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試題:原子同步練習

    時間:2021-06-10 15:56:12 試題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試題:原子同步練習

      解剖原子

    初二物理試題:原子同步練習

      自主學習 領悟基礎知識

      1.1909年,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和繞核高速運動的________組成的,其中,前者帶______電,后者帶______電。

      2.原子核由帶正電的__________和不帶電的___________組成。

      3.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陰極射線是由速度很高的帶負電的粒子組成的,這種粒子就是_________,它的發現表明原子是可分的。

      4.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組成的。

      5.建立物理模型是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實基礎上,經過 、 等論證提出的。它是否正確,需經 的檢驗。

      6.請你簡單描述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課堂鞏固 掌握基本技能

      【原子與電子】

      7.有的分子,如鐵分子,由單個原子組成 ,叫做__________。(選填單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

      8.19世紀70年代,人們對氣體放電現象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陰極能發出一種射線,當時叫做_________射線。后來弄清楚這種射線是一種________的.粒子組成的( 選填帶正電,不帶電或帶負電),它們來自于原子的內部,稱為________。

      【原子的結構】

      9.下列粒子不帶電的是 ( )

      A.質子 B.中子 C.電子 D.原子核

      10.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 )

      A.質子和中子 B.中子和電子 C.電子和夸克 D.質子和電子

      11.關于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的核式模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

      C.原子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D.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外

      12.通常情況下,原子呈中性,這是因為( )

      A.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帶電

      B.原子核帶負電

      C.中子不帶電

      D.原子核內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與核外所有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相等。

      13.如圖5-2-1所示是鋰原子的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鋰原子內有__________個質子,__________個中子,__________個電子

      圖5-2-1

      【微觀世界的尺度】

      14.下列物體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夸克、原子核、質子、原子 B.質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

      15.原子很小,它的空間尺度約為 ( )

      A.幾微米(10-6m) B.幾毫米(10-3m) C.億分之幾米(10-8m) D.百億分之幾米(10-10m)

      課后拓展 演練基本題型

      16.陰極射線的發現說明( )

      A.原子核有內部結構 B.原子有內部結構

      C.電子有內部結構 D.質子有內部結構

      17.下面對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組成 B.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

      C.質子和中子不可再分 D.盧瑟福首次用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18.(2006 蘇州)自從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人們開始研究原子內部結構.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原子結構的模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由盧瑟福提出的、最為大家接受的原于結構模型與下列哪個圖最相似 ( )

      19.(閱讀理解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物理學不同研究對象的尺度

      研究對象 尺度

      宏觀物理學 10-1010-9m

      微觀物理學(如分子、原子) 10-15m以下

      高能或粒子物理學 10-610-5m

      生物物理學(如細胞) 10-610-5m

      地球物理學(如山川大地、大氣海洋) 103107m

      根據所提供的材料選取:

      (1)能夠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夠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積累延伸 提升綜合能力

      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提出

      1909年,盧瑟福交給他的學生,青年物理學家馬斯登一項簡單的任務,要他數一數通過各種物質薄片(金、銅、鋁等)的粒子,這些薄片是放在放射源和熒光屏之間的,盧瑟福是想看一看馬斯登能不能看到什么奇異現象。

      當時大家都接受湯姆生的原子模型,按照這種模型,粒子應該很容易地穿過原子球,不應該發生散射現象。但是馬斯登注意到,雖然絕大多數粒子穿過了薄片,但是仍然可以看到散射現象有一些粒子好像是跳回來了(偏轉角在90以上的粒子約占總數的 )。馬斯登把實驗結果告訴了盧瑟福,盧瑟福感到很吃驚,實驗重復了很多次,盧瑟福經過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初二物理試題:原子同步練習】相關文章:

    關于初二物理試題練習06-11

    初二物理試題:重力同步訓練試題06-12

    初二物理試題練習聲的現象06-11

    《氫原子光譜》同步練習題附答案06-24

    關于初二物理試題練習之電流06-11

    初二物理試題:光的反射練習題04-20

    《背影》同步練習11-09

    《背影》的同步練習11-09

    《水調歌頭》的同步練習11-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天综合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亚洲Aⅴ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设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乱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