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25 14:42:4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 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 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 10-9=1 1+5=6

     。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9+6=15 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練一練第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 發展練習,(練一練教學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90-92頁例5-6和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養成珍惜時間 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

      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2、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3、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一) 學習例5

      1、教師:同學們已經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二) 學習例6

      1、 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2、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3、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4、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5、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1、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 11:15 7:35 3:08

      學生邊說邊撥

      2、同桌練習

      3、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4、聯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目?

      這些節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四、課后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P110—111

      教學目的: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過程:

      練習二十四

      第8題,擲骰子游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進行方法同第6題。

      第9題,[1]通過有趣的抽簽游戲,讓學生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讓學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說一說其他兩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10題,猜一猜

      [1]猜硬幣在哪個盒子里。

      [2]簡單統計猜測情況。

      [3]揭示結果

      [4]說說為什么猜錯的比猜對的多。

      第11題

      開放題,學生會有多種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體的紅面比藍面多就可。

      小組合作,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情況,在全班交流。

      第12題

      讓學生設計一個,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單元教才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實踐活動:我長高了,這部分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量身高、步長、臂展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計了統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計知識的掌握。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單元教學重、難點:注重學生對兩位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筆算的計算過程及方法的理解。

      單元課時安排:

      1、兩位數加一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一位數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

      我長高了1課時左右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測定直線是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知道測定直線的一些簡單工具。

      2、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測定直線的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測定直線的方法。

      教具準備:

      測量工具若干套(標桿、卷尺、測繩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舉例說明什么叫距離?

      2、常用的長度單位是什么?

      二、新授。

      1、測量土地的意義。

      結合本地建設實例,如:群星要建新校,要確定學校的面積有多大,都需要測量土地。所以我們這節課就學習實際測量。

      2、認識測量工具。

     。1)標桿:測定直線時使用的一種工具。

     。2)卷尺和測繩:測量距離時所使用的工具。

      把上述工具給學生看,介紹怎樣看卷尺、測繩上的尺度。介紹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時在兩點中要拉直。

      3、學習測量距離的方法。

     。1)量地面上較近距離,可以用卷尺或測繩直接量出。

      請兩個學生用卷尺測量教室門口到窗戶的距離。

     。2)量比較遠的距離。

      量比較遠的距離如學校到市場,用卷尺不能一次測出距離,量幾次就會歪斜,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所得距離不準,所以要在兩點中先測立一條直線。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容量概念和認識測量工具,以及認識“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樣用字母表示;會讀量杯和量筒中液體的多少。

      過程和方法目標:在實際操作活動中了解容量的.含義,認識“升”和“毫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參與“玩水”的實驗活動,獲得愉快的學習和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升和毫升的認識

      教學難點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確讀取量杯量筒液體的多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喝飲料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瓶飲料(出示飲料),你們知道哪個瓶子里的飲料多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飲料多,用眼直接看出來的。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就可以用數來表示飲料的多少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實驗,容量

      ⑴ 出示兩杯不同顏色的水(高度不一樣)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紅色(藍色)

      ⑵ 再出示兩個杯子。(大小不同)

      師:哪一杯裝水多?有什么好辦法?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出示課件)

      生:一樣多。 左邊的……

     、 提出小組合作實驗,在實驗中考慮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學生積極配合,共同解決問題。 師:你們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兩個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生2:可以把一個杯子裝滿水,再倒入另一個杯子里。

      生3:還可以把兩個杯子都倒滿水,然后再分別倒進兩個一樣大的杯子里。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鼓勵的語氣)

      小結:哪個杯子裝水多,我們就說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課件)

      2、實驗,認識升和毫升

     、 出示兩個高度一樣、裝著水的高度也一樣、但粗細不同的兩個瓶子。(用不同顏色區分) 師:老師這里還有兩個瓶子。比一比,哪個瓶子裝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較的?現在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

      師生交流:

      生1:用一個大杯子,先把一個瓶子的水倒進去,做一個記號,然后倒出來。再把另一個瓶子的水倒進去,和剛才做的記號比較。

      生2:分別倒進兩個一樣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個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測量出哪個瓶里的水多。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想出了許多好方法。那現在,我們就來按剛才的方法試一試吧。 實際操作:

     、 師:如果要精確的知道液體的容量,就要用到計量液體工具。(出示、認識量筒和量杯)計量液體,如汽油、飲料、藥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單位。

      師: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課件并板書,學生讀一讀)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用升或毫升來計量?

      生:油,牛奶,可樂,啤酒。

     、 用量杯測量兩個瓶子中液體的多少。師生一起進行實際操作。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讀出兩個量杯中紅色液面和藍色液面所在的刻度。

      (學生匯報,老師在黑板上記錄)

      三、練一練

      1、讓學生獨立觀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出示課件)

      2、先請一位學生讀題。

      生:找三個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別測量它們的容量。分小組進行實驗,完成后匯報結果。

      3、怎樣使兩個瓶子里的水一樣多?

      分小組進行。(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準確量出同樣多的水。

      生2: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別倒進水,使兩個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4、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判斷: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哪個杯子容量小。(課件展示)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誰能說說你的收獲是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課本第16頁的內容及第17頁練一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中掌握3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與掌握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

      小棒。

      學具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幫助小熊一起解決“需要幾個輪子”這一數學問題,大家打開課本16頁,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個小朋友在給三輪車安裝輪子。

      師:大家發現圖中的數學問題了嗎?

      生:一輛三輪車3個輪子,9輛車需要幾個輪子?

      二、探討新知

      1、數一數,填一填。

      師:一輛車3個輪子,2輛車幾個輪子?

      生:2輛車6個輪子。

      師: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圓片代替輪子擺一擺、數一數,看看3輛、4輛……9輛車分別需要幾個輪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學生獨立擺、數、填,老師個別輔導。)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師:好辦法,就是每多一輛就多了3個輪子。用連續加3的辦法可以算出9輛車需要27個輪子。

      2、合作學習,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

      教師用三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問: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生:擺一個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師:一個三角形是幾個3?能列一個乘法算式嗎?

      生:1個3,1×3=3或3×1=3。

      師:很好,同學們的乘法知識掌握得很不錯。大家能編句口訣記住1×3=3嗎?

      生:一三得三。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自己編出乘法口訣。接下去,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兩人一邊擺三角形,一邊說算式,編口訣,并把算式和口訣填寫在課本16頁試一試的第2小題中。

      (學生同桌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編寫情況。)

      3、集體交流反饋。

      師: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間合作得非常認真。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獲呢?

     。ㄒ龑W生說了算式和相對應的乘法口訣,老師可以多讓一些孩子反饋,加深他們對乘法口訣的印象。)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自己編出了有關3的乘法口訣。下面,每個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訣讀一讀。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4、找規律,記憶口訣。

     。1)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中交流。

     。2)全班反饋。

      師: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

      生1:我想,如果忘記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師: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轉化成加法算式來記的。其他小朋友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我發現上下兩句口訣得數相差3,我背誦的時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發現這個規律了嗎?大家試試,用××同學的方法是不是能較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ńo學生再次用規律記憶口訣的時間)

      師: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善于觀察、思考。這樣,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三、鞏固練習

      1、口訣接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訣接龍比賽,接得又對又快的小組獲勝。

      2、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用口訣的情況和認真觀察題目的習慣。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學習形式進行反饋)

      3、練一練的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后填數,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規律。

      四、總結

      師:最后我們用今天學的3的乘法口訣,計算有關3的表內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訣求積最棒。

     。ń處煶鍪究谒憧ㄆ,學生計算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五、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畫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會正確地敘述圖意,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圖畫應用題.

      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理解圖中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學生開火車口算:8以內的加減法.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投影出示下面兩題:

      師: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第二題為什么用減法?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1(花圖).

      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問:圖上哪一部分不容易看出來?(花瓶里的花的朵數)

      說明:當圖上的物體數量比較多或者物體間相互遮蓋的時候不容易數出它的個數,這時候題中會給我們標明是多少或者能夠讓我們根據題中給的條件算出來,這道題就給我們標明了數據(板書:5朵).

      師:下面就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集體說圖意.

      問: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么想?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就要把花瓶里的5朵和花瓶外面的3朵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誰會列算式?

      板書:5+3=8

      問:5+3=8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3和8呢?

      (2)出示例題圖2(小貓圖).

      師: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在學生獨立說的基礎上指名說圖意.(一共有8只小狗,跑了2只,還剩幾只?)

      問:還剩幾只?(6只)你是怎么知道的?(算的或數的)

      師:當數量比較多或者數不出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用計算的方法來解答.

      問:誰來說說這道題怎樣列式解答?

      板書:8-2=6

      問:8-2=6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2和6呢?

      2.教學做一做

      (1)投影出示蝸牛圖

      指名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6+2=8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

      (2)投影出示小豬吹泡圖

      學生試著自己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8-3=5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8表示什么?

      3.總結質疑:

      師:想一想,今天我們學習的圖畫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46頁的第14題,然后投影訂正.

      2.擺一擺、說一說

      兩人一組,一人擺學具,一人說題意列算式.

      3.看算式編題

      出示:3+5= 8-2=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編題,指名回答,大家當裁判.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2、通過圍、量、算等操作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多種方法。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思考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并計算出周長。

      教學準備:

      圓形實物、繩子、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邊線。

      1.認識邊線。

      我們學校最近正在創建綠色校園,學校準備在校園一角開辟一塊花圃,(出示花圃,為了讓花圃更美麗,準備給它圍上一圈白色的柵欄,你覺得應該圍在哪里呢?指名2-3人說。(圍在花圃的周圍或者是邊沿)

      請你上來指一指,好嗎?你們同意嗎?

      同學們的意思就是沿著花圃的邊緣來圍柵欄。邊說邊演示課件。(花圃的實物隱去,顯示花圃的平面圖形,同時顯示紅色輪廓線)

      我們就把邊緣上的這條線叫做它的邊線。這圈紅線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邊線。

      板書:邊線。

      2.感受物體表面的邊線。

      拿出一片樹葉,你能指一指這片樹葉一周的邊線嗎?指名一個人指。這是數學書的封面,(老師邊說邊摸),我從這里開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數學書封面一周的邊線,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摸一摸數學本封面一周的邊線嗎?除了這些之外,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自己的邊線,請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邊線,說給你的同座位聽一聽。

      集體交流。誰先來指一指,說一說。指名2-3人邊指邊說。

      3.感受平面圖形的邊線。

      剛才我們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體表面一周的邊線,那這里有一些平面圖形,(圓,三角形,不規則圖形,四邊形)你能描出它的邊線嗎?請你描一描。學生自己描,描好后請學生拿上臺展示,(2人)請同學來評價。

      在這幾個圖形中你最喜歡描哪個?說說為什么。(從學生的發言中引出邊線是有曲有直的,有長有短的。)

      板書:曲,直,長,短

      揭示: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一周的邊線。這一周邊線的長就叫做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關于周長的知識。

      板書:周長。

      二.計算圖形的周長。

      1.在剛才我們所描出的幾個圖形當中,你能說一說三角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里嗎?五邊形呢?請你從中選擇你喜歡的兩個圖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長。學生自己獨立測量計算,在練習紙上列式。誰來匯報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請同學拿練習紙上臺來說。

      提問: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長的?(三角形的周長就是把它三條邊加起來的和)

      那剩下的兩個圖形你們怎么沒有選擇呢?那我們有什么辦法知道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呢?請你們開動腦筋,討論一下,然后說說你的想法。同座位討論一下,再集體交流。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繩子圍著曲線圍成的圖形繞一圈,再把它拉直測量。還可以用其它的軟的材料代替繩子。

      2.在圓形物體上做上記號,然后沿著直尺滾一圈,然后再看滾到哪里,讀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圓的周長。)

      請你上臺來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圓形的周長的。

      板書:(圍,滾)

      小結:由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它們一周的邊線化曲為直測量出它的周長。

      3.P62/4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算周長,這里還有幾個圖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長。 (學生說算式,師板書學生的算式)適當評價方法。

      4.P62/5剛才的幾個圖形已經直接告訴你邊長,讓你求周長的,同學們想得都很好,現在這里有兩個圖形你能直接告訴我它的周長嗎?

      三.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10-18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AV一区五月天 | 另类专区亚洲97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