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時間:2025-01-09 18:13:05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設計方案[經典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經典4篇]

    設計方案 篇1

      配送中心是連接工廠與客戶的中間橋梁,其選址方式往往決定著物流的配送距離和配送模式,進而影響著物流系統的運作效率。因此,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應用意義。

      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方法的文獻進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對各種方法進行了比較。選址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的兩種方法。定性方法有專家打分法、Delphi法等,定量方法有重心法、P中值法、數學規劃方法、多準則決策方法、解決NP hard問題(多項式復雜程度的非確定性問題)的各種啟發式算法、仿真法以及這幾種方法相結合的方法等。由于定性研究方法及重心法、P中值法相對比較成熟,因此,本文將主要分析定量方法中的數學規劃、多準則決策、解決NP hard問題的各種啟發式算法、仿真在配送中心選址中應用的研究狀況。

      數學規劃方法

      數學規劃算法包括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混合整數規劃和動態規劃、網絡規劃算法等。在近年來的研究中,規劃論中常常引入了不確定性的概念,由此進一步產生了模糊規劃、隨機規劃、模糊隨機規劃、隨機模糊規劃等等。不確定性規劃主要是在規劃中的C(價值向量)、A(資源消耗向量)、b(資源約束向量)和決策變量中引入不確定性,從而使得不確定規劃更加貼近于實際情況,得到廣泛地實際應用。

      國內外學者對于數學規劃方法應用于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姜大元(20xx)應用Baumol-wolf模型,對多物流節點的選址問題進行研究,并通過舉例對模型的應用進行了說明,該模型屬于整數規劃和非參數規劃結合的模型。各種規劃的方法在具體的現實使用中,常常出現NP hard問題。因此,目前的進一步研究趨勢是各種規劃方法和啟發式算法的結合,對配送中心的選址進行一個綜合的規劃與計算。

      多準則決策方法

      在物流系統的研究中,人們常常會遇到大量多準則決策問題,如配送中心的選址、運輸方式及路線選擇、供應商選擇等等。這些問題的典型特征是涉及到多個選擇方案(對象),每個方案都有若干個不同的準則,要通過多個準則對于方案(對象)做出綜合性的選擇。對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人們常常以運輸成本及配送中心建設、運作成本的總成本最小化,滿足顧客需求,以及滿足社會、環境要求等為準則進行決策。多準則決策的方法包括多指標決策方法與多屬性決策方法兩種,比較常用的有層次分析法(AHP)、模糊綜合評判、數據包絡分析(DEA),TOPSIS、優序法等等。

      多準則決策提供了一套良好的決策方法體系,對于配送中心的選址不管在實務界還是理論方面的研究均有廣泛的應用與研究。關志民等(20xx)提出了基于模糊多指標評價方法的配送中心選址優化決策。從供應鏈管理的實際需要分析了影響配送中心選址的主要因素,并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由此給出了一種使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有機結合的模糊多指標評價方法。Chen-Tung Chen(20xx)運用了基于三角模糊數的模糊多準則決策對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進行了研究。文章以投資成本、擴展的可能性、獲取原材料的便利性、人力資源、顧客市場的接近性為決策準則,并對各個準則采用語義模糊判定的方式進行了權重上的集結。

      有關多準則決策方法,特別是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的`方法,在配送中心的選址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這兩種方法都是基于線性的決策思想,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環境下,線性的決策思想逐漸地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非線性的決策方法是今后進一步的研究的重點和趨勢。

      啟發式算法

      啟發式算法是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和策略,是建立在經驗和判斷的基礎上,體現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和創造力。啟發式算法常常能夠比較有效地處理NP hard問題,因此,啟發式算法經常與其它優化算法結合在一起使用,使兩者的優點進一步得到發揮。目前,比較常用的啟發式算法包括: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算法;模擬退火算法。

      (一)遺傳算法

      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是在 20 世紀 60 年代提出來的,是受遺傳學中自然選擇和遺傳機制啟發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搜索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使用模擬生物和人類進化的方法求解復雜的優化問題,因而也稱為模擬進化優化算法。遺傳算法主要有三個算子:選擇;交叉;變異。通過這三個算子,問題得到了逐步的優化,最終達到滿意的優化解。

      對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研究,國內外有不少學者將遺傳算法同一般的規劃方法結合起來對其進行了研究。蔣忠中等(20xx)在考慮各種成本(包括運輸成本等)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應用背景,建立的數學規劃模型(混合整數規劃或是一般的線性規劃)。由于該模型是一個組合優化問題,具有NP hard問題,因此,結合了遺傳算法對模型進行求解。通過選擇恰當的編碼方法和遺傳算子,求得了模型的最優解。

      遺傳算法作為一種隨機搜索的、啟發式的算法,具有較強的全局搜索能力,但是,往往比較容易陷入局部最優情況。因此,在研究和應用中,為避免這一缺點,遺傳算法常常和其它算法結合應用,使得這一算法更具有應用價值。

      (二)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是由大量處理單元(神經元)廣泛互連而成的網絡,是對人腦的抽象、簡化和模擬,反應人腦的基本特征。可以通過對樣本訓練數據的學習,形成一定的網絡參數結構,從而可以對復雜的系統進行有效的模型識別。經過大量樣本學習和訓練的神經網絡在分類和評價中,往往要比一般的分類評價方法有效。

      對于神經網絡如何應用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國內外不少學者進行了各種有益的嘗試。韓慶蘭等(20xx)用BP網絡對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進行了嘗試性地研究,顯示出神經網絡對于解決配送中心選址問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這一研究的不足是神經網絡的訓練需要大量的數據,在對數據的獲取有一定的困難的情況下,用神經網絡來研究是不恰當的。在應用ANN時,我們應當注意網絡的學習速度、是否陷入局部最優解、數據的前期準備、網絡的結構解釋等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及可靠地應用ANN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

      (三)模擬退火算法

      模擬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SA)又稱模擬冷卻法、概率爬山法等,于1982年由Kirpatrick提出的另一種啟發式的、隨機優化算法。模擬退火算法的基本思想由一個初始的解出發,不斷重復產生迭代解,逐步判定、舍棄,最終取得滿意解的過程。模擬退火算法不但可以往好的方向發展,也可以往差的方向發展,從而使算法跳出局部最優解,達到全局最優解。

      對于模擬退火算法應用于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研究,大量的文獻結合其它方法(如多準則決策、數學規劃等)進行了研究。任春玉(20xx)提出了定量化的模擬退火遺傳算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來確定配送中心地址的方法。該方法確保總體中個體多樣性以及防止遺傳算法的提前收斂,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 物流配送中心選址評價指標權重,并與專家評分相結合進行了綜合評價。該算法對于解決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具有較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除以上三種比較常用的方法之外,啟發式算法還包括蟻群算法、禁忌搜索算法、進化算法等。各種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優缺點、參數、解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各種啟發式算法基本上帶有隨機搜索的特點,已廣泛地應用于解決NP hard問題,同時也為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智能化處理提供了可能。用解析的方法(包括線性規劃等)建立數學模型,然后運用啟發式算法進行求解是目前以及未來研究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一種較為可行和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仿真方法

      仿真是利用計算機來運行仿真模型,模擬時間系統的運行狀態及其隨時間變化的過程,并通過對仿真運行過程的觀察和統計,得到被仿真系統的仿真輸出參數和基本特征,以此來估計和推斷實際系統的真實參數和真實性能。國內外已經不少文獻將仿真的方法運用于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或是一般的設施選址的研究,研究結果相對解析方法更接近于實際的情況。

      張云鳳等(20xx)對汽車集團企業的配送中心選址運用了仿真的方法進行了研究。先確定了配送中心選址的幾種方案,應用了Flexim軟件對各方案建立了仿真模型,根據仿真結果進行了分析和方案的選擇。該方法為集團企業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提供了一種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法。薛永吉等(20xx)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對物流中心的最優站臺數問題進行研究,在一定假設和一系列限制條件下,求解最優站臺數量,并針對數學模型的復雜性和求解的種種不足,以ARENA仿真軟件為平臺,建立仿真模型確定了最優化方案。Kazuyoshi Hidaka等(97)運用仿真對大規模的倉庫選址進行了研究。該研究對倉庫的固定成本、運輸成本,和同時滿足6800名顧客進行了仿真,以求得臨近的最優解(near-optimal solution)。在求解的過程中,結合了貪婪-互換啟發式算法(Greedy-Interchange heuristics)和氣球搜索算法(Balloon Search)兩種啟發式算法進行求解。該算法能比較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優解和得到比較滿意的選址方案。但是,研究的結果容易受到運輸車輛的平均速度變化的影響。

      仿真方法相對解析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優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仿真需要進行相對比較嚴格的模型的可信性和有效性的檢驗。有些仿真系統對初始偏差比較敏感,往往使得仿真結果與實際結果有較大的偏差。同時,仿真對人和機器要求往往比較高,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分析能力,而相對復雜的仿真系統,對計算機硬件的相應要求是比較高的。關于未來的研究,各種解析方法、啟發式算法、多準則決策方法與仿真方法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各種方法的結合可以彌補各自的不足,而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從而提高選址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決策對于整個物流系統運作和客戶滿意情況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在對國內外有關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方法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對比分析了數學規劃方法、多準則決策、啟發式算法、仿真方法在配送中心選址中的應用。研究發現數學規劃方法、多屬性決策方法、啟發式算法、仿真方法各自有自己的優缺點和一定的適用范圍,各種方法的組合研究是未來研究的一種趨勢。同時,由于選址問題本身具有的動態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特性,因此,開發和研究新的模型與方法也是進一步解決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的必需途徑。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認識足球,認識人生。

      知識目標:賞析精美的語 言,感悟作者對足球的獨特體會。

      能力目 標:培養概括、聯 想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賞析精美的語言,感悟作者對足球的獨特體會。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探究、拓展

      教具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調查:有誰對足球比較感興趣?

      請學生談談觀看足球比賽的體會。

      二、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回答:

      可分為幾部分?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畫出表示作者門外觀球所引發感悟的.語句。

      合作探究:作者闡釋了足球的哪些意蘊?

      2、默讀一遍課文,試看對語言進行分析。

      A、哪些語句寫得好 ,好在什么地方?

      B、哪些詞語使用準確恰當、生動形象?談談自己的理解。

      如:第一段中“拒絕”一詞連用,起到欲揚先抑的效果,增強了與后文的對比。

      “我無意中……”兩個“無意”連用表現了作 者完全是不經意間與足球結緣的。

      “足球實在是表演藝術,卻又有別于表演藝術。”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突出了作者對于足球的理解,就是一切出其不意 。

      “于是千千萬萬……真實”,使用排比 闡釋足球的魅力,尤其強調足球的那一分 “真實”,“千載難逢”一詞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獨特的理解。

      “當意大利之夏……奔跑”這一段描寫表達了作者已經喜歡 上了足球,感悟到了足球的魅力。如“夢方醒”、“單純”、 “美妙滾動”“真切無比”蘊含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四、拓展遷移:

      要求:結合練習三的啟發,舉一兩個例子談一 談自己相同的生 活體驗。

      五、布置作業:

      1、鞏固字詞,完成“伴你學”練習。

      2 、你喜歡哪一項體育運動,結合切身體會寫感受。(基礎題)

      3、到網上了解鐵凝。 (提高題)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大小不同的圓形組合拼畫,表現螞蟻的形象。

      2、了解排水畫的方法,學習用水粉筆沿著一個方向有序地平涂。。

      3、感受油畫棒和水粉顏料不相溶所帶來的特殊繪畫效果,對此繪畫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張(上面有用白色油畫棒畫的螞蟻)。

      2、油畫棒,各色水粉顏料,水粉筆,白紙,廢舊報紙。

      3、自制魔術棒一支(在水粉筆的另一頭貼上一顆星星)。

      活動過程:

      (一)以捉迷藏游戲引題激趣。

      1、教師說:小朋友,你們玩過捉迷藏游戲嗎?(玩過)今天一群小螞蟻也要來玩這個游戲,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吧!

      2、出示范畫:請你數一數,這幅圖上一共有幾只小螞蟻?(請個別幼兒數一數。)

      3、到底有幾只呢?我們請魔術棒來幫忙(出示魔術棒)。

      4、將范畫貼在黑板上說:變變變!(迅速將顏料刷到范畫上,“變”出螞蟻)現在來看一看,一共有幾只螞蟻?(5只)

      (二)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小螞蟻。

      1、觀察小螞蟻:小螞蟻長什么樣?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

      2、師幼共同小結: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著六條腿。下面我們就來“變”小螞蟻。

      3、你們想不想也用魔術棒來變出可愛的小螞蟻呀?我們一起來學吧。

      (三)示范畫螞蟻和刷背景色。

      1、我們選一支白色的油畫棒,在紙上畫小螞蟻。

      2、交代作畫步驟: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比頭小一點??水滴形的尾巴??畫上觸角、眼睛、嘴和六條腿??再添畫景物??刷顏料(方法:橫著刷或豎著刷)

      (四)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2、鼓勵 幼兒添畫喜歡的景物,使畫面更加豐富。

      3、鼓勵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背景色刷上去,注意方法。

      4、鼓勵畫得快的小朋友說說小螞蟻的故事。

      (五)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結束語:我們回去把這個魔術教給其他小朋友玩好嗎?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概覽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3、培養學生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

      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3、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難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方法:設疑、實驗、討論、講解相結合

      教學過程:

       [引言]上節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進行分類的,化學反應還有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即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統稱為離子反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反應。

      [板書] 第二節 離子反應

      [設問]①根據初三所學知識,哪些物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呢?

      ②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檢驗這些物質是否電離?

      ③它們電離過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練習] 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 屬于電解質的是:

      HCl氣體、 Ca(OH)2 固體 、KNO3固體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剛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鋁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學生討論出答案后,師生共同小結理解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應注意的問題)

      [板書](1)電解質、非電解質應是化合物。

      (2)電解質的導電條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如:碳酸鈣雖然其水溶液幾乎不導電,但在熔融狀態下導電,因此它是電解質。

      (3)電解質導電必須是用化合物本身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不能是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物質導電。如:CO2、SO2溶于水能導電,是由于它們與水反應生成的H2CO3、H2SO3能導電,所以CO2、SO2不是電解質。

      (4)某些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們溶解度太小,測不出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是電解質。

      (5)酸、堿、鹽、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等是非電解質。

      [設問] 電解質為什么能導電?

      [板書]二、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及導電能力

       1、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

      (引到學生回憶初中所講的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能導電的原因)

      [學生分析]電解質在水溶液里發生了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當與直流電源接通后,離子發生了定向移動并在兩極發生反應,從而形成電流。

      [設問] 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實驗] P14實驗1-1

      讓學生觀察,討論五種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不相同。

      [板書]2、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

      [分析總結] 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的多少(離子的濃度大小)和離子所帶的電荷數。當溶液的體積、濃度以及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都相同的情況下,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導電能力強的溶液里單位體積內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多。

      從這些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在水中溶解時所發生的變化進行分析,得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三、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比如:強酸、強堿、大多數鹽。

      2、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之后對強、弱電解質進行進一步比較,并完成下表。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電離程度

      全部

      部分

      溶液中溶質離子

      水合離子

      分子、水合離子

      同條件下的導電性

      強

      弱

      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

      某些共價化合物

      物質類型

      大多數鹽、強酸、強堿

      弱酸、弱堿、水

      強調:(1)典型的強、弱電解質要熟記。

      (2)BaSO4、AgCl 等難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電離的,所以它們是強電解質。

      (3)強、弱電解質的根本區別是全部電離還是部分電離,而不是通過熔液的導電性強弱來確定。

      [板書] 3、電解質熔液的電離

      [設問]請寫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板書] 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強調:HCO3-、SO42-、OH-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總結] 強酸:如HCl、H2SO4、HNO3

      強 電 解 質 強堿:如KOH、NaOH、Ba(OH)2

      電 (全部電離) 大多數鹽:如:NaCl、AgNO3

      解 弱 電 解 質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質 (部分電離) 弱堿:如NH3 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業] P18習題一、1 習題四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05-01

    設計方案05-01

    設計方案05-03

    設計方案05-03

    設計方案05-04

    設計方案05-04

    設計方案05-05

    設計方案04-05

    設計方案04-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中文AV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 韩国资源一区在线 | 特级全黄久久久久久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