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松鼠》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通過對事物特征仔細觀察來組織材料的方法
2、根據事物特點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3、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說明事物
4、培養學生養成熱愛動物的好品質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細致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特點,富有情趣,引人入勝,在閱讀中要重點感受本文語言特征。
2、整體把握本文思路,理清說明順序。
3、運用多媒體,直觀教學。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討論分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語:(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告訴大家一則重要消息:我市動物園最漂亮的小動物--松鼠要搬家了!因為動物園準備遷到馬鹿山附近,作為柳州市市民,我們有責任為松鼠設計一個美麗的家。當然,這是要在全面了解松鼠這個小動物的基礎上才能做好這件事。今天我們請來了法國學者布豐給我們介紹有關松鼠的情況。
2、簡介作者:(用多媒體播放課件)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課文根據《布豐文選》改寫。
3、本文體裁:科學小品
4、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
5、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良 纓 蟄伏 矯健 榛子 櫸實 苔蘚
6、分組討論:
①你認為課文是怎樣安排說明順序的?
②你喜歡松鼠嗎?請你按課文介紹的順序找出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愛?想一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說明順序?
明確:①先總說--再分說--最后補充說明
總說:(第 1 段)總括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
分說:(第2-5段)具體說明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
補充說明:(第 7 段)補充說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② 漂亮 外
討人喜歡 馴良
乖巧 內
明確:由外貌開始介紹,再寫到松鼠內在的習性和性格,這樣的說明順序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
7、假如你就是一只漂亮的松鼠,請你把自己的外貌介紹給在座的朋友好嗎?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著、用前爪送吃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
8、閱讀完了3自然段,相信你一定把馴良的松鼠當作了人類的朋友,你能說說理由嗎?(提示:可用松鼠與令人類厭惡的老鼠進行比較)
活動范圍: 樹上(不侵犯人類)
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傷害人畜)
9、假如你就是作者,你能否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展現松鼠乖巧的 性格。
過水方法 尾巴當帆船
動作 警覺性強 跑、躲、逃
跑跳敏捷 善于爬樹
請你用簡筆畫畫出松鼠窩的結構草圖。(可見準確的說明性語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事物 的特征。這個環節是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10、拓展思維:
觀看短片《松鼠》,你喜歡上了松鼠了嗎?你想對圖中的松鼠說些什么?
11、揣摩運用:
本文的語言準確、生動,找出相應的句子加以體會。
(分組討論、自由發言)
語言準確:例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個。 通常:指在一般的情況,不排除特殊性的發展。
語言生動:例 它們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這句話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充分表現了松鼠馴良的習性。
12、總結:①本文的特點,合理安排說明順序。②用擬人的手法生動的說明事物。③語言準確。
【布置作業】:課后收集有關介紹松鼠的文章,結合課文的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有關保護野生動物的手抄報。
[《松鼠》教案2(人教版八年級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有關松鼠的教案
2.松鼠活動教案
3.小松鼠的傘教案
10.跑進家來的松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