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說課稿 西地平線上說課稿

    時間:2021-11-02 15:24:3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說課稿 西地平線上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說課稿 西地平線上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說課稿 西地平線上說課稿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西地平線上》是新課標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課本第四個專題“像山那樣思考”的第一版塊“諦聽天籟”中的第二篇。

      整個專題的內涵是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審美韻味的把握中欣賞和表述自然之美,突出了它的“唯美”特性。這種“唯美”使得“人文”目標得到完美的體現。高中教學重點應該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轉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便應該把對學生細膩的情感和審美體驗的表達的培養作為重點。

      2.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篇文章所要教授的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多數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鑒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而親近大自然,是進行審美教育的良好途徑。本課主要任務便是讓學生欣賞與表述自然之美,并啟發學生:自然之美來自于個人感情的直接參與,同時讓學生了解想象、聯想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審美元素,激發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激發學生對自然的感悟。

      2)對悲劇式美麗的感性體驗;對英雄情感的體驗與認同。培養學生欣賞與感悟自然美、悲劇美、英雄美的能力。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文中景物描寫的手法,學會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能做到恰當地安排線索與結構;

      2)培養學生的文本整體感知和概括能力,鑒賞評價能力;

      3)從文中學會景物描寫的手法,學會對寫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習方法;

      3、過程與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是整個教學目標中的“亮點”也是“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去萃取、體驗文本中歷史典故所體現的人文思想,在審美中思考自然,思考歷史,并能形諸文字。做到既能進行審美體驗,又能進行審美表達。具體的方法我將在教學過程設計中體現出來。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高中教學重點應該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轉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便應該把對學生細膩的情感和審美體驗的表達的培養作為重點。

      1)培養學生欣賞和表達自然之美的能力。

      2)體驗幾次日落內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內涵。理解“大美”的含義。

      3)理解想像和聯想在文中的作用,對聯想內容的深層思考和解讀。

      2.教學難點:

      1)品味和評價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轉向人文思想表現的語言藝術。

      2)分析文中對羅曼羅蘭塑造約翰克利斯朵夫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現出來的思想。

      教學時數1課時

      四.教學過程設計

      1.激趣與導入

      首先,我將提問課堂,談起西部,你們會聯想到什么?由學生自由發言之后,我將給學生展示一系列西部風景的圖片,特別是西部荒原落日風景。

      教師抒情性導入:今天帶大家去一個地方,那里對你們而言是個遙遠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著戈壁浩瀚、沙漠茫茫的死亡地帶;那里也有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風情;也有著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美景;讓人想起絲綢之路上灑落的串串悠長駝鈴;想起遙遠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那里是我們民族的源,文化的跟。那個地方就是——我們中國的大西北。

      讓我們帶著對它的尊重和好奇一起走進高建群的《西地平線上》,去感受那里的雄偉風景。

      2.文本研習

      1)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全文。(教師板書課題)

      讓學生思考:

      1本文主要內容是什么?(西地平線上三次落日)

      在此基礎上,整體感知全文:

      2最能概括全文內容的語句是什么?

      “在所有雄偉的風景中,落日大約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3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是哪兩個字?

      “震撼”

      2)理清脈絡,給文章分段。

      這篇文章脈絡清晰,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記敘了作者在三個不同的地點欣賞到的西地平線上的落日景象,抒發他對“世間有大美”感受。由此可將文章分段,迅速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節)總寫落日印象。

      第二部分(第2—23節)分寫三次落日。

      第三部分(第24節)結束全篇,照應開頭。

      3)重點賞析,深入探究文章主題。

      理清了脈絡之后,我們不難發現,文章的重點是三次日落的描寫,我將帶領學生對三次日落分別進行賞析。

      a)第一次落日:(第2—5節)

      地點:定西高原

      景象特征:在蒼茫的遠方,弧狀的群山之顛,一輪血紅的落日像一輛勒勒車的輪子,靜靜地停駐在那里。(賞析:從色彩和形狀角度作靜態的描寫,還運用比喻,突出了它又紅又大的特點。)

      感受:柔和、美麗、安謐驚呆了恍若一場夢

      依戀、慈愛、不愿離去

      手法:比喻、聯想、擬人

      【板書】柔和、美麗、安謐

      b)第二次落日:(第6—16節)

      不難發現,第二次落日的描寫最復雜,為我們展示了落日悲壯的美。是最值得深入研習的,

      地點:羅布淖爾荒原

      景象特征:

      我將多媒體展示:

      中午一過,太陽剛偏西,就變得不怎么顯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幣,冷冷地停駐在西邊天空。(從色彩、形狀、觸覺的角度作靜態描寫,還運用了比喻。突出了落日毫無生氣的特點。)

      最輝煌的羅布泊的落日出現在黃昏!敃r,在我們不經意的一次回頭中,驀地看見空曠的西地平線上,一輪血紅的落日停滯在那里。(從色彩的角度作靜態的描寫,寫出了壯麗的感受)

      西地平線上那一輪胭脂色的物什,終于從我們的眼前魔術般消失,一切又重歸于死寂。(從色彩角度進行描寫,又由動態轉入靜態,運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落日奇幻的特點。)

      感受:被震撼輝煌莊嚴神圣具有悲劇感

      聯想:羅曼羅蘭

      手法:反襯

      第二次落日的描寫是比較復雜的,光賞析文本還不夠,需要對文中出現的一些難以理解的語句進行重點研習:

     、龠@時我們的車停下來,包括陪同我們一起進羅布泊的“老地質”,都被西地平線上那輝煌的一幕震撼了。

      追問:這樣寫起什么作用?——側面襯托了落日的輝煌。

      ②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淚來,我感到,死亡原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莊嚴和尊嚴的事情啊!

      問:你如何理解“死亡原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莊嚴和尊嚴的事情”這句話?

      【點撥】你們看,起初落日毫無生機,在降落之前突然變得血紅。

      明確:落日讓人想起人的生命走到盡頭,人應當轟轟烈烈地輝煌地死去,而不應默無聲息。這里,作者表達了對死亡的思考。

     、圯^之日出,落日景象更莊嚴、神圣和具有悲劇感。

      那么就不難得出第二次落日的感受:【板書】壯麗莊嚴圣神

      c)第三次落日:(第17—22節)

      地點:阿勒泰草原

      景象特征:火燒云燦爛地、熱烈地、夸張地烤紅了、燒紅了(賞析:沒有直接實寫落日,而是通過火燒云來寫落日,這是側面描寫、虛寫的手法。好處:側面描寫起烘托作用,突出了落日燦爛、熱烈、夸張的特點。虛寫則給人以豐富的聯想想象。)

      感受:驚世駭俗自己“多么卑微”“多么平庸”

      聯想:匈奴民族成吉思汗

      手法:側面描寫

      第三次落日之后,作者再也無法壓抑內心的情感,發出了第20段“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的感嘆。

      問:作者為什么會感到“卑微”、“平庸”?

      ——他由落日聯想到曾經在西部土地上發生的歷史,聯想到成吉思汗創造了偉大的歷史功績,造福了后人,所以感覺到自己的卑微平庸。

      追問:為什么要寫成吉思汗而非平庸的人?

      ——使文章具有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文章的內容。成吉思汗是英雄,襯托出落日的雄偉。

      那么這第三次的落日是【板書】熱烈、滄桑、厚重

      d)三次日落是本文的主體部分,最后讓我們來看看頭尾兩段寫了什么。

      我將讓學生自由朗讀首位兩節,回答有何特點?并找出文眼是什么?

      ——照應、“世間有大美”。【板書】

      對三次落日景象作者有什么總體印象或感受嗎?

      明確:“世間有大美”、“最令我震撼的”、“雄偉的風景”。

      從而得出全文的思想主旨:

      我們領略到的三次落日之美,是西地平線之美,是西部風情之美,也是西部歷史人文之美。我們從中領悟到了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情懷。

      難點解析:

      作者在觀賞落日時,有了許多聯想,找出來,說說與落日有什么關系。

      《泰坦尼克號》音樂、約翰克利斯朵夫形象、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在文中的作用。

     、賰纱螌憽短┨鼓峥颂枴芬魳,用意是否相同?(生讀第9、13兩個自然段)

      明確:不同。第一次渲染了死亡的氣氛,悲涼的音樂與羅布泊的慌涼空曠以及太陽的灰白相諧調。

      第二次渲染了莊嚴、神圣的氣氛,由悲涼變為悲壯。

      ②問:為什么寫約翰克利斯朵夫?

      追問:約翰克利斯朵夫誕生于太陽,為什么寫日落后緊接著寫日出?

      明確:日落是生命的消亡,日出則是生命的開始。羅曼羅蘭是因為日出,給他帶來了創作的靈感。作者是因為日落,感受到死亡的莊嚴。由日落想到日出,這種聯想是相稱的。由此可知,人與自然從來都是血肉相連的,一個睿智的人可以從自然那里發掘,可以從自然那里獲得啟示。作者想告訴我們,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日落也代表重生。情感轉為激昂。

      ③成吉思汗的歷史功績。勇敢走進輝煌,走進歷史的長河,與太陽把它的余熱獻給火燒云,造福后人很相似。

      作者由火燒云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領悟到自己腳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經的驚世駭俗,在厚重的歷史面前,頓覺自己的卑微與平庸。這些聯想讓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也告訴我們,聯想是向讀者傳承內心世界的橋梁。

      三次豐富的聯想,讓人感受到西部不僅有壯美的落日,還有深厚的人文歷史。作者對這樣的土地自然充滿了熱愛,所以文末再次提到“雄偉的風景”和“世間的大美”,與更多的人分享。

      3.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a.寫作技法

      作者寫三個落日的手法是不一樣的,簡要分析。并對全文的結構進行再次梳理。

      第一次(第2—5節):正面描寫,靜態描寫

      第二次(第6—16節):正面描寫和反面描寫結合,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先抑后揚。

      第三次:(第17—22節)側面描寫,虛寫

      b.藝術特色

     。1)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并在每個大的部分和小的層次之間使用標志文脈的語句,使得行文的脈絡清晰。

      (2)在寫景中穿插歷史史實的記敘。文中有羅曼羅蘭文學創作的聯想,也有成吉思汗西進的感嘆。

      (3)簡約質樸的語言在表現西部落日的雄渾蒼勁時顯得十分恰切。

      4.布置練習,拓展延伸。

      大自然時刻向我們敞開愛與美的胸懷,一個睿智的人,能從自然界發掘美,讓生活更美好。請同學們選擇你熟悉的風景,寫出它的大美。(300字)

      【提示】寫景抓住特征,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運用聯想和修辭。

      五.說課總結

      《西地平線上》是一篇寫景抒情的優秀美文。突出表達的是人類與自然的緊密關系,作者以“日落”的描寫為載體,主要要表達的是對“大西北”積蓄的人文歷史的思考,這才是作者幾番強調的“世間有大美!”。文章思想內涵從自然又升華到了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故也要培養學生欣賞與感悟自然美、悲劇美、英雄美的能力。

      由于文中運用了聯想的方法,在對落日的描寫中引進文學和歷史文化典故,不僅僅是增加了文章的歷史文化韻味,更是對“對世間有大美”之深刻詮釋。這點也需要學生好好把握。

      此外,我希望同學們不僅學會作者寫景的手法,還希望學生們也從此有一顆善感的心靈。如果能懂得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便是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板書】

      西柔和美麗安謐世

      地間

      平壯麗莊嚴圣神有

      線大

      上熱烈、滄桑、厚重美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說課稿 西地平線上說課稿】相關文章:

    蘇教版必修一《我心歸去》說課稿12-17

    蘇教版化學必修一氯氣的性質說課稿11-04

    蘇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說課稿12-22

    高中語文必修一《雨巷》說課稿范文11-03

    高中語文必修一《雨巷》優秀說課稿12-20

    《氓》-高中語文必修二-說課稿12-04

    蘇教版高中必修二《鳥啼》說課稿12-20

    《離騷》高中語文必修課說課稿12-22

    必修一《雨巷》說課稿11-07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說課稿 談中國詩11-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 | 最新国自产拍在线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