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16 17:56:1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匯編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十幾減6、5、4、3、2

      教學要求

      1、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觀察操作中經歷學習過程,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

      3、能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實現數學的價值,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

      重點難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同時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集體備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住著聰明機靈的小老鼠杰瑞和可愛的小兔子杰比,他們是一對好朋友。

      有一天,太陽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見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

      提問:仔細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1)一共有多少個蘑菇?6+5=11

      (2)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個,藍蘑菇有幾個?11-6=5

      (3)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蘭蘑菇有5個,花蘑菇有幾個?11-5=6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合作探究

      (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組討論交流。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從11開始往前數。

      (2)優化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容易?

      2、嘗試運用。

      計算11-612-313-4

      (1)提問: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種算法來算嗎?

      (2)交流算法。

      三、活動體驗,建構知識。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觀察每組題目,比一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

      3、想想做做第3題。算算比比,感受退位減與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區別。

      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看題,說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完成在書上。

      5、想想做做第5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說說用什么方法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四、回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怎樣計算十幾減6、5、4、3、2嗎?

      板書設計:

      十幾減6、5、4、3、2

      13-5=8

      情景圖11-6=512-3=913-4=9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

      3.滲透統計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品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悟出5、4、3、2加幾的最好的計算方法就是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口算:

      2.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所做的口算第一個加數都是幾?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題目同學們已經會算了,那么5、4、3、2加幾的題目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師:小明的媽媽買了5個蘋果,8個梨,你能幫小明算一算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個水果嗎?

      問: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 (板書: )

      問:得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交流,老師板書,總結算法.

      (1)

      (2)

      想:

      所以:

      問: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1)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湊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板書:

      師:請你試著算一算這道題.

      學生試做以后進行交流.

      問: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計算5加幾的題目,那么4加幾、3加幾的題目怎么做呢?

      2.教學例2.

      板書:

      師:請你試著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書:

      (1)

      (2)

      想:

      所以:

      3.比較算法.

      讓學生分組討論:做上述進位加法的題目,哪種方法比較簡單?

      全班交流.(多數同學都會選擇第二種方法,因為較小數湊成10沒有較大數湊成10容易,因此要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4.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問:你是怎么算的?(這時,同學們基本上都會選擇第二種算法.)

      三、鞏固練習.

      1.

      學生敘述圖意,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么算的?

      2.

      學生分組完成.同桌一組,一人做大數加小數的題目,另一人做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做完以后,互相說悄悄話.(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以后說一說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組的兩道題加數相同,只是位置交換了,只要用湊10法把大數加小數的題目算出來,和它相對應的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就可以直接寫出得數了.)

      4.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小組合作完成,每人每圖說一道,寫一道.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對又快.(4人一組)

      5.

      原有 又買來

      一共有

      7個

      6個

      ( )個

      5個

      8個

      ( )個

      9根

      8根

      ( )根

      先指導學生看圖:第一欄,一班有皮球7個,二班有皮球6個,一共有幾個,算好以后填在( )里.第二欄、第三欄,由學生敘述.

      6.填未知加數.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結果.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比較簡便?

      五、游戲:找朋友.

      學生每人手拿一張口算卡片(20以內進位加法)在音樂聲中找朋友(得數相同為朋友).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課題:5,4,3,2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

      2.通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具、學具

      口算卡片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學習新課.

      啟發談話:我們已經學會了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要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5,4,3,2加幾(板書課題)這次的計算,不看圖、不擺實物你們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數?(能)好!看老師出題,比一比誰算得最快.

      1.教學例1:5+6=□ 5+8=□【演示課件“5、4、3、2加幾”】

      (1)老師板書:5+6=□

      師問:請你們說一說這道題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指名說:(學生可能會說出兩種方法)

      ① 用湊十法.

      ②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師說:你們想出的兩種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再看:5+8怎樣想?

      板書:5+8=□

      學生仍會說出兩種方法.

      ① 用湊十法.

      ②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師說:剛才我們用兩種方法計算了5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用哪種方法計算更快、更簡便.

      學生回答:第二種方法更快、更簡便.

      師說:好!你們都喜歡第二種方法,這第二種方法就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下面再請同學們想一想4加幾、3加幾應怎樣算?

      2.教學例2:4+7=□ 3+9=□【演示課件“5、4、3、2加幾”】

      (1)板書:4+7=□

      師問:這道題,你怎樣想?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師說:同學們算得真快,下面老師再出一道題,看誰算得快.

      (2)板書:3+9=□

      指名說: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想大數加小數,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結.

      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四道題,都是幾加幾的題?(是5,4,3加幾)前面的加數比后面的加數怎么樣?(前面的加數比后面的加數小.)這就是小數加大數.看到這樣的題,我們應該怎樣想?(想大數加小數)對!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這樣算得又對又快.

      3.師問:除了這幾道題,還有沒有5,4,3,2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想一想.

      (1)學生出題,老師板書:

      5+7= 4+8= 3+8=

      5+9= 4+9= 2+9=

      師說:你們想得很好,這6道題是5,4,3,2加幾的題,也是小數加大數的題,你們能用今天學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數嗎?誰來試一試?

      先自己小聲說一說:怎樣想.

      (2)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計算這樣的題和前面學過的9,8,7,6加幾不一樣.前面的題是大數加小數,用湊十法計算.5,4,3,2加幾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今天,同學們表現很好,能用學過的知識自己學會5,4,3,2加幾的計算.

      三、鞏固反饋.

      1.對照練習:

      8+3= 6+5= 8+4=

      3+8= 5+6= 4+8=

      9+2= 7+5= 7+6=

      2+9= 5+7= 6+7=

      7+4= 9+3= 8+5=

      4+7= 3+9= 5+8=

      2.聽算:

      4+8= 3+8= 6+7=

      2+9= 5+7= 8+9=

      4+7= 4+9= 5+6=

      3.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4.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5.看圖列式計算:

      6.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板書設計

      典型例題

      ☆例1.3+8=9+2=( )+( )

      分析:得數是11的加法算式還有7+4、6+5、10+1……

      解:答案不唯一.

      如:3+8=9+2=(5)+(6)

      例2.( )里最大能填幾?

      分析:此題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會逆向思維.如 ,先想 ,因為 ,要保證 ,( )里的數只能填比5小的數,在比5小的數當中,4最大,所以( )里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學們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從前往后數排第4,從后往前數排第9,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學?

      分析:解答這道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據題中給的兩個已知條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后面的8人以及小明這三部分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還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從前數到小明處的4名同學,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8名同學,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同理也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3和9兩部分組成的,即 .

      還可以用題中的兩個條件相加,因為4里面已經包括小明了,9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 ,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還要減去1.即: .

      答案: 或

      選題角度:本例題主要考查9加幾的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例4.在○里填上3、4、5、6、7,使每條線的三個數相加都得12.

      分析:左邊一條線和下邊一條線的第一個數是2,第二個數應選較大的,否則右邊一條線三個數的和將大于12.因此,左邊一條線的`第二個○里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則數字將重復選用),下邊的第二個○里則填6或7,這樣再選第三個數,使三個數相加得12.再將最后剩下的5填入右邊一條線的第二個○里,這條線的三個數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動

      游戲:共同澆開智慧花

      游戲目的

      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游戲準備

      由5個花瓣組成的智慧花,每個花瓣上都有一個算式(20以內進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幾的題目).如圖:

      游戲過程

      1.教師把組成每朵花的5個花瓣分別發給5人小組,每人做一道題,做完之后陸續到前面貼花瓣.

      2.哪組貼得又對又快,哪組獲勝.

      3.出現錯題的小組表示沒有澆開智慧花.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2.能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3.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及創新精神。

      學習重點: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 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獨立學習

      1、 筆算8+6= 28+5= 37-5= 12-6= 并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手套2.00元,襪子1.60元,你知道這兩樣一共多少錢嗎?

      二、合作、探究

      1.課件出示主題圖.

      (1)說說圖上畫了什么?你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探討小數的加法。

      (1)1個卷筆刀和1支鉛筆一共要多少錢?你是怎么算的?說說你的算法。

      (2)0.6元=( )角 0.8元=( )角

      ( )角+( )角=( )角=( )元( )角

      (3)0.6+0.8這道式子是小數加法。小數加法怎樣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

      (4)比較算法:一道是小數加法題;一道是把元改寫成角,把小數加法題轉化成一道整數的加法題。通過觀察比較知道:整數加法計算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 ),再從個位加起;小數加法也是相同數位上的數( ),也就是把()對齊再相加。

      (5)試筆算0.6+0.8 先將相同數位對齊,再計算。

      元 角 分

      0 . 6

      + 0 . 8

      (6)說一說,用堅式計算0.6+0.8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觀察思考:在小數加減法中,要使相同數位的數對齊,只要什么對齊就行了?

      3、探討小數的減法:

      (1)帶橡皮的鉛筆比普通鉛筆貴多少元?這道題你會解決嗎?應該怎樣列式?

      (2)討論、交流算法:怎樣列豎式并正確計算出得數?試算一下。

      (3)說一說小數減法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對齊?

      元 角 分

      1 . 2

      - 0 . 6

      (4)說說用豎式計算1.2-0.6時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①從小數看,十分位上的2減去6不夠減,向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也就是( )個0.1,減去( )個0.1。

      ②從人民幣來看,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來的2角,用( )角減去( )角。

      4.討論并總結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它們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都從最低位算起,同樣是滿十進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數加減法注意了小數點( ),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

      三、測評、拓展

      (1)練習:3.6-0.5 2.1-1.2 2.8+2.1 6.4+0.9

      (2)小數加法與以前所學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樣計算小數加法?

      小數減法與以前所學的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樣計算小數減法?

      (3)計算練習二十二第1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知識遷移,使學生能根據要求正確地運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個小時的近似數時表示的精確程度,理解求得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3.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舊知遷移新知和類比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好!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我一看見同學們就感覺很聰明,是不是這樣?既然如此,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看同學們表現如何!

      2.板書出示:老師這有個數,請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先寫黑板:12953≈1萬

      3.師:你是怎么想的?(省略萬以后的位數,就是看尾數的最高位千位。千位是2,比5小,舍去。)

      師:得數約等于1萬,千位還可以是哪些數?(0、1、3、4)尾數的最高位比5小,直接舍去尾數。

      師:如果得數約等于2萬,千位上又可以是哪些數呢?(5、6、7、8、9尾數的最高位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進1,再舍去尾數。)

      4.師:剛才我們求的是整數的近似數,你能說出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嗎?

      學生說方法。(板書:求整數的近似數,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是不是滿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學生齊讀。同學們讀得真好,和你們一起學習真快樂!

      二、整合情景,探究交流。

      1.師:今天我們來研究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沒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如:昨天豆豆體檢,量得身高是(板書):0.984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準確,我們一般怎么說豆豆的身高呢?(學生講,紅紅姐姐說豆豆身高0.98米。或1米。看回答情況板書。)

      這就是0.984的近似數,你是怎么得到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數?你們能利用已學的知識來說一說嗎?

      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看千分位。千分位是4,小于5,把尾數舍去。所以0.984≈0.98。

      誰再來說一遍?(2-3名同學。表揚。)

      2.(如果說的是1米,0.984的近似數還可以是多少?)小白弟弟的說法和小紅姐姐不一樣,他認為“豆豆身高約1米。”你能說說他的想法嗎?

      (保留整數,就要省略整數后面的尾數,看十分位。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進1。所以0.984≈1。)誰再來說一遍?。請同桌把這兩題的思考過程互相說一說。

      3.同學們真能干,其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求小數的近似數。(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求近似數的過程,你發現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怎樣做的?(學生回答。)求小數的近似數和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相同。板書:小數。全班讀--求小數的近似數,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是不是滿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

      4.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0.984可以保留整數、保留兩位小數,如果0.984保留一位小數,應該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看百分位。百分位是8,大于5,向前一位進1。十分位上9加1得10,再向個位進1,所以0.984≈1.0。)

      5.學習了求小數的近似值,老師有一些疑惑不能解開,(幻燈出示)0.984保留一位小數得1.0,小數末尾的0能去掉嗎,為什么?(指名回答。)

      不能,題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數,必須要0占位。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求得的近似數1.0和1比較,哪一個更精確一些,為什么?

      幻燈演示:保留整數為1,原來的準確長度在1.4與0.5之間,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長度在0.95與1.04之間。盡管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同,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

      三、練習。(智力闖關。)

      同學們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來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1.第一關。保留一位小數。

      0.58≈0.63.788≈3.8

      精確到百分位。精確到百分位就是保留幾位小數?

      12.004≈12.001.987≈1.99

      保留整數。

      9.956≈109.0448≈9

      2.第二關。在□里填數。

      2.9□≈2.98.5□7≈8.56

      3.第三關。

      姚明的身高約為2.2米,姚明的身高可能是多少米?

      2.15(6、7、8、9)2.155……

      2.20(1、2、3、4)2.……

      四、全課。

      你今天有哪些收獲?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

      板書設計

      求小數的近似數

      12953≈1萬0.984≈0.98保留兩位小數,看千分位。

      小于5,舍去。小于5,舍去

      0.984≈1.0保留一位小數,看百分位。

      0.984≈1保留整數,看十分位。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教材通過一些場景,如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等等,導人新課,讓學生感知這些都是比較重的或大宗的貨物,了解計量這些貨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噸作單位,感受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說明1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從而引出噸與千克的進率。接著又以一個小學生體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個這樣的小學生重1000千克,即1噸。這里所出現的大米、學生等,都是學生熟悉的,有助于學生在已經掌握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能猜一猜數學老師的體重嗎?

      ①請幾名學生猜一猜;

      ②讓猜的學生說說老師的體重為什么用千克作單位而不用克呢?

      2.課件展示場景: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車廂。

      ①學生觀看場景圖,師說明這些圖中堆放或者運輸的都是些很重或大宗的物品;

      ②提問:如果我們現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來表示這些物件的重量,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用時方便嗎?

      3.揭示課題: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來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來比較麻煩。因此,計量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可以用符號“t”表示。

      板書:噸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猜老師的體重,喚起學生對質量單位的回憶,接著通過觀看場景圖,初步感知在計量比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時,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單位,從而引出噸這個單位。

      二、參與實踐,充分體驗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請一位力氣小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力氣大的學生來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還請上面力氣大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學生來幫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讓班級幾位力氣最大的學生一起來試試,看能否搬動,搬完后,讓學生談談搬米袋的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三次搬米袋,由最輕到重,逐步強化學生對100千克重的感知,為下一步建立1噸重的表象鋪設合適的臺階。

      2.直觀感知1噸的實際重量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搬100千克米袋時,感覺很重,那么2袋這樣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課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圖)

      (2)學生按老師所說的大米袋數說出相應的千克數。

      (3)小結: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lt=lOOOkg。

      (4)讓學生根據:1噸=1000千克

      說出3噸=( )千克,8噸=( )千克,5000千克=( )噸,7000千克=( )噸。

      (5)假如我們班學生的平均體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們班多少位同學才有大約1噸?

      學生動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學大約有1噸。

      [設計意圖]用10袋大米,40個學生的體重,讓學生體會1噸重的概念,學生看得見,模得著,有助于學生在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初步建立1噸重的概念。

      3.結合實際,加深對噸的認識(多媒體結合演示)

      (1)讀一讀: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噸

      每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噸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噸

      (2)算一算:

      1桶水大約10千克,( )桶水重1000千克

      2塊磚重5千克,200塊磚重是( )千克,( )塊磚重是1噸

      (3)想一想: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噸這個單位?

      學生舉例說明重大約1噸的物體。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一讀、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動,豐富學生對1噸有多重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1噸觀念的建立。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填一填:

      一只河馬重3( )

      一只羊重大約45( )

      一個蘋果重200( )

      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4( )

      拖拉機能裝20xx千克石子,也就是( )噸

      大象的重量約6000千克,也就是( )噸

      一條藍鯨重7噸,也就是( )千克

      一條鯊魚重約3噸,也就是( )千克

      2.算一算:

      一臺起重機一次能吊起2t的貨物,照這樣計算,15次能吊起的貨物是多少噸?

      3.試一試(多媒體):

      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面標記限重量是1t,13個成人

      (1)如果是我們三年級的小學生去乘的話,每次可以乘坐幾個?

      (2)如果是我們學校83位老師都要乘電梯,至少要乘幾次?

      [設計意圖]讓學生填一填,算一算,使學生充分認識噸這個質量單位,通過讓學生解決乘電梯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噸的認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小結評價,回歸生活

      1.說說這節課你學得怎么樣,有哪些收獲。

      2.課外實踐:星期天在家長的陪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調查一下,有哪些貨物是用噸作單位的,有哪些貨物是用千克作單位的?如果是以千克作單位,估計一下多少件這

      樣的貨物的重量是1噸,作好記錄。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拓展,通過調查、收集、處理信息,進一步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能穿幾串”中理解幾十里面有幾個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大家玩過串珠游戲嗎?

      出示例7。

      這里有些珠子,你會穿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互動新授

      1、教學例7

      出示題目的要求:有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

      [(1)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個別匯報。]

      (2)要想知道能穿幾串,該怎樣解答?體會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A、畫圖。圈一圈。

      B、數的組成。58里面有5個十和8個一。所以能穿5串,還剩8個。]

      (3)驗證。1串是10個,5串就是50個,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解答正確。

      2、想一想:如果是5個珠子穿一串,能穿幾串?

      [可以運用例7中的畫圖策略或數的組成來解決,還可以利用10與5的關系來解決這個問題。]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第46頁的做一做。

      [鼓勵學生思考:數目較大時,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裝幾袋嗎?你是怎么想的?鼓勵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法解決。]

      2、完成第47頁練習十第1~4題。

      [建議學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單位”不同,第1、2題物體的總數沒有直接給出,隱藏在文字和圖中,需要學生找出來,再用數的組成去解決,如果選擇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總數,反而簡單。第3題要用到“一打一打”裝的情況,一打12個,數較大,圈的過程中應細心。]

      教學反思:

      通過對穿珠子這一情境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動形成了表象,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學生的解題策略體現了多樣化,用畫圖、數的組成、十個十個的數數、列算式等方法,讓學生認識到利用數的組成是目前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匯編6篇】相關文章: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匯編8篇05-07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10篇05-12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1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10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5-07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六篇05-13

    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五篇05-08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9篇05-14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匯編5篇05-13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05-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夜色福利美女曝乳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