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發布時間:2016-8-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授課教師】語文組  林攀崚

    【授課年級】高一9多媒體5教室

    【授課時間】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下午第3節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中語文必修4》。章節及課題: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第5課第一課時《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性詞作,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并且在立意、寫法、題材上也極具典型性,是懷古詞的代表作。詩詞鑒賞切入的方式可以很多,但無論哪一種都是盡可能還原文本本身的情感內涵,觸摸到文字背后那顆美好鮮活的靈魂。《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被貶黃州是的作品,作者通過寫景、懷古、思情表達了自己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在教學中, 通過誦讀、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利用多媒體營造適當的氛圍,激發詩詞鑒賞的興致,獲得一些鑒賞詩詞的基本常識,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觀念科學地品評課文,真正領悟作品對于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珍惜生命、奮發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脫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這首詞被放在必修4唐詩宋詞單元在婉約詞的對照下作為豪放詞的代表作進行學習的背景,我想,在之前已學過的《赤壁賦》,使他們對這首詞并不陌生,甚至對蘇軾的生活背景、人生經歷和他的其它詞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這一課的教學應該做的就是對已熟悉的文本做進一步的研習,在感受的基礎上提升感受,在朗讀吟誦的基礎上增加理性的知識,甚至是反思自己的感受、理解。

    在前人對歷史的認識、評價和記錄中,發揮聯想和想象,泯滅時空界限,與古人對話,指點評說、感悟體認,從而積淀自己的歷史記憶、文化記憶,更好地拓展個人的生命寬度。

    三、設計思想

    (一)課前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營造開闊雄渾之意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借引導回顧必修一學的前《赤壁賦》,自然牽出對作者寫作背景的回憶。

    (二)利用多媒體超級鏈接范讀全文,糾正文章的字詞讀音,學生朗讀全文。接著分析文章,以(豪邁、懷古、思情)三個方面展開,創設問題情境,分組討論,來欣賞、討論、分析整篇文章課文。借助歌曲鏈接:傾聽《向天再借五百年》讓學生感受磅礴的意境。

    (三)利用人物比較圖、多媒體演示、回顧以往知識點來講解,特別是聯系《赤壁賦》來理解此時東坡的精神世界。最后領誦,并播錄音演唱《高山流水》,布置不同層次的任務,讓學生動手實踐,從而更進一步領悟蘇軾的人生觀和端正自身的人生價值觀。

    課前準備:學生充分閱讀預習,收集有關蘇軾的文字材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滲透德育

    采用人格感化法,展示文章中人物的人格魅力,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發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傾注感情,以情動人,聯系實際或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順境中要心懷天下、積極進取,在逆境中也要曠達灑脫、豁達堅韌、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的閱讀鑒賞能力。

    2.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二)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賞析,體會詞的不同的妙處和作者蘊含深刻的思想感情。

    2.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恢宏開闊的意境。 

    (三)情感目標: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理解其“人生如夢”的思想感情。

    2.感受蘇軾的要曠達灑脫、豁達堅韌、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六、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誦讀本詞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意境。了解蘇軾的創作風格。 

         (二)教學難點:理解其“人生如夢”的思想感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七、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1.課前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營造開闊雄渾之意境。(提問學生,這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聽后的感受是什么)。

    2.引導回顧必修一學的前《赤壁賦》。 

    1.學生對此非常有興趣,都踴躍舉手要回答問題,學生都能夠正確的回答。

    2.學生自然牽出對詞作寫作背景的回憶,點明《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寫于同一時期同一地點的詞作。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夠讓學生更加快的進入文本,了解作者。

    文本解讀 1.通過多媒體范讀文本,指點糾正文章的字詞讀音,

    2.再請一位學生朗讀全文 學生認真品讀,用筆在課本中注音。 讓學生懂得帶著感情朗讀的重要性。

    分析文章

    以三個方面展開,來欣賞、討論、分析整篇文章(一)品“豪放”

    1.對豪放派風格的概括

    2.提問:這首詞的大氣魄體現在哪些地方呢?結合文本中感觸最深的詞句來說一說。 

    3.教師歸納明確。

    4.利用多媒體傾聽:《向天再借五百年》感受磅礴的意境,體會景中之情,總結上片內容。

    5.老師概括小結。 1.學生齊讀上片。

    2.分組討論,推舉每組代表回答。

    3.學生傾聽歌曲,感受文章,概括上片內容。 學生通過朗讀、傾聽音樂,感受磅礴的意境,體會景中之情。

    (二)讀“懷古”

    1.知識拓展:懷古詩詞

    2.采用問題情境和人物比較分析法。

    3.回顧以前高一所學的懷古詩詞。

    4.教師概括小結

    1.學生齊讀下片。

    2.分組討論,學生主動回答。

    1.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賞析,體會詞的不同的妙處和作者蘊含深刻的思想感情。

    2.回顧以前的知識點,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思“幽情”

    1、最后以一個問題帶出對文本結尾句的解讀,實現拓展,以文化的大視野挖掘情感,表達背后的精神世界

    2、聯系《赤壁賦》來理解此時東坡的精神世界(思想狀態)

    3、教師概括總結

    4、最后領誦,并播錄音演唱《高山流水》

    學生獨立思考,借助以前所學《赤壁賦》來理解此時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理解其“人生如夢”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在順境中要心懷天下、積極進取,在逆境中也要曠達灑脫、豁達堅韌、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詞。

    2、預習《定風波》,試比較兩首詞在風格上的異同。

    學生記錄作業要求。 布置不同層次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實踐,從而更進一步領悟蘇軾的人生觀和端正自身的人生價值觀。

    八、自我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引導到位、師生共同探究的教學理念。我覺得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回顧已有知識,實現課程資源整合。在設計本教案時,我注重拓展課堂教學,把古詩詞的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課前師生廣泛搜集有關資料,課堂上引用所學懷古詩詞《詠懷古跡》《馬嵬》進行對比閱讀,課后自找詩詞進行閱讀和鑒賞。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學習語文應注重類似的積累,這樣才能厚積薄發。

    2.善用現有網絡技術,優化輔助教學。本節課我運用網絡技術輔助教學,主要是為了模擬實景,創設情境,使學生能較直觀的感受古詩詞情境和意象,使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加強朗讀。不僅要“讀”,還要讀出感情,設身處地的“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發現詩詞中的美--語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3.相機而教是推動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不要固守自己的預設,而忘記回應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也千萬不要急于呈現自己的一些思考所得,而應該多考慮怎樣讓學生多思考多表達。時時記住自己只是個引路人,只能根據學生的選擇、學生的思考隨機應變地進行教學。從這點來說我很開心,因為我的課堂是由學生做主的,我的課所謂的精彩不精彩取決于學生的表現。從這一角度去評價,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有效的。

    4.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九、點評意見

    看了林老師《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的教學設計,又看了他的課堂教學實施情況,我們欣喜地感到,新課程理念已經自然、深入地走進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感到新語文教學的鮮明特色與任課教師在學習新理念,實踐新課程過程中迅速成長的腳步。

       下面就這一課的教學設計談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1.林教師先設計了“課前音樂,導入讀書”的環節,這就給這節詩歌鑒賞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學生閱讀情感上的基礎。而后,在學生鑒賞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幾個學科特點很突出的教與學的“點”。深入地讀,富個性地悟,開放地討論。老師設置問題情境,學生感悟之后的閱讀互動和討論交流。很多學生的個人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這節課上有好的體現。

    2.林教師積極適當地擴展學生的讀書深、廣程度。一方面,抓住教學重點難點項目施教,引導學生鑒賞詩歌,從文中內容想開去,適當延伸;另一方面,林教師大膽擴展讀書新領域。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廣泛查閱,了解蘇軾這位宋代著名詞人的一些情況和創作背景。課后,引導學生再次走近作者,品讀他的《定風波》比較兩首詞在風格上的異同。教學設計中拓展延讀這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林攀崚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相關文章:

    1.《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

    2.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3.《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6.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7.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8.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

    9.念奴嬌赤壁懷古譯文及賞析

    10.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精东视频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免费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