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愛托起山里娃的希望
--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四川省通江縣太平小學 周彬生
案例背景: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深遠的,但是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好轉,人們的思想意識在無端變化,農村家庭組合的不穩定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社會問題。重組家庭不少,單親孩子數量在我校246人中就有70人占28%,而今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形成,我校留守兒童就有210人占85%,學校教育和班級管理面臨嚴峻挑戰。這些孩子大多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孤獨、憂慮、失望,情緒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隨心所欲等都有表現,不少孩子因長期留守或家庭原因性格扭曲,心理變態,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我們教育人敢于面對這一現實,擔當起既教書又育人的雙重任務。努力培養學生優良德行勢在必行。
所以目前學校的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和各個學科教學中就顯得尤其重要。以前很多教師認為一個好教師能給學生上好課,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就算做到盡心盡責了,依我們看,這種意識已經落伍了。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個性、愛好、興趣、優點、缺點等個體差異。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應該去探究的。我們必須遵循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真正解決孩子種種糾結,才是我們教育成功之所在。
主要做法:
一、 通過開展大家訪活動喚醒家長對孩子的愛。
我們太平小學把每年三月和十月定為“家訪月”。家訪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班級每個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監護人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情況,學生在家身心健康和學習情況,學生自身習慣和愛好等;反饋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健康、品行各方面信息。以便共同管理,同心關注孩子健康成長,這對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孩子“讀書成才”成為家長們唯一的希望,所以關注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孩子是你們家的希望,再窮不能窮了孩子,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孩子現在不懂事,你們千萬不要放棄對她的教育,今天的不作為必將遭遇明天她對你們的不孝敬。”
二、不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
作為太平小學的教育人,我依然以飽滿的熱情工作著,用全部的心血呵護著學生、以一位最美老師的形象做學生的典范。老師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不僅是生活上“扶貧”,學習上“扶智”,更應該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我以為,學生之所以叫學生,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受教育者,如果什么都完美,那就不會是學生了。諒解寬容也是就是一種愛,真正的愛不能沒有理解寬容。很難想象,一個無視學生人格、漠視學生尊嚴的教師,會是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嗎?。一個善于愛的教師,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因為只有教師關心理解寬容學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真正的教育。
三、班級、學校、社會多重幫助讓學生擺脫種種困難。
“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在班集體環境里,他們必須融進班集體之中,同班集體一起前進。他們也希望得到集體的認可。一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既是“留守兒童”矯正不良道德品質的熔爐,又是“留守兒童”實現轉化、走向進步的搖籃。班主任在教育和轉化“留守兒童”中起主導作用,但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必須樹立良好的班風,發揮集體的力量,使“留守兒童”身處一個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環境和氛圍之中。轉化“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工程。也不是某個人單槍馬所能成功的,而靠教師、學校、家庭和社會全方位的配合。 “留守兒童”的轉化,還需要教師的創新教育。轉化“留守兒童”的經驗很多很多,關鍵就是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和贊賞,讓愛的陽光溫暖“留守兒童”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留守兒童”的成長。玉璞需雕琢,鐵杵可磨針;澆樹要澆根,育人須育心。只要心中有愛,孩子的心門就會向我們敞開。
四、加強留守學生心里健康教育。
全面滲透、全方位推進。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適應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
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視,該策略才有實施的基礎;然后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教育網絡。專門渠道就是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課,實施心理輔導、開展心理咨詢、和實施心理治療;非專門性的就是在學科教學中、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勞技課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還要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區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五、 開展多層次教育活動,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在學校的“學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的主題教育活動中,為了使學生學會自治個人清潔衛生和班級環境衛生我組織了一次次小的主題班會,在主題會中,孩子們建議式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通過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引導同學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克服種種不良習慣和行為的形成。
案例啟示:
在教育教學中,讓我們用欣賞的目光去看每一位學生,用無私的愛去澆灌每一顆幼小的心靈,這樣就能讓她們擁有屬于自己的春天。,有時,不需要整座整座的花園,只要小小的一朵橘子花。一朵,就足以美麗一生。我們老師們作業批改中的一點勾畫,一個圓圈,一句鼓勵的話,那卻是一筆無法衡量的巨大財富。源于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也為了更好的給天使縫補翅膀,讓他們飛得更高、更遠。愛在細微處。在學生們不屑的眼神中,決定用自己的真愛為學生拂去自暴自棄的灰塵,讓他們在充滿關愛的氛圍里重新找回自我。我成功了,得到了遠比我付出的更多回報--學生們給予了我無暇的真愛。,我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進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記住了那個女孩周洋﹑那堂課,那堂課讓這位女孩第一次找到了美麗和自信。當我的教育之夢在現實中綻放美麗的花朵時,她便會在花香中映現。每次嗅著芬芳的花香,我便心知那一定是她淡淡地笑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心靈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折翼,只要我們給她們縫上翅膀,她們就會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其實每當想起前次全國班主任培訓時老師說的:凡是學生所犯的錯就是學生送給你最好的禮物。只要我們能為學生解決更多的糾結,我們教師也就在不斷成長。讓我更加清晰地體會到“愛和責任”的真正的意義,在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活中哪怕只是很隨意的一筆,卻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溫馨回憶。
周子杰
[用真愛托起山里娃的希望 (七年級班主任工作論文)]相關文章:
2.山里娃的狀元夢
4.真愛生命的名言
5.真愛長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