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掌握全詩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2.了解紅軍長征的光輝業績和偉大意義,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

    3.學習本詩高度概括性的藝術和極度夸張的手法。

    教學重點:

    1.理解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2.學習紅軍在長征途中所表現的大無畏英雄氣慨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藝術和極度夸張的手法。

    教學難點:

    1.理解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2.學習紅軍在長征途中所表現的大無畏英雄氣慨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多媒體播放電影《長征》片段及主題曲導入,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長征的內容。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朗讀,學生聽讀,聽完后,自己大聲自由朗讀全詩。

     要求:對照注釋,理解全詩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注上標記以便討論提問。

    2.學生再次大聲朗讀全詩,思考:

      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征難圖”?

      實際上,紅軍長征中遇到了無數艱難險阻,從中可見紅軍的什么精神?

      作者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來展示長征艱難?

    3.學生討論解決這一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五幅“征難圖”:騰越五嶺、疾跨烏蒙、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

      紅軍長征遇到了無數艱難險阻,都被紅軍一一克服,可見紅軍不畏艱險、藐視一切困難的精神。

      作為政治家兼詩人的毛澤東只精心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再現紅軍這一偉大的革命史實?這種以個別來表現一般的藝術手法,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三、細讀全詩,局部揣摩: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1)首聯中的“萬水千山”在詩中具體指什么山?什么水?這一聯在全詩結構上有什么作用?體現了紅軍戰士什么精神?

    (2)頷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五嶺的“逶迤”“騰細浪”和烏蒙的“磅礴”“走泥丸”合在一起說,你覺得矛盾嗎?為什么?

    (3)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頸聯中描繪的畫面,了解兩次戰斗,用心體會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

    (4)根據歷史事實,當時紅軍二、四方面軍還沒有越過岷山,尾聯為什么說成“三軍過后”?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這四個問題全部由學生自行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2.體會下列句子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1)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2)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橋橫鐵索寒。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及時糾正。

    3.讀完全詩,你感覺應該學習紅軍的哪些精神?在今天,如何去繼承發揚這些精神?

    四、課堂總結:

      這首革命史詩通過高度的藝術概括全面再現了紅軍長征這一偉大的革命史實,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無比頑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

    五、課后作業:

      課外查找毛澤東評述長征的文章和描繪長征的詩詞。以“長征”為話題寫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文體不限。

     

    [七律長征(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七律長征的教案

    2.《七律·長征》教案五篇

    3.七律長征教學課件

    4.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7.高中政治課必修三教案

    8.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9.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10.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真人作爱视频免费大全 |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在线观看三级a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