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詩有哪些

    時間:2021-06-11 16:02:36 我要投稿

    咬文嚼詩有哪些

      畫論有云: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此句用來說詩,可謂深得詩中三昧。造化,指大自然,例如山水畫,花鳥畫,先需仔細(xì)觀察,但畫出來卻不純粹是大自然的山水,花鳥,它帶有畫家的胸襟、見識,情懷,對人生的感悟、感受或感嘆。畫家畫出的實際上是他心中的山水,心中的花鳥,既要像山水,花鳥,又不完全像,要突出某些特征,讓品畫者覺得這其中有點意思;這意思,有的直白,有的婉曲。但一定要有點意思。

      齊白石先生說得更明白: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對所反映對象的描寫,既要像,又不完全像。相傳日軍占領(lǐng)北平期間,有日本官員上門索畫,白石先生便畫了一幅《螃蟹》,并提了幾個字:看你橫行到幾時!畫的螃蟹當(dāng)然要像螃蟹,螃蟹的特征就是橫著行走;當(dāng)然又要有飛揚跋扈,氣勢洶洶的神態(tài)!

      作詩當(dāng)然也如此。詩言志,歌詠懷,不管你寫的是什么,也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或至少要抓住其中一個特征,又要表現(xiàn)出你自己的感情、志向、對生活的感悟、感慨或感嘆。故作詩有“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之說。

      例如,宋代陸游《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終生念念不忘抗金,收復(fù)中原,可惜不受重用,反遭排擠,該詞以荒郊野外的梅花自比,末句說,致死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操守。

      再如,明代于謙《詠石灰》: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四句既寫的石灰,又寫的.他自己,托“石灰”言其“志”,即“要留清白在人間”!

      鄭板橋有一道非常著名的《詠竹》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本在破巖中。

      千磨萬煉仍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fēng)。”

      這首詩連竹子是什么樣子都沒有描寫,為何?首先,因為據(jù)說這是題畫詩;其次,寫出的是竹子的“神”而非“形”,即竹子的精神風(fēng)貌,在那么艱苦、險惡的環(huán)境中,能堅守、保持自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

      蘇東坡云: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意思是,畫好不好,不能以畫得像不像所畫的東西為標(biāo)準(zhǔn),應(yīng)該看其是否畫出了“神”,作詩也一樣。

      當(dāng)然,拙見“形神兼?zhèn)洹弊詈茫斑z貌取神”也好,總之,應(yīng)該重“神似”不要重“形似”。

      詩之“意”也可以是作者感悟出的某種道理,人們稱為有“理趣”。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朱熹《觀書有感》(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前兩句寫景也很有韻味,但無后兩句,這詩就沒有“靈魂”!

      有時,詩之“意”是一種作者感受到的“情趣”。

      請看,楊萬里《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請注意一個“惜”字,一個“愛”字,一個“才”字,一個“早”字,想象豐富,筆調(diào)浪漫,頗具生命感與動態(tài)感!優(yōu)美的意境,生動的情趣由此而生!

      不托物,不借景當(dāng)然也可以,直抒胸臆,只要情感真摯,飽滿,也可以是好詩。

      如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再如,元稹《離思(其四)》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所以,僅僅是描寫了某種景物,而沒有自己的情懷、感悟、感嘆之類的東西,哪怕分行整齊,即使講究格律,也不是詩。

      換句話說,心里得有了詩“意”,要么直接把這個“意”說出來,要么借助于某物,某景,或是某幾個物或景構(gòu)成一個或幾個畫面把這個“意”用文字表達(dá)出來,這樣的文字骨子里才是詩,它不合格律也是詩,格律只是外在的東西,沒有詩“意”的,即使格律謹(jǐn)嚴(yán)也不算詩。

      那么,怎樣才能有“意”呢?有時看到某物,某景也有所觸動,但沒有恰當(dāng)?shù)脑~句,寫不出來,怎么辦呢?

      從根本上說,首先要“養(yǎng)氣”;有了觸動,想寫,還必須“煉”!

      所以,古人云:煉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意高而文勝!

      意是詩的靈魂。詞句、音韻等等只是詩的軀殼甚至服飾。

      如何“養(yǎng)氣”?如何“煉意”,“煉字”,“煉句”?

      且聽下回分解。

    【咬文嚼詩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嚼字咬文成語解釋02-08

    含有“咬”字的詞語有哪些04-13

    有哲理的詩有哪些04-12

    唐代詩王維的詩有哪些11-15

    送別詩有哪些12-25

    是送別詩的有哪些05-08

    贈別詩有哪些05-08

    秋天有哪些詩05-08

    經(jīng)典送別詩有哪些05-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洲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