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手抄報素材簡單又漂亮

    時間:2025-06-16 17:46:46 小英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夏至節氣手抄報素材簡單又漂亮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手抄報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夏至節氣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節氣手抄報素材簡單又漂亮

      夏至節氣由來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夏至節氣農事

      夏至后進入伏天,北方氣溫高,光照足,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害蟲迅速滋長漫延,需加強田間管理,農諺說:“夏至棉田草,勝如毒蛇咬”、“夏至進入伏天里,耕地賽過水澆園”、“進入夏至六月天,黃金季節要搶先”。

      夏至的物候特點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鹿角解: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蜩始鳴:雄性的蟬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氣候氣溫

      對流天氣: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暴雨天氣: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里交匯,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高溫天氣: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夏至過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的習俗儀式

      祭神

      前言有說到,古代夏至節的'隆重程度不亞于端午節。而這個習俗從周代就開始有了,朝廷除了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祈祝國泰民安。而各地農民則忙著祭祀神靈,以祈求風調雨順。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澇災。宋朝時期,從夏至這天開始,朝中百官還要放假三天。時至今日,許多地區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習俗。

      煮湯給牛喝

      夏至日之后天氣炎熱,我們要改善自己的飲食,而在山東省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民謠說:“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意思是說夏至日煮麥仁湯給牛喝,這樣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

      互贈折扇脂粉

      在古代的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成為制度。而在古代的大遼國,夏至日有婦女互相贈送折扇、粉脂囊,除去身上的汗漬味的風俗。《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夏至吃什么

      吃餛飩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餅

      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面等。《吳江縣志》中記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人們不僅吃“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搟面做薄餅,烤熟,夾著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贈親友,俗稱“夏至餅”

      夏至面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這大概是因為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詩句

      1、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宋·楊萬里《夏至后初暑登連天觀》

      2、西山已暗隔金鉦,猶照東山一抹明。——楊萬里《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其一》

      3、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宋·魏了翁《夏至日祀閼伯于開元宮前三日省中齋宿三首·其一》

      4、拂拭書窗入長夏,試評沉李與浮瓜。——清·鄭孝胥《夏至》

      5、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宋·范成大《夏至二首·其一》

      6、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左河水《夏至》

      7、夜半驚嵐偃旗旌,朝聞遠鴉方初醒。——長卿《夏至》

      8、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升平。——宋·洪咨夔《夏至過東市二絕·其一》

      9、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宋·陳與義《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其二》

      10、堂開垂柳下,默默坐移時。歲序一陰長,愁心兩鬢知。——明·張正蒙《夏至對雨柬程孺文》

      11、新節還復至,故交盡相捐。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中唐·令狐楚《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12、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唐·元稹《詠廿四氣詩·夏至五月中》

      13、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夏至避暑北池》韋應物

      14、火輪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左河水

      15、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夏至日作》權德輿

      16、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和昌英叔夏至喜雨》楊萬里

      17、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白居易

      18、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夏至后得雨》蘇轍

      19、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夏至過東市二絕》洪咨夔

      20、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陳與義

      21、桃暗柳明終夏至,菊凋梅褪又春回。——關漢卿《雜劇·劉夫人慶賞五侯宴》

      22、夏至禾見秒,晷景中天映。——全祖望《明洪武欽定五權歌為嶰谷兄弟作》

      23、夏至熟黃瓜,秋來釀白酒。——樊阜《田間雜詠(六首)》

      24、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白居易《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25、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白居易《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26、冬至煉朱砂,夏至煉水銀。——白玉蟾《贈潘高士二首·其一》

      27、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方回《過嘉興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揚州遇雪留》

      28、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巳半亦堪哀。——劉基《夏日雜興七首·其六》

      29、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葉適《禱雨題張王廟》

      30、銀夏至今勞使者,玉門終古老將軍。——鄭琰《贈龐西達將軍》

      31、前朝夏至還上廟,著衫奠酒乞杯珓。——章甫《田家苦》

      3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3、別后歌斷云間,嬌姿黯無語。——高觀國《祝英臺近·荷花》

      34、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35、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36、風蒲獵獵小池塘。——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37、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

      38、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39、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嘆》

      40、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夏日南亭懷辛大》

      41、荷芰風輕簾幕香,繡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閑掩舊瀟湘。——顧敻《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42、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43、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望湖樓醉書》

      44、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白樸《得勝樂·夏》

      45、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白樸《得勝樂·夏》

      46、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李白《夏日山中》

      47、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喜晴》

      48、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49、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翁卷《鄉村四月》

      50、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

    【夏至節氣手抄報素材簡單又漂亮】相關文章:

    簡單又漂亮的手抄報素材12-18

    雷鋒手抄報素材簡單又漂亮03-25

    雷鋒手抄報素材簡單漂亮02-29

    霜降手抄報簡單又漂亮素材10-24

    夏至手抄報簡單又漂亮(精選8張)06-19

    夏至簡單漂亮手抄報(精選8張)06-19

    夏至手抄報簡單又漂亮(精選21張)06-16

    夏至手抄報素材08-25

    簡單又漂亮抗疫情手抄報素材10-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亚洲业余性爱视频偷窥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