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詩歌創作(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朱黎妮

    現代中學創作詩歌是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的,較之五年前中國的語文教育很少重視學生詩歌創作能力,在高考中文體的選用方面往往是極其排斥詩歌的.

    用韻

    《詩經》作為現實主義詩歌的起點。《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

    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棉詞來狀物、擬聲、窮貌。“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此外,《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

    的隔句壓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用韻規律在《詩經》幾乎都已經具備了。

    中國傳統詩歌強調對韻律的追求,如《采薇》的最后一段: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菲菲。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采薇》中使用雙聲疊韻,使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在全詩中得到完美的結合。中國傳統詩歌具有很強的音律感。這種音律的美感沿發到屈原《離騷》中,

    帶有楚方言的“兮”是對《詩經》的“兮”的用法的發展。以及后世的李白的詩歌對韻的自然把握。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空際流。

    樓,州,流為韻。

    中學生對詩歌韻的把握容易走如盲區--為韻而韻。僅僅從韻方面來構件詩歌并不能達到“詩言志”的目的,反而會陷入結構主義的形式化的誤區。學生

    能從他們較為單純的心靈去觀察這個世界。而一開始作詩便成了“帶著腳拷跳舞”的出生牛犢。老師應叢大的范圍知道學生進行詩歌創作,文學是感性和理

    性的結合,學生的感性成分也許會偏重些。但是把握好這種純真的感性而不是把它扼殺在搖籃里。

    由于現代詩歌與人們的現實生活脫離得很遠,學生在高中時被喚醒的“詩”的意識,對他們以后的文學創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現代詩歌較之古詩在

    韻的方面要求松散,這也是很多詩令人費解的原因。

    文體

    詩的分類有很多種,其中學生詩作中常有議論詩和敘事詩、抒情詩三種,也會有三種詩體的綜合。

    但學生很多的詩其實是敘事文的一種變相,很多只是將敘事文分段變成了詩。在很多方面詩文的界限并不是絕對,詩可以入文,但是詩對文的結構是很

    難把握的。學生長久學習的都是議論文和敘事文,而敘事文往往成了他們眼中“詩”的前身。詩不僅僅是對敘事文、議論文結構上的改變,同時強調對韻律的

    運用。

    心靈片斷

    詩注重對情感的表露,從表象揭示內層的涵義,從而上升為人類普泛化的感情:愛,恨,追憶,死亡,生之意志。多數詩人的創作離不開人類共同的母題。

    冰心有一句詩是:我在母親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關于母親的詩或歌,總是特別感人.無論你是不是在母親身邊,都希望我們這

    些為人子女的可以在忙碌的時間里,和疲憊的心中,找一個空間裝下父母.因為他們傾盡一生,付出了他們所有的愛!在學生們的練筆中會時常出現"母愛","父愛"

    的主題。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人在生命的印記上留下了一首詩。

    同樣很多學生的詩中有很多閃光的地方,例如葛雪嬌的《水》中有三句“歌與天空的水,在柔和的樂聲中,繞上我們的指間”可見其中的意境如此美妙,

    她運用通感的手法將內心的真摯情感自然流溢。張阿凡的《冬》中對生命意志的肯定和追求從而可以看出他樂觀向上的心靈。“你們怒吼吧怒吼自由被禁錮。。

    。。。。你們掙扎吧掙扎著逃出這牢籠 掙扎著改變這命運”

    從心來探索靈魂的聲音。這是當代中學生寫詩可喜之處。

    作者郵箱: depo1983@126.com

    [中學生詩歌創作(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詩歌創作技巧

    2.艾青的詩歌創作

    3.王勃的詩歌創作風格

    4.中國詩歌創作應當改革

    5.中學生善行日記

    6.中學生道德日記

    7.緊張的中學生活中學生周記

    8.中學生教學課件

    9.中學生假期生活日記

    10.中學生周記精選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看 |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女V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