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縣古南中學八年級(下)語文導學案
課題:《與朱元思書》 課型:講讀課 執筆:代顯鋒
審稿:古南中學八年級語文備課組 領導審核:
姓名 班級
一、 學習目標
1、 誦讀課文,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4、背誦課文。
二、 教學重點:
1、 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 教學難點:
1、 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四、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熱身
1、朗讀課文2-3遍后,勾畫出生字、詞,并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再將詞語在下面橫線上抄寫兩遍。
縹(piǎo) 湍(tuān) 軒(xuān) 邈(miǎo) 泠(líng)
戾天( ) 經綸( ) 鳶(yuān) 窺(kuī) 柯(kē)
2、簡介作者。
本文作者 ,字 、 朝 文學家。本文選自后人所編輯的《 》。
3、 解釋詞義。
(1),風煙俱盡( ) (2),從流飄蕩( )
(3),一百許里( ) (4),水皆縹碧( )
(5),直視無礙( ) (6),急湍甚箭( )
(7),皆生寒樹( ) (8),負勢競上( )
(9),互相軒邈( ) (10),爭高直指( )
(11),千轉不窮( ) (12),鳶飛戾天( )
(13),望峰息心( ) (14),經綸事務( )
(15),窺谷忘反( ) (16),橫柯上蔽( )
(17),在晝猶昏( ) (18),疏條交映( )
答案:(1)全,都 (2)順著 (3)表示大約的數量 (4)青白色 (5)阻礙 (6)急流 (7)耐寒碧綠的樹 (8)憑依 (9)作動詞,比高遠 (10)向 (11)同"囀",鳥鳴聲 (12)至 (13)平息 (14)籌劃、治理 (15)同"返",返回 (16)樹枝 (17)白天 (18)掩映
4、參照注釋,弄懂下列句子意思。
(1)從流激蕩,任意東西。
(2)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4)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5)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6)、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補充不懂的字:
補充不懂的句子:
4、 預習思考:
作者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極有層次。第一段總寫______富春江山水______之美,概括為“__奇山異水_,_天下獨絕”八個字;第二段承“異水”二字,抓住“_清__”和“__急_”的特點,具體生動地描繪;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層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兩岸群山_之美。
預習等級: 組長簽字:
(二)、學習課文。
1、導入新課。(解釋題目: “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
2、簡介作者
3、朗讀課文,讀準節奏、停頓,粗知文章大意。
(范讀、領讀、自由讀、分組讀、齊讀)
4、疏通文意。
①小組合作,解決疑問,并記下來。
② 譯講課文。
A、 一人一段,輪流譯講
B、程序:讀一遍,解釋重點字詞,翻譯全句。
C、其他同學補充。
5、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研讀課文,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異”和“奇”兩字來寫水和山的?
水色-縹碧(靜)
板書:異水 視
水流-甚箭 若奔(動)
山行-負勢競上 爭高直指
奇山 山聲-水激 鳥鳴
蟬轉 猿叫 聽
山光-橫柯上蔽 疏條交映 視
講解:文中寫“異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江水之色,“千丈”寫江水之深,“見底”寫江水之清,“游魚”寫江水之凈。然后以比喻夸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這樣描寫,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了一個“異”字。
文中寫“奇山”部分,首先從視覺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仿佛有無窮的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它們仿佛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迭嶂;其次從聽覺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泉聲、鳥聲、蟬聲、猿聲,這些聲音匯成了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詳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最后從視覺的角度寫山林中“在晝猶昏” 以及“有時見日”的神奇景象。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學習等級 組長簽字:
(三)、鞏固拓展
1、通假字
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異義詞
(1)一百許里。許:表約數,左右;應允,可能。
(2)鳶飛戾天者。戾:至,到達;罪過,乖張。
(3)經綸世務者。經綸:籌劃,治理;指政治規律。
3、一詞多義
天下獨絕 形容詞,絕妙。
絕
猿則百叫無絕 動詞,斷,停。
負勢競上 動詞,向上。
上
名詞作狀語,在上邊。
4、詞類活用
(1)風煙俱凈 形容詞作動詞,消凈,散凈。
(2)任意東西 名詞作動詞,往東,往西。
(3)猛浪若奔 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
(4)互相軒邈 形容詞作動詞,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5)望峰息心 動詞使動用法,使 停止,平息 。
(6)橫柯上蔽 名詞作狀語,在上邊。
第二課時
(一)、預習熱身,思考:
1、個人或小組準備熟練的誦讀課文;
2、找出表現富春江美的句子,并聯系其中某一個句子,用自己的話描述。
3、讀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能文中某個句子悟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嗎?
預習等級: 組長簽字:
(二)、課堂學習
1、欣賞一組美畫。播放有關富春江山水的美麗畫面(配樂),渲染氣氛,激情導入。
2、誦讀一篇美文。多形式、多角度地讀課文:
①指點學生單讀,師生共同點評;;
②小組展示朗讀;
③學生配樂齊讀。
3、描繪一幅美景。請同學們用描述性的語言回答下面的問題:你從文中看到或聽到了什么?用“我讀 (句子),仿佛看到(或聽到)了 。”句式說話。
A、聽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泠泠,鳥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令人神往。“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從這句感覺到了山谷的幽靜、連綿不絕。從聲音聽出了環境的安靜,這是以聲寫靜,也是反襯的手法。(板書:泉水、好鳥、蟬、猿--以聲寫靜,反襯。)
B視覺: a、“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寫了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 b、“從流飄蕩,任意東四”,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c:“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擬人的手法,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
d、我從“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仿佛看到了這里的水清澈得出奇。因為“千丈見底”、“游魚細石”可以看出水很深卻能看到水底的細小的石頭和魚。
提問:從“千丈見底”、“游魚細石”感受水深與清澈,這是什么寫作手法?
明確:前面是正面描寫,后面是側面描寫(板書:水深、水清--正面、側面描寫)
e、我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讀出了這里的水水流湍急,氣勢非凡,特別是“甚箭”、“若奔”運用夸張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進行了描繪。(板書:水急--比喻、夸張)
4、體味一份美情。你從文中感到了什么?用“我讀 (句子),感受到了作者 的感情。”的句式說話。
學習展示程序: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小組展示。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贊美之情。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表現了作者享受自然的自由,無拘無束的愜意之情。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也體現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對自然的熱愛。
“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更是體現了自己對富春江山的向往,留戀之請。/。。。。。。。。。
教師小結:馬克思說過“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能創造人”確實是如此,美的自然環境能凈化人,能另人身心愉悅,陶冶情操,忘記很多世俗的煩惱。就像文中說的能另“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同學們,寫景時將自己這種情感寄于景中不僅能寫出自己的獨特情感還能襯托出景的特點。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呢?
5、表達一段美感。
讀到現在,你有什么感受,借助畫面,發揮想象,你能用一段話表明自己的感受嗎?。
《與朱元思書》一文所繪景色真是美極了!讀著吳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歷富春江一樣。讀到“風煙俱靜,天山共色”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象到眼前廣闊的視野、明凈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闊大的胸襟以及從容出游的舒暢心情。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
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山水寫意,因為它既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
(三)、鞏固拓展
1、背誦課文。
(學習等級 組長簽字 )
教師綜合評價
第三課時(課堂練習)
(一) 、文學常識填空
《與朱元思書》選自 ,作者是 朝梁代有名的 。本文是 寫給 述說行旅所見的信。是 文的佳作。
《藝文類聚》 南 文學家 吳均 朱元思 駢體
(二)、給加點字注音。
縹碧( ) 軒邈( ) 泠泠( ) 鳶飛戾天( )( ) 經綸( )
急湍( ) 柯( ) 蟬( )
piǒo miǒo ling yuōn lì lún tuān kē chán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風煙俱凈 2.皆生寒樹
3.嚶嚶成韻 4.經綸世務者
5.在晝猶昏 6.望峰息心
1.都2.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3.鳥鳴聲4.籌劃、治理5.白天6.平息
(四)、本文是一篇優秀的山水散文,多使用駢句,請你從文中找出兩個駢句。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五)、按要求寫句子(用原文語句回答)。
1.寫出江水清澈的句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2.寫出江水湍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從聽覺角度寫景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4.寫出本文流露出作者雖亟思奮發有為,但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的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六)、辨別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不同意義。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負勢競上
猿則百叫無絕 橫柯上蔽
(七)、翻譯句子。
(1)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3),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八)、 閱讀吳均《與朱元思書》,回答問題。
1.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B)。
A.窺谷忘反(通“返”) B.在晝猶昏(夜晚)
C.負勢競上(向上) D.從流飄蕩(隨著)
2.作者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請說說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異”在哪里?
寫山的“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寫水的“異”: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②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發出的這些感慨?
第一問: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問: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的思想。
(九)背誦默寫課文
學習小結:
(學習等級 組長簽字 )
教師評價
[《與朱元思書》講學稿(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與朱元思書教案
4.與朱元思書說課稿
10.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