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東方實驗中學:曹榮華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掌握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樸實語言中所含的復雜感情。

    2.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找出文章線索人手,然后圍繞這個線索按照段落順序逐步講解,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有問題法、討論法、教師范讀、演講法等。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使其懂得審視自己的行為,珍惜親情,探尋與義母、長輩相處的最佳方式。

    教學重、難點

    重點1.學習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平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2.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

    難點1.本文的線索是吃的東西,這一點較不常見,對此應稍作分析。2。文章對母親的描寫不多,卻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一、創建情景,導入課文

    1.師:在學習本課之前,我想請大家回班憶一下,有沒有什么事情讓你們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勵學生舉手講述,注意對學生的心結進行開導。

    3.師:本文題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當代語言學家季羨林老師,寫這篇文章時季老師已年近九十,卻還在對一件往事耿耿于懷,可見這件事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怎樣的地位。

    那么,讓這位九十歲的老人永生難忘,始終無法釋懷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樣的事呢?

    板書課題。

    二、分析課文第l、2自然段

    1.讓學生齊讀課文第l、2自然段。

    2.師: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抽學生回答。

    板書: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3.師:為什么說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學生回答。板書: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

    4.師:作者在第1段用了兩個成語“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們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學生回答,總結。

    5.讓學生用上面兩個成語造句,并加以點評。

    三、讓學生默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明了文章線索

    1.請學生默讀課文。

    2.師:剛才大家都閱讀了課文,對文章的內容有了大致了解。請大家思考一下,作者這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是圍繞什么展開的?

    3.師:很正確,具體有哪些吃的呢?

    抽學生回答。板書:白的黃的紅的

    4.師:不錯,“白的、黃的、紅的”就是本文的線索,它貫穿文章始終。作者

    為什么要以吃的為線索呢?這一點作者在文中作了說明,請大家找出來。

    5.抽學生朗讀相關語句。

    “第一,我作為一個孩子容易關心吃的東西。第二,除了黃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東西,幾乎都與母親無緣。

    6.師:因為孩子最容易關心吃的東西,所以作者對小時候的記憶總與吃的聯系在一起,這一點可以理解。但為什么母親吃不到好東西這件事也會讓他想起母親呢?

    組織學生討論。

    母親之所以只吃紅的是因為她把白的和黃的讓給了我,這讓我感動至深。

    母親艱辛一生,作者兒時無法體會,成人時又無法報答,內心悲涼

    四、本課小結

    本課熟悉了課文內容,明確了文章線索,對第l、2自然段進行了分析,知曉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親對“我”的關愛和我對母親的懷念。

    五、板書設計參考

    永久的悔

    季羨林

    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永久的悔: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線索:白的黃的紅的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一、閱讀理解3、4自然段

    1.讓學生閱讀第3、4段,思考這兩段主要講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學生回答,并總結。

    生:這兩段主要講述了作者貧困的家境,將母親的大致輪廓也勾勒了出來,為后文的展開鋪墊了感情基調。

    3.師:這兩段篇幅不長,卻將作者父輩生活的艱辛深深地印人讀者腦海。文中有些詞語極富表現力,請大家找出來。

    立椎之地、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舉目無親、背井離鄉、千辛萬苦……

    4.指導學生用這些詞語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師:母親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抽學生回答,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娘家姓趙,十分貧窮;不識一字,連名字都沒有;走過的最長的路就是從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6.師:如何理解“這個五里路,就是我母親畢生所走的最長的距離”?

    組織學生討論。

    二、分析閱讀5-8自然段

    1.讓學生細讀5~8段,掌握其內容。

    2.師:吃白的是最高標準,其次是黃的和紅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學生回答。

    3.師:但“我”卻偶爾可以吃到點白的或黃的,有哪幾種途徑可以得到呢?抽學生回答,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可以從家境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塊饃饃;中秋節母親會想辦法給我弄一點月餅;為二大爺割牛草也可得到一點黃的。

    4.讓學生齊讀第7段,注意讀出感情。

    5.’組織學生討論:文中母親在中秋節給我半塊月餅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處對母親行為的描寫,語言極其樸實,卻讓人感觸甚深,為什么會有這種效果呢?

    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

    三、重點研讀9一ll自然段,進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飽含深情地朗讀“我在她身邊呆到六歲……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2.抽一個學生朗讀第10自然段。

    3.師:這兩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讀來都讓人有一種辛酸的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年少時對母親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報答時卻已不能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無奈啊!

    指導學生領悟這兩段作者平實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深情。

    4.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題組織一次小型演講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四、完成課堂練習

    五、本課小結

    這節課主要按段落順序對課文進行了較為詳盡地分析,使學生對文中質樸語言所蘊含的復雜情感有了深入體會,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動人應在于情而非文。學生通過此課的學習,認識到父母及長輩對自己的關愛,懂得思索探尋與他們相處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空悲切。

    六、板書設計

    永久的悔

    季羨林

    母親:娘家姓趙,十分貧窮不識一字,連名字都沒有走過的最長的路就是從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畢生與紅色的高粱餅子為伍一輩子都沒有笑過

    日日夜夜盼著自己的兒子回來,直到去逝

    線索 白的:大奶奶給;中秋節母親想辦法弄

    黃的:為二大爺喂牛討得

    紅的: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一般的紀念性的文章都會圍繞被懷念的對象展開,但本文語言平實,對母親的描寫著墨極少,只有一處行為描寫和一處語言描寫,卻同樣能觸人心弦,讓人潸然淚下,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可讓學生課外模仿作文。

    練習設計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1)他非常懶,總愛去鄰居家憎飯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錯事,其中有二件讓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個工作對他來說垂手可得。 (4)他拿出一個饅頭,扳了一塊給我。個性練習設計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母親不知有多少個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回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請隨意想像一個片斷(如村邊眺望、臨終思念等)對母親的心理活動進行描寫。

    教學探討與反思

    1.文中有許多成語,讓學生把握運用,對于寫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可以從理清文章線索人手。

    3.本文寫得極其樸實,沒有對母親作過多的描寫,只一塊月餅和一句話語,就將母愛展露無遺,看不出任何修飾的痕跡。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明白,自然真實的情感流露才會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一個重點,可通過演講的方式進行。

    作者郵箱: caoronghua005@126.com

    [永久的悔(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永久的悔閱讀理解答案

    2.永久的悔閱讀答案理解

    3.自信,是一種永久的美麗

    4.如花如夢的青春,無悔

    5.后悔的近義詞

    6.形容后悔的成語有哪些

    7.奮斗書寫無悔青春

    8.青春不悔的說說

    9.后悔的反義詞

    10.與你相遇,人生無悔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播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 宅男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人妖一区二区 |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