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復習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3-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古詩詞賞析

            羅田縣雙鳳坳中學  程敏春  羅田縣教研室 聞學之

    復習目標:

    1、系統歸納復習古詩詞知識點。

    2、明確中考古詩詞賞析常見典型考點。

    3、熟悉?碱}型并掌握答題技巧,能正確理解古詩詞的內容、情感,會品析古詩詞的語言、寫作技巧。

    復習重、難點:

         結合相關典型例題,明確中考古詩詞賞析常見的考點,熟悉中考古詩詞賞析?碱}型并初步掌握答題技巧。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對詩句比賽,激趣導入。

    二、引導學生對中學階段所學古詩詞進行歸類。

    1、大屏幕展示古詩詞六大類別,要求學生每類找出至少3首相關古詩詞。

    2、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主 要 類 別 代 表 作 品

    山水田園類 《飲酒》陶淵明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愛國憂民類 《山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

      《春望》杜甫

    懷鄉思友類 《次北固山下》王灣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贈友送別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李白

    邊塞征戰類   《使至塞上》王維

    《漁家傲  秋思》范仲淹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類 《望岳》杜甫

    《己亥雜詩》龔自珍

     

    三、中考古詩詞賞析四大經典考點梳理及解讀。

    1、學生默看《精典》第49頁“典型例題”《望岳》、《望江南》及第50--51頁“熱身訓練”的第1--10首。試將考查題型歸類。

    2、師引導交流,歸納。

    (1)中考古詩詞賞析考點:把握內容,領悟情感,賞析技巧,錘煉語言。

    (2)中考古詩詞賞析考題:一般為兩道小題,第一道為選擇題或填空題,第二道為問答題。

    四、借助典例,突破考點。

    (一)把握詩歌內容

    1、教師明確:把握詩歌內容,關鍵是詩歌作品中的形象。詩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詩歌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體生活環境都是形象。在鑒賞詩歌時,只有只有了解是個塑造的形象,才能正確評價其內容,深入領會其感情。

    2、知識歸納:

    類  別 概念闡釋 命題方式   答題思路

    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分兩類: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詩歌所刻畫的人物形象。 (1)這首詩(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試加以分析。

    (2)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試加以概括。

    (3)請簡要分析詩(詞)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描摹人物--概括人物特征--揭示人物額品格、情操、思想感情等。

    象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本詩用、、、、、的意象,描繪了一幅、、、、、的畫面,營造了一種、、、、、、的氛圍,從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起到了、、、、的作用。

      事

    象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這些物象有的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有的通過詩人人格化的描寫,曲折表現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1)詩(詞)描繪了     的形象。

    (2)作者借      的形象傳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結合詩詞分析物象的特點,關注描寫用語及評價用語的感情;結合詩人自身經歷、寫作背景剖析所托之情或志。

    3、典例剖析:

      蘭溪棹歌①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注釋】①蘭溪,在今浙江蘭西縣西南棹(zhào)歌:船歌

    【題目形式】

    (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技巧】描繪圖景要注意四點:  

       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語言要求優美。

    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優美語言再現詩歌意境。

        四是要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

    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答題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點+②聯系背景,發揮想象+③描摹詩歌圖景(切忌翻譯原句)、概括意境特點(幽靜、蕭瑟、凄涼、孤獨、生機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對)

    【參考答案】示例:魚搶春(新)水,(調皮地)涌上溪灘,(撥鰭擺尾)啪啪蹦跳

    4、熱身訓練:學生完成《精典》第62頁《東坡》

    (二)領悟詩歌感情

    1、教師明確:詩歌一般借助具體的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情感,傳達詩人思想。

    2、知識歸納:常見五種詩歌情感

    【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反映離亂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疾苦--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杜甫《登樓》、、、、、

    【建功報國】渴望建功立業--曹操《龜雖壽》,保家衛國的決心--王昌齡《從軍行》,山河淪喪的痛苦--文天祥《過零丁洋》,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思鄉懷人】羈旅愁思--王灣《次北固山下》,思親念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邊關思親--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閨中懷人--李清照《醉花陰》。

    【長亭送別】依依不舍的留戀--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長的勉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陳心志的告白--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生活雜感】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孟浩然《過故人莊》,昔盛今衰是感慨--劉禹錫《烏衣巷》,美好事物易逝的傷感--晏殊《浣溪沙》、、、、、、

    3、典例剖析: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第10題“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考查領悟詩詞的主旨情感。

    【題目形式】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答題技巧】

        1、注意從詩詞標題、注解小序、詩眼或關鍵詞、題干提示中尋找答案。

        2、關注作者和時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論世”。

        3、注意分析詩詞中的意象。

      4、從詩詞內容和類別上去辨析。

    【答題格式】:描寫了(或刻畫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發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示例:懷才不遇的苦悶,飄泊無依的感傷(評分:2分,意思對即可)

    4、熱身訓練:

    五、小結本課時內容。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導入。

    二、借助典例,突破考點。

    (三)賞析詩歌技巧

    1、教師明確:表達技巧是指詩歌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表達詩歌的內容。表達技巧主要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三大部分。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不僅要準確判斷詩詞所運用的手法,還要賞析其表達效果。

    2、知識歸納:

    表達技巧 表達方式 1、記敘 2、議論  3、說明

    4、描寫:正面、側面,工筆、白描,細節、心理、肖像、語言、動作、、、、、

    5、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互文、頂真、雙關、、、、、

    表現手法 聯想、想象、對比、用典、象征、襯托、烘托、渲染、鋪墊、賦比興、虛實結合、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以靜寫動、、、、、、、、、、、

    3、典例剖析: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題目形式】

      1、這首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題技巧】

      1、準確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

      2、要結合詩句和具體的詞語作分析。

      3、這種表達技巧表現了什么樣的內容和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樣的道理。

    中考古詩詞中,考查表達技巧,大多不會直接提問,而是多借助于對名句進行賞析。

    【答題格式】點手法+析詩句、點意境+明情感

    【參考答案】答案要點:①比喻、設問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對比、反襯

    4、熱身訓練:完成《精典》第53頁《別舍弟宗一》

    (四)錘煉詩歌語言

    1、教師明確:詩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發,往往通過詩的語言來實現。賞析詩歌語言,要從遣詞用語、修辭等方面去揣摩、推敲。

    2、突破方法:

    (1)抓關鍵詞。主要從動詞、形容詞、色彩詞、疊詞、擬聲詞入手,品味賞析。

    (2)判斷所用修辭。

    (2)描述畫面。描述畫面的時候要正確理解詩詞,抓住詩詞的主要景物;借助聯想和想象。在忠于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以豐富畫面的境界。

    (3)體會意境。結合詩句的意象,領悟詩人所繪之景與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藝術境界。概括詩詞意境的常用詞有:清新明麗、蕭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等。

    (4)領悟哲理。品味詩句,悟出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5)把握語言風格。清新自然,曉暢易懂、平實質樸,絢麗飄逸,形象生動,含蓄雋永,粗獷豪邁,慷慨悲壯,沉郁頓挫、、、、、、

    3、典例剖析: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題目形式】1、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或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答題技巧】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明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格式】:點特色(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出特色)+析例句(特色語句)+析感情

    【參考答案】示例:這首詩語言粗獷豪邁,如詩中“狂”字,激情奔放,統領全詞,無不展現粗獷豪邁的風格;“卷”字體現打獵場景宏大,人員眾多,氣勢壯闊,突現陽剛之美;“挽”字拉滿弓的姿態強勁,信心百倍,激情無比,三個詞語均體現豪放之氣勢。

    4、熱身訓練:完成《精典》第52頁《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三、總結歸納,提升訓練。

                                  古詩詞賞析

    1、把握詩歌內容

    2、領悟詩歌感情

    3、賞析詩歌技巧

    4、錘煉詩歌語言 

    聞學之

    [古詩詞賞析復習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復習課件

    2.冬至古詩詞賞析

    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4.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談生命》教案設計

    5.九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6.九年級歷史復習教案

    7.古詩詞賞析閱讀試題精選

    8.春曉古詩教學課件(人教版)

    9.年級語文下冊復習題

    10.山坡羊潼關懷古詩詞賞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外国一级AⅤ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