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文教師的現代眼光(論壇精華帖)

    發布時間:2016-5-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論壇精華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924

    華中師大一附中文勇

    有人說,語文教師是一個悲壯的角色,不錯,一切負載崇高使命的人或職業也許都是這樣,特別是在我們今天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特別需要人文關懷與重塑靈魂的時代,因此,我想說,語文教師首先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種責任方式,他(她)存在的理由,如果舍棄了精神的培養,人格的塑造,審美的熏陶以及信仰與道德扶持,那將對學生造成令人可怕的戕害與摧殘,而這與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根本背離的,但要做到這一點,卻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這個特殊的職業人具有非凡的、敏銳的現代眼光。

    何謂現代眼光,簡單地說,語文教師除了具備應有的語言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備一雙超越世俗的眼睛,一雙哲學的眼睛,一雙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的眼睛,一雙審美的眼睛,這樣他才有解讀生活,解讀社會,解讀人生的基本能力并形成個性,才能擔負起靈魂工程師的神圣使命。

    首先來說哲學眼光,哲學是什么?為什么語文教師首先應具備哲學的眼光呢?這是語文教師首先必須面對,無法逃避的大問題。打個比方,哲學是燦爛的星斗,它讓我們在人生的迷宮中辨識方向,哲學的目的在于闡明與解釋世界、宇宙、人生、社會的本質,它是最高的智慧,而對這些根本問題的追問則是建立人的價值系統的前提,它給人提供的是某種智慧的視角與思路,或者說是與某種世俗視角,現實功利視角以及科學知識視角不同的視角與思路,語文教師的活動陷入

    世俗功利的泥潭,注定教不出優秀的學生,至多不過是磨煉出一批會應付考試的機器,而現實中,這種情況是很嚴重而且很可怕的。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語文教育是與文學教育分不開的,而對文學作品的讀、鑒賞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哲學眼光,古今中外,青史留名的偉大著作無一不是具有哲學智慧與表現崇高理想的!都t樓夢》與《金瓶梅》相比,《紅樓夢》就具有哲學智慧,它有禪宗哲學的支持,它借此去感悟人生、感悟生與死、色與空、好與了,感悟人從何而來,到哪里去,何處是真正的故鄉,何處是歸宿等等!督鹌棵贰穭t只有世俗社會人們低俗的表演,而沒有深刻的思索,也沒有對人生根本問題的追問。試想一位語文教師在對待這樣的文學作品時,不能上升到這樣的認識高度,他(她)給學生的將會是什么呢?他(她)的存在還有價值嗎?聞一多先生在談論《莊子》一書時說過:“向來一切偉大的文學和偉大的哲學是不分彼此的!薄拔膶W要和哲學不分彼此,才莊嚴、才偉大,哲學的起點便是文學的核心。只有淺薄的、庸瑣的、渺小的文學,才專門注意花葉的美茂,而忘掉了那原始、最寶貴的類似哲學的仁子。無論莊子的花葉已經夠美茂的了;即令他沒有發展到花葉,只他那簡單的幾顆仁子,給投在文學的園地上,便是莫大的貢獻,無量的功德。”(《聞一多全集》第2卷)這里說的“幾顆仁子”就是哲學的智慧、哲學的眼光問題。最近幾年來,我國語文教育界在眾多有識之士的關注之下,正在發生著深刻而有意義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教材中的選文更具哲學意味了!人教社2000版高中語文就是一本優秀的語文教材,特別是它的讀本選進了一些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學作品,以第四冊《讀本》為例,小說單元里選進了卡夫卡、臺木兒、薩特、海勒等二十世紀最偉大作家的代表作,而對這其中有些荒誕派作品的解讀主要靠哲學智慧。以哲學的智慧培養起學生的智慧,使之具備反思傳統,甄別文化,建立起自己的價值系統與人生意義,具備判斷新舊價值系統的能力,這才是根本意義上的教育與培養,這才是靈魂塑造的核心。而我國當前的初中級教育離此目標還相距遙遠,教育的目的尚停留在選拔人才而非培養人才的層次上,基于此,教師具備哲學智慧就顯得尤為緊迫與重要。

    其次,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一雙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的眼睛,文學是滋養人類心田的甘霖,是陽光,沒有文學熏陶的人生注定是惡俗不堪的,因此文學教育應該成為語文教育的核心,因為文學使我們看到了社會紛繁復雜的表象背后的另一種真實,使我們看清了我們的生存本質,在這種現實里,除了理性的深刻外,還有直覺的對美的頓悟,而美是更貼近我們生存本質的一種激動人心的本質,它更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理想,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給人生注入活力、色彩與動力。

    李澤厚先生說過:“文學的最高價值、文學的永恒性源泉在于它可以幫助人類心靈進行美好的歷史性積淀。就是說,成功的文學作品,它總是在人類心靈中注入新的美好的東西。這可能看不見,不是像科學那樣可以測量、計算,但它確實存在著。"(《世紀新夢》P383)一首《江城子》給學生情感與靈魂造成的震蕩可能是終身的,也可能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余光中的一首《鄉愁》短短的幾行文字,幾個畫面積淀了作者的全部人生經驗與情感體驗,解讀作品本身就是解讀余光中的人生經歷與人生況味,它對學生情感的培養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一篇《孔雀東南飛》展現的愛情悲劇可以讓學生深刻地發現我們自身隱藏著的悲憫情懷與至善!在藝術作品中照鑒自己的靈魂,發現自身的美德,這就是文學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任何真正的文學藝術作品的基本共同點乃是對現實社會、現實人生的批判性與超越性,對現實世界的不滿足是所有文學的起點與存在的依據,失去了對現實人生的批判性,文學便只能淪為純粹的娛器和低賤的媚物,無論古希臘悲劇還是中國文學濫觴的“風騷”無不以批判性獲得其最燦爛耀人的那輪光輝。因為批判使生命獲得尊嚴,批判為追求開辟了新的道路,批判正是文學存在的一種方式,也是文人存在的一種理由,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這就是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之所以恒久動人的原因之一。而超越性則是文學的第二個根本特性,司湯達曾說過:“一切偉大作家都是他們時代的浪漫主義者!边@就清楚而深刻地告訴我們,人類的生存之路最終要由理想之光來照亮,就連不太懂文學的瑞典化學家伯恩哈德諾貝爾在其設立諾貝爾獎金的遺囑中都提出文學獎必須授予“寫出有理想傾向的最優秀的文學作品的人”。在我們今天這個物質利益極具誘惑以致于使人癲狂的時代里,給學生們一盞理想的明燈,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抵御黑暗的吞噬,幫助他們尋找到真的幸福之路。因此語文教師的文學眼光直接關系到他(她)的教育目的、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

    學生的精神素質與靈魂的走向。

    第三,語文教學不是教哲學,不是教政治,也不是純粹的教知識,它有自身獨特的美與存在方式,因此,我說,語文教師還應具備一雙審美的眼睛,美是人類最健全的直覺,與直覺相連的是頓悟,中國文化的特質之一便是追求美、追求頓悟的高妙境界,因此,審美的眼光要求我們重視形象之美,重視情感之美,重視山間明月與湖中倒影,只有這樣的語文課才是有生機的語文課,才是學生欣賞并從中獲得精神培養的語文課,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中國文化受西方科學主義的影響至深,其中語文學科受害最大,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中國語言學的科學分析主義盛行一世,尤其是解放以來,在紅領巾教學法的影響下,對語文優秀課文的肢解與分析成為課堂主流,語文的美不見了,中文的常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對作品的解尸般的解剖與對語文的頗具工具理性般的分析。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就如一個奔放運動的生命,我們要學生看到的不是解剖出來的各個器官,而是它的運動之美,生命的旋律之美,要學生欣賞一篇課文,是要他坐上汽車感受汽車奔馳的美感,而不是指導學生去認識汽車的各個部件的特性。據一次調查顯示,現在的中學生最厭煩的課居然是語文與音樂,而這兩門課原來是最具魅力、最具美感的!

    我們有些人一味報怨體制問題太大,高考制度問題太大,教材問題太大,難道我們自身就沒有根本性的缺失么?

    語文教師要給人以信仰與力量,因此,他(她)本身必須具備現代眼光!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924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924

    [談語文教師的現代眼光(論壇精華帖)]相關文章:

    1.要有長遠的眼光的名言

    2.有眼光的商人閱讀答案

    3.淺談現代學習理論與技術心得體會

    4.淺談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論文

    5.語文教師教學隨筆

    6.小學班主任論壇演講稿

    7.論壇演講稿范文

    8.論壇會議邀請函

    9.論壇嘉賓邀請函

    10.隨筆:另一個眼光看世界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a | 亚洲精品ⅴ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