方向

      教學目標

      1、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講解法

      教具:圖片。

      課時安排:第三課時

      教學環節、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境導入

      二、探究新知

      除了這些表示方向的詞,你還知道哪些方位詞?(東、南、西、北)

      以我們學校為中心,說說它的`東、南、西、北方分別是什么地方?(隨機板書:東、南、西、北)

      1、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那你知道華聯超市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嗎?劉邦廣場呢?能說說你是怎樣確定它們的位置的嗎?

      學校的位置沒變,怎么一會在西北面,一會兒在東南面?

      2、辨認方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指南針)誰知道它的用途?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現在有一個指南針,你能根據指南針給出的一個方向,來確定其他七個方向嗎?

      先在組內交流然后獨立填寫最后再集體交流,鼓勵多種方法。

      學生回答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組織學生討論得出結論:由于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所以就產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組內交流然后獨立填寫最后再集體交流

      三、加強運用,內化新知

      四、全課總結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討論:在地圖上,我們居住的地方大約在首都北京的哪個方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9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進一步體會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2、理解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3、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雙休日你們都在干什么事情呢?

      生:有的去書城看書、有的看電視、有的去公園玩

      師:大家的答案有很多,老師調查了同學們星期日的活動,你們想知道大家主要都在干什么事情嗎?

      生:非常想知道。

      二、創設探索環境,探究學習過程

      1、讀題審題,感知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師出示題目(星期日的安排的情景圖)

      師:請大家觀察圖片,找一找條件問題。

      生:3/8的同學外出游玩,1/6的.同學參加少年宮活動,其余的同學留在家中。留在家中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

      2、引導思考,探究怎么樣列出計算算式。

      師:同學們,我們要計算留在家中的同學占全班的幾分之幾,怎么列出算式呢?現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學生獨立思考,自我探究。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合作。

      師:誰能說說你們的探索結果呢?

      生:1-3/8-1/6 1-(3/8+1/6) 1-1/6-3/8 1-(1/6+3/8)等。

      全班探討,圍繞著總數 1 的問題老師歸納,明確算式的算理。

      師:我們把全班學生人數看作整體1, 減去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就能求出剩下幾分之幾。xKb 1 . Com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探索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3、 自主探究運算的過程

      師:我們以前已經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大家看看這些題目和以前我們學習的內容有什么是一樣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算式一樣,有加法也有減法,里面的數不一樣,以前是整數或者小數,現在是分數。

      師:那么你們能不能運用以前學習的計算方法,自己選擇一道算一算怎么樣?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自我探索。

      在獨立思考得基礎上,小組交流合作探討。

      師:請哪位同學來說說你自己的計算過程?

      生

      1-3/8-1/6 = 5/8-1/6 = 11/24

      1-3/8-1/6 = 24/24-9/24-4/24 = 15/24-4/24 = 11/24

      1-3/8-1/6 =1-(9/24+4/24)= 24/24 13/24 =11/24

      1-(3/8+1/6) = 1-13/24 = 11/24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的計算過程,我們通過計算可以知道,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有小括號的必須先算小括號里面的運算,沒有小括號的必須從左往右依次運算。

      學生小組進一步探討,全班交流。進一步明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算理。

      三、實踐運用,練習鞏固。

      1、看圖列式計算。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全班交流,在計算過程中要強調運算順序。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獨立完成6頁第2題,可引導學生畫圖分析解答,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靈活解決其他的題目。(具體看自己學生狀態而定)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通過學習掌握了那些知識呢?

      五、作業

      教材第6頁第3題。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0

      1、喝過可樂嗎?知道可樂的來歷嗎?

      2、今天我們帶來了一組飲料,一種是蘋果汁、一種是蜜糖水,來配一種飲料。

      出示配制表。并要求:不要太貪,配起來之后不要喝完,每個人品一點,再留下一點樣品,作好記錄。(板書:配 記 品)

      學生小組工具:蘋果汁、蜜糖水、量杯、配制表、紙杯若干。

      飲料配制記錄表

      類型 數量 品評

      第一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味道最好的是第 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第二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第三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請代表向大家推薦自己配的飲料

      師記錄: 蘋果汁 蜜糖水

     。1)20ml 20

     。2)30ml 20

     。3)20ml 10ml

      (4)30 30

     。5)30 30

     。6)30 30 ——看來30:30還是最受歡迎的

     。7)30 20

      選一個研究一下:

      用質量代表蘋果汁,用水量代表蜜糖水

      按20、10的配法,總量是30。如果要配60的話,怎么配?

     。ㄎ艺J為總共是3份,質量占2份,水量占1份,F在是6份,一個占4份,一個占2份,實質還是2份1份)

     。▋蓚30合為一個60)

      要配90的話,怎么配呢?

      假如要配少一點,配15的話,怎么配?

      假如要生產的話,怎么告訴廠家配制的方法?

      生1:告訴他,如果水是1,汁是2。

      生2:告訴他,汁是水的2倍。

      生3:告訴他,汁與水的比是2:1

      生4:告訴他,水占汁的'1/2

      生5:告訴他,汁的量比水的量多1倍。

      生6:水量是汁的百分之五十。(板書到生4邊)

      生7:水量比汁的量少一倍

      生8:汁是總量的2/3。水是總量的1/3。

      師:汁的量是水量的2倍,你怎么看出來的?

      ……

      師:都在變,就是倍數關系沒變

      再問:2/3、1/2是怎么來的?

      再問:汁量和水量的比是2:1,是什么意思?

      汁量是2份,水量就是1份。

      你能不能解釋一下,具體怎么變?

      把10看作1份,20就是2份。………………

      60和40的配法是不是按剛剛的方法配的?為什么?

      變的過程中關系不能變。

      那么60和40按生3的寫法就是幾比幾啊?

      3:2 怎么想的?

      把這些叫配方。

      2比1通常寫成2:1,這個號和冒號不一樣,叫比號。前面叫前項,后面叫后項。

      比可以用多種寫法寫,可以寫成2/1。指著說各項。

      寫3:2,再改寫,再說各項。

      把自己配方寫成幾比幾。再按這個配方去配。

      走出自己的位置,去品嘗一下其它組的飲料,猜猜他們的蘋果汁與蜜糖水的量的比是幾比幾?

      了解生活中的比

      出示(有圖):

      (1)桌子與椅子的數量比是1:4

     。2)嬰兒頭長與身高的比是1:4

     。3)這種棉麻混紡布中棉與麻的重量比是1:4

      選一個比向同伴解釋它的意思。

      (1)生用倍數關系、份數、分率去解釋,師即時理出頭緒,小結方法。

      (2)假如嬰兒的頭長是…………厘米,身高多少厘米?

      如果是4米呢?生疑,師指出不切合實際

      再請一個學生上臺,看看是不是1:4

      又指出1:4不能隨便用。

      出示劃船圖:

      看劃船圖你能寫出哪些比?

      1:6 1只船,6個人

      1:1 男生與女生的比是1:1

      1:1 西湖與船的比是1:1

      1:2 劃船的人與坐船的人的比1:2

      4:6 劃船漿的支數與人數

      1:1 左右兩邊劃船人的比

      1:4 讓同學猜一猜 1 船與船漿的關系 船與坐船人的比

      所寫學生揭示答案

      在生活中有哪些(比如衣食住行、家里、學校里……)地方有比?

      手與頭 2:1

      衣與褲 1:1

      砌房時水與泥土 1:2

      爸爸與媽媽 1:1

      手與腳 1:1

      師引:黑板長與寬的比大概是多少?(2:1、3:2)

      倒底哪個對,量一量看。

      拉一學生,你們看我和這個同學體重的比是多少?

     。3:1、4:1、)

      哪個對呢?我是60千克,生是25千克,幾比幾?

      晚上睡覺時,床和我的比是1:1

      ……

      生活中的比是無所不在的。

      出示:我國有悠久的青銅器鑄造史,先秦古籍《考工記》記載了各種器物鑄造的器物——

      火藥 ——配制黑色火藥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它們重量的比是15:2:3。

      看看我們今天學的是什么?

      板書:生活中的比

      有什么感受。

     。ê脦讉學生提到比例,師問:你們頭腦中的比例到底是什么意思?指出生活中的比例和數學中的比例不一樣)

      還想了解些什么?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111頁“練習與應用”第8~10題,“探索與實踐”第11~14題,“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感受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感受圓的獨特性。

      3、通過“與反思”,引導學生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

      教學重點: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練習與應用

      1、談話引入。師:今天我們繼續對本單元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進行與復習。

      板書課題:與練習。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8題。師問:最大的圓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怎樣求圓的周長與面積呢?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師問:誰來指一指這個運動場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哪個部分?求它的周長可以怎樣想呢?求它的面積可以怎樣想呢?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0題。師問:要求半圓形的面積,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圓的面積,必須求出什么?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探索與實踐第11題。教師問:是什么標志,知道標志表示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自己以圓為基本圖形的標志。

      2、完成第11題。

      師:在操場上畫的圓一般都比較大,用圓規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說己的想法。

      到操場上試著畫一畫。

      師追問:這個繩子的長就是圓的什么?

      3、完成第13題。

      在操場上進行測量并記錄,回去后進行計算。

      4、完成第14題。

      先讓學生進行猜想,再以小組為單位用一根繩子圍一圍、量一量。

      通過計算得出結論。

      師追問:你有什么發現?

      三、與反思

      1、指導學生理解每項指標的含義。

      2、自我、打☆。

      3、說說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四、課堂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有關9的加、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2.滲透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為正式學習文字應用題做準備,加深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夠正確解答。

      3.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理解題意。

      教學難點

      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9以內的加減法。

     。1)老師出示口算卡片,請一組同學來算,其他同學當裁判。

      (2)學生搶答。

      2.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教材50頁的牽;▓D(不注明條件和問題)

      師:你能結合這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6+3=9 9-3=6

      3+6=9 9-6=3

      問:這兩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ū硎景炎筮叺6朵牽牛花和右邊的3朵牽牛花合并起來,一共是9朵。)

      這兩道減法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9-3=6表示從9朵牽牛花里面去掉右邊的3朵,就是左邊的6朵。)

     。9-6=3表示從9朵牽牛花里面去掉左邊的6朵,就是右邊的3朵。)

      師:如果題中標明了條件和問題(板書:6朵、大括號和?朵),這幅圖該怎樣理解呢?

      二、探索新知

      1.看牽牛花圖,自己說一說圖意,然后指名說。(左邊有6朵,右邊有3朵,一共有多少朵牽;ǎ浚

      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集體訂正。板書:6+3=9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牽牛花,就要把6朵和3朵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

      2.出示小鹿圖。

      學生互相說圖意,然后指名說。(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還剩幾只?)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集體訂正。板書:9-3=6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原來的9只里面去掉跑了的.3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3.做一做

      投影出示50頁的魚圖。

      師:你能自己看懂圖意嗎?請你獨立完成。

      學生在書上完成后集體訂正,板書:9-1=8

      問:誰說說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三、總結質疑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是什么?做圖畫應用題一定要看清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讓我們求什么?只有弄清了數量關系,才能正確地解答.

      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解答教材53頁的第15題.

      出示53頁的兩組企鵝圖,集體訂正.

      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

      問:為什么第1題用減法,第二題用加法?

      如果把第1題的“?只”移到右邊來,怎么列式?

      2.投影出示58頁的蘿卜冬瓜圖(圖中一部分被蓋住,不能數出來的).

      學生獨立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聽題列式解答

      老師口述題目,學生舉手回答.

      (1)街道兩邊各種了3棵樹,一共種了幾棵樹?

     。2)小明疊飛機,先用了3張紙,又用了6張紙,小明一共用了幾張紙?

     。3)小紅要寫9行字,已經寫了5行,還要寫幾行?

     。4)媽媽買來4個蘋果,買來的梨和蘋果同樣多,媽媽一共買來多少個水果?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分數及面積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知識,培養學生系統地、有條理地梳理知識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合理的數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數學、用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1、復習”面積“和”認識分數“兩個單元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教學難點:看圖想象提問題,能交流、合作、梳理、概括地學數學。

      教具準備:課件、彩筆、智慧星(獎品)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復習

      師: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大蛋糕,笑笑請好朋友來吃蛋糕。他們又唱歌又跳舞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一)好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呀!

      猜一猜笑笑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塊?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們想到了曾經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知識。

      (評析創設”笑笑過生日“的情境,引出復習內容(分數的`認識),啟發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二、分數知識,探求問題

      1.小組交流(教材第67頁1題、2題)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闖關

      看誰碩果累累,每闖一關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第一關:獨立完成教材67頁第3題,互相講解、互相檢查、互相。

      第二關:完成教材67-68頁第4題、第6題,講解計算方法,自我。

      (2)問題接龍

     、賱撛O情境。

      (繼續播放課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塊,自己吃了一塊,冰冰吃了3塊,永全吃了2塊。

     、谛〗M內自編問題。要求根據情境編出有關分數的問題。

     、塾尚〗M輪流報題,全班搶答,答對一題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3)清查獲獎個數,同桌互說收獲與不足。

      三、面積知識,實際應用

      1.繼續創設情境,引入復習

      今天笑笑過生日,俊偉怎么沒來?他在忙什么呢?我們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二:俊偉鋪地磚。)原來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吹娇ヤ伒卮u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識?

      2.知識,加深理解(教材68頁第5題)

     。1)小組合作出有關面積的知識。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3.應用知識,提高能力

     。1)粗心的俊偉

      俊偉收集了一些面積數據,可是忘了寫單位。

      ①請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谂c同桌交流,。

      (2)灑水車(教材68頁第7題)

      今天天氣比較熱,看,開過來一輛灑水車,路面變得濕潤了。(播放課件)這里面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呢!

      (3)幫助俊偉解決問題

      ①播放俊偉鋪地磚,猜測可能遇到什么問題。

      A.俊偉房間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鋪多少塊邊長為20厘米的地磚?

      C.如果一塊地磚3元錢,需要多少錢?

     、谔魬饐栴},巧妙解答。

     。4)發散思維、擺火柴棍(教材68頁第9題)

      四、回顧自查,自我

      師:這節課復習了有關分數和面積的知識,復習應用中,你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情況如何?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兩個數據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標出下列班上同學的位置(圖略)

      {借助教師操作臺上的學生座位圖,迅速將實際的具體情境數學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強調0列、0行,并指導學生正確找出。)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展數學思考,培養空間觀念。}(二)、課堂提高

      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小組內相互說說。

      (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讓學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數與形之間的橋梁,加強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三、當堂測評

      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檢驗交流,最后,教師再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練習一第5題

      (1)學生自己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多邊形。各頂點用兩個數據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畫圖。

      {繼續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課堂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

      五、設計意圖:

      本節知識,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列”后說“行”的習慣。然后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5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站提供的這套小學數學《認識方向》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點。

     。ㄍ瑢W分成四組,分布于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一、引入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南通市要建“奧林匹克廣場”啦!這個現代化的體育活動中心就建在我們學校的正南方向。你們知道哪個方向是南嗎?用手指一指。

      (同學紛紛用手指南)

      師:哦!大家都知道這一面(手指南)是南。那么,除了南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方向?

      生:除了南,還有北。

      生:還有東、西。

      二、展開

      師:人(和物體)總是位于一定的方向和位置的。我們怎樣區分方向呢?你們有什么方法嗎?

      生:我看太陽認方向。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面向東,背后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這個方法真好!我們一起學一下。

     。ㄍ瑢W紛紛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分辨西、北、南)

      生:不對!早晨可用這個方法。下午,面向太陽落山的方向是西,背后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師:對!黃昏與早晨的情況正相反。要是陰天、雨雪天呢?

      生:可以用指南針,指南針的箭頭一端總是指向南。

      生:我看房屋認方向,房屋的大門一般都是朝南的。

      生:我看人們曬衣服,搭衣服的曬架總是裝在房屋南邊陽臺上的。

      生:冬天,積雪幾天不化的一面肯定是北,冰雪很快融化的一面肯定是南。

      生: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

      評析:調度同學的生活經驗和“數學實際”,讓同學自身運用各種方法認識東、南、西、北的方向。通過交流和對話,使每個同學都個性化地學會識別方向。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識別方向的方法,現在就請大家用這些方法確定你們組在教室中處在什么方向。

      生:我們組在東邊,因為太陽從我們這邊升起。

      生:我們組在東的對面,是西。

      生:教室是朝南的,我們組正好在教室靠南的這邊。

      生:我們組在北邊,在南的對面。

      師:(把南通電視塔的模型放在教室中間)現在,南通電視塔就聳立在我們的中間。誰能說說電視塔與你們組的方向位置關系?

      生:電視塔在我們組的東邊,我們組在電視塔西邊。

      生:電視塔在我們組的西邊,我們組在電視塔東邊。

      評析:同學被置于生動、實際的生活空間,運用各自的方法識別四個方向之間的位置關系,真實而親切。

      師:南通電視塔一直在我們的中間,位置沒有變,怎么一會兒在東,一會兒在西,一會兒在南,一會兒又在北呢?

      生:因為我們在不同位置看電視塔。

      生:從不同的角度看電視塔,就有不同的'方向。

      師:對!方向總是以一個地方為規范相比較而確定的,與不同的規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評析:抓住課堂上出現的情況,故作曲解,使同學生發方向的相對性意識。

      師:(不經意地走到教室的西南方)現在,同學們在東、南、西、北各占了一個方向。可是朱老師呢?朱老師站在這里,是什么方向呀?

      生:朱老師站在西南方。

      師:為什么說這是西南方了

      生:因為你站的方向是西和南交叉的地方。

      生:因為你站的地方是西邊偏南、南邊又偏西。

      師:謝謝同學們給我也定了一個方向,叫西南。現在,請同學們往四周看看。猜猜,還能發現一些這樣的方向嗎?

      (同學環顧教室,討論交流)

      生:(指東南方)這又東又南的方向是東南。

      生:(指西北方)這又西又北的方向是西北。

      生:東南與西北是相對看的。

      生:(指東北方)這又東又北的方向是東北。東北與朱老師站的西南也是相對看的。

      評析:從西南方向的確定開始,再讓同學通過“往四周看看”的空間觀察,憑借已有的主觀體驗,發現東南、西北、東北等復合方向和其相對關系,同學享受著自身發現的勝利喜悅,衍生出積極情感和自信心。

      師:同學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又自身體驗出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現在,誰能用上這些方位詞介紹我們這個教室的情況?

     。ㄉ又薪榻B略)

      評析:用剛剛學習的八個方向介紹復雜、多元的教室空間并非易事。從靜態的大環境中分成相對集中的小組學習,可以使同學積極參與,相互合作、交流,形成“動態的集體力量”。借助數學語言(方位詞)表達和交流教室內的空間方位,可以認識生活中的客觀事物,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

      師:現在,讓我們到“市民廣場”逛逛。(出示“市民廣場”平面圖)這是“市民廣場”一帶的平面圖。這圖上的方向怎樣認呢?

      生:平面圖上總有一個十字樣的標志,是表示方向的。

      師:對!這叫十字指向標,它指示著圖上的方向。誰知道指向標向上的箭頭指示什么方向?

      生:箭頭指向北,表示圖的上方是北。

      師:那么,下方就是——

      生:(齊)南!

      師:平面圖上的方向總是上北下南。哪面是西,哪面是東呢?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面向北站著,左邊是——

      生:西。

      師:右邊是——

      生:東。

      師:所以圖上也是——

      生:左西右東。

      生:所以,圖上的方向只要根據十字指向標,記住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行了。

      評析:在平面圖這一虛擬的空間中,引導同學觀察、定向、體驗,對比生活經驗進行想像、識別方向,培養了同學的空間想像能力。

      三、練習

      師:現在,誰能說說圖上“少兒書店”、“南通電影院”、“南通中學”、“文峰大世界”各在“市民廣場”的什么方向?

      生:“少兒書店”在“市民廣場”的西邊。

      生:“南通電影院”在“市民廣場”的東邊。

      生:“南通中學”在“市民廣場”的北邊。

      生:“文峰大世界”在“市民廣場”的南邊。

      師:我們學校在“市民廣場”的什么方向?誰來指一下?

      生:我們學校在“市民廣場”的西北方。

      師:再請看,“南通師范二和小”、“人民公園”、“奧林匹克廣場”在“市民廣場”的什么方 向?

      生:“南通師范二和小”在“市民廣場”的東北方。

      生:“人民公園”在“市民廣場”的東南方。

      生:“奧林匹克廣場”在“市民廣場”的西南方。

      師:說起“奧林匹克廣場”,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我為廣場獻一計”的活動,F在,請大家做個小設計師,給“奧林匹克廣場”設計一張平面圖,在廣場上什么方向設計個什么館、場、所……

     。ㄍ瑢W設計,畫成平面創意圖)

      師:同學們都給“奧林匹克廣場”設計了些什么呀?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介紹時要用上今天學過的方位詞,說明各場地、設施的方向位置。

      (生交流略)

      評析:練習突破了過去“技能操練”的陳規,而變為了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只掌握了知識,而且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ǹ偨Y略)

      總評:教學目標的定位,走出了數學知識技能的單行道,指向同學的全面發展,并且貫串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之中。結合方向位置在生活中的表示和反映,培養了同學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在觀察、操作、猜測、想像等學習活動中,培養了同學有序考慮的意識,發展了同學的空間觀念。注重同學的情感體驗,使同學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勝利的喜悅,鍛煉了克服困難的意志,樹立了學習自信心。同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是:整個方向的認識都表示為同學的自主探索習得。教師為同學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同學經歷從實際到虛擬的情境中進行觀察、操作、實踐、猜想、想像、討論、交流。從而認識了方向和物體的空間位置。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16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2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1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9-15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16

    人教版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9-28

    【薦】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2-12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薦】02-12

    【精】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2-12

    【推薦】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亚洲男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 亚洲sss整片在线播放 | 日本欧美麻豆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