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詩歌鑒賞

    時間:2021-06-12 09:06:48 詩歌 我要投稿

    端午節的詩歌鑒賞

      端午就要來到了,在這個特殊意義的節日里,讓我們從端午古詩中進一步積累這個節日的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從端午古詩中,我們還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景物特色,和人們生活習俗。以下是端午節的詩歌鑒賞,歡迎閱讀。

    端午節的詩歌鑒賞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代·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鑒賞:從唐玄宗此詩中可見當時的端午傳統,過節有五天,而且在節日期間要聽“五音”、系五色絲續命索、采花佩戴、食粽子等,反映了在唐代時端午習俗已趨于成熟,是人們普遍遵行的重大節日。

      《五絲》

      唐代·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鑒賞:這里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度。

      《同州端午》

      唐代·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鑒賞:此詩表達了作者長期背井離鄉,而今返鄉時歸心似箭的心情。此詩仿的是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屈原塔》

      宋代·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鑒賞:寫此詩的時候,蘇軾還是23歲的青年才俊,風發意氣,他并不知道未來會遭遇怎樣的挫折,但是在此詩中蘇軾表達了對屈原不茍求富貴的景仰,宣示了未來人生道路的堅持和志向。

      蘇軾后來因為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4次被貶,可他不妥協茍合,保持著淡定從容和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漁家傲代·五月榴花妖艷烘》

      宋代·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鑒賞:此詞寫的是一位閨中女子的端午節生活,抒發了與情人離別后獨自一人的情思。以景襯情,用端午節濃郁的節日氛圍來反襯閨中女子在節日里的`孤獨之情。

      《南鄉子代·端午》

      宋代·李之儀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鑒賞:整首詞即景生情,旅居在外的詩人在端午節時回憶起往昔的熱鬧時光,眼下身邊卻沒有友人的陪伴,心中不免生出寂寥、落寞之閑情。

      《和端午》

      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鑒賞:整首詩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詩從端午競渡寫起,看似簡單,實則意蘊深遠,因為龍舟競渡是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鑒賞:文天祥在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軍時被扣,在鎮江逃脫后,又被謠言所誣陷。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此《端午即事》。

      但是即便在這種境況下,他內心深處仍然滿懷著“丹心照夙昔”的壯志。此詩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樣為國難奔波而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小重山代·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鑒賞:此詞蘊含了濃重的民族風味,描寫的是荊楚之地的端午風俗。全詞從“碧艾香蒲”入筆,“處處忙”道出了端午時節的忙碌。“兒共女,慶端陽”描摹出一幅家人團圓共度佳節的溫馨畫面,刻畫出了中華民族在節日之中共享天倫的樂趣。

    【端午節的詩歌鑒賞】相關文章:

    鑒賞詠史-詩歌鑒賞04-05

    精選詩歌鑒賞06-13

    詩歌鑒賞06-15

    詩歌的鑒賞02-26

    經典詩歌鑒賞12-12

    詩歌人生 詩歌鑒賞06-13

    詩歌鑒賞:曾經的詩歌06-13

    詩歌鑒賞中的鑒賞技巧08-18

    詩歌鑒賞說課稿12-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