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學習與掌握學習
盧曉
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主要是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即要使學生以最少的時間和體腦消耗獲得最好的學習結果。因此改變現行的不合理的教學結構,使學生的學習從記憶學習轉為理解學習和掌握學習是更現實的、更直接的減輕學生負擔的策略,這就要求:
第一,改變評價學生學習的標準,以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作為評價學生學習的依據,而不以對知識的記憶為評價學生學習的標準,使知識的掌握同智力、能力發展相統一,保證學生精力放在運用所學知識去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上,使知識學習變成進一步掌握知識和思維的工具、知識學習同精神生活豐富相聯系。
第二,改變課堂教學“一刀切”的局面,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指導的異步化。這實際上要求改變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活動的關系,變學跟著教走為教為學服務。這是基于下列基本事實提出的:學生的學習客觀上存在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準備不同,即不同的學生學習的起點不同;學習的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內容和任務的學習速度和學它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的幫助不同。
第三,改變課堂教學“滿堂灌”的做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應給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教師應該明白這樣一個基本道理: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理解和掌握某一學習任務和內容,學生只能通過親自動腦動手實踐才能理解和掌握學習任務,教師的作用是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采取適時和適宜的指導。
第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要使學生的學習建立在豐富的智力生活背景之上,即讓學生在學習某一學科的某一內容以前,就具有大量的有關該問題的感性知識和了解具體生動的現象材料;學到某種知識以后能將之與實際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生活過程相聯系,使知識能在運用中“活起來”,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中體驗知識的價值。
要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不改變現有的同步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記憶學習方式,單純改變教學的某一環節(如減少考試、淡化分數、開展愉快教育等),不可能達到目的。只有建立新的課堂教和學的結構關系,使學生的學習成為理解學習和有意義的學習,與此同時,配合采用各種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方法,才可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
[減輕負擔的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1.英語的教學教案
2.論文的教學反思
3.傷仲永的教學課件
7.jqx的教學課件
8.白楊的教學課件
9.約分的教學課件
10.橋的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