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下冊)

    發布時間:2016-9-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有關知識。

    2、積累字詞

    3、把握《氓》的情節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劇原因。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1、詩經的表現手法:比興和重章疊句。

    2、主人公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題。

    教  法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過程 學案內容 教學備注

    自主學習 一、知識鏈接

    了解《詩經》的有關知識,見《學習資源》22頁。

    補充:

    1、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2、 多為四言詩。

    3、 原名《詩》或《詩三百》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即被奉為經典,從此稱為《詩經》。被列為“五經”之一。

    4、 儒家奉為經典的有“四書”“五經”。

    5、 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和屈原的《離騷》并稱為“風騷”。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

    6、 《詩經》的六藝

    風  雅 頌 賦 比 興。

    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如:《木蘭辭》:東市買轡頭,西市買鞍韉,南市買紅纓,北市買長鞭。

    又如:《孔雀東南飛》: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以沙鷗自比。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上河里的鴨子下河里的鵝,一對對毛眼眼找哥哥。

    杏花村里開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

    (注:比和興常常連用,故稱比興手法。)

    二、課前自測:

    1、本文的四個通假字:

    匪:(通“非”,不是。)

    于:(通“吁”,感嘆詞.)

    說:(通“脫”,擺脫,脫身。)

    泮:(通“畔”,邊岸。)

    2、古今異義:

    至于頓丘  古義:到達。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

    泣涕漣漣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總角之宴  古義:快樂。今義:宴會。

    3、詞類活用:

    士貳其行    數詞活用作動詞  有二心。

    二三其德    數詞活用作動詞  有時二,有時三  經常改變,反復無常。

    4、特殊句式:

    秋以為期   賓語前置

    三,指導朗讀:詩經是四言詩,因此讀的時候為“四言兩拍”的讀法。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課堂探究 一、結構梳理:共同梳理文章脈絡:

    1、要求找出一行詩句,概括本節詩的內容。 

    明確:

    第一節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第二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第三節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第四節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第五節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節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節的內容: 

    一段:定情許婚。

    二段:戀愛結婚。

    三段:懊悔勸誡。

    四段:被棄控訴。

    五段:傷自反醒。

    六段:決絕。

    結論:全詩結構為

        第一部分:相戀(一、二章)

    第二部分:婚變(第三、四、五章)

    第三部分:決絕(第六章)  

    二、課堂合作探究:

    (一)當代著名學者鮑鵬山說:在《詩經》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為便是那衛國女子。結合全詩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變化,進一步對這個人物形象產生自己的認識。

    第一部分:相戀(一、二章)

    1、基調:熱情,幸福

    2、女子性格: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癡情

    3、男子性格:貌似憨厚老實,急躁任性。

    第二部分:婚變(第三、四、五章)

    1、基調:怨恨、沉痛 

    女子婚后表現:境遇悲慘,生活艱辛,但勤勞持家。

    性格:任勞任怨,專情柔弱。

    男子婚后表現:朝三暮四,甚至動用暴力。

    性格:專橫暴躁,三心二意。

    第三部分:決絕(第六章)   女子清醒堅定地分手。

    1、基調:清醒、剛烈

    2、女子性格:果斷,清醒、堅強。

    (二)女子的痛苦是不是僅僅來自變心的丈夫?從全詩來看,女主人公婚姻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不是。客觀的去分析,還是有很多種解說的。

    1、雖然不是很草率,但是對氓的人品還是缺乏深入了解。

    2、常言道:“癡心女子負心漢”。“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男子沉溺于情愛,還可以自我解脫,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總是不能自拔。因為女子的感情是專一不二的,而男子卻往往朝三暮四。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女子甘心貧困,辛苦操勞,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

    3、經濟地位決定上層建筑。女剛剛嫁給氓的時候,“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她不僅將自己交與氓,而且自己的娘家也給陪嫁了好多嫁妝。婚后的新鮮期已過,而財物也揮霍的所剩無幾,氓就暴露出了自私、不專一暴躁的本性。

    4、這一婚姻悲劇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生活天地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個時代人的愛情觀、婚姻觀和女子在愛情中和社會中的弱勢地位,更能反映出這場婚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

    三、本文在寫作上的藝術特點特色:

    1、賦比興的手法。

    全篇用賦。兩處用興,四處用比。

    賦:全文鋪陳敘述了女子的婚姻悲劇。

    興:“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都是先說桑樹,繼而講述和氓的故事。

    比:(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以桑樹的枝繁葉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華;以桑樹的枝葉枯落,比喻女子紅顏已老,青春不再。桑葉的沃若與黃隕的對比,是愛情由盛而衰的形象比喻。

    (2)“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桑葚甜美,吃多了會上火,斑鳩貪吃,以致昏醉;甜蜜的愛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難免傷神。

    (3)“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邊,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遠,不知道回頭。

    2、對比手法的運用

    像同一個人物前后行為的對比,從而把氓的虛偽奸詐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出來;又如不同人物之間的思想性格的對比,女主人公的純樸熱情,善良勤勞與氓的虛偽冷酷、損人利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更加能激起讀者對氓的憤恨很對女主人公的同情;再如在刻畫心理狀態,在描摹思想情緒上也是大量地運用了對比:“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把一個處于熱戀中的女子的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詩歌種“比”的描寫更是明顯,從而也就自然地增強了詩的形象性,使得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含蓄、雋永。

    結語:“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愛情已桑田滄海,是否還有勇氣去愛”。當我們將要輕輕合上《氓》的詩章時,內心無法平靜,黑龍悲惻動人的歌聲還縈繞耳旁,時刻啟迪我們:珍視自己的情感,做一個懂愛善待愛的人!

    課堂檢測 《學習資源》25頁第二(課內閱讀)題

    延伸拓展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在于朝朝暮暮的廝守而在于感情的長久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你是我的唯一;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心心相印;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真愛一生;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愛的誓言;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祝愿;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伴一生。

    板書設計   相戀(熱情,幸福 )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癡情    (賦)

        氓     婚變(怨恨、沉痛 )任勞任怨  專情柔弱         (賦 比 興)

               決絕(清醒、剛烈 )果斷,清醒、堅強             (比)

    教學反思

    湯惠芳

    [《氓》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下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6.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7.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8.氓的上課課件

    9.氓的免費課件

    10.氓知識點總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网站色秀视频 | 欧美亚洲精品免费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