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魯人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掌握并運用克、遺、聞、次、為、以、乃、等文言實虛詞

    2、 掌握常見的詞類活用現象,如名詞作狀語,名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動詞等。

    3、 能辯認出常見的文言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等。

    能力目標:

    1、 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

    2、 能確切概括文本大意。

    3、 培養學生再創作能力。

    情感目標:

    1、 汲取民族智慧,理解文言文作品的內容價值。

    2、 領悟到作品寫古諷今的初衷。

    教學重點:

    1、 熟練掌握并運用重點字詞。

    2、 培養學生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并發展個性化閱讀,提高學生閱讀層次。

    課時安排:兩節課

    備注:文言文講解必須建立在學生熟悉文本的基礎上,課前布置學生熟讀課文,可抽一個早自習帶讀,課下學生預習。

    第一課時

    一、導語

    這節課,我們進入新的主題單元:解讀昨日戰爭。歷史風起云涌,戰爭的硝煙曾經彌漫,我們學過的描寫戰爭的作品有:(師生共同回憶)《曹劌論戰》。曹劌的計謀是(共同回憶):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在戰爭中,計謀是決定勝負的一個關鍵。古人將戰爭分為四種,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解釋:戰爭的上策是挫敗敵人的戰略計謀,其次是挫敗其外交,其次是進攻敵人的軍隊,最下才是攻城)

    今天我們所學的《赤壁之戰》就是圍繞著伐謀和伐交所展開的,其中有深謀遠慮,有舌戰群儒,也有針鋒相對。好,讓我們一起解讀三國鼎立時期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赤壁之戰。

    二、概括歸納再創作(設想是,模仿中國古典章回小說,起標題)

    教師:我們對文章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把課文編成課本劇,可分幾幕?請給每幕起一個標題,要求字數保持一致。或四言,或五言/六言/七言……不限。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確定:課文可分為七幕

    現將學生當時的成果展示如下:

    第一組

    1、 魯肅獻計促聯軍               2、備從肅計入樊口

    3、 孔明舌戰東吳將               4、戰降不定權憂心

    5、公瑾回吳助仲謀               6、聯軍備戰抗曹操

    7、火燒赤壁成霸業

    第二組

    1、 魯肅獻計,分析天下大勢       2、公見劉備,共討聯盟大事

    3、形勢危急,孔明舌戰群儒       4、意見不一,孫權陷入困頓

    5、周瑜回歸,安主抗敵之心       6、箭在弦上,積極準備作戰

    7、火借東風,曹操敗走華容

    教師:(其他略,交流之后)請同學們選出你們喜歡的一組,寫在書上,我們也將用那一組的成果講解課文。剩下的小組,請將你們的成果貼在墻報上,供大家參考,欣賞。

    三、理解一篇文言文必須要掃清字詞的障礙,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知識卡片(或積累本)積累你不熟悉的,或是你認為重要的字詞。

        學生讀書,積累。

        教師提示:1、文中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文言句式都應該作為你積累的重點,看一看你能不能獨立地正確地找出。

                  2、不確定的字詞義,可以借助課下注釋或古漢語字典。

                  3、請積累“次、聞、以、乃”這四個詞的一詞多義。

    四、結語:

        下節課,我們將解答同學們的疑惑,一起解讀昨日戰爭。

    五、作業:

        課下完成知識積累。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模仿古代章回小說的題目,為《赤壁之戰》起了小標題,并且請大家做了知識積累,這節課我們先共同解答大家的疑惑。

    二、學生提問題,先請同學解答,解答不了的,教師解答,作補充。(略)

    確定的知識點:

    次:①駐扎:操軍不利,引次江北。②次序:余船以次俱進。

    聞:①聽見: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②聽說:魯肅聞劉表卒。

    ③見聞:博聞強志。④名望:先達德隆望尊。

    以:①用:夫以疲病御狐疑之眾。②因為:時操軍兼以饑疫。

    ③認為:皆以美于徐公。④連詞,表目的或結果:挾天子以令諸侯。

    ⑤按照:余船以次俱進。

    乃:①才: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②甚至: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③是: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④于是:乃取蒙沖斗艦十艘。

    通假字:

    a) 將軍禽操:禽--擒

    b) 卿能辦之誠決:誠--請

    c) 煙炎張天:炎--焰

    d) 雷鼓大震:雷--擂

    詞類活用(典型):

    1、晨夜兼道:晨、夜,名作狀,日夜。道,名作動,趕路。

    2、敬賢禮士:賢,形作名,賢能的人。禮,名作動,以禮相待。

    3、必蹶上將軍:蹶,使動用法,使……受挫折。

    4、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共,作動詞,共有。

    5、甚失孤望:失,使動用法,使……失望。

    6、除殘去穢:殘、穢,形作名,壞人。

    7、可燒而走也:走,使動用法,使……逃跑。

    8、瑜等率輕銳繼其后:輕銳,形作名,精銳部隊。

    文言句式(典型)

    判斷句:劉備天下梟雄。

    被動句:1、恐為操所先 。    2、受制于人。

    賓語前置句:1、豫州今欲何至?       2、何以言之?

    定語后置句:1、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

    2、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3、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赤壁之戰在各國都引起了巨大反響,可見其重要性和關鍵地位。那么,在如此至關重要的戰爭中,以天壤之別的懸殊力量,東吳最終使居高自傲的曹操敗走華容。那么在你看來,這場戰爭的勝負,哪個人物起了關鍵作用?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各抒己見)

    參考:

    1、魯肅:魯肅是思度弘遠的伐謀和伐交高手,而伐謀和伐交均是戰爭中的上上策。正是由于他的審時度事,及時地向孫權出謀獻策,才使得東吳由最被動的局面逐漸取得有利的時機。魯肅為人嚴謹又善言論,由開始的獻計到戰爭醞釀時的堅持和表現出來的智慧,由座下獨不言到召回周瑜,赤壁之戰的勝利,魯肅功不可沒。

    2、諸葛亮:(學生對諸葛亮最為熟悉,也最感興趣)諸葛亮舌戰群儒推動了東吳主戰的事態,也更加堅定了孫權主戰的意志,他把孫權心中醞釀的主戰思想激發出來了。諸葛亮是一個外交高手,面對孫權,他表現得不卑不亢且層層逼近,他也是一個心理專家,洞察了孫權心中所想,用激將法把孫權推到了主戰的風口浪尖上。一向神機妙算的諸葛此次也是充分表現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

    3、周瑜:雖說既生瑜何生亮,但在赤壁之戰中的周瑜,卻盡現大將氣慨。與魯肅的縝密,穩重相比,周瑜的直斥曹操更顯其大將的膽氣,而對于曹操虛夸的八十大軍,也是令張昭們聞風喪膽的八十萬大軍,周瑜既有少年無畏的勇,又有切實分析的謀,可以說在《示壁之戰》中的周瑜,絕對是有勇有謀的大將。

    4、孫權:其實孫權是赤壁之戰中的關鍵人物,也是課文中隱藏著的一個高手,可以說上述人物均是圍繞孫權所寫。課文中沒有描寫他的大段對話,有的只是只言片語,但是在詳寫采納魯肅建議派其拉攏劉備,聽取雙方意見當機立斷主戰中,已經將孫權的政治家風度躍然紙上了。孫權在朝中主戰不定的情況下早已暗中準備下了三萬精兵,等待著戰爭時機的成熟,可以說,孫權是赤壁之戰的關鍵所在。連被孫權打敗的曹操也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結語:歷史已經遠去,戰爭的硝煙也早已散盡,然而英雄們的深謀遠慮,豪邁氣慨卻是為后人們所傳誦至今。他們為后人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個計謀,一場勝敗,更多的應該是古人的智慧與氣魄。問天下誰是英雄?我想同學們心里都有自己敬仰的英雄。

    作業:同樣是赤壁之戰,《資治通鑒》是一種寫法,《三國演義》又是一種寫法。請課下閱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比較二者的不同,要求形成書面,五百字以上。

     

    [赤壁之戰(魯人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3.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4.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5.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6.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7.牛津版高一英語教案

    8.外研社版高一英語教案

    9.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10.高一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色色色色色 | 日本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 | 久久九九99这里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