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09 10:09:1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捆小棒這個教學內容,其實主要是學習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學生在這之前已經學習了有關10以內數的認識及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加減法的含義,掌握了10以內各數的順序及大小,會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并對20以內數及運算有一些初步認識。但是,要讓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知識,并能熟練正確地完成20以內的計算,還必須經過必要的學習,對于有困難的學生,還允許他們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地數、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數位的含義,建立數位的概念,并培養合作意識。

      3、 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的趣味性,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數的意義和組成。

      教學難點:

      明確不同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提出問題,合作探究。1、 猜測。學生估計的數板書在黑板上(教師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學們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嗎?(數一數)2、 思考。各小組數小棒要得出準確的根數,我們應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較快地數出整捆的根數?方法一:一根一根數3、 探索方法二:二根二根數給每個小組提供一捆小棒,1捆是(1)個十,10個一就是(1)個104、 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數數方法在全班匯報,可能有:?5、 說說?1捆是()個十,10個一就是()10?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1、 11的認識(學生馬上就回答出11。)1) 數一數a 因為我本來就知道10上面是11。同學們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們知道這表示多少嗎?b 10加1就是11。2) 說一說c 一捆是10,再加旁邊的1根,就是11。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現:學生邊聽邊認3) 討論?11當中有兩個1,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是一樣嗎??4) 認識計數器,?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計數器,玩一玩,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計數器上拔出11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2、 擺一擺、拔一拔學生邊說邊擺小棒。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一擺15、19,并告訴你們組的同學為什么這么擺?同桌說含義撥計數器。2) 在計數器上拔出這兩個數,說說含義。2個十就是20。3) 20的認識。剛才認識了15、19,知道19由1個十和9個一組成,9根再數上1根,是幾根呢??我們也把這10根捆成1捆,現在是多少?為什么??在計數器上拔出2個十,并說含義。所表示的意義3、 拔數練習。4人小組,1人說,另3人拔。4、 看直尺,感知數的順序、大小。1) 讀一讀各自準備好的直尺,讀一讀。2) 看看尺子上的數,你能提一些數學問題嗎?5、找一找。抽生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到過11-20各數?應用新知,鞏固提高。1、看圖寫數。學生完成2、找朋友。3、我會說。1) 19的前面是( ),后面是( )。2) 比14多1的是( )。3) 17的鄰居是( )和( )。4) 比16大,又比19小的數有( )。總結師總結生總結

      自我評價:

      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兒童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于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同時一年級的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在本設計中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態度,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數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數學教案-認識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認識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會用較小面額的錢幣去購物。

      3、教育學生懂得愛護人民幣,珍惜人民幣。

      4、增加學生生活常識,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及他們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知道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初步的實際運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份。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準備各種面值的人民幣(10元以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小朋友們,你們到過商店買東西嗎?你買過什么?都用什么去買?(用錢去買)世界上的錢有很多種,每個國家的錢都有自己的名稱。美國的錢叫美元。日本的錢叫日元。那么,有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呢?(人民幣)。

      對,在我們購物的時候,都會用到人民幣。(板書:購物)

      二、認識、感受:

      (一) 認識人民幣。

      1、問:小朋友,你都了解人民幣的哪些知識?能說給我們聽聽嗎?

      2、現在老師這兒有一些人民幣,請看大屏幕,你認識它們嗎?

      3、下面,老師說人民幣的面值,你們拿學具演示。

      小結:在人民幣大家族里,有的錢幣上有元,有的錢幣上有角,還有的錢幣上有分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元、角、分)我們的人民幣上有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法定貨幣,不要隨意損壞它。

      (二) 人民幣的進率。

      1、換錢游戲:小朋友,我這兒有1元的紙幣,想換你手中的角幣,可以怎么換?請把想換的角幣放在桌面上。(10張1角、2張5角、5張2角、1張5角5張1角、1張5角1張2角1張1角、1張5角2張2角1張1角)小朋友真能干,換的方法可真多,不管怎么拿,角幣一共有10角。

      所以: 1元=10角

      2、我用1張1角的紙幣來換你的1分硬幣可以換幾個?

      得到: 1角=10分

      3、小朋友們真能干,下面我們到銀行去換換錢吧:

      5元能換( )張1元。

      2角能換( )張1角。

      5角能換( )張2角和( )張1角。

      (三)人民幣的組合:

      小朋友們,你知道屏幕上有多少錢嗎?

      ⑴4張1元

      ⑵2張2角

      ⑶1張5元、1張1元、1張5角、1元2角

      ⑷2張1元、2張2角、1張1角

      (四)購物游戲。

      1、 開學已經有5周了,學校門外文具店又購進一批文具。我們一塊兒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商店畫面)誰來說說都有哪些文具?這么多漂亮的文具,你想買什么,就把錢拿出來給同桌小伙伴看。

      笑笑有1元錢,她可以買多少塊橡皮。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買1把尺子,應找回多少錢?

      3、買1個卷筆刀,還差多少元?

      4、想買1塊橡皮,2支鉛筆,1本練習本,1元錢夠嗎?你能拿出買這三種文具的錢嗎?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買東西付錢時,可以把錢進行合理的組合。

      三、貨幣欣賞:

      小朋友,每種貨幣都有各自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貨幣吧。(介紹:韓國、泰國、美國、歐元、港幣的貨幣)

      四、 總結。

      我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了解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還嘗試了有計劃的購買商品。誰來評價一下自己這堂課的表現?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引出課題。

      問:圖中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松鼠采松果,板書課題:采松果

      2.觀察主題圖,提問題。

      你能看圖提出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一共采了多少個?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二、解答問題。

      1.你能根據“一共采了多少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列出算式嗎?

      學生說,板書:25+4= 25-4=

      得多少?怎樣想?小組討論,匯報。

      2.操作驗證。

      (1)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書:5+4=9 20+9=29

      (2)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撥計數器練習。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業。

      1.圖意提問題。原來有19個草莓,吃了9個,還剩多少個?

      列式:19 – 9 = 10(個)

      2.第2題:觀察算式,有什么規律?

      (兩位數加一位數,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計算并照樣子寫一組算式。

      3.根據“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這個問題列式。

      25-2 = 23(米)

      4.獨立完成第3、5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負數的初步認識,教科書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標 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感目標 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承前啟后

      1、出示主題圖。教材第2頁主題圖。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現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引領

      1、教學例1 。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

      (2)教師講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2℃表示零下2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

      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2℃表示零上2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2℃,讀作:三攝氏度。

      (2)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1)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2)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3、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2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34-3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過程。

      2、能判斷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并會用分數表示。

      3、在判斷、討論可能性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來表述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生談話提出:袋子里有一白一黑兩個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有幾種可能?讓全班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而又喜歡的話題引入,讓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進入學習中。)

      二、求可能性

      1、教師用激勵性啟發性的談話,提出“摸到白子和黑子各占所有可能性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鼓勵學生回答,最后教師進行概述。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使學生初步懂得事件發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感受有些實際問題可借助數學表述。)

      2、提出問題(2),讓學生討論有幾種可能,都是什么。列舉出來。(設計意圖:討論有幾種可能,為用分數表示可能性作準備。)

      3、教師啟發性提出“每一種可能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得出:每種可能都可以用1/3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嘗試用分數表示可能性,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體會用數學語言表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嘗試練習

      1、教師談話并拿出骰子,讓學生觀察,說一說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觀察骰子特征,為后面用分數表示每個面朝上的可能性作鋪墊。)

      2、提出“議一議”中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知道每個面朝上的可能性用1/6表示。

      (設計意圖:結合擲骰子事情,給學生自主發展、有條理思考、表達問題的機會。形成用分數表示事件的等可能性的思維過程。)

      四、設計游戲

      1、教師提出用撲克牌設計一個符合要求的游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獨立思考并試做。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動手試做的空間,考查學生能否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中去。)

      2、交流學生設計的,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五、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十幾減6、5、4、3、2

      教學要求

      1、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觀察操作中經歷學習過程,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

      3、能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實現數學的價值,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

      重點難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同時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集體備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住著聰明機靈的小老鼠杰瑞和可愛的小兔子杰比,他們是一對好朋友。

      有一天,太陽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見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

      提問:仔細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1)一共有多少個蘑菇?6+5=11

      (2)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個,藍蘑菇有幾個?11-6=5

      (3)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蘭蘑菇有5個,花蘑菇有幾個?11-5=6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合作探究

      (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組討論交流。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從11開始往前數。

      (2)優化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容易?

      2、嘗試運用。

      計算11-612-313-4

      (1)提問: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種算法來算嗎?

      (2)交流算法。

      三、活動體驗,建構知識。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觀察每組題目,比一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

      3、想想做做第3題。算算比比,感受退位減與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區別。

      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看題,說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完成在書上。

      5、想想做做第5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說說用什么方法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四、回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怎樣計算十幾減6、5、4、3、2嗎?

      板書設計:

      十幾減6、5、4、3、2

      13-5=8

      情景圖11-6=512-3=913-4=9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系統地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培養概括能力與計算能力。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數學問題。

      學習過程: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閱讀以下信息: A、我們折了36顆紅星,還折了28顆藍星。

      B、我們買了40瓶礦泉水,每瓶0.9元。

      C、我們有24m彩帶,用 做蝴蝶結,用做中國結。

      (1)你能提出哪些用計算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算式說明每一種運算的含義。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數加法、分數加法的意義相同嗎?

      ②什么叫做減法?小數減法,分數減法意義相同嗎?

      ③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小數、分數乘法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數除法、分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嗎?

      ☆友情小提示: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法意義、減法意義與除法意義都分別相同。只有小數、分數乘法(第二個因數小于1時)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四則運算的方法

      1、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點?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數加減時,數位對齊;

      ②小數加減時,小數點對齊;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③分數加減時,分數單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數、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友情小提示: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乘數中有幾位小數,然后在積中點上小數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的例題,第10~1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本課教學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教材提供學生熟悉的教室場景,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會上下、前后的含義,認識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組織學生領會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想想做做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關系的習慣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物體之間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的方位

      2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 在分組學習中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觀察:小朋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黑板、講臺、課桌椅、小朋友)

      2 設疑: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呢

      3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 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 (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一說) 告訴學生圖中四個小朋友的姓名

      2 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 小明在小軍的什么位置

      (2)小組匯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軍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 小明在小軍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 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紅的后面

      4 聯系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小組學生相互說一說、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指出: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系,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后面

      5 游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認得準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 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后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 想想做做第2題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小組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小組采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 想想做做第3、4、5題

      情境1:有幾只小動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高興地趕來了。(投影演示動物圖)

      小朋友,你能說說這些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

      情境2:小動物們為了答謝小朋友說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排隊

      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據冰箱里物品擺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說一句話嗎

      情境4:最后,小動物們還邀請小朋友去看電視呢!(投影演示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交流后匯報

      四、總結評價

      1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哪些本領

      先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2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種物品間的位置關系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總評]

      認位置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具體地講,這節課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 關系

      2 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描述物體所在位置,不但培 養了學生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

      3 選用了觀察、討論、游戲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喜聞樂見中主動探索位置關系的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4 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能力培養。如小組同學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小組成員間開展互幫活動,把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等等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07-30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31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自线 | 日本一区喷水精品视频 | 色婷婷亚洲五月之色五月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5566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