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設計方案

    時間:2022-12-27 15:12:33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5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體育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5篇)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雛鷹起飛,進一步培養學生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

      2、發展學生的自我表現和群體合作意識

      教學內容

      1、基本體操練習(復習雛鷹起飛)

      2、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學習水平

      水平一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復習雛鷹起飛

      學生對操的鞏固程度

      教學過程

      一、常規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人數

      3、安排見習生(不能參與劇烈活動的學生)

      二、復習雛鷹起飛

      1、師生在口令下一起復習(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進行講解)

      2、集體聽音樂復習操(雛鷹起飛)

      三、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可分組也可集體練習,教師講清規則、要求后,也可參與其中。

      四、師生小結

      五、宣布下課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2

      教學內容:

      1、武術:組合動作

      2、游戲:通過障礙

      教學目標:

      1、能記住動作名稱和方法,熟悉動作攻防含義。

      2、了解游戲方法,明白跑進線路及通過各障礙的有關動作要求。

      3、能克服害怕心理,果斷地進行游戲。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8分鐘

      1、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

      2、布置本課內容和要求。

      3、隊列、隊形練習。

      4、活動性游戲:學生自選游戲內容;在規定范圍內自己組織;兩人或四人為一組。

      5、專門性練習:各關節繞環;韌帶練習

      二、基本部分29分鐘

      (一)武術:組合動作

      1、重點:進一步熟練動作方法,做到方向、路線清楚,手型變化正確。

      2、教法:

      (1)講明兩個動作的攻防特點,即對付左右兩處之"敵"。

      (2)提問:兩個進攻動作異同點和關系。

      (3)采用集中講解-提問-分組練習-集中講評的方法進行教學。

      (4)"未曾習武先明德",在進攻防練習時,更應注重武德教育。

      3、學法:

      (1)專心聽講,理解兩個動作的攻防特點。

      (2)思考教師提問,試著回答問題的要點。

      (3)分組復習,注意展現本組特色。推薦本組做得好的代表(小組)參加匯報表演。

      (4)認真接受武德教育。明白習武是健身的重要手段。

      (二)游戲:通過障礙

      1、重點:能合理地、有所創新地通過各種障礙。

      2、教法:

      (1)邊講解邊示范沿路進路線逐個通過障礙點。

      (2)組織學生分組慢走通過障礙,

      (3)分組進行游戲。

      (4)對學生進行愛勞動教育。

      3、學法:

      (5)認真仔細地觀察教師的每一示范動作。

      (6)在組長帶領下慢步走和慢跑通過障礙。

      (7)積極參與游戲。

      (8)熱愛勞動,能協助教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結束部分3分鐘

      1、放松

      2、學生自評、互評

      3、教師總結,要求學生課后洗手

      3、布置課后練習:立臥撐10次

      4、布置還收器材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3

      教材分析

      1、上步投擲壘球技術動作,投擲用力順序正確,動作協調。

      2、出手快速完成動作,上下肢配合用力。

      學情分析

      教師在練習中要適當掌握練習時間和運動量,防止學生難解動作概念,特別是體質差的學生的運動量,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生活的自理能力與掌握運動技能的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意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會自主練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全面增強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練習中探索運動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練習上步投擲壘球中學會快速有力的揮臂擲出動作,初步掌握與了解動作的概念。

      2、初步了解動作方法與要領,學會上步出手快速要領,體會出手快速、揮臂有力,動作連貫的方法。

      3、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與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課堂營造團結、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氛圍。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用力順序正確,動作協調。

      難點;出手快速完成動作,上下肢配合用力。

      教學過程

      一、提高興趣、動手能力階段

      二、探究知識、學習動作階段

      三、創新思維、知識延伸階段

      四、穩定思維,陶冶情操階段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4

      一、設計意圖:

      跳繩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特別在學生中廣為流傳,而且跳繩也是我國學校體育的基本教學任務,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重點教材,是必須考核的項目,但該項目對于協調性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要學會還是比較困難的。然而,一年級跳繩教學往往被大多數教師所忽視,有的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更多地是讓學生自己學,因此一年級就能跳得很好的學生并不多見。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正搖并腳跳短繩的方法和相關知識,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互助、協作、友愛的活動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從而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它是一種以下肢運動為主,結合上肢協調配合的一種身體活動,它可以通過控制動作的繁簡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達到調節運動量的目的,適合不同的年齡和性別。由于設備簡單,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是小學體育教材中很好的內容。通過跳繩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技能的發展,對于發展彈跳力、靈敏、協調性等具有顯著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少兒智力、身高的增長,增強少兒心肺功能和腸胃功能。

      三、學情分析:

      1、一年級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肌肉彈性較差,他們的骨路肌肉以及內臟器官發育不完善。對跳繩這一項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學生接觸過跳繩。

      2、學生在跳繩學習中可能會出現手搖繩、腳跳躍等錯誤,對協調性較差的學生會出現手、腳配合錯誤。不僅如此,學生在教學中也可能會對跳繩產生厭煩心理。

      3、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有的會模仿跳的好的學生學習,有的會向老師詢問,有的可能會放棄。

      四、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在教師地引導下,學生能夠愉快地進行學習,敢于表現自己。

      運動技能目標:75%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并腳跳短繩的動作方法,并能將動作運用到其他活動中。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雙腳連續跳發展學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協調配合能夠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

      心理健康目標:敢于挑戰自我,并展示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

      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集體學習、互相觀察與討論,增進友誼,發揚團結協作的能力。

      五、重難點:

      重點:雙手正搖并腳跳

      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跳繩學習的常見錯誤,在本課教學中靈活安排了多樣的練習方法,如徒手空繩練習、跳低臺階練習等等,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學習的課堂氣氛,多留給學生一定的`活動天地,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使他們樂學、自學、勤學。通過觀察跳得較好的同學,讓其他學生思考得到啟示,促使他們與同伴合作、幫助,有效的激發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層次學生都得到提高。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成功感,給學生一種學會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悅,獲勝的開心和自豪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常見錯誤和解決辦法:

      1、手搖繩錯誤。

      有的小朋友搖繩時會將手內旋,或搖繩不連貫,或所用力量不均勻而造成搖繩間斷。解決辦法是一手并抓兩繩頭,一只手一只手的練習。老師可手把手――握著小朋友抓繩頭的手一塊搖,幫助學生找到感覺,熟悉繩性。用此種辦法20%的學生初步能連貫跳起來。但要注意必須散開,以免被繩甩到。

      2、腳跳躍錯誤。

      初學跳繩的小朋友應以雙腳并跳為佳。練習時請一個跳繩節奏較好的學生在中間搖繩跳,其他學生站在四周徒手模仿跟跳,練習并腳跳節奏。練習時要求學生緊盯跳繩,以找到感覺。還可以以一幫一,即一個會跳的學生帶一個不會跳的同學一塊跳。用此種方法15%左右的學生能初步連貫跳起來。

      3、手、腳配合錯誤。

      手快腳慢,手慢腳快,手、腳配合不夠協調,是學生最易犯的錯誤。針對此錯誤的解決辦法有:

      (1)跳空繩。學生左右手各持一繩,雙手同時甩,雙腳并跳。

      (2)集體跳空繩。兩個學生在場中間甩長繩,其他學生看繩雙腳并跳。此方法比單人跳空繩效果好。十幾個學生同時跳起落下,容易讓學生掌握節奏。

      (3)搖繩、跳躍的強化訓練。讓學生自己持繩,甩過頭頂落地后停頓一拍,然后雙腳輕跳過繩,同時雙手將繩后拉。一個能熟練跳過后,連著跳兩個,然后逐個增加。這種方法針對節奏感較差的學生效果較好,但易出現搖繩動作變形的現象。所以教學時應因人而異。

      跳繩教材在小學體育課時中所占比重畢竟有限,要想讓學生掌握跳繩技術,還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讓學生勤練,少數仍掌握不好的學生應及時與班主任、家長聯絡,請他們在課余、在家中進行輔助。

      一、開始部分—時間:3分鐘

      (一)常規內容

      組織:師生問好,宣布學習內容

      形式:四列橫隊(如圖)

      要求:精神飽滿,體委整隊報告出勤人數

      (二)隊列練習:踏步走,立定(一)齊步走,立定(三)跑步走,立定(五)

      組織:教師喊口令,統一指揮

      形式:四列橫隊(如圖)

      要求:隊列整齊,口號洪亮

      二、準備部分—時間8分鐘

      (一)一般性準備—時間:4分鐘

      內容:系列操《七彩陽光》

      組織:教師領做,學生喊口令

      要求:動作舒展,準確有力

      (二)專項準備—時間:4分鐘

      內容1、徒手跟著節奏跳,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跳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四列體操隊形(如圖2)

      要求:跳得要有節奏感

      三、基本部分—時間26分鐘

      (一)單搖并腳跳 ——18分鐘

      動作方法:兩手握繩的兩端,并腳跳過由后向前搖轉的繩(加一次墊跳或不加墊跳)連續做數次。

      教學重點:雙手正搖并腳跳

      教學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教學環節:

      1、教師講解示范握繩和掌握適宜長度并腳跳的方法——時間:

      組織:學生觀察,并模仿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方法

      2、按節奏徒手模仿跳繩動作——時間: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按照在專項準備訓練中已熟悉的節奏

      3、單手拿繩跳,(左右手交替練習)——時間:

      次數:左右手各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繩落地時雙腳跳動。

      4、兩手各握一條對折繩的兩端跳—時間:

      次數: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

      5、并腳跳繩練習

      時間:

      次數: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

      6、優秀學生展示—時間:

      組織:學生觀察并加油鼓勵,教師重點提示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

      7、并腳繩再次練習

      時間:

      次數: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

      (二)游戲:并腳跳比賽——時間:8分鐘

      游戲方法:1、10秒、20秒、30秒單位時間內跳繩比多

      2、一次性跳繩(失誤為止)比多

      游戲組織:體操隊形

      游戲要求:動作協調,速度快

      四、結束部分—時間:3分鐘

      (一)放松

      組織:教師領做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二)小結本課師生再見

      預計心率:155次/分

      預計練習密度:35%——40%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5

      一、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根據新課程標準,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為目標,通過創設《快樂的小青蛙》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既學會了各種方式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創編了許多新的方法,又培養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整節課從學生的發展出發,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了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選取水平一階段跳躍部分的內容,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提高靈敏素質和彈跳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和提咼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教學對象分析:二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采用情境教學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積極模仿、主動練習、幵動腦筋,從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3.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標,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團結協作的創新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體育活動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引導學生初步體驗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發展跳躍能力,提高靈敏素質和協調能力。

      3.通過游戲,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4.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主動參與創想和表現力。

      2.單腳或雙腳起跳并能雙腳輕巧落地。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幵始部分通過一個《觀察小青蛙》的游戲,學生隨著教師的語言,邊聽邊展幵想象邊練習,讓學生很快進入情境。用這樣的方法,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利用“荷葉”導入青蛙媽媽帶領孩子們學本領,將學生們帶入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的練習中,通過二人一組自由跳躍,再增加難度,5人一組合作探究,教師發現問題隨機指導,給學生充分的自練時間、思考時間。通過學生先嘗試、討論、互練,然后小組展示,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體現“小群體合作學習”意識,來掌握動作要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與組織管理能力,讓學生感受個體在集體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12-27

    小學體育設計方案5篇12-27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9篇)10-21

    小學體育教案設計方案案例通用11-29

    體育活動設計方案09-30

    體育游戲的活動設計方案11-06

    體育教育培訓招生設計方案03-19

    中考體育設計方案(精選16篇)10-14

    小班戶外體育游戲設計方案09-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露脸 | 午夜福利性爱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