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13 09:28:5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測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2.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

      3. 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 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長?

      3. 你能正確使用這些長度單位了嗎?

      (1)房子高約4( ); (2)一支鉛筆長18( );

      (3)米尺長100( ); (4)課桌高約7( );

      二、互動解疑

      1. 認識分米

      (1)猜一猜課桌高約7什么呢?

      板書:分米dm

      (2)探究分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你對分米還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長?你能從紙條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來嗎?

      (4)想一想,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長度……)

      (5)我們的直尺的長度大約是幾分米?(2分米)

      2. 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

      (1)請同學們在米尺上找出幾個1分米,并匯報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與1米之間的關系

      ①在米尺上數出1米里面有10個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里面有10個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 1m=10dm

      3. 認識毫米

      (1)請你先估算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大約各是幾厘米?

      (2)講述:當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得更精確,我們要用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

      ①關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間有10個小格,每一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 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張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長、厚度。

      B:課堂練習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階段性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厘米和分米”,現在我們一共認識了四個長度單位,今后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單位。如果測量比較精確,我們還可以用毫米,這些長度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實踐運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畫線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練習本的長約( ); 課桌寬約( ); 一棟樓高( );

      數學書厚5( ); 小亮身高135( ); 課桌高9( )。

      四、總結評價

      比劃所學過的長度單位。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圓是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惟一一個曲線圖形。學生對平面上常見的直線圖形的認識經驗將有助于學生對曲線圖形的認識,這也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通過圓的教學,本單元在教學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通過化曲為直、等積變形這些方法與手段,進一步發展轉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全單元的教學內容分成四部分編排,本節課教學第9397頁圓的形狀特點以及圓心、半徑和直徑的認識。教學中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來體驗圓的特征。例1通過說圓、畫圓、感

      受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之處。教材里沒有直接指出圓是曲線圖形,把機會留給學生體驗和交流。這樣,學生在直觀認識圓的基礎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過用圓規畫、用尺量來教學圓心、半徑、直徑,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把握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例3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征。練習十七在安排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開展數學思考,發展空間觀念。

      特別說明:由于本屆五年級學生還沒有使用蘇教版國標本教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關軸對稱及平移,旋轉的內容無法涉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圓及其特征,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畫圓,用圓的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紙圓、剪刀、線繩、尺、圓規、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圓

      1.課前交流:略

      2.導入新課:

      (1)(指著物體上的圓)這種形狀叫

      (2)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圓?

      二、自主合作,初步認識圓

      1.畫圓。

      (1)學生借助物體畫圓。

      (2)用圓規試著畫一個圓,然后組織學生交流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定長、定點、旋轉一周。

      (3)用圓規規范地畫圓、剪圓,讓學生再次感受圓是由曲線圍成的。

      (4)比較得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2.認識圓的特征

      (1)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①觀察剪下來的紙圓,組織學生在交流中認識圓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②通過讓學生折圓,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圓心的特征。

      ③通過讓學生畫一畫、比一比紙圓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發現,從而認識圓的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2)認識圓的特征

      ①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圓的有關特征。

      ②完成填表題和判斷畫圓,讓學生知道圓的大小和半徑或直徑有關。

      ③教師小結有關內容。

      三、聯系實際,初步應用圓。

      1.廣場花壇噴水裝置的設計,如果你是設計人員,噴頭放在哪里?噴水距離應滿足什么條件?為什么?鞏固圓心的作用。

      2.車輪為什么要設計成圓的?車軸為什么要裝在圓心?

      3.這是一個球場,要在中間畫這樣一個圓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畫?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十個十個數,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

      2. 通過百數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

      3. 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百數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的?

      3. 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 追問:誰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

      5. 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放到數位表中呢?

      二、展開

      出示百數圖:你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圖,討論自己的數法,并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并一起朗讀。

      三、深入

      1. 在百數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 用教學軟件“百數圖” 依次演示。

      3. 小組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做這些題目?

      (學生可能會說1個十加1個十等于2個十,2個十是20。或者因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組內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這些題目的方法,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6. 小結:這些數都是整十數,我們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了整十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

      7. 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第4題,比一比誰計算的正確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檢查,并說說計算時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題前面3欄,要求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組全對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師檢查自己小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況。

      9. 第5題的后面2欄,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各部分的變化,然后自己再試試看怎么繼續編下去。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們進行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P53例4,課堂活動3題,練習八第3、4、5、6、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退位減法,能正確計算。

      2、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伴積極合作 的意識。

      教學難點:

      解決實際生活中兩步計算問題的思考方法和步驟。

      教具準備:

      主題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只列式,不計算。

      1、比276多308的數是多少?

      2、一個加數是355,另一個加數是361,和是多少?

      3、減數是84,被減數是436,差是多少?

      4、555比427多多少?

      二、學習例4

      1、小朋友喜歡看電影嗎?今天育才小學組織全校學生看電影。電影院 里有800個座位,男同學有327人,女同學336人,電影院還剩多少座位?

      2、生先獨立思考怎樣列式計算,再在小組里討論說一說。

      3、師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板書。

      第一種:⑴先算男同學和女同學一共有多少人?

      327+336=663(個)

      ⑵再算還剩多少個座位?

      800-663=137(個)

      說一說怎樣算出800-663的得數的?

      師在計數器上演示計算的過程。然后再板演豎式計算。

      第二種:⑴先算出男同學坐了以后剩多少個座位?

      800-327=473(個)

      ⑵再算女同學坐了以后還剩多少個座位?

      473-336=137(個)

      4、小結三位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平衡”的意思是“相等”)

      四、課堂作業:

      1、第3題,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猜想、分析等活動來認識條件 和問題。然后再列式計算。

      2、第4題,學生可按自己的理解直接說出4個250就是1000,所以夠吃4 天。也可以列成加法250+250+250+250=1000,還可以列成減法1000- 250-250-250-25-=0。

      3、第6題,先讓學生認識圖形,明確水表、電表、氣表下面寫出的 數,就是水、電、氣本月底的讀數,并填入圖下的表中,再分別算 出本月使用數。

      4、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直接填在書上)

      五、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多重渠道引導學生創新解題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豐富的邏輯思維能力。

      2、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是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的。體驗數學學習中充滿著探索與創造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你能用別的方式來表達下列語句的意思嗎?

      (1)、男女生人數之比是4:5

      生1:男生有4份,女生有5份

      師:他解釋了4:5的含義,還有嗎?

      生2:總人數是9份的話,其中男生4份,女生5份,男生和女生相差一份

      師:哦,他能看到隱含的條件了

      生3:男生和總人數的比是4:9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5:9 相差人數和總人數的比是1:9

      生4: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女生占總人數的4/9

      (在這位同學回答后,學生的表達一發而不可收拾)

      生5:兩者相差的人數相當于總人數的1/9

      生6:男生人數相當于女生人數的4/5,女生人數相當于男生人數的1又1/4倍

      生7: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到這里同學們似乎有些思維窮盡的樣子,但是過了一會小手再次林立)

      生7:總人數相當于相差人數的9倍!

      生8: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總人數也是女生人數的1又4/5倍!

      師:哇,一句話引來大家這么多不同的表達方法!語文學的真棒!

      能不能整理一下有條理一些呢?

      生(想了想):每一句話都可以反著說呢!比如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 可以說成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所以我想能這樣一對一對的整理!

      根據學生回答一邊板書一邊幫助標上序號:1、生3:男生和總人數的比是4:9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5:9 相差人數和總人數的比是1:9

      2、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 3、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

      4、女生占總人數的4/9 5、總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又4/5倍

      6、兩者相差的人數相當于總人數的1/9 7、總人數相當于相差人數的9倍

      8、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5 9、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2)、甲數是乙數的3/7

      你能有順序的用更多的表達方法嗎?

      生:

      (呵呵,不用我說各位老師也知道這些小家伙的說法了,我還是接著寫我后面的部分吧!)

      二、條條大路通羅馬

      1、如果老師給你這樣一個條件:全班54人 再給你這樣一個問題:男生有幾人?看看你能用多少種方法解答?

      (1)、5分鐘內看誰用的方法多

      (2)、小組交流,把各種方法盡可能的在小組中就先呈現出來

      (3)、匯報:

      (各位老師,我打不出來帶分數了。只能說明一下:學生在這里總共用了一種13種方法。其中歸一方法一種,比例兩個,分數方法9種)

      師:你們好厲害啊!這么多的方法!將這些方法分分類看?

      生:按比例分配(其實是轉化成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分數方法、歸一方法、比例方法

      師:那么你們覺得自己用這些方法解題的時候對應哪一句話來解決的呢?(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解題中的具體思維過程)

      師:原來你們孫悟空72變化出來的這每一句話都能得到一種不同的解題思路!

      師:在這些解法里頭,你們覺得哪一些是比較簡單又容易理解的?

      生:歸一法,正比例,還有還有用第2句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 和第三句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都比較容易!

      2、那么老師如果告訴你的條件是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全班有幾人,是不是這些轉化出來的語句也都能用來解決呢?

      生:能!

      師:你會先選那些語句來呢?

      學生考慮了一下,很快就圈定在語句6和語句7上。

      師:你們為什么要選6和7?不首選別的呢?

      想一想:為什么在前一次,大家首選了2和3,現在卻要首選6和7?

      討論后學生很快再次達成一致:要看條件和問題,找出能表達條件和問題關系的語句來解決問題,就能列出比較簡單的算式來。

      師:那么用歸一和正比例呢?

      生:也比較簡單,思路上很快就能通達。只要看清相差幾份、總數幾份就可以了。

      師:學習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

      (情緒高漲,叫人不得不說:學生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善于表達)

      生1:我想黃老師是想告訴我們大家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很多,就象從學校到我的家,并不止一條路可以走。你可以走最直最短的那條路,也可以繞個彎從別的地方回到家里。

      生2:要走最近的路才好,不要繞來繞去!

      學生哈哈哈的笑,我也笑

      生3:這個叫做殊途同歸!

      師:好比喻!我們用歸一法能找到回家的路,用正比例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用眾多的分數方法還是能回到我們的家!

      生4:老師我看用條條大路通羅馬來形容也可以。

      學生鼓掌為他的形容稱妙

      (于是就有了我這一節練習課的名稱《條條大路通羅馬》,呵呵)

      三、擴展延伸

      這么說來,分數應用題、正比例應用題還有歸一應用題是一家人了,那么一道分數應用題或者是一道正比例應用題也一定能用其他兩重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來解決的了。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找道歸一題或者分數應用題來試試!!

      下面是學生從練習冊上找的題目:

      1、一種鋼絲20米重5千克。稱得同樣重量的一捆鋼絲113千克,這捆鋼絲長多少米?

      學生將解法羅列了以后,共用了兩種歸一,兩種倍比,兩種正比例的方法。而且一比較自己很自然的就發現:過去所用的倍比法事實上就是分數應用題的方法。

      (我在這里不羅嗦啦)

      2、一段水渠,已經修了100米,比剩下的多20%,這條水渠全長多少米?

      各位知道我們的學生列了多少算式嗎?呵呵不說啦!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九冊第102頁練習二十五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確解簡易方程。

      2、養成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3、培養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解簡易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溫顧。

      1、根據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結合情景說說怎樣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檢驗過程補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x=2.44

      檢驗: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邊=5×()-3.7=()

      右邊=()

      左邊○右邊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檢驗:把x=()代入原方程,

      左邊=()×()-4×14=()

      右邊=0

      左邊○右邊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6x=42

      ⑵6x+35=77

      ⑶6x+5×7=77

      比較:這幾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題后有什么體會?

      (這幾道題方程的解都是一樣的,后幾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變過來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復雜,解題步驟也相應地增多。體會:再復雜的方程只要解題方法正確,都能化成一般簡單的形式。)

      二、鞏固練習。

      1、可以把5x看作減數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數?

      ①2x+2.5=32.5()②2x-30=60()③2x-3×5=45()

      ④2x×7=42()⑤30×2-2x=12()⑥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斷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嗎?說說你的方法。

      ①7x+15=120的解是x=15。()

      ②5x-3×6=22的解是x=9。()

      ③6x÷5=12的解是x=15。()

      ④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選擇第2題的方程其中3題)

      4x-7.2=10

      0.4(x-5)=16

      1.2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與5的積減去一個數的4倍,差是20,這個數是多少?

      以上各題4人小組獨立完成后,先交流訂正,再集體訂正。

      第4、5題,要求做錯的題目,訂正在練習紙的右欄。

      三、錯題分析。

      1、出示學生作業中的錯題,學生分析指出錯誤,并說說理由。(需批改作業時收集)

      2、出示常見的錯題。

      觀察下列各題的解方程是否正確,不正確的指出錯處。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練習。

      1、根據方程24×6-x=80創作情景(編題)或把下列情景補充完整。(視學生情況而定)

      情景:學校食堂買來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還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選擇其中兩道方程,快的同學可以全部做完)

      ①6x+5×7=70+7

      ②2×3x+5×7=70+7

      ③(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⑴x等于什么數時,3x-9的值等于12?

      ⑵x等于什么數時,3x-9的值大于12?

      五、復習小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和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經驗。

      2、能夠從游戲中獲取數學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方法與過程:

      通過游戲的方法,對學過的內容加以鞏固,并獲得取勝策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使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有趣和重要的,獲得良好情感體驗。

      3、體會數學思想,鍛煉思維能力,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二、【教學重點】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和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經驗。

      2、能夠從游戲中獲取數學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三、【教學難點】

      在發現數學信息,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玩游戲,也許大家可能在游戲中有許多有趣的發現呢?

      (二)游戲一“堆一堆”

      1、賽前準備

      (1)分組:可以分為幾個大組進行比賽。

      (2)比賽用品的分發:每組準備相同的幾何體。

      (3)賽前要檢查物品數量與形狀。

      師:請大家數一數,在小組內說一說,學具中都有哪些好朋友?它們是什么形狀?有幾個?

      2、明確游戲規則

      (1)打開書自己閱讀游戲規則。

      (2)討論游戲規則中講了什么。

      3、開展比賽,并計時

      (1)游戲活動時間5分鐘。

      (2)教師發出指令,開始游戲。

      (3)總結此輪游戲中的經驗。

      (4)進行第二輪游戲。

      (5)再次總結,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進行第三輪游戲,時間可限制在4分鐘內。

      4、決出勝者。

      5、還可以進行全班賽。

      6、全班總結交流。

      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說一說。

      (三)游戲二 “玩一玩”

      1.游戲前準備

      認牌識點數:

      (1)抽出其中的幾張牌,請學生說出牌面的點數。

      (2)尤其是對A的認識,知道A代表1。

      2、明確游戲規則

      (1)打開書自己閱讀游戲規則。

      (2)討論游戲規則中講了什么。

      (3)因為規則比較復雜,教師結合撲克牌做必要提示。

      3、教師根據主題進行講解。

      (1)引導學生對游戲中出現的可能性進行思考,并進行判斷。

      例如:每人的點數已知,現在淘氣的點數是8,笑笑的點數是9,淘氣不繼續摸牌肯定贏不了,所以就要引導學生討論:淘氣摸到幾才能獲勝?

      (2)提醒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計算、思考、判斷。

      4、小組開展比賽。

      (1)分組:可以分為4人小組進行比賽。在明確游戲規則和小組成員后,開始游戲。

      (2)教師在各組間巡視,進行幫助指導。

      (3)總結此輪游戲中的經驗。

      (4)進行第二輪游戲。

      (5)再次總結,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根據時間,可以進行第三輪游戲。

      (四)全班總結交流。

      全班交流,暢談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和體會,以及游戲中發現的其他問題,或是游戲中要想取勝的“秘訣”等。

      (五)課外練習

      同學們,這些游戲好玩嗎?

      回家后可以把這些好玩的游戲介紹給院子里的小朋友或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玩一玩,好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一、 教學內容:P2~P3

      二、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系。

      2、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一定比除數少。

      3、 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三、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五、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 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3) 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4) 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20 ÷ 5 = 4

      4 ——商

      除數 被除數

      20 ——除數與商的積

      0 ——余數

      (5) 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2頁試一試四道小題,指名板書,集體訂正。

      2、 體會平均分后有余數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5篇05-08

    小學數學教案匯總7篇05-07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匯總10篇05-11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5-12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五篇05-11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09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09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0篇05-09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5篇05-09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五篇05-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最新91地址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亚州不卡AV在线播放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