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03 09:00:4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錦集八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書4-5頁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發現2和5的倍數的特征。

      2、知道并會判斷偶數和奇數,并逐步滲透公倍數。

      教學重、難點:會找兩個數公有的倍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一:想一想:

      問: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數,并做上記號。

      師:讀一讀5的倍數,觀察它們有那些特征?

      根據5的倍數的特征判斷5的倍數:

      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用搶答的形式來判斷。

      活動二:試一試:

      1題:在下面數中圈出5的倍數。

      28 45 53 80 75 34 89 95

      匯報:你是怎樣判斷的?

      2題: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數,做上記號,說一說這些數有什么特征。

      自學什么叫偶數,什么叫奇數?

      你說我答:

      你任意說一個數,我來判斷是奇數還是偶數?

      活動三:練一練:

      1題:把下列數按要求填入圈內。

      28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

      說一說2的倍數有什么特征?5的呢?

      填一填:2的倍數有哪些:

      5的倍數有哪些:

      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2題:食品店云賚5個面包,如果每2個裝一袋,能正好裝完嗎?如果每5個裝一袋,能正好裝完嗎?為什么?

      師:你是怎樣判斷的?可以不用計算嗎?為什么?

      活動四:數學游戲:

      每人準備:0-9的數字卡

      (1)師說要求,生摸。

      問:摸出幾可以和“5”組成2的倍數?

      摸出幾可以和“5”組成5的倍數?

      (2) 同桌合作:

      一人說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數。

      給5的倍數做記號。

      同桌互相說一說5的倍數的特征。

      指名匯報。

      我的發現:個位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獨立圈一圈。

      自學什么叫偶數,什么叫奇數?

      生答: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你說我答:同桌一人說數,一人判斷。

      學生活動。

      2的倍數有:28 40 10 84 78 90

      5的倍數有:35 40 55 10 95 90

      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40 90

      答:根據2和5的特征來判斷,85的個位不是偶數所以不能裝完,85 的個位是5,所以能裝完。

      課后反思: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學生覺得很容易接受。在學習了偶數和奇數之后,如果把奇偶數和2、5的倍數特征結合起來,既要選擇倍數又要找奇數和偶數學生的判斷能力就會減弱。因此要增加一些綜合性的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關于青蛙的一些知識?(學生互相說說。)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青蛙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每天可以幫助農民伯伯除掉農田里許多的害蟲,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兩只可愛的青蛙。(出示情境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觀察“青蛙吃害蟲”情境圖,看圖編故事。

      師:誰能看圖給同學們講一個小故事?(指名講故事)

      2、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你能解決自已提出的問題嗎?

      3、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討論:你是怎么樣算的?

      討論:你是怎么樣想的?

      誰能用計數器撥一撥自已的計算過程?

      4、撥計數器,學生根據撥的過程說出相應的算式及結果。

      5、游戲:看誰看得最快。

      6、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7、練習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什么?

      四、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學會把總數看作1,運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當堂檢測

      1.紅山小學校園里有一個花園,其中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月季花和杜鵑花的面積一共占花園的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你能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月季花占的面積比杜鵑花少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二、交流共享

      1. 教學例2。

      (1)出示例2。

      指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嘗試完成計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嗎?

      指出: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頁試一試。

      談話:先想一想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展示部分學生的答案,并在班級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并說說: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樣想到用1表示全國人口的?

      3.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并獨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板書:1)

      3.你會列式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嗎?

      你是怎樣想的?

      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算法預測

      (1)先把前兩個分數相加,再和第三個分數相加;

      (2)三個分數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能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式題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或可以轉化成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可以直接應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結果;另一種是求兩積之和的算式里有一個乘數相同,可以逆向應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結果。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的式題的特點,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2、讓學生學習應用估算的方法判斷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3、讓學生聯系現實問題主動運用規律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規律的普遍使用性,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運用數學規律提高計算效率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加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過程:

      一、講解學生作業錯得較多的題目

      1、99×37+37=37×(□○□)

      指名說說這題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實就是合起來乘可變成分別乘或是分別乘變成合起來乘。在這個算式中,只有一個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裝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別乘37,應該等于合起來乘37,括號里應該填寫的是“99+1”

      2、把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用線連起來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讓學生說說哪幾組是肯定能連線的,還有哪幾組有問題?說說為什么不能連線?

      (1)(58+12)×14應該等于分別乘14,但“58×14+12”中的12沒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它只能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連線。

      二、學習例題

      1、出示例題圖

      說說例題的信息和問題,說說相關的數量關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說說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積應該略大于3200。

      還可以怎么算?(用豎式算)

      3、3200元其實是幾件衣服的價錢?那要算102件,還要怎么辦?

      (加上2件),這2件是多少元呢?總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這個過程完整地用算式表達出來呢?

      板書: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們可以把這類題目進行簡便計算。

      學生完成書上的例題剩下部分。

      4、完成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46×12+54×12

      觀察算式特點,并完成簡便計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較兩題,說說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時候是合起來乘容易,有的時候是分別乘更容易。要根據具體的題目來選擇。)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在○里填上運算符號(題略)

      學生獨立完成,再校對。

      2、口算下面各題,并說說是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題)

      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體會也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讀第5、6題,觀察數據的特點,說說怎么算才更簡便?

      四、探索思考題

      99×99+199○100×100

      觀察算式,說說它們之間有怎樣的大小關系呢?說說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過程中完成板書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學生自己嘗試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過程

      發現規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業

      p.57第2、4、5、6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生活實際情景,體驗“改商”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某學校要秋游啦,同學們紛紛在做準備,四(1)班有41個學生,老師想讓同學們戴上紅色的帽子,這樣好識別自己班上的學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紅色帽子,而班費只有400元,請你幫老師算算,可以買那種帽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購買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學們都準備好了,來到了大操場,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學問題。

      (1)說一說了解了哪些已知條件。

      (2) 學生獨立試做,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討論估計試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幾輛車

      (3)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3、啟發學生想一想,怎樣試商?會發現什么技巧。

      (學生自由發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時候商會小?)

      4、由學生發現提出并解答:積大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大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5、繼續完成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由學生發現提出并解答:積小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小呢?

      6、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知識應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說一說商的大小情況。

      第2題:認真觀察,小組內說一說,解決五年級學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

      3、完成“練一練”,可以適當擴充。

      四、小結本課

      五、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這是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體驗“調商”的過程。在試商的過程中,學生回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但在具體的計算時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教學中我重點讓學生討論理解“商為什么大了或小了”然后在掌握“調商”方法的基礎上,靈活試商。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2.初步培養學生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說出下面各小數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二)演示動畫:復習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規律學習新知識.

      二、指導探索

      (一)理解意義

      1.出示例2

      花布每米13.5元,求買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

      2.演示動畫:1

      3.引導學生理解的意義.

      教師提問:怎樣求出 米花多少錢?

      13.50.5

      你是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列式的?

      單價數量=總價

      這個算式和上節課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練習: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4.小結

      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5.練習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

      30.7 8.50.4 7.20.86 180.23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副標題#e#

      (二)學習法則

      引導討論:理解了的意義,下面我們研究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聯系小

      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及復習過的因、積變化規律進行嘗試、討論.

      1.出示討論題:

      (1)你能把兩個因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嗎?

      (2)轉化成整數乘法后,兩個因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積發生了什么變化?

      (3)要得到原來的積,應該怎么辦?

      2.演示動畫:2

      3.學生獨立完成.

      4.練習:670.3 2.146.2

      5.歸納法則

      以上幾題因數和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計算法則: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

      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反饋練習

      (一)根據 直接說出下面各題的積.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0.18=

      (二)說出下面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質疑調節

      (一)這一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由學生總結概括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二)提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看法.(包括自己的問題、提醒別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組織學生答疑、解疑.

      五、鞏固發展

      (一)不要計算,說出下表各欄的積有幾位小數.

      副標題#e#

      (二)根據第一欄的積,很快地寫出后面每欄中兩個數的積.

      (三)列豎式計算.

      1.823 0.370.4 1.05625

      (四)一個長方形長是1.35米,寬是0.48米,這個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課后作業

      (一)判斷下面各個積的小數位數有沒有錯誤.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9.2=3790.4 0.786.1=47.58

      (二)蒙古牛一般體重是0.326噸,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紅牛體重約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約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紅牛的體重、身高各多少?

      七、板書設計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買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

      教案點評:

      是小數乘整數知識的擴展和延伸,教學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復習中通過動畫演示,從觀察整數乘法算式得出積的變化規律

      為理解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就是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的和奠定了基礎。

      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和知識的遷移規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相遇問題(教材第71、72頁)

      教學目標:

      1、會分析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能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解決求相遇時間的問題。

      教學難點:

      掌握列方程解具有兩積之和(或差)的數量關系的應用題的解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說一說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

      2、應用。(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5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200千米要行幾小時?

      3、列方程解應用題,關鍵是要找出題中的什么?,再根據找出的什么列出方程。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課題。

      師:數學與交通密切相聯。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相遇問題。

      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2、創設結伴出游的情境。課件出示教材第71頁的情境圖。

      從圖中找出相關的數學信息。

      生1:淘氣的步行速度為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為50米/分。

      生2:淘氣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生3: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相向而行。

      第一個問題:讓學生根據信息進行估計,兩人在何處相遇?

      因為淘氣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計相遇地點在郵局附近。

      第二個問題: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第二、第三個問題。

      通過畫線段圖幫助學生找出等量關系。

      淘氣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第三個問題: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解:設出發后x分相遇,那么淘氣走的路程表示為:70x米,笑笑走的路程表示50x米。則方程為

      70x+50x=840

      學生獨立解答。

      3、在這個相遇問題中,除了用方程來解答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試一試。

      根據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列出算式

      840(70+50)

      三、應用新知,拓展練習

      1、如果淘氣的步行速度為8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為60米/分,他們出發后多長時間相遇?請寫出等量關系并列方程解答。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111頁“練習與應用”第8~10題,“探索與實踐”第11~14題,“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感受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感受圓的獨特性。

      3、通過“與反思”,引導學生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

      教學重點: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練習與應用

      1、談話引入。師:今天我們繼續對本單元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進行與復習。

      板書課題:與練習。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8題。師問:最大的圓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怎樣求圓的周長與面積呢?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師問:誰來指一指這個運動場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哪個部分?求它的周長可以怎樣想呢?求它的面積可以怎樣想呢?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0題。師問:要求半圓形的面積,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圓的面積,必須求出什么?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探索與實踐第11題。教師問:是什么標志,知道標志表示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自己以圓為基本圖形的標志。

      2、完成第11題。

      師:在操場上畫的圓一般都比較大,用圓規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說己的想法。

      到操場上試著畫一畫。

      師追問:這個繩子的長就是圓的什么?

      3、完成第13題。

      在操場上進行測量并記錄,回去后進行計算。

      4、完成第14題。

      先讓學生進行猜想,再以小組為單位用一根繩子圍一圍、量一量。

      通過計算得出結論。

      師追問:你有什么發現?

      三、與反思

      1、指導學生理解每項指標的含義。

      2、自我、打☆。

      3、說說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四、課堂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熱】07-04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07-30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31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日韩国产欧美cc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 |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不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