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詩歌景物形象鑒賞

    時間:2021-06-14 14:25:29 詩歌 我要投稿

    語文詩歌景物形象鑒賞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語文詩歌景物形象鑒賞

      魯山山行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2)本詩收束蘊藉有味,為詩家青睞,請加以點評。(4分)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闕題唐劉昚虛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1)這首詩通過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意境,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

      (2)分析這首詩在寫景上的特點。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1)這首詩的意境有什么特點?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詩的前兩聯(lián)寫景選取了哪兩個角度?請結合具體內容說說其好處。

      4、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清江引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曲的最后三句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何用意?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①隔山川。乍見翻②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注】①幾度:這里指幾年。②翻:反而。

      第三聯(lián)用了“孤燈”“寒雨”“濕竹”“暗煙”幾個意象,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詠柳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詩中的“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來寫柳?

      (2)一般來說,“唐詩重情,宋詩重理”,請從狀物和哲理的角度分析本詩。

      7、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

     。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

      (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5分)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山泉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1)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钡拿钐。

     。2)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錢塘①逢康元龍②[明]謝肇淛

      黃梅細雨暗江關,我入西吳君欲還。馬上相逢須盡醉,明朝知隔幾重山。

      注:①錢塘:與詩中的“江關”都指錢塘江邊的杭州城。②康元龍:詩人的同鄉(xiāng)詩友,“嘗游歷邊塞,無所遇”而歸故鄉(xiāng)。

      (1)第一、二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作者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請簡要回答。

      (2)結合全詩,具體分析詩人在“馬上相逢須盡醉”一句中表現(xiàn)出來的復雜情感。

      10、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碧玉簫關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有白衣勸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

      (1)這首小調的前四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11分)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唐)貫休

     、佗谒闾梁谄焉x鴦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鸂鶒(xīchì):一種像鴛鴦的水鳥。②柘(zhè):一種樹。

      (1)詩歌的前三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2)詩歌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出現(xiàn)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

     、俪棺允䴕w苕十首(其七)姜夔

     、冖垠覞擅CQ阌拔ⅲ穹逯丿B護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注]①姜夔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處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寫下了十首七絕。此為第七首,描寫詩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澤:指太湖。③長橋:指垂虹橋,北宋時建,在今江蘇是江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這一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5分)

      (2)有人說“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請作簡要說明。(6分)

      1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孤桐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佗跉q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jù)《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1)詩歌前六句表達了桐樹怎樣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本詩的表現(xiàn)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注】本詩寫于天寶十二載(753)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貴池)時。

      本詩著重描寫了清溪怎樣的特點?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15、閱讀下面這首清詞,然后回答問題。

      鵲踏枝過人家廢園作龔自珍

      ①②漠漠春蕪春不住。藤刺牽衣,礙卻行人路。偏是無情偏解舞,蒙蒙撲面皆飛絮。

     、劾C院深沉誰是主?一朵孤花,墻角明如許。莫怨無人來折取,花開不合陽春暮。

      【注】①漠漠春蕪: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化用宋朝晏殊的《踏莎行》“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的詞意。③此二句化用《金縷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詩意。

      這首詞中“孤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請作簡要賞析。

      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葡萄韓愈

      ①②③④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

      【注】①支離:指葡萄藤不規(guī)則的攀繞狀態(tài)。②倒復扶:將垂下來的藤條重新扶上架子。③馬乳:馬的奶頭,這里比喻成熟的葡萄。④龍須: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這首詩塑造的葡萄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詩歌鑒賞專題之景物、事物形象練習

      【參考答案】

      1、(1)這首詩描寫了作者早行魯山所見到的千山競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抒寫了詩人對山野風光的喜愛欣賞之情,寫出了作者從容、閑適的心境。

      (2)尾聯(lián)以設問收束。以“一聲雞”表明白云生處有人家;回應作者“山行”見聞。含蓄蘊藉,令人回味無窮。

      2、(1)在陰云低垂,野草青青的背景下,岸邊不時有一樹盛開的鮮花,明麗的色彩打破了沉悶的氣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

      (2)孤舟古廟,冷寂凄迷;風雨滿川,江潮洶涌,畫面動靜對比鮮明。詩人靜中觀動,看風雨吹,潮水起伏,表現(xiàn)出詩人從容、超然物外的心境。(或“表現(xiàn)出詩人孤寂、失意的不平靜心境”。)

      3、(1)詩人通過白云春光,落花流水,髙柳清輝這些意象,營造了清麗幽美、高雅閑適的意境,抒發(fā)了對山居生活的向往。

     。2)詩人在景物描寫上主要運用由遠及近的寫法。白云遮斷山道是遠景,春光搖曳的青溪是近景,落英隨水而至,馥郁的花香具由遠而近,柴扉敞、書堂高柳深蔭則非近處難見如此明晰。詩人在移步而變化的美景中寄寓心中的喜悅。

      4、解析曲的最后三句描寫了大雁、紅葉、黃花、芭蕉、秋雨等景物,都是秋天典型的意象。詩中所描寫的景物渲染出一種深濃的秋意。作者因收到萬里之外的家信,正做著回家的夢,但大雁的啼鳴、芭蕉葉上的雨聲驚醒了美夢,于是倍感思家的愁情和歸家無期的惆悵。

      答案詩中選取啼雁、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種濃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xiāng)的愁情。

      5、答案孤燈、寒雨、浮煙、濕竹,生動恰切地營造出凄迷冷清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因傷別而悲涼慘淡的心情。

      6、答案(1)詩中的“柳”是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形象。第二句在動態(tài)上描寫,第三句在心態(tài)上描寫——柳想用飛絮蒙住天地日月,把整個世界都變成它的。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以柳來隱喻某一類人。

      (2)狀物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早春時節(jié),雜亂的柳枝上剛吐新芽,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枝條張狂,柳絮狂飄亂舞,鋪天蓋地。哲理上:在狀物擬人的基礎上,第四句冷靜地指出天地間的大勢,轉換之間,借物喻理。“不知”一詞表面是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實際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7、(1)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采用細節(jié)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

     。2)托物言志,寫自己徒負才華,只能追隨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為人賞識,施展才能。

      8、(1)這兩句從聲與色的角度描寫了山泉的情態(tài)。山泉平緩流淌時,清澈見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

    【語文詩歌景物形象鑒賞】相關文章:

    關于景物形象的詩歌鑒賞教學教案03-19

    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答題技巧11-18

    語文古代詩歌的形象鑒賞03-17

    鑒賞詩歌的形象--人物與景物題型及答題步驟12-05

    詩歌的形象鑒賞12-20

    詩歌鑒賞——形象11-05

    詩歌鑒賞形象的教案03-29

    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03-18

    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11-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 色香欲亚洲天天综合网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 | 亚洲国产专区校园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