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水果教案

    時間:2022-11-06 14:11:0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水果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5篇)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一定的規律串冰糖葫蘆。

      2、體驗幫助老爺爺制作冰糖葫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背景音樂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冰糖葫蘆棒子、不同顏色的水果形狀紙片、水果盤等。

      活動過程:

      一、借助故事導入冰糖葫蘆: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這是誰?他車上有什么?

      2、老爺爺車上的是一串串的冰糖葫蘆,那么他要做什么呢?(賣冰糖葫蘆)

      二、利用多媒體感知串冰糖葫蘆規律:能發現并說出冰糖葫蘆的排列規律。

      1、老爺爺都用了哪些水果做冰糖葫蘆?

      2、老爺爺串冰糖葫蘆可是有規律的哦,我們來看他是怎么串的?

      AABAAB:

      ABBABB:

      ABAABA:

      三、嘗試按照一定模式制作冰糖葫蘆:按一定的模式排列水果,制作冰糖葫蘆。

      1、提出制作冰糖葫蘆的操作要求。

      2、介紹幼兒自己制作的經驗。

      四、享受賣冰糖葫蘆: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反思:

      中班第一學期的孩子,他們在小班的時候就已經接觸并學會了“ABAB”和“ABCABC”比較簡單的排序形式,我旨在今天的《水果冰糖葫蘆》活動中讓孩子們能夠進一步發現掌握新的排序形式“ABBABB、AABAAB”和“ABAABA”。通過我在活動前的預設,我覺得“ABAABA”這樣的形式是最難的,果然在活動中孩子們的現場操作中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幼兒會把這種形式排成“ABABABAAA”,因為給孩子們的水果是限制的,兩種水果,一種三個,另一種六個。我選擇的糾錯方式是孩子們展示水果冰糖葫蘆的時候一起糾錯。我覺得這樣的活動素材還非常適合投放進個別化學習活動中,內容除了冰糖葫蘆還可以換成其他的內容,比如燒烤產品等。另外,也可以滲透進角色游戲,卡一個糖葫蘆商鋪,讓幼兒能夠學習和游戲雙效結合,達到快樂得學習,當然活動中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我進一步反思。

      一、教案的修改和課件的調整

      本次活動我得到的素材是一份教案和課件,但是我并沒有做拿來主義者,而是自己仔細研讀了教案,分析教案。首先,我讀了原本的教案后,發現兩個問題,一、教案的敘述太過于拖沓,有許多教師瑣碎的語言在其中,讓教案的環節不清晰了,為此,我把教案進行了精簡,并且對每一個環節進行了意圖說明,那么拿到教案的老師都能夠一目了然得知道本次活動的思路和脈絡;二、原本的教案教師的總結中提到“老爺爺用的是找好朋友的辦法!钡遣]有明確表達“三個水果一組”這一點,讓幼兒在前兩種規律“ABBABB”和“AABAAB”的例子中,并沒有明確這一點,會影響幼兒的操作,所以在我的總結中提到了“三個一組”,第三種規律“ABAABA”,其實是本次活動的難點,而原教案中的教師總結這種方法的時候用了和前兩種一樣的形容,孩子不容易發現兩個一樣的水果夾著一個水果的規律,對于這一點我也做了適當調整。

      二、活動材料的實踐反思

      活動材料的設計花了很多心思,也要謝謝搭班老師的鼎力幫助,才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研讀教案。當然,在實踐活動中,我也發現,冰糖葫蘆上的雙面膠粘性太強,不利于幼兒進行修改,這一點可以進一步調整,當然也因此讓我明白,活動中除了教師和幼兒的互動是重要的,幼兒和材料的互動也是至關緊要的,因為這更是孩子主體性的表現。

      另外,有教師向我提出了為什么不多一些水果,讓幼兒排出更多的規律呢?并且教案中的目標也只是提到“一定的規律”,那么是否應該有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我在這里有兩方面思考,首先,幼兒對于三個一組的排列接觸得還不夠,并且本次活動中單列出“兩種水果三個一組”是有限的,并且也是對幼兒將來長遠得接觸到“排列組合”做一個基礎,我是希望給孩子精細一點的知識鋪墊,而不是籠統得排序。當然,這也是個人比較粗淺的想法,不夠全面,至于目標1的表述,我也在思考如何敘述更為貼切,望大家給出寶貴意見。

      三、師幼互動現場反饋

      本次活動的師幼互動,我個人覺得還不夠有火花,首先孩子還不夠放得開,這一方面是我個人和幼兒一起接觸數活動的機會較少,對幼兒數學能力了解得也不全面;另外,三個一組排序其實可以在個別化學習中有所接觸,比如排出前部分,讓幼兒補上后續的排列,那么孩子會有更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見。其次,部分幼兒對于“ABAABA”這一種規律的理解還不夠明了,排著排著出現了“ABABAB”的形式,對于這一點的糾錯過程多了一些,我當時很不忍心不一一解釋,我覺得可以在操作環節個別輔導的時間多一點,另外就像老教師們說的,可以活動后對個別幼兒進行單獨引導。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2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已能說出許多水果名稱,并初步積累了一些有關超市的知識及經驗。在生活中,孩子們也非常樂意去超市逛逛或購物。通過“水果超市”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及游戲中掌握一些數學知識,是他們最為樂意的。

      活動目標:

      1、會商量確定水果的價格,并制作價目標簽。

      2、初步感知5以內數的組成,感知數字與數量的關系,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3、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

      4、有規律點數,豐富點數經驗。

      活動準備:

      1、已參觀過水果店、超市。

      2、幾種水果玩具(數量為幼兒4倍)、貨架、代幣券(數字1---5)。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水果店”。

      讓幼兒確定水果的品種,貨架的擺放位置。

      a、請小朋友按袋上數字將“水果”裝進袋子里

      b、請小朋友將裝錯量的“水果”按正確的數量裝好。

      2、幼兒分組商議水果價格,并給每個水果制作價目標簽。

      3、參觀超市并購物。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超市,引導幼兒觀察水果上的價目表。

      (2)商量分成兩組,輪流扮演收銀員和顧客。

      (3)扮演顧客的幼兒每人領1張5元的代幣券開始購物。

      “每個幼兒只能買5元錢以內的水果”。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兩樣水果,你可以買哪兩樣?”

      請幼兒把自己買的兩樣水果在記錄表上圈出來。

      教師小結:共同討論用5元錢買水果有幾種買法?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的規律。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三樣水果,你可以買哪三樣?”

      幼兒繼續在水果記錄表上圈出自己買的三樣水果。

     。4)規則:買的水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字。

      4、購物游戲可反復進行,并延伸到區域游戲活動中。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3

      一.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在開展敘事性整合課程《西瓜船》主題活動時,喜歡操作水果卡片,在認識了許多水果的同時,幼兒對數學操作活動產生了初步的興趣。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會進行無意識的分類操作,并嘗試給卡片無規律的排序,結合小班幼兒對數的認識和感受,特設計了此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在主動、愉快的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學習觀察、操作,自然習得按簡單規律排序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對周圍生活中有趣的數學排序現象產生興趣。

      2.在活動中,學習觀察、操作,發展思維能力。

      3.學習按簡單的規律進行兩種以上的排序。

      三.活動準備:

      水果卡片人手一套,黑板、磁鐵。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嘗試排序。

      教師請幼兒自由操作水果卡片,擺一擺,排一排,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和卡片玩的?教師巡回觀察。培養幼兒對物體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2.提升經驗,學習排序。

      請幼兒上來演示自己是怎樣給水果卡片排隊的?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排的?學習按簡單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加深認識,練習排序。

      引導幼兒:你也會這樣給水果卡片排隊嗎?幼兒進行排序操作,練習按簡單的規律進行兩種以上的排序,教師個別指導。

      4.自然結束。幼兒帶水果卡片到戶外玩。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1-3的點數。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3個、香蕉2個、桔子2個、柿子3個。

      2、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請一名幼兒摸一摸是什么禮物?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出示實物水果,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同時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ǎ保┏鍪咎O果,教師提問:蘋果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蘋果?蘋果和小朋友們比較誰多,誰少?每個小朋友想吃到蘋果我們應該怎么辦?

      (2)出示香蕉,教師提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香蕉?蘋果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ǎ常┏鍪臼磷,教師提問:柿子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你吃過柿子嗎?有什么味道?一塊數一下,有幾個柿子?柿子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ǎ矗┏鍪窘圩,教師提問:桔子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桔子?桔子和香蕉比較一樣多嗎?柿子和蘋果比較,一樣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吃桔子?

      小結:秋天到了還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們要多吃水果,這樣我們會長的更帥、更漂亮,身體也會長的更棒。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進一步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出示掛圖,教師提問:圖上都有什么?紅花和黃花各有多少?它們一樣多嗎?樹有幾棵?氣球有幾個?樹和氣球比較一樣多嗎?氣球和紅花比較誰多,誰少?

      小結:今節課小朋友表現的真棒,學會數數了,會兩物體間比較多、少和一樣多了,現在我們放松一下吧。

      3、做游戲《拍蚊子》學說兒歌:拍蚊子,拍蚊子拍拍拍,啪。邊說兒歌邊拍手,啪幾下拍幾個蚊子,說出數字,引導幼兒拍手。

      三、活動結束:以游戲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2、3 的組成。

      ⒉認識分合符號,知道分合的記錄方式及表述方法。

      活動準備:

      2、3的分合教具。(貼絨圖片蘋果、梨、數字等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通過分蘋果,感知2的組成。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收到了好多水果。這里有兩只蘋果,我們準備把它們分別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讓幼兒說說)我們用數字把這件事記錄下來:邊貼數字邊說"2只蘋果分成了1只蘋果和1只蘋果",分成我們可以用"分合符號"來表示(出示分合符號),讀作:2可以分成1和1。

      我們把分出去的蘋果重新收回來,又是幾只蘋果了?(一只蘋果和一只蘋果合起來是兩只蘋果),告訴幼兒我們也可以用上面的這個式子來表示,讀作:1和1 合起來是2。

      告訴幼兒:這個式子中的數字2表示了一共有2只蘋果,所以2就是"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兩個數1和1就是"部分數"。

      二、幼兒操作活動通過分梨,感知3的組成。

      1。師:果園里還收到了好多梨。小朋友每人有三只梨,我們要把這三只梨分別分到兩只盆里,想想怎樣分呢?分好后,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看看合起來又是幾只梨了?

      2。幼兒邊操作邊用相應的數字和符號記錄下來。

      3。交流記錄情況。

      提問:你把三只蘋果分成了幾只和幾只?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你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除了這種分法,還有別的分法嗎?怎樣分呢?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是3。

      提問:在3的分合式中,3是什么數?(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是什么數?

     。ú糠謹担

      三、全體、個別幼兒分別讀2、3的組成。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感知2的分解組成,掌握2的1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二等分、四等分,初步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知道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合起來是整體。

      2、能運用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圖片;手偶架、小熊手偶2個;2個蘋果及盤子;長方形等分卡。

      2、幼兒操作材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花形、八角星形、梯形、三角形紙卡若干張;毛線每人一根;玩具若干。

      3、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幫小熊分蘋果,學習二等分。

      1、幫兩只小熊把1個蘋果二等分。

      演示講解:把一個蘋果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其中的一份是原來的二分之一或一半。

      2、提問講解:整體大于部分。

      3、用蘋果演示,部分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整體。

      引導幼兒說出:1個蘋果可以分成相等的兩份,兩份合起來還是原來的1個。

      4、兩個蘋果平均分成1個1個,也叫二等分。

      二、操作練習:把圓形紙進行二等分。

      1、兩名幼兒合作將一張圓形紙二等分,每人能得到其中的二分之一。

      2、提問:誰知道用什么方法證明二等分后的兩部分一樣大?二等分的一份是原來物體的多少?(二分之一或一半。)

      3、請幼兒數一數8個半圓合起來之后是幾個圓形。

      三、在操作中探索:將長方形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1、請幼兒動腦筋,講一講什么是四等分。

      玩折紙游戲:請幼兒嘗試用橫折、豎折、斜折等多種方法將長方形四等分。比一比,看誰分得快,看誰的方法與別人的不一樣。

      2、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四等分的方法,有沒有什么小竅門。

      方法:先二等分,再四等分。

      3、觀看、總結長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找出錯誤的四等分。

      四、找一找、試一試還有哪些圖形可以四等分,哪些不能四等分,并記錄。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序數,能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口述物體在序列中的正確位置。

      3.通過活動,提高觀察力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1—10)、水果圖片、小火車

      活動過程:

      1.兒歌導入。

      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什么1,棍子1,

      什么2,鴨子2,

      什么3,耳朵3,

      什么4,帆船4,

      什么5,鉤鉤5,

      什么6,大肚6,

      什么7,拐杖7,

      什么8,眼鏡8,

      什么9,汽球9,

      什么10,1個棍子打棒球;

      會數數的寶寶就是我。

      2.認識序數1—10。

     。1)師:果園里的小火車來啦!請數一數有幾節車廂?(10節)你們是怎樣數的?(從左向右)水果都要裝上火車了,請你來把水果放在車廂里吧。

      (2)蘋果放在第幾節車廂?(幼:第1節)你是從哪里開始數的?(從左到右)那蘋果放在1節車廂,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幼:數字1)依次提問:什么放在第幾節車廂,用數字幾表示。并利用箭頭指示數數的方向。

      小結:像這種排列順序的數,稱為序數。

      3.感知序數。

     。1)師:水果被小火車拉到水果店,老板把水果整齊的放在架子上了,請你認真觀察一下老板擺放的水果,你有什么發現?

     。2)師:每排都有一個水果與其他幾個不太一樣,剛才小朋友都是從左向右數的,現在小箭頭的方向變了,我們一起看箭頭的方向,從右向左數,請你順著箭頭的方向數一數,蘋果擺在第幾個?依次請幼兒按從右向做的方向說說水果的排列。

      小結:序數是有方向性的,方向發生改變,序數也會改變。

      4.完成幼兒用書p7頁作業,請幼兒從右至左的方向數一數,找到不同的那個水果把答案寫在對應的( )里,自主完成練習。

      活動延伸

      指令游戲。

      教師扮演火車頭帶領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唱: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出發了,火車火車我問你,你到哪里去,帶著我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戲;疖嚨秸玖耍瑤焼枺何液竺娴牡4個小朋友是誰,喊出他的名字。我前面的第3個小朋友是誰,請他跳一跳。

      游戲反復進行3次,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變化自己的位置。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8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經開始學習數學知識,在學習數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學習中、活動中缺少協商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完整。

      活動目標

      1.體驗數量為5的物體分成兩部分有多種不同的分法,能用標記和數字等符號記錄分的結果。

      2.能與同伴協商,學習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體驗分享的快樂。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數目不相同。

      2.語言的完整描述。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10張 男孩圖片1張 女孩圖片1張 操作單若干張 梨卡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分水果

      1老師家里來了兩個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請小朋友幫老師把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在操作單上記錄下來,并給大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2.出示五個蘋果請小朋友來分一分,要求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并記錄下來,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3.引導小朋友討論:兩次分的結果一樣嗎?幫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樣。 4.再將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要和前兩次不一樣,可以怎樣分?

      二 .操作活動:分水果

      1.發放梨卡片和操作單。

      2.兩個小朋友自由結合,分工合作。引導小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一人分水果,一人記錄結果)

      3.展示小組操作單,并向大家講述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和記錄結果,同時學習同伴的記錄方式。

      4.集體檢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記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兩份有多種不同的分法。

      三.活動延伸

      1,帶領小朋友玩“對口令”的游戲。

      2.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分東西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我運用了家里來了客人,要給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來引導孩子進入課堂,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也很踴躍。

      在操作活動時,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過程遇到了困難,<.>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還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學習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膽。

      再重新上這節課 的時候,我會把操作活動這個環節加上逛超市,準備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小朋友先去超市買水果,然后再分水果,這樣會讓學習更加貼近生活,不但學習了生活常識,還給小朋友一個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量為“5”的水果分成兩份,感受和發現多種不同的答案。

      2.探索運用符號.標記和數字等記錄自己分水果的結果。

      3.能夠積極地參與猜測和討論活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

      學習將數量為“5”的水果分成兩份,感受和發現多種不同的答案。

      活動難點:

      探索運用符號.標記和數字等記錄自己分水果的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掛圖(三)中的25個蘋果,人物頭像,水果,分合號;教學掛圖(一)中的數字。

      2.學具:幼兒用書第13頁《分物操作底板.數的分合底板》第15頁《實物卡、數卡、符號卡》的操作材料,將爸爸媽媽、男孩和女孩的頭像分別貼在分物操作底板上,同時將各種水果卡片(計20張)裝在盤中,每人1盤;1張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師:這里有幾個蘋果?

      師:如果要把5個蘋果分給兩個不同的人(如爸爸和媽媽),他們每人會分到幾個蘋果?

      討論:爸爸媽媽每次分得的蘋果數目相同嗎?怎么不同?

      二、分水果(一共提供20個蘋果,每次5個蘋果)

      1.請個別幼兒演示將5個蘋果分給爸爸媽媽,集體講述分蘋果的結果。

      師:5個蘋果分給爸爸幾個?分給媽媽幾個呢?(教師可以在黑板旁邊用數字記錄一下)

      師:如果將5個蘋果再次分給爸爸和媽媽,爸爸媽媽分到的蘋果數量要和剛才不一樣,我們可以怎么分呢?(請一名幼兒上來再次分一分)

      師:這次爸爸分了幾個蘋果?媽媽分了幾個蘋果?(引導幼兒講述分蘋果的結果,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師:老師還要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分蘋果,聽好分的數量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比如:爸爸剛剛已經分過3個蘋果了,媽媽已經分過2個蘋果了,那么這次不能再分給爸爸3個,媽媽2個了,要分的和剛才不一樣,誰愿意上來分的?(再次請幼兒上來分蘋果,強調要分的數量剛才沒有過)

      師:這次爸爸分了幾個蘋果?媽媽分了幾個蘋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師: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分法了?(教師再請一個幼兒上來分,然后在黑板上記錄)

      三、幼兒操作活動,分桃子(20個桃子)

      1.師:看一看,數一數,自己的盤子里有什么水果?共有多少個?

      2.引導幼兒觀察分無操作底板

      師:操作底板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與要求。

      師:每次從盤子里拿5個水果,把它們分給操作底板上的兩個人;每人每次分得的水果數目不能相同;分一次在記錄單上記一次,記錄的結果要和分的結果一樣。

      4.幼兒自己操作分桃子,教師作適當的指導。

      四、交流展示記錄單

      教師選取幼兒的幾張記錄單通過投影儀和幼兒一起分享、交流;交流完后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記錄單若有錯的及時改過來。

      五、總結

      師:5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答案。

      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可以提供幼兒用書第29頁《看圖按特征分類記錄》的材料,引導幼兒完成“分糖果”、“分紐扣”的活動。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走迷宮的活動培養幼兒觀察、游戲、動手操作能力,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琶詫m圖,小老鼠的手偶。

      ⑵1-10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老鼠手偶說:魔術師小老鼠要為小朋友們變魔術,出示幾個數字,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娃娃,并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2、出示迷宮圖,說小老鼠迷路了,我們要幫他走出迷宮,要按數字的順序走才能出來。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并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3、引導幼兒幫助小老鼠走出迷宮感受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數字娃娃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娃娃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卡片,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教師找一名幼兒找出教師所說數字娃娃的名字,找對了,數字娃娃把頭飾送給找對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說:“對,我的名字是X(數字),我把頭飾送給你,我們是好朋友!比缓笠黄鸹氐阶簧。游戲持續到數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為止。

      活動延伸:

      在家繼續與家長玩走迷宮的游戲,鞏固1——10這10個數字達到熟悉的程度。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1

      《買水果》游戲活動簡介

      《買水果》是大班下學期符號聚斂類的游戲。符號聚斂能力指的是解決有關數字、字母等符號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習加減運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這種能力。本單元的游戲活動主要是發展幼兒根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動中,我們設置了一個“水果超市”的游戲情境,讓幼兒統計購物單,并將購物單上的水果進行等分,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時,我們還為幼兒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撲克牌,讓幼兒進行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并利用水果卡片自編應用題,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本單元由四部分活動組成。

      《買水果》游戲活動安排:

      活動1:統計購物單

      活動2:選水果

      活動3:水果撲克牌

      活動4:自編應用題

      《買水果》游戲活動目標:

      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

      能按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等分

      練習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

      掌握簡單加法應用題的結構

      通過自編應用題發展綜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是4個活動中的一個活動――活動2“選水果”

      游戲材料準備:

      教具:大購物單1-12、水果大卡片32張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幼兒材料:購物單1-12、水果小卡片54張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重點:

      能按水果的數量和種類進行等分,建立等分概念。

      流程:

      1、引入活動 2、討論 3、操作 4、互檢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用有趣的故事情節,引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例如:“因為‘水果超市’的購物單少,所以只能兩個顧客合買一個‘購物單’上的水果,這就需要水果超市的售貨員幫助顧客等分‘購物單’上的水果,F在請小朋友們來當‘水果超市的售貨員’,將購物單上買到的水果平均分給兩名顧客。”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等分”。

     。ㄈ┙處熝菔局v解游戲的玩法,然后讓幼兒獨立操作。

      玩法:將每張購物單上的水果按種類和數量等分,選擇相應的水果卡片放入?中。要求:兩邊水果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提示與建議:這部分玩法涉及到了量的等分和守恒概念,教師可先引導幼兒數清楚“購物單”上有幾種水果?每種水果的數量是多少?再讓幼兒進行等分。

      幼兒等分后,教師要提示幼兒注意:等分后,左右兩側水果的種類和每種水果的數量都要相同。如圖:等分后左邊是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右邊也是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四)幼兒互相檢查購物單的等分結果。

      提示與建議:教師可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檢查同伴等分結果的。也可以提示幼兒利用購物單背面的統計結果去核對等分后購物單左右兩邊的水果種類和數量。

      活動延伸:

      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結帳比賽”的游戲。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量為“5”的各種水果分成兩份,并探索不同的答案。

      2、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

      3、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教具:蘋果、梨子、桃子水果卡片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1、小組活動

      (1)觀察活動材料,引發活動興趣。

      “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盤子里都有些什么?”“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那我們就來玩一個分水果的游戲吧!

      (2)交待活動規則要求A、每次拿5個水果在黑板上擺成一排,然后把5個水果分成兩份。

      B、每排的5個水果分成兩份的答案都要不一樣。

      C、分好后說一說5個水果分給誰幾個?分給誰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5個。

      (3)幼兒操作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提醒幼兒每次取5個水果放在橫線上數一數,然后再分成兩份。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每次拿取的是不是5個,再分成2份的答案有無重復和遺漏,鼓勵幼兒分好后用語言表述。

      2、集體活動

      (1)整理記錄,學習5的組成。

      “誰愿意把自己怎樣分水果的事講給大家聽,老師把它記在黑板上!

     。2)集體按指示檢查5的分合結果。

      “大家看看每排是不是5個水果,每次分成兩份的答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

      (3)學習分合式結果。

      “誰能動腦筋想一想:可不可以用數學和符號來表示分水果的事?5個蘋果用幾來表示?(5)分用什么符號?(分合號)爺爺分得1個蘋果用幾表示?奶奶分得的4個蘋果用幾表示?教師邊引導邊記錄,請幼兒繼續往下記錄。

      (4)幼兒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教師不斷地提醒幼兒每一次記的都要和分的一樣。

      教后感:這節課是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孩子們都能很快的寫出來。

      活動反思:

      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是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的內容,這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教師不僅要幫助幼兒復習鞏固5、6、7這三個數,而且要引導幼兒逐步能夠不受物體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會整體觀察,能按照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2、探索不同的路線,并嘗試設計有規律的路線。

      3、體驗迷宮游戲的樂趣,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迷宮圖,各種水果圖片,空白迷宮圖,課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重溫走迷宮經驗。

      師:水果王國準備舉辦水果節。要進入水果王國,必須要走過一座迷宮。你們走過迷宮嗎?你是怎么走的?

      小結:不管什么樣的迷宮,都有進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線規則。

      二、幼兒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1、出示水果迷宮圖,觀察、討論進口,出口、路線規則。

      2、初步嘗試按規則走水果迷宮。

      3、交流走水果迷宮的方法。

      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按照路線規則走,就能順利到出口。

      三、再次操作,進一步探索迷宮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據路線規則,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路線多。

      2、幼兒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結:原來在水果迷宮里,同樣的進口和出口,按照同樣的路線規則,可以有不一樣的走法。

      四、拓展思維,嘗試自己設計迷宮路線圖。

      1、提出挑戰——設計路線圖。

      2、幼兒自主設計。

      3、展示、檢查交流。

      4、感受迷宮的結構組成。

      活動延伸:

      把水果迷宮補充完整,請好朋友走一走我們設計的水果迷宮!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商量確定水果的價格,并黏貼價格標簽。

      2、引導幼兒學習運用5以內數的組成進行買水果的游戲。

      活動準備:

      一張大的表格;水果圖片8張(蘋果、香蕉、橘子、梨、葡萄、桃子、楊桃和芒果);價格標簽8張(1元、2元、3元、4元各兩張);一張大的5元的價格標簽;若干價格標簽,許多水果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去過水果店、水果超市買東西?(有)

      師:那在水果店里你們買過些什么水果呢?(請小部分幼兒來說說)

      幼:我買過蘋果、梨、西瓜、香蕉……

      師: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啊,我也想和你們一起去水果店里逛逛。

      師:這樣今天我們就在這里來開個水果店的游戲吧。

      二、游戲:水果店。

      1、師:秋天到了,陽光水果店新進了不少的水果,你們看貨架上都擺了些什么水果呢?(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水果圖片)

      幼:我看到有紅紅的蘋果、大大的香蕉、還有紫色的葡萄、黃蹬蹬的梨……

      若出現:哈密瓜(引導:哈密瓜是什么樣的?大大的、橢圓形的。貨架上有沒有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2、師:哇,這里的水果可真新鮮,我好想去買一些。可我不知道多少錢一

      個。

      師:這樣吧老板那么忙,我們來幫幫忙吧,先幫水果定一下價格吧。

      師:我這里有一些價格標簽。(教師逐一出示價格標簽——有1元的、2元

      的、3元、4元、1元……幼兒跟著一起念)

      3、討論水果價錢。

      師:請你想一想根據現在這個季節,你覺得哪些水果會比較便宜?

      幼:我覺得橘子、梨、蘋果、香蕉。

      師:這些便宜的水果可以定為幾元一個?(1元)

      幼:可是我只有2張1元的價格標簽,所以只能有2種水果可以定為1元的,那橘子1元一個你們同不同意?(同意)我也同意的,橘子現在正是上市的時候,所以他又多又便宜。還有一個1元的給誰呢?給它、給它還是給它呢,你來說吧。

      幼:給……

      師:好不好。浚ê茫

     。ǔ霈F爭議現象引導:同意香蕉1元錢一個的舉手,同意梨1元錢一個的舉手)

      師:那這兩種便宜的水果我們就定得比他們稍微貴一點,看看可以定幾元一個?(2元一個)

      師:剩下的這些水果都比較貴,那哪些可以定為4元一個?哪些可以定為3元一個呢?

      幼:芒果、楊桃、葡萄……(不同意見)

      師:楊桃、芒果是哪里生產的?(熱帶的水果)。

      師:楊桃、芒果都是南方熱帶地區的水果,它運費就很貴的,所以可以定得貴一點,幾元錢一個?

      幼:4元錢一個。

      師:那這兩種水果就稍微便宜點吧,幾元一個啊?(3元)

      4、幫水果貼上價格標簽。

     。1)師:我們已經把每種水果的價格商量好了,接下來請你們按照我們剛

      才商量好的價格把這些水果的價格標簽做好貼上去。

     。2)檢查貨架。

      請兩個小朋友檢查貨架。

      5、買水果。

     。1)師:水果店的價格商量好了,價格標簽也做好了,水果店就可以開張

      啦。你們想不想去買水果,那去買水果之前要準備什么?

      幼:籃子。(引導師:象籃子、塑料袋水果店里有沒有有。咳ベI水果什么

      東西不能忘?)

      幼:錢。

     。2)師:今天,我給你們每個小朋友準備了5元錢。請你們用這5元錢買兩個水果,記住這兩個水果的價錢合起來一定要正好是5元,一分錢也不能剩奧。

     。3)幼兒操作。

      (先回來的孩子)師:你是不是買了兩個水果?你用掉的錢是不是正好5元。

     。4)師:你用5元錢買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錢買了一個××和一個××。

      師:那一個××是幾元錢,一個××是幾元錢?

      師: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話把你買的水果說清楚?

      幼:我用5元錢買了一個2元的××和一個3元的××。

      師:恩,我來把他記下來。他用5元錢買了一個2的××和一個3元的××。合起來是不是正好5元。

      師:誰也想用清楚的話來向大家介紹你用5元錢買了什么水果?

      師:有誰買的是不一樣價錢的水果。

      (5)互相交流檢查。

      師:接下來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檢查一下,看看你買的兩個水果是不是

      正好用掉5元錢。

      師:都買對了嗎?

      6、再次買水果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5元錢都買了兩個水果,接下來我要請你們還要用5

      元錢去買水果,那你能不能用這5元錢買到3個或者更多的水果呢?記住只有5元錢,而且要全部用完。

      引導(師:有的小朋友很聰明,知道要把剛才買的水果還掉再買。)

      (1)幼兒介紹。

      師:誰能用清楚的話來向大家介紹,你用5元錢買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錢買了一個橘子和一個香蕉和一個蘋果。

      師:4元怎么辦(把香蕉換桃子)

      活動延伸:

      師:如果只買1個你最喜歡吃的水果,5元錢用得完嗎?(用不完)

      這里最貴的水果是幾元?(4元)

      師:那營業員要怎么樣?(要找錢)

      師:那我們呆會兒在游戲中來玩這個找錢的游戲。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5

      活動名稱:秋天的水果 (重點領域:科數)

      活動目標:

      1.學習2、3 的組成。

     、舱J識分合符號,知道分合的記錄方式及表述方法。

      活動準備:2、3的分合教具。(貼絨圖片蘋果、梨、數字等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通過分蘋果,感知2的組成。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收到了好多水果。這里有兩只蘋果,我們準備把它們分別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讓幼兒說說)我們用數字把這件事記錄下來:邊貼數字邊說"2只蘋果分成了1只蘋果和1只蘋果",分成我們可以用"分合符號"來表示(出示分合符號),讀作:2可以分成1和1。

      我們把分出去的蘋果重新收回來,又是幾只蘋果了?(一只蘋果和一只蘋果合起來是兩只蘋果),告訴幼兒我們也可以用上面的這個式子來表示,讀作:1和1 合起來是2。

      告訴幼兒:這個式子中的數字2表示了一共有2只蘋果,所以2就是"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兩個數1和1就是"部分數"。

      二、幼兒操作活動通過分梨,感知3的組成。

      1.師:果園里還收到了好多梨。小朋友每人有三只梨,我們要把這三只梨分別分到兩只盆里,想想怎樣分呢?分好后,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看看合起來又是幾只梨了?

      2.幼兒邊操作邊用相應的數字和符號記錄下來。

      3.交流記錄情況。

      提問:你把三只蘋果分成了幾只和幾只?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你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除了這種分法,還有別的分法嗎?怎樣分呢?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是3。

      提問:在3的分合式中,3是什么數?(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是什么數?

     。ú糠謹担┤、全體、個別幼兒分別讀2、3的組成。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1-06

    大班數學水果超市教案06-17

    大班分水果數學活動教案08-13

    大班數學教案:秋天的水果01-05

    買水果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9-03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分水果07-17

    大班數學活動《分水果》教案10-13

    大班數學水果教案15篇11-06

    《分水果》大班數學教案12-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