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時間:2023-08-10 13:04:36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設計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設計方案精選5篇

    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積累幾個重點詞語。

      3.學會一點賞析:感受文章優美的景物描寫,注重學生閱讀的個性體驗。

      4.探究一點規律:引導學生領悟寫景成功的要領。

      5.追求一點創新:創設情境,激發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習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

      課堂學習的關鍵在于合作與交流,包括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同學與文本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但合作與交流成功的前提是個人的自主學習,只有在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我們的合作和交流才有意義。請同學們展示課前自主學習的成果。

      二、展示、交流課前自主學習的成果。

      ①積累字詞: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詞語,教師強調三個詞語(鏗鏘、穹隆、頭暈目眩),讓學生結合具體語境解釋意義。

      ②主要內容與情感基調:

      學生用一句話歸納本文主要內容,明確:本文寫盛夏樹林草原一天中的景色。

      情感基調:喜愛大自然。

      (教師引導: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

      三、賞析優美的景物描寫,體驗文章情感。

      ①自由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②說說你最喜歡的景物描寫,談談你的感受。

      (教師引導:可以從語言、情感、畫面以及給你的聯想等方面去分析。)

      ③小組合作交流,并形成合作學習記錄,小組代表發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給予鼓勵)。

      ④配樂朗讀文章末段,再一次感受優美的景物描寫。

      (教師引導:通過同學們的賞析和配樂朗讀,我們確實感受到作者筆下優美的景色。屠格涅夫是位善于描寫自然景色的偉大作家,難怪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稱贊說兩三筆一句,大自然就發出芬芳的氣息。請同學們結合文章探究作者寫景成功的密訣是什么?)

      1、探究寫景成功的要領。

      ①小組合作討論,形成發言記錄。

      ②小組發言并交流(只要能結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③學生總結交流結果,教師板書。

      參考如下:

      ①善于觀察,抓住景物特征。

      ②準確生動的語言。

      ③講究寫景的手法。

      ④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引導:同學們探究出了寫景成功的密訣,那么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密訣進行創新。將黎明時候的景色進行想象,寫得更具體些,讓樹林和草原黎明時的景色也散發出芬芳的氣息。)

      2、想象與創新(以黎明時候的景色為基礎大膽想象創新,完成寫作片段)。

      ①學生獨立想象,寫作。

      ②學生展示自己的創新寫作的片斷,并交流。

    設計方案 篇2

      一、主展面的設計

      假如一個紙盒有六個面.通常需要裝潢五個面(底面不需裝潢)。一個容器有一到三個標貼.最多的達五、六個之多。它們之間也不是同等對待.隨著展銷面積的不同.為了能吸弓收費者的視線.而決定其中的主要展面設計。主要展面總是出現面對消費者的一邊.以其定位的方法?推敲商標品名、商品形象、生產廠家等排放位置.讓人一目了然。由于主要展面的面積相對較小.同時本身

      就是商品形象.裝潢的畫面要迅速把商品介紹給消費者.采用文字和特寫形象的手法直接表現出來。在同類商品中首先跳入消費者的眼里主

      要展面常常出現醒目的牌名和商標;出現幾個新鮮可口的水果.一杯誘人的飲料、一縷隨風飄動的`長發。甚至采用開天窗的方法.直接展示商品的形象.增加其宣傳作用。在包裝裝潢設計中。主要展面起著廣告的龍頭作用

      二、整體設計

      然而主要展面并不應該是孤立的.在包裝的整體上.它仍然是一個局部.一個重要的局部。包裝是立體物.人們看到的包裝是多角度的.在考慮主要展面的同時.要考慮和其它面的相互關系。考慮到整個包裝物的整體形象。通過文字、圖形和色彩之間連貫、重復、呼應和分割等手法.形成構圖的整體。

      1.一個紙盒包裝,它的正面和反面成為主要展面。但是如果側面的寬度與主展面相等,也有時采用相同設計.成為完全一樣的“主展面”.不管什么角度都得到統一的感受。

      2.以正反面為主.側面展現商品的成份、功能、重量和使用說明、保存期限、各主管部門的批號等說明性的文字。從形式要素和構成方人上.要有所聯系又有所區別.產生節奏性的變化.并體現科學和質量的保證

      3、以文字、攝影、插圖和圖案跨面排列,把幾個面聯系為一個主體.一個大的“主展面”.而每個面的畫面也是完整的。這種設計在商店的陳列時.利用不同面的組合,形成為一個大的廣告畫面,達到強烈的視覺效果,發揮POP的宣傳作用。

      4.容器的標貼一般分為身標、胸標、肩標、腹標、頸標、頂標和蓋馬標等。一件容器上貼一至三個。標貼的形狀多種多樣,身標、胸標、腹標有扁形的、橢圓形的、長方形的.有根據容器形態所決定的形狀.也有圍繞著容器貼一圈的。肩標、頸標大都是長方形、扇形、橢圓形、圓形等。標貼選用的多少、形狀和大小與容器的形狀有著很大關系。容器主要標貼一般指身標,胸標、腹標,三者按設計需要采用,因為相對言其面積最大。有的容器就用此標,與瓶蓋形成呼應。也有的容器,(主要指酒瓶),加上裝飾肩標和頸標,還有的把頂標、頸標、肩標連為一起,沒有胸標、腹標、形成主要標貼,形式多樣。

    設計方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文貴情真,真摯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父親為自己買橘子過鐵路時艱難的攀援,是遇到委屈時爸爸媽媽理解的那份心情,今天,我們來學習歸有光的一篇散文小品《項脊軒志》,看作者是如何通過記敘日常瑣事,抒發對親人的真摯情感的。

      《項脊軒志》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體會本文以日常瑣事平淡中見真情的寫作特色。

      (2)學習本文善于選取富有特征的細節來抒寫感情的技巧。

      2、能力目標:了解作者,朗讀課文基本了解作品的記事抒情,表達情懷的特點,口譯第一、二、三段,繼續積累有關文言知識。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通過細節描寫感悟作者在敘事中營造出來的抒情氣氛。

      三、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善于從日常瑣事中選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細節來抒寫感情的技巧。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筆墨清淡而情意纏綿動人的特色。

      四、學情分析:

      在學生閱讀“項脊軒志”注解的基礎上,教師補充:

      《項脊軒志》又名《項脊軒記》,是明代作家歸有光的散文代表作。 “項脊軒”是作者在昆山時的書齋名,以此為名,有兩重含義。其一:書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間,從文中“室僅方丈,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歸有光的遠祖歸道隆曾在太倉涇居住,作者自號“項脊生”。把自己書齋命名為“項脊軒”,含有懷遠追宗之意。

      五、課前預習:

      “志”:記。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感情的一種文體。我們學過的《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也屬這類文體,把文章讀熟。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注意下面幾個詞語的讀音

      滲漉lù 修葺qì 垣yuán墻 欄楯shǔn 珊shān珊 爨cuàn

      庖páo 先妣bǐ 呱gū呱 闔hé 象笏hù 扃jiōng牖yǒu

      2.志”:記。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感情的一種文體。我們學過的《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也屬這類文體。說說這篇文章記了哪些事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教學過程:

      朗讀翻譯第一二兩段,積累有關文言知識。

      1.學生默讀課文第一、二、三段。

      2.口譯第一、二、三兩段。

      3.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

      (1)結合課文,掌握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方丈:一丈見方(古今義)

    設計方案 篇4

      游戲名稱蹦蹦跳跳接力

      適合年級小班

      幼兒人數20日游戲時間20分鐘

      游戲目標1.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體會游戲帶來的樂趣

      2.理解并遵守游戲活動規則,掌握基本圖形

      3.促進幼兒手眼協調性發展蹦跳能力

      游戲材料場地布置

      創意說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發展蹦跳的聯系,發展小班幼兒的身體協調性

      游戲規則1.5人一隊,兩隊一組

      2.每次兩隊一起開始,看到圓圈單腳跳,方塊雙腳蹦,走完一程的.人跑回起點拍一下下一個人的手,然后再開始

      3.隊員依次進行,在游戲中跳錯的人須返回重來

      4.兩隊中后完成的一隊被淘汰,勝利的一隊和下一組勝出的一隊再進行該活動,直到剩下做后一隊

      游戲過程1.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將幼兒帶入活動場地

      2.師讓幼兒觀察地面上的圖形,吸引幼兒的興趣

      3.師向幼兒介紹游戲名稱《蹦蹦跳跳接力》

      4..師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

      5.師請部分幼兒示范進行游戲

      5.幼兒自主進行游戲,師巡回指導

      6.師對幼兒進行鼓勵,并對游戲進行小結

      7.師以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結束游戲,將幼兒帶回教室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賞析自主合作探究掌握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2、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課、展標定向。(2分鐘)

      1、導入:

      同學們,通過《沙漠里的奇怪現象》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夏天,沿海一帶或沙漠地區,可以看見在空中有遠處事物的'景像,這種幻景被稱為“海市”或“海市蜃樓”。如果這種現象在山上出現,那叫什么呢?人們就稱為“山市”。今天我們來學習蒲松齡的《山市》。

      2、展標:

      ①了解作者蒲松齡及作品。

      ②掌握文中文言字詞基礎知識。

      ③掌握文章內容,理清說明順序及文章結構。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為后面的活動作好準備以及讓學生了解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內容和重點。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8分鐘)

      1.介紹作者蒲松齡及作品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明確: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作品《聊齋志異》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共491篇,主要以談狐說鬼的故事,反映社會現實。構思奇妙,語言生動。

      有關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2.熟讀課文,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青冥 飛甍 高垣 睥睨 連亙 逾時 倏忽

      明確:míng méng yuán pì nì gèn yú shū

      3.結合課文注釋,解釋劃線字詞。

      (1)數年恒不一見 (2)高插青冥(3)念近中無此禪院

      (4)無何,碧瓦飛甍 (5)連亙六七里 (6)裁如星點

      明確:1.經常 2.青色的天空 3.想起想到 4.兩端翹起的房脊

      5.接連不斷 6.通才僅僅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預習讓學生掌握有關文言文學常識和生字詞的積累,掌握文言說明文的閱讀方法,說明順序。能夠初步理清和掌握文章內容。

      三、自學提示、合作探究。(10分鐘)

      1.教師出示探究問題。

      (1)齊讀課文,根據注釋,翻譯課文掌握內容。

      (2)根據本文結構及山市出現前后的交代第一自然段可分為幾個小層?概括層意。

      (3)山市的形成變幻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都出現哪些事物變化?

      (4)課文以什么為順序進行描述說明的?找出有關的詞語?這表現了山市的變化是迅速還是緩慢?

      (5)文章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3.教師巡回詢問、指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要求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來掌握文章結構,了解內容,明確問題。

      四、點撥訂正、明確認識。(14分鐘)

      1、提問回答,教師補充,共同完成譯文,明確內容

      (把握重點詞語語句)

      2、第一自然段按照總分結構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前兩句)總寫山市奇特,“邑八景之一”數年難見。

      第二層(“孫公子禹年--遂不可見”)具體描繪山市蜃景的變幻過程。

      3、山市的變幻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孫公子禹年—始悟為山市”):描述山市剛出現的情景:高塔宮殿。

      階段二(“未幾高垣睥睨—城市依稀而已”):描述山市的變化:一座城市的出現和消失。

      階段三(既而風定天清—遂不可見):描述大風過后幻景的變化:一座高樓的出現和消失。

      4、 時間順序,有關詞語:忽見,無何,未幾,既而,逾時,倏忽等表現山市變化的迅速。

      5、補敘,如同附錄,對主要內容有補充說明的作用,增加幻景的神秘感。

      教師總結

      《山市》是一篇介紹山市蜃樓的妙文。文章將變幻莫測又而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過程,描繪得惟妙惟肖,歷歷如在眼前,展示了大自然美妙絕倫的景象。本文主要特點一是以時間為序層次井然描述幻景變化過程;二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詳述)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教師對學生在上一活動中無法解決或解決不全面的問題時,給以大力的肯定和鼓勵并幫助引導學生明確認識,達成共識,從而準確把握知識點。

      五、課堂檢測、反饋效果。(10分鐘)

      1.填空:

      《山市》選自 作者 ,字留仙,世稱“ ”, 代文學家。本文描寫了變幻莫測的 ,作者行文以“忽見、 、 忽、 、 、倏忽”等表時間性的詞語來貫穿全文,使文章層次顯得很清晰。

      (《聊齋志異》 蒲松齡 聊齋先生清 山市蜃樓 無何 未幾 既而 逾時)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D)

      A、然數年恒/不一見。

      B、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D、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3、把下列這段話中省略的內容補寫在括號中。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 )樓上,( )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 )高插青冥,( )相顧驚疑,( )念近中無此禪院。

      (于 他們 孤塔 孫公子與同人 他們)

      設計意圖: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測,反饋學習效果,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

      作業布置:(1分鐘)

      1. 積累本文中的文言基礎知識(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2. 翻譯課文。

      設計意圖:重點培養學生積累和掌握文言基礎知識的習慣和能力,并理解文章內容。

      教后反思: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07-28

    [經典]設計方案08-05

    設計方案(精選)07-27

    設計方案【精選】07-29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精選)設計方案08-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久久99热精品只有 |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