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二首》 導學案(魯人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8-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課時   將進酒

    【課標要求】

    1.本節知識點: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復雜情感,體味詩歌頗具特色的起興和夸張手法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詩風。熟練背誦全詩。

    2.重點: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調,通過朗讀體會作品豪邁奔放的特點。

    3.難點: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詩歌的藝術手法。

    【自主學習】

    1.文學常識

    李白,字太白,號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唐代最杰出的         詩人,被后人稱之為“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在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上,李白上承       ,下啟        、          、         等,達到了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

    2.音形積累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并注意字形。

    將進酒(    )    金樽(    )      烹羊(    )     饌玉(    )   

    歡謔(    )      對君酌(    )    千金裘(    )

    3.解釋下面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朝如青絲暮成雪    青:           ;雪:            

    ②會須一飲三百杯    會須:                 

    ③鐘鼓饌玉何足貴    鐘鼓饌玉:                          

    ④徑須沽取對君酌    徑須:               ;沽:            

    ⑤呼兒將出換美酒    將:            

    4.名句默寫。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

    (2)人生得意須盡歡,                     。

    (3)                 ,千金散盡還復來。

    (4)                 ,但愿長醉不復醒。

    (5)                 ,惟有飲者留其名。

    (6)五花馬,千金裘,                    ,                     。 

    【學習探究】

    一、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開篇兩句“君不見”連用有何作用?重心在哪一句? 

    2.本詩從哪一句開始點“酒”入題? 

    3.詩的最后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的“高堂明鏡悲白發”首尾照應,有何作用?

    4.這首詩的基調是什么?試結合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做具體分析。

    5.誦讀全詩,理清全詩脈絡。

    二、品讀文本,合作探究

    1.如何評價李白在失意暮年還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高度自信的豪邁詩句?對后世有何影響?

    2.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痛飲狂歌,對朋友憤言“鐘鼓饌玉不足貴”,是由衷之言嗎?為何“但愿長醉不復醒”?

    3.李白是抱著“奮其智能,愿為輔弼”的宏愿來長安入仕的,但在政治理想破滅后,李白好像很安于這種頹廢享樂、放浪形骸的生活。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為呢? 

    4.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壯--歡樂--狂放--憤恨--癲狂--愁苦,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這萬古的愁從何而來呢?

    〖當堂達標〗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將(qiāng)進酒    金樽(zūn)   烹(pēng)羊宰牛

    B.鐘鼓饌(zhuàn)玉    岑(cén)夫子   恣歡謔(nuè)

    C.千金裘(qiú)    恣(zì)睢   徑(jìng)須

    D.千金散(sàn)盡    沽(gū)取   奔(bēn)流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會須一飲三百杯 會須:會、須,皆有應當之意。

    B.呼兒將出換美酒 將:拿。

    C.斗酒十千恣歡謔 斗酒:比賽喝酒

    D.古來圣賢皆寂寞 寂寞:詩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A.人生得意須盡歡     B.徑須沽取對君酌

    C.白日放歌須縱酒  D.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4.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組是………………………………………………(    )

    A.與爾同銷萬古愁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B.但愿長醉不復醒 但見悲鳥號古木

    C.主人何為言少錢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D.將進酒,君莫停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二、課內閱讀

    1.詩開篇就是一組排比句。潁陽離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抒發感情。這種表現方法,在古詩中叫做        。黃河源遠流長,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

    2.“鐘鼓饌玉不足貴”,顯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古來圣賢皆寂寞”,其實說的是自己的“寂寞”。這里抒發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

     A.無奈    B.悲哀    C.憤激    D.歡樂

    3.“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主人何為言少錢”照應上文哪一句?

    答:                                        

    (2)“與爾同銷萬古愁”照應了上文哪一句?

    答:                                       。

    三、名句默寫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

    2.人生得意須盡歡,                 。                   ,                  。

    3.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但愿長醉不復醒。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

    一、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將進酒(qiāng)      呼兒將出(jiāng)       將領(jiāng)

    B.饌玉(zhuàn)        編撰(zuǎn)            纂輯(cuàn)

    C.歡謔(xuè)          虐殺(nüè)             瘧疾(nüè)

    D.烹飪(pēn)          享受(xiǎng)           亨通(hēng)

    2.下列詩句,節拍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B.會須一/飲三百杯

    C.陳王/昔時/宴平樂                 D.與爾/同銷/萬古愁

    3.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朝如青絲暮成雪                   B.會須一飲三百杯

    C.鐘鼓饌玉不足貴                   D.與爾同銷萬古愁

    4.對《將進酒》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對人的尊稱,“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對年青人的稱呼。

    B.“鐘鼓饌玉”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鐘鼓,鳴鐘擊鼓作樂。饌玉,美好的飲食。饌,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C.置酒會友的并不是李白,“將進酒”是詩人酒酣耳熱之際,興會淋漓之時,將賓作主的狂放之態。

    D.詩的開頭兩聯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賦的手法,渲染了一種闊大的境界,讀來很有聲勢,又富有慷慨悲壯的韻味。

    二、課內閱讀

    閱讀《將進酒》,完成1~3題。

    1.在常人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當縱情歡樂。但句中并未直寫痛飲狂歡,而是說“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詩人要“但愿長醉不復醒”,用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說到“惟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的例子。作者與他有什么相似之處?

    3.作者為“與爾同銷萬古愁”,也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千金裘”。很多人評說這句詩寫得好,表現出詩人豪放之情和狂放之態。為什么有如此之說?

    三、拓展閱讀

    1.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后面問題。

    金陵酒肆留別

                 李 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詩的首句“風吹柳花滿店香”為全詩營造了一個令人陶醉的環境,請簡析其中的“香”字在此有哪些蘊藉之意。

    (2)古人評論此詩“語不必深,寫情已足。”請簡析全詩是如何把惜別之情寫得飽滿酣暢的。(請分條表述)

    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 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和李白的《將進酒》同是詠酒詩,感情變化上的有什么相似之處?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夢游天姥吟留別

    【課標要求】

    1.本節知識點: 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熟悉詩人當進的寫作心境,體悟詩歌所表現出的復雜的思想情緒,領會詩歌豐富的想象和天馬行空的行文氣勢。熟練背誦全詩。

    2.重點: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調,通過朗讀理解虛設夢幻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難點:探究詩歌的聯想豐富、構思奇特的藝術特點。

    【自主學習】

    1.文學常識

    (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素有“        ”之稱,他與同時期的“        ”杜甫一起被人合稱為“        ”,分別為唐代詩歌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高峰,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

    (2)所謂“樂府詩”,最初主要是指自兩漢至南北朝由當時的樂府機關所采集或編制的用來配樂的詩歌,在文學史上,“樂府”或“樂府體詩”,是包括后世作家的仿作在內的。從句式上看,樂府詩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古樂府命題多用歌、行、曲、引、吟、謠等來命名。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的一種體裁。“留別”,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夢游天姥吟留別》又名《           》或《                       》,是詩人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夢游是虛構,借“別”表明自己的態度與意向是真。

    2.音形積累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并注意字形。

    瀛(    )洲      天姥(    )        剡(    )溪      淥(    )水    謝公屐(    )

    栗深林(    )   水澹(     )澹     訇(     )然     覺(    )時

    3.解釋下面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煙濤微茫信難求     信:                 天姥連天向天橫        橫:                

    勢拔五岳掩赤城     拔:                 仙之人兮列如麻        列:               

    訇然中開           開:                 使我不得開心顏        開:               

    古來萬事東流水     事: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事:               

    虎鼓瑟兮鸞回車     鼓:                 云青青兮欲雨          雨:               

    對此欲倒東南傾     東南:               訇然中開              中:               

    古來萬事東流水     東:                 栗森林兮驚層巔        栗:               

    4.名句默寫。

    (1)海客淡瀛洲,                 ;越人語天姥,                   。

    (2)謝公宿處今尚在,                  。

    (3)千巖萬轉路不定,                   。

    (4)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                 。                ,

                          。                    ,仙之人兮列如麻。

    (5)詩中最能表現詩人理想志向的詩句:                         ,                   。

    【學習探究】

    一、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詩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3.本詩以時間(或地點)為序,共描繪了幾幅圖景,請分別用l~2個詞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4.請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洞中仙樂”部分。

    5.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么呢”

    6.詩的結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詩人什么性格?歷來詩評家都認為這兩句是全詩的詩眼,試結合全篇內容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

    二、品讀文本,合作探究

    1.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2.你從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讀出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飄逸?

    3.討論本詩顯著的藝術特色。

    4.試將“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做一比較,說說二者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5.詩人夢游仙界,為什么只寫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會呢? 

    〖當堂達標〗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千巖萬轉路不定(zhuǎn )       熊咆龍吟殷巖泉(páo  ) 

    B.對此欲倒東南傾(qīng )        送我至剡溪(shàn )      

    C.淥水蕩漾清猿啼(lù )          腳著謝公屐(jī )      

    D.海客談瀛洲(yíng )            越人語天姥(lǎo )      

    2.對“夢游天姥吟留別”讀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夢游/天姥/吟/留別               B. 夢游天姥/吟留別 

    C. 夢游/天姥吟留別                   D. 夢游天姥吟/留別 

    3.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對此欲倒東南傾(倒:倒下) 

    B.栗深林兮驚層巔(栗:使……戰栗) 

    C.列缺霹靂(列缺:指閃電。列,同“裂”) 

    D.忽魂悸以魄動(悸:心驚,心跳) 

    4.以下對“之”字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結構助詞“的”) 

    B.仙之人兮列如麻(襯音助詞) 

    C.惟覺時之枕席(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D.失向來之煙霞(襯音助詞) 

    二、課內閱讀

    閱讀《夢游天姥吟留別》,完成下面題目。

    1.對下列詩句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勢拔五岳掩赤誠”是說天姥山的山勢高過五岳,遮掩了赤誠。赤誠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飛渡鏡湖月”意思是一夜之間就飛過倒映著月影的鏡湖。鏡湖又名鑒湖,“鏡、鑒”同義。 

    C.“謝公宿處今尚在”句中的“謝公”是指南朝詩人謝靈運,他游天姥山時曾在剡溪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階。 

    2.詩人夢游天姥,寫看到山上的奇異景色后,又寫洞天中的仙人聚會,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從幽靜的湖月到壯觀的海日,從千巖萬轉的道路到令人驚恐戰栗的深林層巔,再到色彩繽紛的神話世界,使詩人苦悶的靈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寫神仙世界景色壯麗,人物非凡,驚心炫目,光耀奪人,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隱喻長安城里的貴族樂園,以神仙世界的難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權貴排擠的遭遇。 

    D.寫洞天世界日月燦爛,仙人盛會雍容和睦,意在反襯現實的黑暗,詩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現對現實的憎惡。 

    3.對“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四句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這四句與“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相照應,作為過渡句,一個寫進入夢境,一個寫回到現實。 

    B.句中“忽”寫出了對好夢不常的惆悵,“恍”寫出了夢幻破滅的煩惱,“長嗟”“惟”“失”寫面對現實的痛苦。 

    C.“向來之煙霞”指詩歌開頭“海客”“越人”的言論及詩人自己對天姥山高大雄偉的描寫。 

    D.這四句寫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即破滅,不能隨心所欲地在夢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4.以下對這首詩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夢游天姥吟留別》是李白游歷了天姥山之后而寫的一首留贈給友人的詩歌。 

    B.這首詩隨詩人情感與思緒的變化,句式與節奏也在不斷變化。“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四句連用四字句,節奏緊湊,生動地描繪出洞天石門打開時的雄偉氣勢。 

    C.詩中特意提到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因為謝靈運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過,李白有意仿效之。 

    D.這首詩寫于唐玄宗天寶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卻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所以在詩中既表現出追求自由、蔑視權貴的思想,又有無力回天的感傷。

    5.“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

    三、名句默寫

    1.描寫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詩句是              ,            。             ,             。 

    2.詩人登山時的見聞                 ,                 。 

    3.描繪仙人盛會異彩繽紛的場面             ,             。             ,              。 

    4.表現本詩主題的兩句詩是                      ,                    。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云霞明滅或可睹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 

    B. ①我欲因之夢吳越             ②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C. ①且放白鹿青崖間             ②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D.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②沛公安在 

    2.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 

    A.栗深林兮驚層巔                 B.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C.虎鼓瑟兮鸞回車                 D.別君去兮何時還 

    3.下面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古代優秀的送別詩作不可勝數,而李白這首《夢游天姥吟留別》卻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詩人用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無憂無慮溫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B. 唐代詩歌繼承了漢魏以來的五言、七言古體詩,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就是一首古體詩。 

    C. 這首詩是一首富有浪漫主義風格的長詩。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美麗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諸多形象。這些形象活靈活現,令人眼花繚亂。 

    D.這首詩是一首吟誦留別之情的詩作。雖寫夢游,實則為“吟”,詩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 

    4.下面關于古體詩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一般將唐以前創作的詩稱為古詩,也叫古體詩、古風。唐以后的詩一般叫律詩,或叫近體詩。 

    B.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是相對于唐代成熟的律詩而言的。多數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七言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 

    C.古詩沒有嚴格的平仄,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篇幅一般較長,容量較大。 

    D.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各體兼善,但尤精七古七絕,杜甫稱贊他的詩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二、課內閱讀

    閱讀《夢游天姥吟留別》節選,完成下面題目。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1.本段文字是《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的主體部分,緊扣“夢”這一脈絡,作者寫了四個層次。請簡要概括層意。 

    2.對下列詩句的內容、表現手法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腳著謝公屐……空中聞天雞。”這幾句詩是詩人登山的開始,從飛度鏡湖到登上天姥山頂,一路寫來,景物一步步變幻,夢境一步步展開,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濃。 

    B.“千巖萬轉路不定……水澹澹兮生煙。”這幾句詩用了夸張、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方式,有聲有色地描繪了一個迷離恍惚、光怪陸離的夢幻世界,起到了烘托下文的作用。

    C.“列缺霹靂……日月照耀金銀臺。”這幾句詩鏗鏘有力,寫出了天門打開時的雄偉氣勢和非凡景象,為神仙的出場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D.“霓為衣兮風為馬……仙之人兮列如麻。”這四句詩是夢境的高潮。為全詩尾句表達對統治者的蔑視和反抗做了鋪墊。 

    3.這節中哪些動詞能表現詩人急于游覽的愉快心情?

    4.詩人寫“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景象,幾乎沒寫白天的景色,一下子就轉入暮色的“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描寫,旦暮變化何其速也!這可能表現了詩人什么樣情感?你還能從文中找出依據么?

    5.詩人“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的原因是什么?請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閱讀

    1.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行路難(三首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盆珍饈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現了李白的什么胸懷? 

    答:                                                                                    

                                                                。

    (2)此詩與《夢游天姥吟留別》都體現了李白的什么特點? 

    答:                                                                                    

                                                                。

    2.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   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 這首詩是作者天寶年間,因受排擠而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 

    (1)詩中哪兩聯對仗?請具體分析。

    答:                                                                                    

                                                                。

    (2)這首詩借古抒情,抒寫了作者什么樣的情?

    答:                                                                                    

                                                                。

    (3)這首詩采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請舉例說明。

    答:                                                                                    

                                                                。

    【課后反思】

     

    李文

    [《李白詩二首》 導學案(魯人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6.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7.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8.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9.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10.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