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23 14:37:1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六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 P58~5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和判斷的能力。

      3、通過質數與合數兩個概念的教學,向學生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準備復習,創設情境。

      1、求7和10的約數。

      2、25有幾個約數?

      二、探究發現,理解新知。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寫出下面每個數所有的約數(1~12)。

      (1)先小組合作完成例一,分別填出每個數的所有的約數,并指出各有幾個約數。

      (2)例1反饋。

      (3)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數約數的特點:思考:在自然數范圍內,按照每個數的約數個數的特點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哪幾類?先獨立分類,再小組交流。

      (4)學生匯報分類情況。

      2、比較每類數約數的特點,教學質數與合數的定義。

      (1)先觀察有2個約數的數。誰能發現,它們的約數有什么特點呢?歸納特點,給出質數的定義。

      (2)第三種類型的數與質數的約數比較,又有什么不同?概括合數的定義。

      (3)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4)舉出質數的例子?

      (5)舉出合數的例子。

      3、自然數按照每個數的約數的多少,又可以怎樣分類?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2。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22、29、35、37、87。

      (1)同桌先交流一下,再匯報。

      (2)37為什么是質數?87為什么是合數?

      (3)小結。

      (三)看書質疑

      (四)游戲。

      (五)出示100以內質數表。學生練習記質數。

      三、鞏固練習,發展提高。

      1、在自然數1~20中:

      (1)奇數有————,偶數有————;

      (2)質數有————,合數有————。

      2、下面的判斷對嗎?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

      (3)在自然數中,除了質數都是合數。( )

      (4)一個合數,至少有3個約數。( )

      3、猜一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四、總結。

      (略)

      五、作業:

      62頁1~2。1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培養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技能。

      二、教學重點:

      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難點:培養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技能。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78÷26×1425×(68÷17)

      1、先說一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小數乘除混合運算,它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C、講授新課: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例10:1.75×(24.42÷3.7)

      1、有括號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教師小結:通過小數乘除混合訓練,你覺得與整數混合運算比較感覺怎樣?

      D、鞏固練習:

      4.8÷0.4×64.8÷(0.4×6)

      1、先讓學生先試算,教師巡視

      2、抽兩名學生板演。

      3、校對,說一說錯誤的原因。

      4、讓學生根據算式,編成兩道文字題。

      E、課堂小結:

      1、小數乘除混合運算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2、在計算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F、強化練習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業:

      P-38第二題和第三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

      2.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會分步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舉一反三,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誰知道10月1日是什么節?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50歲的生日,為了慶祝這一盛大的節日,一些同學做了許多美麗的花朵。

      板書:同學們做黃花25朵,做紫花18朵。

      根據這兩個條件,誰能提出一個問題,使它成為一道完整的應用題呢?怎樣列式解答呢?(學生口述,電腦出示。)

      大家仔細觀察,這是一道幾步計算的應用題?

      (2)師:老師也提一個問題--"做了多少朵紅花?(板書)看能不能解答?為什么?"(因為題中沒有告訴紅花與黃花、紫花的關系,所以不能解答。)

      如果老師增加一個條件--"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板書)。現在紅花與黃花、紫花有關系嗎?這道題能不能解答了?

      二、進行新課

      1.師: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例1,誰來把題讀一遍。

      2.引導理解題意。

      這道題告訴我們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什么問題?

      紅花的朵數跟什么有關系呢?(總數)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畫線段圖。

      師:我們可以借助線段圖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先畫出一條線段表示黃花的朵數,(邊說邊畫)黃花有多少朵?接著畫線段表示紫花的朵數,表示紫花的線段應該比表示黃花的線段長呢?還是短呢?為什么短?畫完后問:哪一條線段表示的是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呢?(指名上臺指出)再畫表示紅花的線段(師故意把表示紅花的線段畫得和總數一樣長)。提問:是這樣嗎?為什么不對?應該怎樣改?這條線段就表示紅花的朵數,也就是這道題要求的問題。

      4.分析、解答。

      (1)師:請大家想一想,求紅花的朵數用一步計算可以嗎?為什么不能?要求做了多少朵紅花,必須先算什么?

      (2)師:每一步怎樣算呢?求出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就可以求出什么了?請你在練習本上試著列式解答,誰最先做完,就上來把答案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做完后看書自檢。

      (3)小結:解答例1時,已知紅花的朵數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題中沒有直接告訴黃花和紫花的總數,所以要先算出黃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再算做了多少朵紅花,需要幾步計算?(兩步。)

      5.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板書課題)。

      6.改編例題。

      (1)師:下面老師把例1改變一下,把第三個已知條件中的"少"改為"多"。(電腦出示。)

      請你默讀題目,思考以下問題。

      ①這道題和例1比,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

      ②線段圖怎樣改?

      ③解答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據學生討論情況歸納后,學生獨立解答,個別板演。集體訂正。問:解答這道題需要幾步呀?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2)師:下面老師把例1再改變一下(電腦出示題目。)指名讀題后,先提問上述問題,學生再獨立解答。

      師生集體訂正。

      7.比較歸納。

      (電腦出示)思考: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

      小結:這三道題講的事情相同,前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相同,第三個已知條件不同。從解答方法來看,因為紅花的朵數都與黃花和紫花的總數有關系,而"總數" 沒有直接告訴,所以三道題都需要兩步計算,先算出來黃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然后再求做了多少朵紅花。不同的是求紅花的朵數計算方法不同。因為例1告訴我們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應該用總數減3;想一想第1題是告訴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多3朵,應該用總數加3;想一想的第3題是知道做的紅花是黃花和紫花的總數的3倍,也就是3個43,所以用總數乘以3。大家在做應用題時一定要認真分析題意,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怎樣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多媒體出示)填空。

      (1)同學們跳繩,小華跳75下,小明跳85下。小青比小華和小明跳的總數少30下。小青跳了多少下?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要求"小青跳了多少下",必須先算(

      )。算式是:(

      )。

      (2)畜牧場養出羊120只,養奶羊410只。養綿羊的只數是山羊和奶羊總只數的4倍。養綿羊多少只?

      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要求"養綿羊多少只",必須先算(

      )。

      算式是:(

      )。

      2.小游戲--猜一猜。

      兩名學生報出年齡、身高,師說出教師的年齡、身高與兩名學生年齡、身高的關系,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的年齡、身高。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步應用題,做題時要認真分析題意,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該怎樣計算。

      五、布置作業(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思路,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3.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優選策略教學。

      教學重點:

      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思路,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請學生說說學校的教學大樓有幾層?每層有幾間教室?數一數,我們教室有幾張桌子?你是怎么數的?

      2.學生反饋。

      3.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第層有多少張桌子?一共有幾個教室?一共有幾張桌子?)

      4.教師指出:前兩個問題非常簡單,大家都能解決,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第3個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二、小組合作,研討新課。

      1.針對上述幾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組織匯報交流。

      2.讓不同做法的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3.列綜合算式,完成例題板書。

      4.小結:求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

      三、聯系實際,鞏固提高。

      1.圖書館問題。

      有8個書架,每個書架有6層,每層放了40本?

      2.提問:根據這些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3.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匯報收獲,回顧總結。

      五、作業

      作業本p17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科書第2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①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并通過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②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

      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調查了有關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誰愿意說一說。

      生1:爸爸買一雙鞋和一個足球要165元錢,爸爸付200元錢,阿姨找給爸爸35元。

      生2:……

      師:同學們,調查得真多,(掛圖)昨天小明媽媽拿200元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給媽媽多少錢?

      板書:200-183=17(元)

      師:小明說什么?

      生:小明說找的錢對不對呢?

      師:小精靈也說: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減法的驗算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①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②做一做:教科書第28頁。

      ③比一比,看誰聰明。

      用0,1,2,……9這十個數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④啄木鳥捉害蟲(電腦顯示)

      蘋果樹上有許多蟲子,請同學們來當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害蟲。

      1 4 77 8 04 6 4

      -2 8 - 5 1 - 2 2 3

      1 2 97 3 924 1

      ●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⑤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實踐活動:回家把昨天你調查到的情況,用驗算的方法告訴爸爸、媽媽。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 教學內容:P2~P3

      二、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系。

      2、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一定比除數少。

      3、 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三、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五、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 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3) 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4) 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20 ÷ 5 = 4

      4 ——商

      除數 被除數

      20 ——除數與商的積

      0 ——余數

      (5) 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2頁試一試四道小題,指名板書,集體訂正。

      2、 體會平均分后有余數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六篇】相關文章: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5-16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15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2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4-13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范文9篇05-2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05-18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匯總5篇05-17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合集6篇05-14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匯總10篇05-13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05-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 日韩中文字幕网先锋资源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 |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