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題范文及點評

    發布時間:2017-11-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題如下:

      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吳興雜詩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引發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根據你的思考和聯想寫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安徽師大附中 朱誦玉

      安徽語文高考從2006年自主命題以來,先后用過話題作文、命題作文(2次)、材料作文,現在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了(對此我有另文論述)。既不可能采用話題作文(過時),也不可能采用命題作文(多次使用過),只有材料作文了,而去年也是材料作文。今年既要保持平穩,又要創新,真是太難,所以選擇了詩歌材料作文。(注:明年也許看圖材料作文,這個我去年就預測了,但是網上有的,當然會被避免。)

      很顯然,命題者是帶著鐐銬而盡量跳舞,并希望跳得好看一點,因而選擇了詩歌材料作文。

      這首詩總體上看還是比較簡單的,描寫江南太湖一帶的獨特的美麗風光,考生應該不難看出這一點。但題目的要求中有“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引發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并“根據你的思考和聯想寫一篇文章”,也就是說,命題者已經告訴考生--這首詩含有哲理,要根據詩的哲理來寫文章。但是詩中的哲理大概就不是每個考生都能看到的了。

      那么這首詩哪里含有哲理呢?仔細分析,四句詩都是寫景的,前兩句看不出有什么哲理,而后兩句除了寫景外,似乎也含有一定的哲理。深水處種菱,淺水處種稻,不深不淺處就種藕,也許可作這樣的比喻--天資聰明的學生就強化訓練,讓他去參加數理化競賽,然后保送上名牌大學;天資一般的就讓他去考個一般大學;天資中等的就勉勵他踏實學習,考個中等的學校。也就是孔子說的,教育要因材施教(或者叫分層教育)。這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的。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說,也可以寫“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但要注意闡述角度和語言表述。

      很遺憾的是,看到有考生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不符合題目的要求了,沒有圍繞“哲理”來寫,或者說“哲理”體現得很不明顯。

      順便說一句,這首詩是描寫吳興風光的,屬于田園詩范疇。命題者要考生從中挖出哲理,雖有一定的創見,但還是有點勉強的。有關本詩的解讀,可以參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鑒賞辭典》中周嘯天先生的文章。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題范文及點評]相關文章:

    1.安徽高考美術教學計劃

    2.經典范文及點評求職信

    3.散文作文點評

    4.愛的印記教案活動點評

    5.美文摘抄加點評

    6.單位年終總結點評

    7.對部門年終總結點評

    8.木蘭詩修辭手法點評

    9.《西游記》摘抄加點評

    10.文言文閱讀題目點評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 午夜福利成人污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