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22 17:12:0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教科書第29~38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用秤稱物體的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4、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千克和克。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接著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后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稱一稱》。

      四、教學重點:千克和克質量單位的認識

      五、教學難點: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學時間:4課時

      七、教學策略:以操作為主,讓學生通過動物操作建立概念

      第1課時 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29~32頁,千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了解稱物體的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臺秤一個、兩袋質量不一樣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學生:稱好自己的體重、帶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去商店買東西吧!你買過些什么?這是老師昨天在超市買的兩袋東西(出示:兩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準確的重量該怎么辦呢?(用秤稱一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秤稱物品

      二、學習新課

      1、課件演示:介紹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

      2、認識臺稱,學習使用臺秤稱物品的方法

     。1)引導學生看圖: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針、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訴我們物品重多少,像物體的長度單位是米一樣,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單位,國際上通用千克來作它的單位(板書:千克),千克在我們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書: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針指著數字1,也就是說這袋紅棗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嗎?

      3、動手試一試

     。1)小組合作派一人稱出重1千克的鹽裝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說說你的感受,并記在心里

     。2)把自己帶的秤好的1千克的東西比一比是不是與1千克鹽一樣重,體會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請帶了1千克水果的同學數數這1千克水果有幾個。

      (3)情境:老師這兒有許多東西,你能從中找出1千克重的嗎?試一試

      4、估一估

     。1)請你猜一猜老師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學間相互估計對方的體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實體重告訴猜的同學,看誰估得準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談話:通過稱一稱,我們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單位。出示商品實物照片,觀察后交流從圖中獲得的數學信息。

      問:你知道什么是凈含量嗎?

      2、想想做做2

      談話: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關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圖片,了解數學信息。從這兩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進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學生觀察秤面說出各種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饋,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據剛才說出的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口答解題。

      4、想想做做4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閱讀,提問:這道題提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加大約?你能說出這兩種水果的重量嗎?

      5、想想做做5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你知道嗎?

      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使學生感受計量單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四、總結延伸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談話: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廣泛的,希望同學們課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記一記,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一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試試你能幫媽媽拎起幾千克重的物品。

      第2課時 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33頁至35頁,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輕的質量觀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估測,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兩袋共重1千克的鹽、2分錢的硬幣、羽毛、尺子、桔子一個、天平。

      學生:硬幣(2分、1角、5角和1元)、橡皮筋、樹葉、水果等。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物品的質量單位千克,稱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說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嗎?對于很輕的東西,用千克來作它的單位合不合適呢?

      二、學習新課

     。ㄒ唬┱J識克

      1、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來作單位,用字母g表示(板書:克g)

      2、認識天平

      (1)介紹砝碼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指導看圖(書中33頁圖)和物(天平)。我們常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天平秤稱物品時,需要用砝碼來確定物品重多少,砝碼相當于臺秤中的秤砣。你能說說圖中的砝碼各重多少克嗎?

      (2)用天平秤稱黃豆。

      ①猜一猜10克的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诜Q一稱10克的黃豆

     、蹟狄粩10克黃豆有多少粒?

      ④算一算:1克黃豆有多少粒?

      (二)體驗克

      1、1克很輕,大約是一枚2分錢重,幾粒黃豆的重量是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黃豆、一枚硬幣、一根羽毛、一片樹葉、一把尺子。

      3、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輕?

      4、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哪些物比1克輕?生活中在哪些地

      方要用到克這個單位?舉例說明。

      5、估一估

      一個桔子重大約幾克?先掂一掂,再天平稱一稱看你估得準不準。

      (三)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1、觀察一袋鹽重多少,(500克)兩袋鹽呢?(1000克)

      2、用臺秤稱一稱(師演示)把這兩袋鹽放到以千克為單位的臺秤上稱一稱,問:這個臺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為單位的?看一看這兩袋鹽有多重? 你有什么發現?

      板書:1千克=1000克

      小結: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注意讀法:讀作1?千克等于1000?克。3、口答單位換算

     。ㄋ模┩瓿稍囈辉

     。1)掂一掂: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比一比輕重。

     。2)猜一猜數學書和文具盒大約有多少克?

     。3)再稱一稱,一本數學書大約重多少克?一個文具盒大約重多少克?

      小結:數學書大約重300克。

      三、實際運用克

      1、想想做做1

     。1)觀察包裝袋,說說下面物品有多重。說說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你還見過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單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讓學生猜一猜這三種物品比1克輕還是重?實際掂一掂,在比較中加深對1克有多重的體會。

      3、想想做做3

      單位換算:學生先獨立填空再說說每題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活動:稱一杯水的重量

     。1)觀察想想做做第4題圖,說一說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說一說:如果要稱出一杯水有多重,該如何稱的?

     。3)全班交流:

      四、全課總結

      用千克和克說一句話或講一個小故事。

      五、課堂作業:練習冊第19頁認識克。

      第3課時 練習四

      教學內容:第36~37頁。練習四。用千克和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熟練掌握千克和克的進率并能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口答: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練習四中的習題。

      1、第1題

     。1)提問:一個梨,一個雞蛋有多重用哪個單位合適?估一估:一個梨大約有多重?一個雞蛋大約有多重?哪種重一些?一只母雞大約有幾千克?一頭肥豬大約多少千克?

     。2)用線連一連,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2、第2題

      (1)出示掛圖提問:你們見過這些體育用具嗎?鉛球和籃球哪個更重?

      估一估:鉛球如果用千克做單位大約有幾千克?籃球如果用克做單位大約有多少克?

     。2)根據給定的數據選擇適當的計量單位,說說你的想法。

      3、第4題

     。1)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問:要解決所提出的問題,你有什么策略?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組織交流匯報。

      匯報時主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解釋。

      4、第6題

     。1)理解題目含義: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問:你能算出1號杯里的水重多少克嗎?怎樣算?

     。3)學生算出1號杯中水的重量。

     。4)提問:你能估計出2號杯和3號杯里的水大約各重多少克嗎?(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用2號杯中的水的高度與1號杯比較,估一估2號杯中的水大約重多少克?

      (90克)用3號杯里的盛水中的水的高度與1號杯比較大約是多少克?(120克)。

      5、思考題

      (1)學生自己思考。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因為每個菠蘿同樣重,每個蘋果也都同樣重。從天平的兩側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個蘋果和1個菠蘿),發現2個菠蘿的重量等于6個蘋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個菠蘿的重量是1個蘋果重量的3倍。

      6、全課總結。

     。1)讀一讀你知道嗎?

     。2)小結質量單位有生活中的應用,合理膳食對身體健康的意義。

      三、課堂作業

      1、第36頁第3、5題。

      2、估計它們分別有多重,用線連起來。

      一塊口香糖 一只兔子 一頭牛 一塊香皂

      350千克 5克 2千克 120克

      3、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盒牙膏 一袋面粉 一把牙刷 一臺小電視機

      100( ) 20( ) 20( ) 15( )

      4、看圖填空。

      空杯重50克,1號杯裝有半杯黃豆連杯共重150克,2號杯裝滿黃豆,1號杯的黃豆是3號杯里的黃豆的2倍。

      (1)1號杯中裝了( )克黃豆。

     。2)估計2號杯中的黃豆大約有( )克。

     。3)估計3號杯中的黃豆大約有( )克。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P1096

      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實踐、記錄、統計

      [4]說說從統計數據中發現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策略】

      1.計算工具的介紹可以結合第25頁的閱讀材料進行,使學生對計算工具的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2.算盤的介紹具有豐富的文化傳統教育因素,學生可事先查閱資料,介紹算盤的發展過程和曾經廣泛使用、對亞洲國家的影響等輝煌歷史。

      3.介紹電子計算器時,重點在向學生介紹常用鍵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時,可利用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計算,和存儲鍵如何使用等重難點時可運用電腦課件進行實際的演示。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來上一節數學課。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計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師: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計算。算籌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體白板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有數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F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就是老師手里的這個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4.計算器:

      師:我們現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生:計算器。

      師: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W生介紹)

      師:拿出你手中的計算器,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5.電子計算機:

      師:接下來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明了什么?

      生:電腦。微機。

      師:電子計算機。(出示課件)

      生看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各種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課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電子計算機,展示現代科技的發達。并引導學生,科技不會停滯,未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就等著你去發現,發明。

      三、計算器的認識和使用

      師: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使用計算器。拿出你們的計算器。你認識哪些功能鍵?他們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試試,琢磨琢磨。

      生摸索,嘗試各個鍵子的作用,發現了就說出來。

      師根據學生的發現,引導全體學生學習。跟著老師的指示嘗試。

      師:還有date表示日期,老師剛才聽見有的計算器有聲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樂和聲音嗎?自己琢磨琢磨。

      師:電腦展示各個功能鍵的名稱。邊出示,邊講解。

      師:現在我們就來用你手中的計算器進行計算。嘗試一道加法:4468+1792=

      生進行操作。然后說出結果,并說明輸入過程。先輸入4468,再輸入加號,輸入1792,再輸入等號。

      結果就出現了。(師可用電腦課件實際演示計算過程。)

      師:嘗試減法、乘法、除法和小數計算。32010-8925=126×39=312÷8=

      6.34-4.7=

      生進行操作,輸入數據,并說出計算結果。

      師:計算綜合算式。復習運算順序。當計算6396÷(520-438)時,怎么辦?

      生討論方法?梢杂眉堄涗浵聛,再接著算。可以……

      師:我們來學習存儲運算鍵的使用。M+表示存儲數據,m-表示刪除數據,mr表示提取數據。我們來嘗試一下。輸入520-438,算出結果,輸入m+進行存儲,然后輸入6396÷,再輸入mr進行提取,輸入等號。

      師:重新演示一遍,以鞏固。出示一道題目,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計算,并找一名同學到電腦上來演示。邊演示邊講解過程。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尤其是存儲功能鍵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難度。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練習應用:

      師:看來同學們都會使用計算器,那我們就借助計算器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

      1.闖關游戲:

      (游戲規則:1、以小組為單位,共闖兩關,兩關都過即為獲勝。2、每關開始以老師口令為準。)

      2.尋找方法速算:

      25×4×8=13897×16×0=99+199=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課下同學們可以到網頁中繼續去了解計算器的相關知識。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m+存儲m-刪除mr提取

      5.計算機

      新課標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計算工具的認識》教案三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發現除法中被除數、除數和商的變化規律。具體做到,發現被除數不變,商隨著除數的擴大(縮小)而縮小(擴大);除數不變,商隨著被除數的擴大(縮小)而擴大(縮小);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時,商不變。并會根據這些規律計算除法算式。

      教學重點:被除數、除數和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學生在觀察時,對于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了商反而縮小的規律是比較難理解的。

      教學過程

      一、 課前研究

      課前小研究

      研究者 班級___________

      一、計算下面兩組題,我能發現規律。

      (1)

      200 ÷ =

      比較一下這些式子之間,我發現了被除數、除數和商有這樣的變化規律:被除數不變,除數(填怎么變) ,商(填怎么變) 。

      (2)

      ÷8=

      比較一下這些式子之間,我發現了被除數、除數和商有這樣的變化規律:被除數(填怎么變) ,除數不變,商(填怎么變) 。

      二、 繼續探索:

      我又發現了被除數、除數和商有這樣的變化規律:被除數(填怎么變) ,除數(填怎么變),商(填怎么變) 。

      三、堂上學習

      1、交流匯報,抓住以下幾個問題:

      板書:變、不變……

      轉折:剛才我們發現,當被除數不變時,商和除數的變化方向是相反的;而除數不變時,商和被除數的變化方向是一致的。為什么會這樣呢?你能解釋一下嗎?可以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討論)

      (1)為什么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大了,商會變小?

      (2)為什么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大了,商會變大?

      (可舉生活中的例子:一包糖果100顆,平均分給一個班上的50個同學,每人多少顆?現在糖果不變,但分給兩個班的同學,每人的糖果是多了還是少了?為什么?

      如果還是分給一個班的50人,現在拿來3包糖果,每個人得到多了還是

      少了?為什么?

      如果糖果拿來2包,分的班也變成2個班,每人得到的多了還是少了?為什么?)

      小結:被除數也就是要分的總數,當被除數不變,除數乘上幾,商反而要除以幾;當除數不變,被除數乘上幾,商也會乘上幾。當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時,商不變。

      四、鞏固練習

      1、從上到下,根據第1題的商寫出下面兩題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60= 80÷40=

      7200÷900= 3600÷600= 800÷400=

      2、根據第三個規律,把下面的除法算式改寫成比較簡單的算式:

      38700÷900=387÷( )

      45000÷600=( )÷6

      3200÷80=320÷( )

      81000÷900=8100÷( )

      3、根據2500÷50=50你能寫出多少個商相同的除法算式?(小組完成)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那些內容?誰愿意分享你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體會圖形變換的意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與他人能夠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加深對“對稱”的理解與掌握。

      三、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活動內容,經歷從數學到生活的過程。

      四、教具準備:

      玩具汽車(不同方位的圖形)、一幅雪花圖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簡筆畫、動畫圖片一組。

      五、學具準備:

      白紙、剪刀、彩筆、動物圖片一組

      六、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

      我們都學過了哪些觀察物體的方法和對稱的知識?

      學生自由談論,教師指明進行補充。明確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軸對稱、平面對稱、鏡面對稱

      找準位置:

      出示一輛汽車玩具和從“前、后、左、右、上”觀察到的圖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詞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學生根據教師所出示的每一個形狀,選擇觀察的位置

      同位兩人相互判斷對錯

      個人操作:

      1、“我會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圖案)

      現在利用我們學過的對稱的有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既簡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課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圖形和形狀,自己設計、剪出一朵美麗的雪花。

      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說出知識依據。

      那么你還見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內容?舉例說明

      小組討論之后。再集體進行課堂評價

      同位合作:

      1、“我能畫”(出示一幅簡筆畫)

      根據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們能夠畫出它在陸地上的樣子嗎?

      2、學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級繪畫展評:

      指明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講評。那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組不同的動畫圖片)

      根據要求貼圖畫:

      小貓的左手拿著一支筆。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個桃子。

      小狗左腳的鞋子有一個洞。

      小豬的右邊有一把鑰匙。

      學生根據要求,把每一個小動物的畫像補充完整。

      2、小組之間相互評價。

      指名讓學生自愿選擇小組成果進行評價,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

      快樂舞蹈:

      播放一塊歡快的音樂,師生一起面對鏡子做舞蹈動作。

      根據教師的口令,邊做邊觀察鏡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應該發出什么樣的口令,才能讓鏡子中的“你”聽從你的指揮?

      課堂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你覺得你在這節課的表現如何?(小組之間說一說)

      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悉表示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2、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教學重點:

      能較熟練地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及描述路線圖。

      教學難點:

      畫平面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自學預習

      1、自學課本第20、21頁例2。

      2、匯報自學收獲。

      二、合作探究

      1、探討新知。

      小組合作學習課本第22頁例3。

      2、如何 理解 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及描述路線圖。

      3、匯報交流。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2)同坐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三、展示提升

      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 , 確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標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的距離。

      四、檢測拓展

      完成教材22頁的 做一做。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分數乘、除法及比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為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對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及分數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復習。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的同時,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及某些知識間相互關系的復習。

      教學中,把比的相關概念、倒數的相關概念、比的性質以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等作為重要的復習內容,結合教材相關習題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將比與分數、除法聯系起來。

      3.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把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和用比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要的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以及比的有關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同點:題中的數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同。

      不同點:①題表示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陬}表示單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3)總結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方法和解題關鍵。

     、俜椒ǎ罕硎締挝弧1”的量已知,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表示單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②關鍵:找準表示單位“1”的量。

      設計意圖:結合教材習題,復習畫線段圖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對比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方法和解題關鍵,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5頁6題。

      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總面積的。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頁8題。

      (1)五年級同學收集了165個易拉罐,六年級同學比五年級多收集了。六年級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2)四年級比六年級少收集了,四年級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頁10題。

      一列火車的速度是180千米/時。一輛小汽車的速度是這列火車的,是一架噴氣式飛機的。這架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頁11題。

      (1)用84 cm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是2∶1。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長:42×=28(cm)

      寬:42×=14(cm)

      (2)用84 cm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小學數學教案【熱】07-04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07-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影片亚洲视频 |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一区二区免费不卡在线 | 亚洲爱啪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