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項目后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項目后評價是指對已經完成的項目或規劃的目的、執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所進行的系統的客觀的分析。下面給大家分享項目后評價的程序和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項目后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一、項目后評價的工作程序(國家重點建設單位的工作層次)
。ㄒ唬┙ㄔO單位的自我評價
凡重點建設項目建成投產一段時間后(一般竣工驗收兩年后),均需由項目使用單位負責組織自我評價,寫出評價報告報項目行業或地方主管部門,同時上報國家計委備案。該層次的步驟:
1、提出問題,明確后評價的任務。
2、建立后評價小組,籌劃準備。
3、深入調查、收集資料。
4、計算項目后評價結果。
5、編制項目后評價報告。
。ǘ┬袠I后評價
有主管部門對項目后評價白糕和項目建設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考察,結合行業和地方建設項目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特點及經驗,站在國家的立場,從行業或地方的角度出發,提出對項目后評價報告的初步審查意見,寫出后評價報告報國家計委,并抄送有關部門和單位。
。ㄈ﹪液笤u價
由國家計委選定后評價項目并下達年度計劃,凡列入國家后評價計劃的項目,均需在前兩步的基礎上,由國家計委組織有關方面人員或單位聘請專家對主管部門的項目后評價審查報告和項目建設單位自我評價的項目后評價報告進行復核審查,站在國家的整體利益上,從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角度提出項目后評價復審報告,報國家計委,并抄送有關部門和單位。
二、項目后評價的方法
后評價與前期評價在方法上都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但評價選用的參數及對象不同。
(一)對比分析法
1、前后對比法:項目可行性研究和評價階段所計算的項目的投入、產出、效益、費用和相應的評價指標與項目實施后的評價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用以發現前后變化的數量,變化的原因,以揭示計劃、決策和實施的質量。
2、有無對比法:在項目評價的同一時點上,將有此項目時實際發生的情況與五次項目是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對比,一度來年歌詞項目的真實效益、影響和作用。
關鍵是要求投入費用和產出效果的口徑一致,即所度量的效果真正是由該項目所產生的。
3、橫向對比法:將項目實施后所達到的技術經濟指標與國內同類項目的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國際先進水平進行比較。
注意可比性問題:在比較時要把后評價的數據資料折算到前評價的同一時期,使項目前評價和后評價的價格基礎保持同期性,同時也要保持費用、效益等計算口徑相同。
。ǘ┻壿嬁蚣芊
核心:分析項目運營、實施的因果關系,屆時結果與內外原因之間的關系。該方法將目標及因果關系分為:
1、目標。通常指高層次的目標,即宏觀計劃、規劃、政策和方針等;一般超過項目范疇,是指國家、地區、部門或多邊金融機構的整體目標。
2、目的。指建設項目的直接效果和作用,一般應考慮項目為受益群體帶來的效果。
3、產出物。指項目建成后提供的可直接計量的產品或服務。
4、投入物和活動。指該項目實施過程中資源的投入量、項目建設的起止時間及工期。
。ㄈ┏晒Χ仍u價法
是一種綜合評價方法,是根據邏輯框架法分析的項目目標的實現程度、經濟效益分析的結論,以項目目標和項目核心的綜合評價的方法,得出項目成功程度的結論。項目成功度分為以下五個層次:
1、完全成功
2、成功的
3、部分成功的
4、不成功的
5、失敗的
三、項目后評價報告的內容及格式
1、簡述:對項目進行簡單介紹,分析項目實施的經驗、結果、西區的教訓、建議及將來運行的計劃。(主要供決策者使用)
2、目錄
3、主體
(1)項目的背景及基本情況
。2)概述
。3)前期工作評價
。4)項目建設實施評價
(5)項目生產經營評價
(6)項目管理水平評價
。7)項目的效益評價
。8)項目的影響評價
。9)項目持續能力的評價
(10)項目后評價的結論和經驗教訓
4、信息收集表
項目后評價所采用的數據信息資料
5、附件
包括項目后評價任務書及備忘錄,后評價單位名稱,主要評價者姓名職務,在項目自我評價報告,地方部門的審批意見書,項目竣工驗收報告及其批準文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評估報告,其他有關的文件和技術文件等。
項目評價報告范文1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單位基本情況。沅陵縣審計局位于懷化市沅陵縣鴛鴦街16號。審計局內設綜合辦公室(加掛縣委審計辦秘書室)、法制與審計執行股、財政金融與社會保險審計股、農業農村與自然資源環境審計股、經濟責任審計室、經貿與投資審計股等6個股室,核定行政編制11名、機關后勤服務編制2名,在職23名;下設一個二級機構投資審計中心,核定全額事業編18名,在職16人。
主要職責有:
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審計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縣審計政策,制定審計業務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制定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年度審計計劃;對直接審計、調查和核查的事項依法進行審計評價,做出審計決定或提出審計建議。
2、主管全縣審計工作;負責對全縣財政收支和法律法規規定屬于審計監督范圍的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維護縣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全縣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對審計、專項審計調查和核查社會審計機構相關審計報告的結果承擔責任,并負有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的責任。
3、向縣人民政府報告和向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通報審計情況,提出制訂和完善有關政策法規、宏觀調控措施以及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的建議。
4、向縣人民政府提出年度縣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報告;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委會提出縣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發現問題的糾正和處理結果的報告。依法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
5、直接審計下列事項,出具審計報告,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做出審計決定或向有關單位提出處理處罰的建議:
(1)縣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
。2)縣直各部門、事業單位及其下屬單位預算執行情況、決算和其他財政收支。
。3)縣屬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資產、負債、損益情況。
。4)鄉鎮人民政府預算執行、決算和其他財政收支。
。5)縣人民政府部門管理的和其他單位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社會捐贈資金以及其他有關基金、資金的財務收支。
(6)縣人民政府接收的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援助項目以及贈款項目的財務收支。
。7)縣人民政府投資和以縣人民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
(8)法律、法規規定應由縣審計局審計的其他事項。
6、負責縣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按規定對縣管黨政領導干部及依法屬于縣審計局審計監督對象的其他單位主要負責人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協調各成員單位運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
7、組織實施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宏觀調控措施執行情況、財政預算管理或國有資產管理使用等與國家財政收支有關的特定事項進行專項審計調查。
8、承擔省市審計機關授權的審計項目和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的組織實施。
9、依法檢查審計決定執行情況,督促糾正和處理審計發現的問題,依法辦理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決定提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或縣政府裁決中的有關事項。協助配合有關部門查處相關重大案件。
10、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對依法屬于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
11、承辦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ǘ╉椖扛艣r。關于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項目管理主要根據《沅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沅陵縣政府投資項目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管理辦法>的通知》(沅政辦函〔2018〕61號)、《沅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沅陵縣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實施辦法>的通知》(沅政辦發〔2018〕22號)等文件規定:縣審計局負責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審計監督。審計機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或通過政府采購的公開招標方式選取相關資質的社會中介專業機構協助、參與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工作。
二、項目實施情況
。ㄒ唬╉椖抠Y金使用及管理情況
1.資金到位情況。2020年財政預算安排資金50.00萬元;根據單位提供的沅陵縣預算單位九月份用款計劃審批表2020年9月10日收到(沅財指〔2020〕00743號)審計專項資金50.00萬元。
2.資金使用情況。經檢查,沅陵縣審計局2020年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共計支出74.83萬元。
3.資金管理情況。單位未單獨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根據上級公布的《沅陵縣審計局關于轉發<沅陵縣財政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項目資金管理需分類管理、零基預算;集中支付、專戶專賬等。
。ǘ╉椖拷M織實施管理情況
根據沅陵縣人民政府出臺的《沅陵縣國家投資項目審計暫行辦法》、《沅陵縣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實施意見》、《沅陵縣財政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沅陵縣縣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及概算管理暫行辦法》、《沅陵縣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實施辦法》和《沅陵縣政府投資項目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2020年對沅陵縣政府投資項目造價咨詢服務機構庫定點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最終確定聘請湖南豐順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恒立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懷化市宏圖工程造價有限公司、華新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精算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華睿誠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君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中介機構共7家,2020年實際完成政府投資項目結算審計112個。
三、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ㄒ唬┛冃гu價目的。通過開展第三方績效評價,全面了解、分析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實施等情況,嚴格項目申報、審批、實施及后期驗收管理等程序,規范資金分配、使用及管理等,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ǘ┛冃гu價工作過程。根據沅陵縣財政局的相關要求,我所按下列步驟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
1.前期準備。抽調專人成立了績效評價工作小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制定了現場評價方案,設計了相關工作底稿,聯系了被評價單位,確定了實施時間。
2.具體實施。一是收集、檢查項目資料。收集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的相關政策制度文件、資金撥付明細、項目申報、審批、實施等資料;核查相關制度是否完善,項目申報、審批、實施等程序是否合規,資金撥付手續是否齊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情況;二是開展現場評價。評價小組通過與相關負責人溝通了解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相關情況,檢查相關項目資料及實際工作情況等;三是形成評價報告。通過對相關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按照確定的評價指標和標準,結合現場評價情況,得出評價結論,形成績效評價報告。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產出
2020年完成政府投資項目結算審計112個,送審金額95,903.62萬元,審計核減16,944.25萬元,核減率達到17.67%。
。ǘ╉椖啃б
通過政府采購形式招聘7家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審計項目審計,規范和完善投資審計工作,促進提高公共投資績效,更好地發揮投資審計在促進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上的積極作用,促使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監督更加規范和高效。
(三)項目滿意度
通過審計局向各項目實施單位采用線上問卷形式進行滿意度調查,截止至2021年7月29日,共收集有效問卷31份。經統計,項目實施單位對第三方機構的項目金額核減結果的滿意度為95.68%。
五、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根據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績效檢查情況,沅陵縣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整體績效分值100分,評價小組從項目立項、績效目標、資金投入、資金管理、項目組織實施、項目產出及效益等方面進行評價,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實際得分85分,被評為“良”等級(詳見附件)。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冃Ч芾矸矫娴膯栴}
績效目標設置不具體。經現場檢查,單位提交的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申報表存在指標值設置不明確不清晰。如數量指標內容設為審計項目83個,指標值設為100%,指標值未量化;時效指標內容設為年度內,指標值設為100%,指標值未明確具體完成時間;經濟效益指標內容設為核減投資金額,指標值設為100%,沒有一個明確的核減金額數量;社會效益指標內容設為節約資金減少浪費,指標值設為100%等情況。
(二)預算編制方面的問題
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單位預算編制未經過科學論證,預算確定的項目投資額與工作任務不匹配,經現場檢查,該項目預算資金為50萬元,計劃工作任務為完成審計項目83個,實際支出74.83萬元,實際完成審計項目112個。
(三)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是單位未結合單位業務情況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二是專項資金混用,賬務處理不規范。經現場查看憑證發現,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于2020年4月5號憑證支出政府投資項目基建審計中介服務費1.05萬元,2020年4月24日號憑證支出政府投資項目基建審計中介服務費30.00萬元,2020年12月61號憑證支出中介造價咨詢費30.09萬元。其中2020年4月支出的31.05萬元因財政資金還未下撥,單位使用自有資金先行墊付,2020年9月收到財政專項資金再支付30.09萬元中介造價咨詢費;其余財政專項資金存在支付辦公費、勞務費、食堂抽煙機安裝維修費、網絡租賃費、廣告制作費等費用的現象,上述費用不屬于該項目支出,但賬務上均計入該項目支出。
七、相關建議
(一)提高績效管理意識
項目在進行預算申報時應明確項目的績效目標,項目管理單位要重視績效管理與項目管理的有機結合,應按照財政部門有關要求,在項目預算時,明確績效目標,設置的績效目標需細化、量化,根據項目特點設置科學、合理的目標值。
。ǘ┛茖W編制項目預算
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結合項目任務數及具體的項目內容合理確定項目預算金額,減少因項目任務變化導致的預算調整,如存在預算調整的情況,嚴格按規定程序,申請調整績效目標與預算資金額度。
。ㄈ┮幏敦攧展芾
一是單位應根據項目情況設置相應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嚴格規范項目資金的使用;二是財政對于專項資金應及時下撥給各單位,盡量避免因財政撥款慢而導致單位專項資金混用;三是單位應規范賬務處理,對于資金支出不屬于該項目的費用,不得計入該項目支出。
八、報告使用情況說明
本報告僅供委托方了解沅陵縣社會中介機構協審政府項目服務項目績效情況使用,亦可供沅陵縣審計局加強項目績效管理參考使用,非經委托方和本所許可,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項目評價報告范文2
一、項目概述
為培育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區域化布局、品牌化發展。保證糧食安全和菜籃子工程。依尊重群眾意愿為原則,在保證糧食面積和蔬菜面積基本穩定、產量不減少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2021年,我縣及早謀劃特色產業項目,重點支持民權縣優質糧食基地建設項目、溫棚蔬菜產業建設項目和水產品加工與冷藏項目的建設,并組織各鄉鎮實施,增加了脫貧戶和項目區內農戶,及村集體收入。
二、績效評價
通過對民權縣2021年優質糧食建設項目的全面自評核查,民權縣共得102分。具體分項得分情況如下:
。ㄒ唬┊a業規劃(10分)
1、產業規劃制定
我縣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優勢特色產業規劃,《民權縣2021-2025年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自評得5分。
特色產業規劃經多方科學論證,結合各鄉鎮資源優勢和種植習慣,重點突出五大特色優勢產業目標:一是以神人助糧油和雙龍面粉等龍頭企業帶動,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基地24萬畝。二是以河南長領食品、花仙子糧油為龍頭,帶動花生種植面積40萬畝。三是根據“菜籃子”工程要求,大力發展蔬菜生產。主要包括蔬菜、食用菌、蓮藕、山藥、大蒜、香菜、蘆筍、小辣椒等蔬菜種植。四是發展優質葡萄、酥梨、小雜果等果品生產。五是以我縣莊子鎮、北關鎮背河洼地開發利用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業生產。
2、年度實施方案制定
我縣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制定了《民權縣2021年優勢特色產業實施方案》,自評得5分。
一是明確年度任務。2021年我縣重點支持優質糧食、蔬菜種植及水產養殖3種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項目總投資11394.4萬元,其中新建優質糧食基地6萬畝,投次9027萬元。
二是完善推動措施。根據農業產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在強化組織領導方面,我縣成立農業特色產業工作專班,由縣主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農業農村局、鄉鎮振興局、發改委、財政局、水利局、畜牧局、林業發展中心等主要涉農部門為成員單位,加大對產業發展的領導力度,確保特色產業發展持久見效。在強化技術服務方面,我縣成立了民權縣農作物專家指導組,組建了民權縣農業技術專家隊伍?h農業農村局派出了92名技術人員,按照“一戶一策、因地制宜”的要求,大力開展入戶培訓、集中培訓和“手把手、面對面”的田間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的技術服務。在強化示范引導方面,我縣積極開展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工作典型評選、示范認定、宣傳表揚等活動,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發揮典型示范引導作用,營造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良好氛圍,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并積極向省廳和市局推介我縣推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
三是落實責任分工。按照“分工負責抓落實”的工作要求和“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總體思路,我縣根據鄉鎮產業發展情況,落實責任,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密切協作,及早謀劃優勢特色產業項目?h發改委負責特色產業項目規劃立項、初審認定工作;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特色產業項目申報與組織實施工作;縣鄉村振興局負責特色產業項目與鄉村振興工作銜接與指導;縣財政局負責特色優勢產業項目資金的統籌整合工作;縣林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特色產業項目與林業產業對接契合工作;各鄉鎮負責具體特色優勢產業項目組織實施工作。
四是加強過程管理。嚴格項目管理,加強過程監管,確保項目發揮良好效益,資金安全運行。在評審論證階段,按照有關要求,及時組織相關專家對上報的項目進行科學論證評審,對于實施項目條件較好、群眾滿意度高的項目才予以上報。在項目入庫階段,嚴格認真進行績效審核,績效明顯且達到85分以上,予以準入項目庫。在項目實施階段,定期不定期召開項目建設協調會議,加大督查力度,加強項目信息通報。在竣工驗收階段,及時組織專家進行項目驗收、質檢,編寫驗收報告;在資金撥付階段,嚴格執行項目資金專人專賬制、報賬制、公示制等資金管理制度。
五是嚴格考核驗收。按照特色產業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定期到各鄉鎮抽查優勢特色產業項目進展情況,項目完工后,采用第三方評估對項目進行驗收,并將驗收成果作為下年度項目謀劃的依據。
。ǘ╉椖繋旖ㄔO(15分)
1、當年項目庫建設
我縣當年項目庫儲備的優勢特色產業項目(與規劃對應)資金規模為11394.4萬元,其中優質糧食建設項目9027萬元,產業類項目資金規模為21527萬元,優勢特色產業項目(與規劃對應)資金占產業類項目比例為52.9%,自評得10分。
2、下年度項目謀劃
我縣2022年項目庫優質糧食項目9232萬元。2021年度資金規模為9027萬元,2022年資金儲備規模高于2021年度資金規模,自評得5分。
。ㄈ┵Y金投入(15分)
1、銜接資金投入
我縣2021年中省市縣四級銜接資金投入優質糧食項目為11394.4萬元,其中優質糧食項目9027萬元,2021年投入產業項目資金總量為21527萬元,所占比例為52.9%,銜接資金和項目臺賬中各級銜接資金數一致,不存在有誤或邏輯關系不一致情況,自評得10分。
2、撬動社會和金融資金
通過優質糧食、蔬菜種植及水產養殖等優勢特色產業的實施,我縣投入的銜接資金規模為11394.4萬元,其中優質糧食項目9027萬元;撬動社會、行業和金融資金新增實際投資規模為69500萬元,其中優質糧食項目54500萬元,撬動社會、行業和金融資金的規模是銜接資金的6倍。自評得5分。
(四)項目組織實施(20分)
1、利益聯結機制
在重點支持優質糧食項目發展過程中,龍頭帶動企業、項目實施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脫貧戶建立了3種以上明確的利益聯結機制。自評得5分。
一是帶動務工。項目區建設共需農民工53000余人次,農戶務工平均每人每天150元,年務工收入800萬元;二是技術培訓。在項目區舉辦培訓30余次,4000余人;三是項目區優質小麥加工后全部實行訂單銷售。
2、項目實施進度
我縣2021年銜接資金(含統籌整合資金)投資建設項目預算安排資金9027萬元,截止目前實際支出資金6745.31萬元,項目實施進度達到100%,自評得5分。
3、組織化規;l展
我縣優勢特色產業通過龍頭企業(或其他經營主體、產業協會等)進行加工、銷售以及統一提供種苗、生產資料、技術服務等全程化服務的產值總額為6100萬元,優勢特色產業總產值為7470萬元,所占比例為81.66%,自評得5分。
4、產業發展布局
我縣優勢特色產業集中連片發展區域包括6萬畝優質糧食基地建設分布在全縣7個鄉鎮。其中北關鎮的崔壩村、李館東村、李館西村、六合村、南北莊村、任莊村、四海營村和龍塘鎮的軒莊村、黃莊村、陶鄭莊村、渾北村、張堂村、戶莊村,連片發展規模為4.4萬畝(投入資金6620萬元),全縣該產業發展總規模為6萬畝(投入資金9027萬元),連片發展規模占我縣產業發展總規模比例為73.3%,自評得5分。
。ㄎ澹┬б嫘Ч40分)
1、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數量
我縣2020年、2021年優質糧食種植面積5.4萬畝、6萬畝,增長比例為11.1%,增長11.1個百分點,自評得10分。
2、參與發展該產業的行政村增長比例
我縣2020年、2021年參與該產業的行政村數量分別為37個、41個,增長比例為10.8%,增長10.8個百分點,自評得5分。
3、參與發展該產業的農戶增長比例
我縣2020年、2021年參與發展該產業的農戶數量分別為7900戶、8810戶,增長比例為11.5%,增長11.5個百分點;2021年參與該產業的脫貧戶(含監測對象)人數為4326戶,占總農戶比例為49.1%,自評得5分。
4、農戶收入增加總值
我縣2021年農戶通過在項目區務工增加收入800萬元,優質小麥銷售每公斤多0.06元,3100萬公斤小麥多銷售186萬元。收入等方式增加農戶收入總值為986萬元,銜接資金總額為9027萬元,收入總值占銜接資金總額比例為10.9%,自評得10分。
5、群眾滿意度
我縣對參與產業的農戶進行實地走訪或問卷調查,共260份,滿意度為91.5%,自評得10分。
。┘臃种笜耍4分)
我縣銜接資金在品牌打造、品質提升等方面,多措并舉,積極發揮優勢,努力創新。2021年6月,向中國農業綜合開發期刊投稿《民權縣念好“四字決”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交流我縣在優質糧食基地建設經驗;2021年11月18日商丘市2021年度第二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觀摩組蒞民觀摩,共計加3分。
三、工作建議
一是建議上級加大優勢特色產業的資金投入,建立完善產業發展體系。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是我省確立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項工作重點,并加大了考評力度,今后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今后,我縣將在培育特色產業上下功夫,加強與全國蔬菜流通協會、大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加快優質韭菜、優質土豆種植等示范基地建設進度;培育一批品牌影響力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中打造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優質原料基地、擴大生產規模、發展綠色生產和精深加工,為龍頭企業開展產業扶貧創造條件。
二是建議對重點支持項目要靈活把握、統籌兼顧。按照特色優勢產業考評辦法,重點支持特色產業項目每縣僅局限于3個,但對山區和平原地區要靈活掌握并區別對待。適宜山區的特產優勢產業類別相對集中,但我省平原地區大都是全國的糧食主產區和核心區,在確保糧食安全的情況下,各地大都制定了“一鄉一業”和“一村一品”特產優勢產業發展思路,若每年特色產業項目僅局限于3個,會影響產業布局和實施效果。建議適度給予當地政府自主權調整產業布局,打破重點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的局限性。
【項目后評價的程序和方法】相關文章:
項目后評價細則10-16
項目后評價報告樣本09-28
普通話考試評價標準和方法06-25
對學生評價的方法07-09
評價方法總結10-15
對學生評價方法11-29
崗位評價的方法07-03
崗位評價的方法(精選)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