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學習2、3的加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學習2、3的加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學習2、3的加法教案 1
活動目標:
1、學習2、3的加法,認識"+""="號,初步理解加法的實際意義。
2、學習語言講述加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一共"的含義。
活動準備:
圖片、食物
活動過程:
一、復習2.3的.組成:游戲碰球2、3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來碰球的游戲,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來是"2"師: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我的2球碰幾球?
二、學習2的加法
1、小朋友表現的真棒,老師決定帶你們去野外郊游,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看,我們來到哪里了,有誰在干什么?(出示圖片)
2、老師告訴你們這三幅圖說的是一件事,每幅圖都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先請小朋友仔細看第一幅圖。
3、誰會用一句話來表述?再來看第二幅畫可以怎么講?(請幼兒集體把前兩幅圖連起來說一下)
4、那第三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呢?(可以請小朋友可以猜一下)
5、誰能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下?(請幼兒集體,個別講,對幼兒可以進行相應的表揚)
6、那如果用一道算式題把這件事記錄下來,應該怎么寫呢?(強調幼兒會讀算式題)幼兒說老師放。
7、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xx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吧。
分別出示"+"和"="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他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又走來了)"=2"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我們一起把整件事和加法算式題一起連起來說一下。(請個別幼兒練習一下)
三、學習"3"的加法
1、剛才我們去了草地玩,我們繼續向前走?,看這是什么地方有誰在干什么呀?(出示第二幅圖)
2、誰會用三句話把他的意思說出來?(幼兒個體回答,再來集體學說)
3、誰會用一道算式題記錄這件事呢?(請幼兒說,老師放)
4、那這道題里面的數字和符號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5、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的第二組加法。
三、幼兒操作
小朋友,玩得餓了吧,老師帶你們去超市購物。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用三句話把購物的事說清楚,然后用一道算式題記錄下來。
四、教師評價請個別幼兒說說購物的事情,其他幼兒一起驗證一下。(逐個進行并驗證)
大班數學學習2、3的加法教案 2
【教材分析】
幼兒已經掌握了 2 和 3 的組成,并且能夠根據要求正確操作學具。同時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開始萌芽,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計算活動。本活動通過創設“草地上 xx 來了”的情境,利用動畫的形式直觀的向幼兒呈現加法的含義。同時,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思考、表達的過程中體會加法的計算過程。
【活動目標】
1.知道“+”、“-”、“=”這 3 個符號的含義,學習 2 和 3 的加法運算。
2能列出 2 和 3 的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算式的含義。
3樂于思考與操作,感受加法學習的樂趣并學習整理學具。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備課件,2 和 3 加法算式中的“+”、“=”及其他數字符號,鈴鼓 1 個
2.紅、黃雙面圓點卡片 3 張,1-3 的數字卡片(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圖 1,初步學習 1+1=2
。1)啟發幼兒用一句話講清圖 1 中所說的事并在圖片下方用相應的數字表示。引導幼兒
觀察并說出:“草地上有 1 只小松鼠,又來了 1 只小松鼠,現在一共有2只小松鼠。
。2)出示“+”和“=”這兩個運算符號,讓幼兒知道“+”是合起來的意思,如果將” 放在 1 和 1 中間,是表示 1 和 1 合起來的意思、!北硎舅鼉蛇叺臄狄粯佣唷1+1=2,讀
作 1 加 1 等于 2
。3)請幼兒說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加深對加法的理解。如:1+1=2 中,兩個 1 分別表示先來的 1 只小松鼠和后來的 1 只小松鼠,2 表示一共來了 2 只小松鼠。+”表示把先來的一只小松鼠和后來的'一只小松鼠合起來,“=”表示“1+1”和“2 樣多。
引導幼兒思考并理解:“又來了”是“加”的意思,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2.引導幼兒觀察圖 2,學習 1+2=3
。1)可請幼兒用一句話講述圖片的某個內容并用算式表示出來?梢龑в變赫f出:“樹上有 1 只小鳥,又飛來了 2 只小鳥,現在樹上一共有 3 只小鳥!
(2)請幼兒說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又來了”是“增加的意思,及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時用加法計算。
3.引導幼兒觀察圖 3,學習 2+1=3。
請幼兒快速觀察圖片并進行準確講述。指導幼兒又對又快地擺出算式來記錄圖 3 中的內容,
說出算式是怎樣表示圖中內容的?梢龑в變赫f出:“花園里有 2 只蝴蝶,又飛來 1 只蝴
蝶,花園里一共有 3 只蝴蝶。”
提問:如果先飛來了 1 只蝴蝶,又飛來了 2 只蝴蝶,這幅圖該怎樣畫?算式該怎樣列?
4.指導幼兒操作練習,鞏固對 2 和 3 的加法的學習
。1)根據情境擺算式,如教師先拍一下鈴鼓,再拍一下鈴鼓,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演示用數字卡擺出算式并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2)可引導幼兒翻圓點卡片說算式,請幼兒將 3 個紅黃雙面圓點卡片按種色擺成一排, 逐一翻轉,觀察顏色并說出加法算式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算式,重點講出各符號的意義,理解加法的含義。
大班數學學習2、3的加法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幼兒能夠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 2、3 的加法運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相關算式,如 1+1=2、1+2=3 等,并能運用實物操作或圖示表達運算過程。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物操作、游戲活動和情境模擬,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提高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教具:磁性黑板、數字卡片(1 - 3)、磁性水果圖片(蘋果、香蕉等)、小火車頭飾、多媒體課件(包含加法相關的動畫情境)。
學具:每個幼兒準備 3 個小積木、3 張數字卡片(1 - 3)、3 張實物圖片卡片(如氣球、花朵等)。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5 分鐘)
教師戴上小火車頭飾,扮演火車司機,播放歡快的火車行駛音樂,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坐小火車去數學王國玩,但是在數學王國里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大家有沒有信心?” 引發幼兒興趣。
。ǘ┨剿鲗W習(15 分鐘)
學習 2 的加法
教師在磁性黑板上先貼出 1 個蘋果圖片,問幼兒:“黑板上有幾個蘋果呀?” 幼兒回答后,再貼出 1 個蘋果圖片,繼續問:“又拿來了 1 個蘋果,現在一共有幾個蘋果呢?” 引導幼兒用數數的方法得出結果。
教師講解:“1 個蘋果加上 1 個蘋果,就是把它們合起來,我們可以用加法來表示,寫成算式 1 + 1 = 2。” 同時展示數字卡片和加號、等號,帶領幼兒認讀算式。
讓幼兒用小積木進行操作,模仿剛才的過程,擺出 1 + 1 = 2 的算式,加深理解。
學習 3 的加法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 1 個香蕉圖片,問:“這里有 1 個香蕉,現在老師再拿來 2 個香蕉,一共有幾個香蕉呢?” 引導幼兒思考,然后通過數數得出答案。
教師寫出算式 1 + 2 = 3,講解算式的含義,強調 “加” 就是把兩個部分合起來,“等于” 表示合起來后的總數。
組織幼兒分組討論,用手中的'實物圖片卡片和數字卡片,嘗試擺出不同的 3 的加法算式,如 2 + 1 = 3,并請小組代表分享。
(三)游戲鞏固(10 分鐘)
“找朋友” 游戲:教師給每個幼兒發一張數字卡片或實物圖片卡片。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自由走動,當音樂停止時,教師說出一個加法算式(如 1 + 2),手中卡片能組成該算式答案的幼兒迅速站在一起,組成 “朋友小組”,并說出算式和答案。
“小火車過山洞” 游戲:在教室設置 “山洞”,洞口貼上加法算式卡片(如 2 + 1)。幼兒戴著小火車頭飾,排成一列,依次經過 “山洞”,說出算式的答案才能順利通過,回答錯誤的幼兒需重新計算,直到回答正確。
(四)總結提升(5 分鐘)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本節課學習的 2、3 的加法算式,通過提問的方式請幼兒再次說出算式和含義,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呈現生活中運用加法的情境(如購物時計算商品數量、分水果時計算總數等),引導幼兒發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角投放更多與加法相關的操作材料,如數字拼圖、加法卡片等,讓幼兒繼續練習 2、3 的加法,探索更多的加法組合。
布置家庭任務,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尋找生活中的加法問題,如數一數家里有幾本書,再拿來幾本后一共有幾本,并用算式記錄下來,第二天和小伙伴分享。
五、活動評價
觀察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度和表現,包括是否積極參與討論、操作是否正確、能否主動思考問題等。
通過提問、游戲和練習等方式,檢測幼兒對 2、3 的加法運算的掌握程度,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對表現優秀的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大班數學學習2、3的加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學習2的加法教案07-13
學習6的加法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2-23
數學10的加法大班教案02-19
大班數學《7的加法》教案06-19
6的加法大班數學的教案07-06
大班數學7的加法教案07-18
大班數學加法基礎教案09-12
大班數學《6的加法》教案01-22
大班數學加法基礎教案06-25
大班數學優秀說課稿《學習5的加法》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