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說課稿

    時間:2022-07-01 06:54:4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滕王閣序》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滕王閣序》說課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滕王閣序》說課稿范文

      《滕王閣序》說課稿1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說的是《滕王閣序》第二課時,下面,我從教材、教學目標、學情、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說說我的備課思路。

      一、說教材——文章蘊含的語言美和情感美

      新《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生“要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為無數(shù)后人推崇備至的《滕王閣序》選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單元文言文單元,此單元是古代抒情散文,篇篇精彩,《滕王閣序》尤美。它的語言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所以引導學生品味它優(yōu)美的語言,領略它行文風格和語言韻味是進入這篇文章的切入點。

      王勃報國無門卻壯志不墜,處困頓而情操不移,遇逆境而意志更堅,他內(nèi)心的失望與希望、痛苦與追求、失意與奮進交織在一起。由于學生人生經(jīng)歷所限,未必真能產(chǎn)生情感共鳴。要想感受文中情感美,只能是知人論世,讓學生走進王勃的人生。

      二、說教學目標——語言感悟和審美體驗

      1、語言建構與運用:理清課文思路,把握內(nèi)容,熟讀成誦,幫助學生積累和豐富語言材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

      2、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賞析文中的景物描寫,感受和體驗文章表現(xiàn)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賞、鑒別和評價分析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品位;

      國無綱則不立,人生沒有目標就沒有前進的動力。根據(jù)本文特點,結合教學大綱要求,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

      三、說學情——激情有余,而能力不足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對生活和學習充滿無限激情,可以說處在“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雖然已經(jīng)基本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鑒賞古詩文的能力,但審美表達能力欠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學生認識問題膚淺,鑒于這種情況,我上課時是想利用他們強烈的求知欲,通過熟讀成誦,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讓他們自己去感悟美,擴大他們感受美的心胸,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賞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和理解作者復雜的感情,

      難點:是學會賞析景物描寫,掌握一定的賞析技巧。

      設計依據(jù):一是教學目標的要求,二是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

      五、教法方法與學習策略——在誦讀之中體悟真情

      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詩歌與散文”模塊是這樣說的“可通過各種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因此,在課堂上,我指導學生用誦讀與討論這兩種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聲情并茂的吟誦,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

      在學法上,我會引導學生以讀帶品,整體感受文章語言和意境;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誦讀法

      本文屬于駢文,句式整齊,便于誦讀。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能提高對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2、討論法

      學生自主賞析后,必定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這時讓他們討論交流既能滿足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又能深化對文章的認識,一舉兩得。

      四、教學過程——以學生活動生成課堂

      (一)導入(預設1-2分鐘)

      我的導語是幾個問題:你們國慶出去玩了嗎?到過哪些名山大川?你們知道江南三大名樓嗎,有去過的嗎?古代文人墨客對這三大名樓都有題詩。大家都知道哪些?

      設計這幾個問題片是為了把學生的心收進教室,讓學生欣賞這一組圖,目的是以名樓之圖引出名樓之所以有名的原因是因為有名篇,以此激發(fā)學生對本文的學習興趣。

      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如何描摹滕王閣的美景的。

      設計這個問題是把學生引到賞析課文2、3段

      (二)賞析重點段落(2、3段)

      1、指導誦讀:(預設8-10分鐘)

      聽錄音,自由讀,男女分開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反復讀。在讀中思考問題:

      作者按照怎樣的思路寫滕王閣的壯麗及其周圍的景色

      學生先朗讀這兩段,劃出描寫滕王閣的宏偉構筑及周圍美麗秋景的句子。然后討論本部分是怎樣將敘事、寫景與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設計反復誦讀的目的:因為古代詩歌多能配樂歌唱的,在反復的吟誦中,能感受音韻節(jié)奏,增強語感,增進對文章理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由賞析自己喜歡的'句子。(預設3-5分鐘)

      方法提示

      品味意象

      描述意境

      賞析手法

      對比詩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討論交流,賞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寫,體會語言之美。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學生自由鑒賞,我適時給予指導。

      )

      3、交流探討(預設15分鐘)

      新課標指出文學作品的閱讀要注重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此環(huán)節(jié)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講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當然如何引導在老師,如果學生不夠積極,效果不好,必要時,我展示課件具體賞析。

      舉例賞析: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色彩濃淡對比。

      “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上下渾成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虛實相生

      4、小結:描寫技巧總結(3分鐘)

      色彩變化

      遠近錯落融情入景

      上下渾成

      虛實相映

      在分散賞析的基礎上,概括總結景物描寫技巧,旨在從理論的高度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為舉一反三做準備,切實提高學生古詩文鑒賞水平。

      5、小試牛刀(3分鐘)這個課程進程靈活機動,時間不夠就作為課后作業(yè)。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

      賞析第二聯(lián)的寫景特色

      目的是讓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賣,提高學生賞析能力,提升學生學習信心。

      6、熟讀成誦。(2分鐘)

      設計目的:課堂鞏固,鼓勵當堂背誦。旨在完成教學目標背誦文章2、3段

      (三)、布置作業(yè):(1分鐘)

      1、體會《滕王圖序》的山川美景名句,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改寫成現(xiàn)代散文。

      設計目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指出要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此練筆環(huán)節(jié)意在利用文章本身蘊涵的情景之美感染學生,讓學生個性化的感受自然美,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五、板書——表格方式突出重點

      滕王閣序

      王勃

      景美:開闊、渾成之美

      色彩變化

      遠近錯落 融情入景

      上下渾成

      虛實相映

      設計意圖:好的板書有“微型教案”之稱,這節(jié)課我采用表格式的板書設計,以簡介的文字,體現(xiàn)本課教學重難點——描寫技巧。

      《滕王閣序》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滕王閣序》是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美的真諦。《滕王閣序》膾炙人口,描寫了滕王閣壯美的圖景,宴游的歡樂,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慨嘆。學習本課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領悟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地位、作用,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學情,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故、盡、屬、且、以”等重點詞和特殊句式;了解駢文的特點,理解文中運用的典故,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體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體味山川美景,欣賞千古名句,感受美,欣賞美。

      三、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jù)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我制定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欣賞滕王閣的景美,體味《滕王閣序》句美。背誦全文。

      難點:理解文中運用的典故,體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主動地去建構知識。據(jù)此,我確定了以下的教法學法。

      1、恰當?shù)乩脤W案、多媒體、營造氣氛,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2、紙上得來終覺淺,圈點勾畫法,不動筆墨不讀書。

      3、誦讀法,重視誦讀教學,加強對誦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度略讀和瀏覽,在讀中學。

      4、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腦手并用。

      5、討論法,師生、生生互動中實現(xiàn)思想火花的碰撞。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課堂氣氛,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我設計導入如下:

      出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的圖片,請學生列舉相關文句,明確四大名樓因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揚天下。導入學習讓滕王閣名揚天下的、初唐詩人王勃一揮而成的《滕王閣序》。

      (二)簡介作者出示《滕王閣序》摹本和滕王閣的精美圖片,同時簡介作者和駢體特點,擴充學生的相關知識,完成教學目標(1)中對駢文特點的了解。

      (三)整體感知,朗讀全文

      通過播放課文朗誦帶,讓學生注意字音和語調(diào)、語氣和斷句規(guī)律,再讓學生齊聲朗讀一遍,教指導師誦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法和學法的落實。

      (四)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學生四人小組共同合作,結合課文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教師巡視點撥,比如第一段中的:

      “襟三江而帶五湖”應掌握以下詞:襟、帶:都是意動用法。

      此環(huán)節(jié)還可讓學生找出難句、典故,相互討論,推舉一同學指出疑詞難句,教師集中加以講解。教師點撥,學生參與,手腦并用。通過此環(huán)節(jié)來突破重點難點。

      (五)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對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況進行總結,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把握全文框架

      (2)歸納文中文言知識。

      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jié)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

      《滕王閣序》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滕王閣序》這篇文章選自新課標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單元,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古代抒情散文。通過高一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本單元的主要要求是: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領略文言作品在抒情、敘事中顯示出來的藝術魅力。

      、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定為三個:

      (一)、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文章內(nèi)容;

      (二)、賞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寫,體會語言之美;

      (三)、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達的感情,并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

      賞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和理解作者復雜的感情。

      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

      會賞析景物描寫,掌握一定的賞析技巧。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誦讀法。(文章屬駢文,句式整齊,便于誦讀。通過學生的反復朗讀,不斷培養(yǎng)他們對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討論法。(對比較難理解的問題,如作者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點可通過師生討論尋找解決的途徑)

      對于文言文教學,必須以誦讀為突破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所以,本課的教學,我主要采用誦讀和討論這兩種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計劃分三課時

      布置課前預習:借助課文注釋,疏通課文,了解大意。

      在完成了以上的準備工作后,我對本課的教學過程作以下設計:

      (一)新課導入

      在我們祖國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積淀了五千多年的.文化遺產(chǎn),宮殿園林,樓閣廟宇,比比皆是。在這眾多的人文景觀中,“江南三大名樓”因其精美的建筑流傳千古,更因為名人的游歷題詩而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名揚天下。大家知道是哪三樓嗎?

      生答: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

      古代文人墨客對這三大名樓都有題詩。大家都知道哪些?

      生答: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王勃的《滕王閣序》。

      同時設計一組圖片讓學生欣賞。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對本文的學習興趣。

      (二)相關內(nèi)容介紹

      1、解題:介紹序,序是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才華早露,六歲即善寫文章,十四歲便科舉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聲,邀請他作王府侍讀,兩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雞》的游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殺官奴而犯罪,父親也受連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親,途徑南昌,正趕上當?shù)囟级介惸吃陔蹩蜕蠚g宴群僚和賓客。王勃在宴會上賦詩并寫了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兩個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了解與本文相關的文學常識及作者背景,促進學生對課

      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三)誦讀品析,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1、聽flash朗讀,明確斷句和讀音,把握句子的節(jié)奏,體會駢文在句式和音韻上的特點。

      2、初步感知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遇到問題,小組內(nèi)協(xié)作解決,老師在旁指導明確。)

      3、在下列提示下將文章劃分層次,明晰文章思路。

      【提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標題往往是文章展開的依據(jù)。本文全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大家速讀課文,看文章各段是怎樣扣住題目層層展開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寫作思路,從而盡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四)理清文章思路

      先由學生齊讀課文,并讓學生思考問題:本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懗傻模浚ńo學生5分鐘的時間思考。)

      通過學生回答,師生共同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本文先寫洪州之美。接著介紹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滕王閣周圍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富庶祥和的生活場景。并由此寫到宴會的盛況,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慨,即仕途坎坷卻依然積極樂觀的情懷,最后述說身世,謝主引賓。

      本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jié)滕王閣的萬千氣象以及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扣“餞”,寫宴會的盛況,抒發(fā)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設計說明:本文詞語豐富而生疏,典故繁多,學生理解確實有難度,但教材注解十分詳細,教師不宜講讀,因此讓學生在課前借助注釋通讀全文十分必要。同時,將此問題放到課堂上,提供了學生間合作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方便了教師對解答過程的必要監(jiān)控與及時指導,增強了學習效果。

      (五)賞析重點段落(2、3段)

      1、學生分四人一組討論:作者按照怎樣的思路寫滕王閣的壯麗及其周圍的風光。

      2、學生先朗讀這兩段,劃出描寫滕王閣的宏偉構筑及周圍美麗秋景的句子。然后討論本部分是怎樣將敘事、寫景與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3、學生仔細品味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所選景象的特點及所描寫的意境的特色,展開想象,將該句擴寫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注意語言要有文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法和討論法,賞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寫,體會語言之美。

      (六)探究重點段落(4、5段)

      1、找出文中表現(xiàn)王勃情感變化的句子。

      2、這是設在勝地的一次盛會,這是有勝景助興的一次盛宴,此情此景之下,作者卻興盡悲來,他悲什么?

      3、興和悲哪種情感才是王勃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

      4、有人說:這篇文章表達了王勃強顏歡笑的無奈,你認為呢?除了悲情之外文章還流露了什么情感?請從文中找依據(jù)。

      5、這篇序文如果沒有四、五兩段,會不會流傳千古?

      以上問題通過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解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法和討論法,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達的感情,并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七)寫作特點分析

      分析下列四句,分析駢文的寫作特點。

      ①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②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③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句式錯落,音韻和諧

      2、駢儷藻飾,文辭華美

      3、多用典故,簡練含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具體句子,把握駢文的寫作特點。

      (八)、總結全文,感受不同層面的審美

      《滕王閣序》是一篇優(yōu)美的駢文,作者用富麗華美的辭藻,記述盛宴,描寫滕王閣壯麗的山川美景,借以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沉淪的思想情感。

      1.物質(zhì)層面(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情懷)

      2.文字層面(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語言的內(nèi)容和情勢美)

      3.哲理層面(讓同學們對王勃作出評價,與同學們一路探究人生未來)?設計意圖:通過對全文的總結,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審美層次,從而實現(xiàn)新課標對學生的更高要求。

      (九)、拓展延伸

      人生難免失意,中國歷史上許多文人都遭遇過失意,他們作出了怎樣的選擇?你如何評價?如何選擇?

      設計意圖:利用文章本身蘊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學生,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達到教文育人的目的。這是個開放性的題目,能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是對學生遷移、整合和探究能力的拓展延伸。

      六、說板書設計

      滕王閣序

      王勃

      (1):扣“洪府”——贊地之靈秀,述賓主之美

      (2-3):扣“秋日登閣”——繪山川美景,敘人煙富庶

      (4-5):扣“餞”——寫宴會盛況,抒人生感慨

      (6-7):扣“別”——感知己難遇,嘆盛宴難再

      設計說明:緊扣題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潔直觀,便于學生快速把握文章結構,了解文章內(nèi)容。

    【《滕王閣序》說課稿】相關文章:

    滕王閣序的說課稿06-28

    滕王閣序說課稿07-18

    《滕王閣序》說課稿07-20

    滕王閣序說課稿05-28

    《滕王閣序》說課稿06-23

    《滕王閣序》說課稿件05-20

    滕王閣序的詩意/滕王閣序的意思05-23

    滕王閣序05-14

    王勃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12-09

    《滕王閣序》的說課稿(精選4篇)08-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