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5-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理解寓言表達的主題;

    2、 鑒賞“螺旋式”比喻的妙處;

    3、 品味夾敘夾議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寓言的哲理。

    教學難點:“螺旋式”比喻構成的變化多端的結構。

    教學進程:

    一、疏通課文

    重點詞語提示如下:

    嘗見而求之無異于眇   士求道而不務學  莫見之而意之   道可致而不生而眇者  以未人也   轉而相之  致人  豈茍然哉  人之未達,可求  

    二、理解內容

    1、概括各段內容

    第一段:寫眇者識日的故事。

    第二段:說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第三段:以“南方多沒人”進一步證明實踐對認識真理的重要性。

    第四段:點明寫作目的。

    2、 思考:“盲人識日”的作用、“北人學沒”的教訓。

    “盲人識日”的作用:作為論據;

    “北人學沒”的教訓:不經實踐,投機取巧。

    3、 找出文中結論性的語句,總結寓言表達的哲理。

    (1)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2) 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哲理: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光靠讀幾本經書,而應雜學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經驗,又要經過長期的摸索思考,以漸進于道。

    4、 結尾提到吳彥律,作者意欲說明什么?

    對吳立志求學的正面鼓勵;更是勸他求學必須有目標,要踏實下功夫做學問,不能浮光掠影只求皮毛。

    、     三、鑒賞“螺旋式”的比喻方式

    “螺旋式”的比喻方式:運用兩個內容相近但有連續性發展性的寓言。

      好處:使文章結構變化多端,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深入和加強。

    四、小結全文,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討論“致”和“求”的區別。

    “致”:不去強求而順應規律,循序漸進的自然而然得到;

    “求”:強求。

    布置作業:

       

    [日喻(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2.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3.日喻說閱讀答案

    4.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5.蘇軾《日喻》原文和翻譯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8.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9.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10.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影院小视精品久久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 亚洲高清在线一区 | 亚洲日韩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