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鑲妙嵌說課稿

    時間:2025-07-18 17:01:42 藹媚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巧鑲妙嵌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巧鑲妙嵌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巧鑲妙嵌說課稿范文

      巧鑲妙嵌說課稿 1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第7冊第8課《巧鑲妙嵌》一課,下面我主要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闡述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領域是設計應用領域,主要讓學生初步了解鑲嵌藝術的發展史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鑲嵌藝術的獨特的美,認識到鑲嵌藝術材料的豐富性和手段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鑲嵌工藝的含義和鑲嵌藝術的歷史,感受鑲嵌藝術的材料美,肌力美,形式美。

      能力目標:學會利用多種材料在平面物體和立體胚上進行鑲嵌,利用材料的形,色組成圖案或畫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的表現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創作作品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生用材料的形、色進行巧妙的鑲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橡皮泥或泥土,各種小石子、黃豆、貝殼等材料。

      二、教學與學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本活動結合教學對象、和教材本身的特點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視覺圖像法以及討論法:通過視覺圖像對鑲嵌作品做最直觀的展示,并通過圍繞鑲嵌作品的制作展開的師生、生生間討論。引導學生積極的互動,體會作品的制作工序,發展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學法:學生主要通過自主學習的方法,通過多次欣賞,觀察,發現鑲嵌作品的制作要點,掌握作品的制作的方法,發揮想象力進行創意制作。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拿出各種材料:彩色塑料片、紙片、小石子、黃豆、貝殼、紐扣等。讓學生發揮聯想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東西都有什么別的用處?教師參與到學生論中并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小東西還可以組合成漂亮的圖案。由此導入新課的教學。

      二、欣賞學習

      1、首先是欣賞討論

      教師播放課件展示各種鑲嵌作品。

      其中有陶片鑲嵌壁畫“文明的飛躍”、公園中常見石子路、以及房間中瓷磚鑲嵌圖樣等一系列的鑲嵌作品。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討論發現這些作品都是運用鑲嵌這一制作方式完成的。

      2、接下來教師幫助學生了解鑲嵌藝術

      教師向學生介紹鑲嵌是一種工藝,指把東西卡在空隙里或嵌進凹陷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這種技術制作精美的工藝品,還將大理石、彩色玻璃等材料鑲嵌在建筑物的墻壁和窗戶等地方,進行裝飾和美化。在對學生對鑲嵌藝術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開始進行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鑲嵌藝術?

      (公園里的石子路)

      3、欣賞學生作品

      在欣賞了解了這些制作過程相對復雜的鑲嵌作品后,教師向學生展出一批學生作品,讓學生了解通過我們的小手同樣制作出精美鑲嵌作品,拉進學生同鑲嵌藝術距離,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興趣。

      進行小組觀察探究:這些作品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都運用到了哪些材料?

      玉米:選用黃豆整齊地鑲嵌在橡皮泥上。

      瓶子:用玻璃彈子鑲嵌在橡皮泥捏的瓶子上

      4、學生創作環節

      學生根據以上作品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創意,運用所帶的工具和材料,結合自身的想法,發揮想象力,創造制作自己的作品。

      5、作業展示評價

      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學生自評、互評。選出“最具創意的作品”。

      三、教學小結

      用我們身邊可取的材料,我們可以作出很多巧妙、美觀的作品來。同學們多動動手、多動動腦制作更多的作品美化我們的生活吧!

      巧鑲妙嵌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課程聚焦于歷史研究方法在課堂中的應用,源于《史學方法論》的深刻啟發。教材內容豐富,涵蓋了從史料辨析到視角多元、再到歷史與現實關聯等多個維度。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夠系統掌握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歷史的復雜性與多面性,培養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準確區分不同類型史料,如原生證據與衍生證據;掌握多種歷史研究視角,包括官方、民間、小人物等視角;學會運用歷史研究方法分析具體歷史事件,解決相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自主探究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歷史研究方法的運用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尊重歷史、敬畏歷史的態度,引導學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關注現實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史料辨析的方法,理解歷史研究視角的多樣性;學會運用歷史研究方法解讀歷史事件,并與現實建立聯系。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在復雜的史料中去偽存真,如何幫助學生突破單一視角局限,從多維度全面認識歷史;如何讓學生深刻領會歷史對現實的指導意義,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系統講解歷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論框架,如史料分類、視角類型等,為學生搭建知識體系。

      案例分析法:引入大量生動的.歷史研究案例,如研究宋代物價時官方記載與民間筆記的對比、甲午戰爭不同史料的解讀等,讓學生直觀感受歷史研究方法的運用過程。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圍繞特定歷史事件,分組從不同視角進行分析討論,如研究家鄉老教堂時,從縣志記載、老街坊回憶等不同角度探討,促進學生思維碰撞,深化對歷史多面性的理解。

      實踐探究法: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自主收集、分析史料,嘗試運用所學方法解決歷史問題,如研究當地城市拆遷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五、教學過程

      導入(5 分鐘):展示一份有爭議的歷史文獻,提出問題:如何判斷這份文獻的真實性與價值?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本節課主題 —— 歷史研究方法。

      知識講解(15 分鐘):詳細講解史料的分類,如原生證據和衍生證據的特點、區別;介紹歷史研究視角圖譜,包括官方視角、民間視角、小人物視角等。結合《史學方法論》中的案例,如研究家鄉水災史時不同史料的作用,加深學生理解。

      案例分析(20 分鐘):以甲午戰爭為例,展示朝廷奏折、日本軍方檔案、威海衛漁民口述等不同史料,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分析戰爭原因、過程和影響。組織學生討論,總結不同視角的優勢與局限,體會歷史的多聲部合唱。

      實踐探究(15 分鐘):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歷史話題,如當地某古建筑的歷史變遷,自主收集原生證據和衍生證據,運用所學方法進行研究分析,并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課堂總結(5 分鐘):回顧本節課重點內容,強調歷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這些方法,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從歷史中汲取智慧。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歷史研究方法,并嘗試運用到實際分析中。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在史料辨析和視角轉換上仍存在困難,后續教學需加強針對性練習。同時,在實踐探究環節,部分學生收集史料的渠道有限,可引導學生拓展資料來源,如利用網絡數據庫、實地調研等方式,提高實踐效果。

    【巧鑲妙嵌說課稿】相關文章:

    《魚兒妙錦囊》說課稿08-15

    《巧思妙貼》說課稿范文10-28

    巧拼搭的說課稿范文05-18

    《七巧板》說課稿06-15

    《有趣七巧板》說課稿06-23

    有趣的七巧板說課稿06-30

    鑲不住,神往悠悠作文08-17

    七巧板說課稿(通用10篇)07-02

    七巧板小學數學說課稿06-25

    大巧無巧散文08-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不卡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午夜性爱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