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跡(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

    從教材編寫角度來說,這一單元反映的是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內容,其設置目的主要是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月亮上的足跡》這篇課文敘述的是20世界最偉大的科學探險--登月。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學知識,理解人類登月成功的偉大意義。

    能力目標:1.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地敘述事件發生過程的寫作方法。

    2.體會作者蘊涵在字里行間的對登月成功的喜悅之情。

    德育目標:感受科學技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過程及偉大意義,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蘊涵在字里行間的對登月成功的喜悅之情。

    ●教學方法

    1.探究閱讀法。本文是一篇饒有興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時間線索將登月的全過程敘述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讓學生自主探究。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就關于中國“嫦娥一號”有關報道,培養探索太空的興趣。

    ●教具準備

      教師  了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做好關于這一課的課件。

      學生  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詞語

    2、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嫦娥奔月的傳說)

    古往今來,一輪明月往往會引起人們無窮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 也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千古佳句。人們幻想著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無窮的奧秘。隨著時間的推移,終于在1969 年7 月21 日這天,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的足跡終于踏上了月球。現在,讓我們跟隨航天英雄一起, 到月亮上走一走,去共同感受那驚心動魄的一刻。(板書課題、作者)

    (旨在營造良好氣氛,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秘是人類的向往。)

    二、快速閱讀,探究質疑 

    學生就不懂的問題自由提問并相互解答。

    要點:

    1.在文中篩選圈點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思考:

    (1)登月的全過程按時間發展和空間位置可以分為幾個階段?試概括每個階段的內容要點。

    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為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階段。

    (2)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報道登月的全過程的呢?

    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的。

    (明晰的時間線索使讀者比較詳細地了解登月的具體時間,也增強了事件的生動性。)

    2.復述事件過程,能說出具體細節。

    3. 宇航員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

    宇航員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幾件事:(1)檢查登月器的著陸情況;(2)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3)樹立登月紀念碑;(4)安裝電視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激光儀和月震儀進行科學探測;(5)插上美國的星條旗;(6)與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通話等。

    4、“土星5號”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著,尖端直指藍天,高達一百多米。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

    比喻。表現了火箭高大雄偉的姿態。

    5、讀課文的第5、11語段的數字的語句,思考:作者比較詳細地列舉一系列數字的作用是什么?

    (富有吸引力的數字如“阿波羅11號”飛船的高度為2650公里,速度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點39分,登月艙打開了艙門;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等。)

    因為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對數字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這些數字主要是為了體現本文的準確性、科學性、真實性,體現記實報道的特點,同時可以幫助讀者增加知識。

    三、回味課文

    根據課文題目討論:(課件)

    1.人類是什么時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個足跡是哪個國家的哪一位宇航員留下的?

    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2、登月過程分幾個階段?宇航員登月后做了哪些事情?

    準備、升空、登月、返航

    (1)檢查登月器的著陸情況;(2)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3)樹立登月紀念碑;(4)安裝電視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激光儀和月震儀進行科學探測;(5)插上美國的星條旗;(6)與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通話等

    3、課文最后一段中:阿姆斯特朗說:“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蹦阍鯓觼砝斫?

          提示:“一小步”指宇航員從飛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講確實很容易。但是這一步是人類向太空領域邁出的第一步,顯示了人類的聰明才智,表明了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開創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新紀元,這意義就非同小可, 所以說“是巨大的飛躍”。

    (齊讀這一句)

    四、課堂小結

    美國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隨著我國“嫦娥一號”飛船的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希望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但愿到那時,我們再相會,那時的你,那時的我,那時我們再聯絡。 

    五、想像訓練

    同學們,伴著“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這熟悉的兒歌,我們不知不覺中走過了孩提時代。的確,如洗的碧空、如盤的圓月有著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假設二十年后,你成為中國的宇航員,駕駛著一艘宇宙飛船,來到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六、課后作業

    我國古代詩歌作品中有許多關于月亮的名篇佳作,請寫出你最欣賞的佳句(不少于5句),并以一句為例說說喜歡的理由,推薦給同學、朋友。

    七、板書設計

                       月亮上的足跡

                                朱長超

    登月時間: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

    人物:阿姆斯特朗

    登月過程:準備、升空、登月、返航

     

    [月亮上的足跡(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

    2.月亮上的足跡閱讀答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月亮上的足跡閱讀答案參考

    6.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7.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8.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9.大班看月亮教案

    10.月球上的足跡讀后感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